陝西靖國軍

陝西靖國軍

靖國軍成立後,得到發展壯大。但由於所屬部隊來源不同,號令不一,步調不齊,各自為政,紀律鬆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靖國軍
  • 成立時間:1918年
  • 地區:陝西
  • 分屬:共七路軍
  • 瓦解時間:1922年
  • 總指揮胡景翼
成立背景,發展壯大,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第五路,第六路,第七路,總指揮署,最終瓦解,

成立背景

1917年5月和9月,陝籍民黨人士焦冰受孫中山之命兩次由穗回陝組織護法軍,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開展反對段祺瑞陳樹藩的鬥爭。委任駐紮白水的陳樹藩部騎兵團團長高峻陝西護法軍總司令;委任駐西安陳部陝西警備軍統領耿直為陝西靖國軍招討使。同年12月3日和12月10日,高、耿分別在白水西安發動起義,民黨人士郭堅鳳翔東進增援,與耿直會合於鄂縣(今戶縣)。郭、耿在盩厔(今周至)召集將校會議,決議發布護法討陳檄文,宣告成立陝西靖國軍。郭堅任總司令,耿直任副總司令。下編8個支隊,第一支隊司令耿莊,第二支隊司令李奪,第三支隊司令麻振武,第四支隊司令馬騰蛟,第五支隊司令王仕雲,第六支隊司令劉福田,第七支隊司令王鈺,第八支隊司令郭英夫
1918年1月25日,胡景翼張義安三原起義,胡景翼、曹世英應邀由富平耀縣進至三原支援,經商議達成共組陝西靖國軍協定。將起義軍編為左、右兩翼,分兩路進攻西安。右翼總司令胡景翼,顧問曹航生、范卓甫,參謀長李秉璋,總指揮鄧寶珊。司令機關設軍需處、軍法處、軍械處。下轄3個游擊支隊和3個步兵團。第一游擊支隊司令田玉潔,第二游擊支隊司令張義安,第三游擊支隊司令岳維峻。步兵第一團團長馮毓東、第二團團長李雲龍李虎臣)、第三團團長康振邦。左翼軍總司令曹世英,顧問韋虞,參謀長王烈。司令機關設軍需處、軍法處、軍械處。下轄8個游擊支隊和1個騎兵團。第一游擊支隊司令趙子健,第二游擊支隊司令石象儀,第三游擊支隊司令劉錫麟,第四游擊支隊司令石強齋,第五游擊支隊司令楊彪楊虎城),第六游擊支隊司令張玉山,第七游擊支隊司令王起才,第八游擊支隊司令李秋軒,騎兵團團長王祥生

發展壯大

靖國軍成立後,得到發展壯大。但由於所屬部隊來源不同,號令不一,步調不齊,各自為政,紀律鬆弛。為了進一步的發展,1918年7月,胡景翼曹世英等委派代表赴滬請于右任回陝。8月,於回到三原後,聯商各路靖國軍將領成立了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駐三原。公推于右任為總司令,張鍅為副總司令。任命茹卓亭為總參議、劉月溪為參謀長、劉治文為秘書長。司令部機關設軍務處、軍法處、軍需處、軍械處、外交處、財政處、教育處、糧台總辦和幫辦,並編了衛戍部隊和衛隊營。將各路舉義部隊改編為六路序列,1920年續編了第七路和靖國軍總指揮署。總指揮署轄軍官教導團、簡練隊和第三路經武學校。

第一路

靖國軍第一路司令郭堅,參謀長馬凌甫。機關設軍需處、軍法處、軍械處。下轄10個支隊,另編騎兵團和3個獨立營,共5000人。先遣司令劉錫麟,第一支隊司令張鐸,第二支隊司令王鈺,第三支隊司令郭英夫,第四支隊司令王仕雲,第五支隊司令耿莊,第六支隊司令劉福田,第七支隊司令賈福堂,第八支隊司令黨玉琨,第九支隊司令李奪,第十支隊司令麻振武,衛隊騎兵團團長黨海樓。

第二路

靖國軍第二路司令樊鐘秀,副司令閻錫民,參謀長吉少峰,副官長王新更。機關設軍需處和軍法處,下轄2個支隊,共3000餘人。第一支隊司令李三林,第二支隊司令趙德一。

第三路

靖國軍第三路司令曹世英,參謀長王烈,秘書長張夢賓,副官長王繼臣。機關設軍需處、軍醫處、軍法處、軍械處。下轄3個支隊、3個團和簡練隊,共3000餘人。第一支隊司令楊彪(楊虎城),第二支隊司令王祥生,第三支隊司令石象儀,第一團團長劉文伯,第二團團長石象坤,騎兵團團長王成章,簡練隊隊長楊仁天。

第四路

靖國軍第四路司令胡景翼,參謀長李文卿,秘書長柏堃。機關設軍法處、軍需處、副官處、軍械處、軍醫處。下轄8個支隊,3個獨立營,共6000餘人。第一支隊司令田玉潔,第二支隊司令董振五,第三支隊司令岳維峻,第四支隊司令李雲龍,第五支隊司令康振邦,第六支隊司令馮毓東,第七支隊司令崔式卿,第八支隊司令姚林翼。

第五路

靖國軍第五路司令高峻,副司令王維生,顧問焦子靜、王自榮,參謀長王濟卿,秘書長李裕本。機關設軍法處、軍需處、軍械處、軍醫處、副官處,下轄4個支隊,共2000餘人。第一支隊司令趙樹勛,第二支隊司令張全貴,第三支隊司令謝丕績,笳四支隊司令李秀山

第六路

靖國軍第六路司令盧占魁,參謀長張晉山,秘書長黃庸伯,副官長張少丞。機關設軍需處、軍法處、軍械處。下轄2個支隊、騎兵團和3個獨立營,共3000餘人。第一支隊司令張威,第二支隊司令武耀威,騎兵團團長張九才

第七路

靖國軍第七路(1920年成立)司令王鈺,副司令郭英夫,參謀長史績丞,秘書長吳傑生。機關設副官處、軍瀅處、軍械處。下轄3個支隊,共2000餘人。第一支隊司令田華堂,第二支隊司令蘇子厚,第三支隊司令王伯龍

總指揮署

靖國軍總指揮署1920年組成,總指揮胡景翼,顧問劉允丞、曹航生,參議郭伯龍,參謀長李秉璋,秘書長張翌初、范克立(後)。機關編設軍需處、軍法處、軍械處、軍醫處、副官處。下轄10個分隊,總隊長楊瑞軒

最終瓦解

1919年3月,靖國軍第一路、第二路同奉軍師長許蘭洲“議和”,被收編為第一支隊、第二支隊。
1921年9月25日,胡景翼通電取消陝西靖國軍,其第三、第四、第七路被直系馮玉祥改編。第四路改編為陝西陸軍暫編第一師,胡景翼任師長;第三路改編為暫編第一師補充旅,曹世英任旅長;第七路改編為暫編第一師的一個團。後來,第五路被劉鎮華改編為旅,高峻任旅長。
1922年靖國軍第三路第一支隊司令楊虎城,反對被收編,堅持要把靖國軍旗幟打到底,率部轉至扶風武功一帶,敦請于右任恢復靖國軍總司令部。
1922年3月23日,于右任被楊虎城迎至武功,議決復設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於鳳翔,並設行營於武功。楊虎城被晉升為靖國軍第三路司令。
1922年5月,因形勢所迫,楊虎城和于右任在鳳翔會面後,商定於右任取道甘、川赴滬,楊虎城率部轉戰千里退至陝北與陝北鎮守使井岳秀聯合,靖國軍從此瓦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