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2009年2月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9〕15號印發《陝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根據該《計畫》,2009年陝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推動重點建設項目實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大力推進民生“八大工程”項目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9〕15號
  • 印發時間:2009年2月9日
通知,發展計畫,

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陝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通知
陝政發〔2009〕15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陝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已經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批准,現予印發,請依照執行。
2009年的各項具體計畫,由省發展改革委及有關部門組織下達和實施。
陝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二月九日

發展計畫

陝西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推動科學發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設西部強省”的要求,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促進投資持續增長,以增加投資和刺激消費著力擴大內需,以壯大縣域經濟統籌城鄉發展,以加快資源轉化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以開展節能減排攻堅帶動循環經濟起步,以強化招商引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以實施民生八大工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創新重點領域的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努力實現科學發展上水平,讓廣大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以上,增長13%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300億元,增長30%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700億元,增長1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820億元,增長25%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00億美元,增長195%;財政總收入達到1270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1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5%左右;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5%,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45%和3%。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第一,千方百計擴大內需
1.加大投資力度。省級基本建設投資增加到30億元,主要用於國家項目配套、重要公共設施工程、優勢產業技術升級貸款貼息等。力爭國家安排我省預算內資金規模有較大幅度提高,重點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衛生和教育等社會事業建設、生態環境工程建設、企業技術進步和改造以及災後恢復重建等。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爭取更多信貸投放,配合各金融機構使新增貸款超過1000億元,信貸發放規模增長20%以上。構建企業上市服務平台,力爭更多企業特別是陝北、陝南的企業上市。通過IPO、定向增發等方式融集資金,擴大債券發行規模,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企業債券、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工具融資,使債券規模達到300億元。推進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設立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民間資金進入創業投資領域,促進我省創業投資發展。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設立省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再擔保公司,大力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發展。
2.努力擴大消費。切實增加居民收入,全面落實中央提高居民特別是農民和城鄉低收入群體收入的各項政策,提高農資綜合直補、糧食直補和農機具補貼的標準。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增加農產品儲備數量。提高城鄉低保補助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培育新興消費熱點,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和售後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連鎖經營向農村延伸,組織落實好“家電下鄉”,促進農村消費。鼓勵發展生態旅遊、休閒健身旅遊、觀光農業和農家樂旅遊等,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物業、家政等服務性消費,加強食品和藥品使用安全監管,營造安全、規範、有序、和諧的市場環境。擴大住房消費,加大以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全省建設或收購廉租住房280萬平方米、56萬套,對139萬戶申請租金補貼的城鎮低保家庭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將廉租房住房保障範圍逐步擴大到低收入無住房困難家庭。投資6474億元,建成經濟適用房597萬平方米,竣工235萬平方米。
3.全面推進災後重建。切實安排好中央災後重建資金和省專項資金,嚴格按照重建規劃和各項目規劃,及時研究解決重建中出現的問題,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重建步伐,確保三年規劃兩年完成目標的實現。繼續把解決受災民眾住房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完成異地整村遷建和整村就地重建。加快啟動第二批學校、醫院、福利院重建項目,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任務。抓好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電力、鋼鐵、有色等產業化項目,增強災區自我發展能力。
4.搞好經濟運行調節。密切關注經濟運行態勢,加強對煤電油氣運的動態協調。加快城鄉電網改造升級和外送通道建設,做好電力產供協調,保證企業生產和民眾生活需要。抓好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監測,逐步建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的價格監測體系,完善農產品市場價格調控,維護農產品的供需平衡,引導市場糧價適度上漲。搞好化肥、農藥等重點大宗農資的儲備、供應和調運,滿足農業生產急需,保證市場供應。
第二,推動重點建設項目實施
1.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安排省級重大建設項目319個,估算總投資125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50個,年度投資1110億元。包括西安至平涼鐵路、西寶高速公路擴建、西安捷運、寶雞至德陽500千伏輸變電外送工程等38個基礎設施項目,年度投資412億元;電源建設、煤炭產能、油氣擴產、深度轉化等42個能源化工項目,年度投資421億元;金堆城鉬加工、中聯重科工程機械、陝鼓大型透平裝置等44個裝備製造和高技術項目,年度投資116億元;農村衛生服務體系、農村飲水安全等13個社會事業及民生項目,年度投資47億元;西安西郊熱電廠“上大壓小”、陝化節能減排技改、丹江口水庫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11個節能環保項目,年度投資107億元。新開工項目45個,年度投資233億元。包括西寶、西漢蓉鐵路客運專線,延安機場遷建,西安滻灞世博園、百縣工業園等。年內建成鄭西客運專線、安康至武漢鐵路複線,寶雞至牛背、西安鹹陽機場專用高速公路,鹹陽多晶矽等30個項目。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02公里,鐵路里程469公里,發電裝機180萬千瓦,煤炭產能3000萬噸,油氣產能200萬噸。
2.加速推進重大前期項目。按年投資額儘快過萬億的目標謀劃推動重大前期項目,完善總投資5萬億元的強省富民“十大工程”,突出抓好一批上千億、過百億的“旗艦式”項目。今年安排省重大前期項目169個,總投資6680億元。包括引漢濟渭調水主體工程、關中城際鐵路、榆綏高速公路、西安捷運一號線鹹陽段、西安半導體產業園、大飛機專項、中國西安影視城、曲江文化園等。
3.完善保障條件。將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從100個左右擴大到300個以上,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從不足1000個擴大到3000個。積極為重點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環境,在項目審核、資金籌措、環境評估和土地審批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整治建設秩序。繼續實行重大項目前期工作責任制,充實完善重大項目庫,保證重大建設項目接替有序。嚴格落實項目建設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監理制和契約管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
第三,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1.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000萬畝,總產量穩定在1150萬噸。加強良種統繁統供體系建設,最佳化種植結構,提高糧食單產。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和糧食產業工程的扶持,完善補貼制度。充分發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作用,積極推廣和套用現代農業技術。強化糧食主產區生產能力建設,推進大型商品糧基地和糧食主產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沃土工程、旱作農業、灌區續建和節水改造等重大項目。
2.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實施果業提質增效、畜牧業收入倍增、百萬畝設施蔬菜、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等七大工程,著力推動糧、果、畜、菜等產業規模化生產。實施果業名牌戰略,支持果畜沼結合的生態果園建設,發展有機果品,蘋果面積爭取達到850萬畝,增長6%,產量達到780萬噸,增長4%。提高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水平,肉類總產達到115萬噸,增長95%;禽蛋產量47萬噸,增長22%;奶類總產量198萬噸,增長42%。繼續推進一村一品工程實施,注重做好鞏固提高、擴面增容等工作。加強對返鄉農民就業、創業的培訓和指導,拓展返鄉農民就業渠道和農產品銷售渠道,保證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
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農田水利設施條件改善。水利基礎設施投資50億元,建成鹹陽引石過渭供水項目,加快引漢濟渭試驗段、王圪堵水庫工程建設,開工建設亭口水庫、西安輞川水庫等項目,爭取開工建設延川黃河引水、寶雞石頭河引水工程。積極推進榆神工業區引用岩溶水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加快寶雞峽等11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病險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加強中小灌區改造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解決200萬人的飲水安全,新建戶用沼氣池178萬口,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8萬公里。投資10億元,啟動基本口糧田、農村能源、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易地扶貧搬遷10萬人。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32個縣級質檢站,完成全省50%的鄉鎮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加大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建設力度,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
1.做大做強裝備製造業。貫徹落實國家九大產業振興規劃並提出我省的實施意見。積極推動關中裝備製造企業與陝北能化企業對接,大力開發能源化工裝備製造。繼續支持西電集團、陝汽集團、陝鼓集團等整合省內相關企業,創建陝汽、法士特等大型企業集團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積極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盡力爭取國家專項,用好省裝備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重點出口企業、先進技術及設備引進、技術創新體系、集群企業配套體系建設等項目,下大力氣引進一批高端技術和關鍵設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全省裝備製造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100億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
2.建立和完善創新體系。加快推進西安高新區創建世界一流園區步伐。著力搞好四大體系建設,即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超導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4個國家創新平台建設;航天航空、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4個國家級和10個省級創新平台建設;西安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10大公共服務平台項目建設;軟體與服務外包、積體電路、生物產業等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繼續推進“13115”科技創新工程,用好國家關鍵領域自主創新和產業化專項。打造半導體照明、半導體功率器件、太陽能光伏三條產業鏈,開工建設半導體產業園區,推進西電公司特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生產基地、高純矽材料加工基地以及寶石石油連續管和套管、寶鈦核電鎬管、西船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爭取儘快形成新的生產能力,提升新興產業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3.切實抓好能源化工的深度轉化。以陝北能源化工基地、關中能源接續地建設和陝南水電開發為重點,以工業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實施規模化、基地化、集約化生產,引導高載能企業運用先進技術及裝備,實施資源的深度勘探、開發利用的深度轉化、產業鏈條的深度延伸。按照循環經濟模式,布局建設煤電鋁一體化、矽材料研發製備加工一體化、蘭碳原材料選取提煉套用一體化等項目。加快長慶“八大工程”建設,穩定油氣產量增長,切實有效地抓好煤炭、電力、油氣、化工等領域的51個重大項目,特別是具有引領意義的神化陶氏煤化工、兗礦煤液化、延長100萬噸乙烯項目,確保在今年上半年第八次基地建設會上再有一批大型項目開工。
4.加快發展服務業。落實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意見,突出交通物流、文化和旅遊三個領域,強化金融、會展、創意、服務外包四大產業,鞏固提高傳統服務區,扶持壯大新興服務業,安排25億元專項資金促其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西安國際港務區、鹹陽空港產業園、寶雞陳倉物流園區建設步伐,積極做好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園區前期工作,認真抓好西瑞、西糧、西部欣橋、白水蘋果、大明宮建材、大件運輸以及黃馬甲等330個總投資610億元的物流重點項目。
5.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關中地區,加速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審批並進入實施。加快關中城市群特別是小城鎮建設,實質性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充分發揮西安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寶雞新材料工業基地等功能,提高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示範作用。陝南地區,圍繞裝備製造、有色冶金、綠色食品、生態旅遊四大產業,增加投入,搞好園區建設,重點推進漢中大型數控工具機基地、萬錠紡紗擴建,安康30萬噸生物柴油、陽晨20萬噸飼料加工,商洛大西溝鐵礦開發、西部鑫興鉬業深加工等項目。陝北地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賦予的特殊政策,配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圍繞資源的深度轉化,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搞好資源枯竭地區的企業轉型和沉陷區的治理,推動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制定全省縣域工業化發展規劃,建立縣域工業發展指標體系。實施“百千萬中小企業發展工程”,支持縣域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加快形成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第五,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一是抓重點。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做好50個重點節能工程項目的跟蹤監管,進一步抓好200戶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確保完成130萬噸的節能量。推進火電機組以大代小,支持高產高效煤礦建設和安全技術改造,推行焦化行業清潔生產,大力推進電石、鐵合金礦熱電爐大型化、密閉化、自動化。
二是優產能。按照國家頒布的行業準入條件,對高耗能行業投資進行審核,從源頭上杜絕新增落後生產能力。建立監督機制,對實行準入管理企業的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標進行檢查,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火電、水泥、焦化等行業新增生產能力與淘汰落後能力結合,新上項目相應落實等比例淘汰任務。全年電力行業關停小火電機組20萬千瓦,水泥行業淘汰落後產能191萬噸,焦化行業淘汰落後產能589萬噸。力爭實現節能17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硫4萬噸。
三是促循環。組建陝西循環經濟技術開發研究院,推進榆林市、中鋼西安重機公司和西安市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總公司三個第二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以及國家首批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完成省級4個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10個試點企業的實施方案,創建國家級漢中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和一批示範企業,推進商洛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圈和延長石油靖邊工業園區循環經濟鏈條的實施。推廣套用高亮度LED新型照明產品以及地源熱泵等高效節能工藝、技術和產品。
四是重整治。捆綁使用國家投資、環保專項和財政獎勵資金,推動企業運用節能設備。加快推進渭河流域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項目建設,爭取規劃建設的40個污水處理廠和28個垃圾填埋場年內基本建成,2010年正常運轉,實現渭河幹流消滅劣五類水的階段性目標。全面展開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和陝南國家漢丹江水庫上游保護區範圍的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加大對漢、丹江水環境保護、秦嶺生態保護和水土流失防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00平方公里。
五是調結構。啟動“氣化陝西”工程,規劃總投資59億元,共建設天然氣輸送管道1200公里,建立壓縮天然氣加氣站7座,其中今年建成輸氣管道154公里,加氣站3個及相應設施,氣化17個縣區,爭取到2012年在全國第一個實現縣以上城市和10%的重點鎮全面氣化,1300多萬人及50%以上的出租汽車變傳統燃料為天然氣的替代。加快農村電氣化縣建設步伐,今年完成14個縣建設任務,切實提高農村低壓電網的供電質量和安全可靠性。開工建設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加快推進風力發電場建設,創造條件做好核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履行氣候應對職能,更多爭取已開發國家購買排放權指標,適時開展省內及周邊省份節能指標的有價交易。
第六,大力推進民生“八大工程”項目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
1.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繼續實施農村國中校舍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教師周轉房建設、中國小裝備條件改善等項目,切實縮小義務教育階段城鄉學校間辦學條件差距,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全面實施城市義務教育免學雜費政策。著力抓好實訓基地、縣級職教中心、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示範精品專業建設,組織實施高校“211”工程三期。計畫研究生招生254萬人,普通高校招生24萬人,其中本科11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15%。
2.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抓好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建設,抓緊編制並實施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規劃。加強重點中醫醫院和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落實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專項,完善農村計畫生育服務體系。
3.發展文化體育和旅遊事業。繼續推進重點文化設施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紮實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等重點工程。抓好搶救性文物保護、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積極改善紅色旅遊景點、重點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全面完成紅色旅遊重點景區建設任務。
4.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認真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措施,繼續實施“人人技能”工程,深入實施“零就業家庭”援助行動,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疏通渠道,搞好服務。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指導農民工選擇就業和自主創業,力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0萬人。
5.健全和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全面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將尚未參保的國有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妥善處理好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中涉及的職工安置問題。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服務能力、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綜合服務體系、人才交流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第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在改革方面,要在認真總結改革開放30周年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實施全省經濟體制改革要點,進一步加快改革進程。一是國企改革,深化以產權多元化為核心的企業股份制改革,加快國有資本調整和企業改制重組。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對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的民營企業給予優先支持。二是擴權強縣改革,將15個擴權強縣改革試點擴大到30個,進一步完善落實試點相關政策,加大對試點縣的具體扶持,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探索省直管縣體制。三是綜合配套改革,選擇部分具備條件的市縣開展省級綜合配套改革,重點抓好神木等縣的省級城鄉統籌試點,努力爭取我省部分區域或行業、基地進入國家綜合配套改革範圍。四是財稅體制改革,研究推進我省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注意做好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相關配套和後續工作。搞好資源價格改革,加快建立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補償機制。五是農村改革,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貫徹落實中央推進農村改革決定的實施意見,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全面展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行政管理、就業與社會保障、社會體制等各項改革。
在開放方面,加大出口商品結構調整力度,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的進口,鼓勵和扶持企業“走出去”,適度進行境外重點礦產資源、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國家加快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和東西部共建產業園政策的機遇,進一步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工作。組織好大型招商活動,認真包裝、篩選招商引資項目,充實完善招商引資項目的類型和數量,努力提高招商引資的效果和質量。力爭全年利用外資1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