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堃

柏堃

柏堃(1870~1937),字厚甫,陝西涇陽縣人。教師、同盟會員。念及邑古籍將佚,與邑同仁廣搜博採,將明清兩代涇陽學人著作以及與涇陽人事有關的詩文輯成《涇獻文存》正編十二卷,外編六卷;《詩存》正編四卷,外編三卷。另為王徵、魏學曾等七位先賢編印了個人專輯,總題為《涇陽文獻叢書》,於1925年鉛印行世。

基本介紹

  • 本名:柏堃
  • 字號:字厚甫
  • 所處時代:中國清朝、民國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陝西省涇陽縣橋底鎮柏家村
  • 出生時間:1870年
  • 去世時間:1937年
  • 主要作品:《涇獻文存》、《涇獻詩存》、
  • 主要成就:搶修挽救古籍,追回昭陵四駿。
人物簡介,作品跋,詳情,

人物簡介

字厚甫,壬橋鎮柏章村人,民主革命志士。幼年勤奮好學,受業於楊蕙,深受器重。後入味經書院,為劉古愚創辦的“時務齋”學員,與同學于右任交誼摯厚。經井勿幕介紹,參加陝西同盟會。其後在西安端履門開設“群益書店”,積極聯繫渭北各縣革命志士。辛亥革命爆發前,曾任農業學堂學監。辛亥革命爆發後,與學堂教員、同盟會員宋向宸率領學生參加奪取軍裝局的戰鬥,占領了西城門,並擔任學生隊隊長,維持省城治安。
1912年,被選為陝西省第一屆省議會議員,投身討袁護國之役。
1917年,陝西靖國軍成立,被任命為靖國軍總部財政處處長兼第四路軍秘書長。隨後又被派任富平縣知事,在任期間,不畏強勢,秉公執法,為駐軍各將領及地方民眾所折服。
1923年,北洋軍閥曹琨賄選總統,當時有590名議員受賄,成為“豬仔議員”,助紂為虐。他作為陝西議員,義憤填膺,拒絕投票,前往上海,在於右任創辦的《民呼日報》上,撰文揭露曹琨嘴臉,痛斥其無恥行徑。他還積極保護祖國珍貴文化遺產。
1918年,美國人繼盜走“昭陵六駿”(唐代著名浮雕作品)中的“颯露紫”、“拳毛”後,又勾結陝西督軍陳樹藩之父,以銀40萬兩為代價,盜購其餘四駿。當時已將四駿盜運至潼關交口鎮。他得到訊息後,立即組織議員聯名抗議。在輿論壓力下,四駿終於被追回。
1924年返鄉後,與家鄉知識界人士一道,蒐集整理歷朝名流文稿,編審出版《涇獻文存》《涇獻詩存》《魏恭襄文集》《楊鳳軒文集》等,為後世保留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1929年,楊虎城將軍主持陝西政務時,因其是陝西辛亥革命先驅,禮聘為陝西省政府顧問。
1937年病逝,享年67歲。
作為革命志士,柏堃的名字已載入陝西辛亥革命紀念冊。我之覺得應當記住柏堃先生,主要是因了他對地域文化的搶救、傳播以及對學界研究資源的貢獻。

作品跋

1924年,柏堃剛從富平縣長任上掛冠歸來,當時的涇陽縣長王兆麟即延聘這位昔日的老師到縣通志採訪處主事。先生因為久慨於“干戈頻仍,民生凋敝,古籍佚亡,百不存一”,欲求補救而每苦無暇,所以慨然應允。他於是邀約本縣同仁立即動手,廣搜博採,將明清兩代涇陽學人著作以及與涇陽人事有關的詩文輯成《涇獻文存》正編十二卷,外編六卷;《詩存》正編四卷,外編三卷。另為王徵、魏學曾等七位先賢編印了個人專輯,總題為《涇陽文獻叢書》,於1925年鉛印行世。
這些文獻的印行對保護和弘揚地域文化遺產的意義顯然易見,不必饒舌。但它的價值遠不止此,像魏學曾、李世達、雒於仁、牛應元、張問達、王徵、徐法績等,作為歷史名人,他們不僅屬於涇陽,也屬於全國。

詳情

這些文獻的印行對保護和弘揚地域文化遺產的意義顯而易見,不必饒舌。但它的價值遠不止此,像魏學曾、李世達、雒於仁、張問達、王徵、徐法績等,作為歷史名人,他們不僅屬於涇陽,也屬於全國。
仗劍遠行除暴安良的俠客容易被記住,疏財仗義憐貧濟困的富者也容易被記住,官高位顯衣錦還鄉的大人物更容易被記住。但我想,為了文化的傳承不計名利,不憚繁難,且做出了重大貢獻的賢達如柏厚甫先生者,尤其應當長久地記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