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2013年3月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13〕14號印發 《陝西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該《計畫》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達到1.68萬億元,增長12.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萬億元,增長25%以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著力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夯實“三農”發展基礎;堅決防止物價大起大落;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13〕14號
  • 印發時間:2013年3月7日
通知,發展計畫,

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通知
陝政發〔2013〕14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陝西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已經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准,現予印發,請依照執行。
2013年各項具體計畫,由省發展改革委及有關部門組織下達和實施。各市(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落實,確保2013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一是要及時分解主要指標和各項工作任務,研究提出具體工作措施;二是要切實加強經濟形勢分析,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變化,及時提出應對措施;三是要強化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重大項目、重大事項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四是要及時反饋計畫階段執行情況,於每季度後次月前5個工作日內報送省發展改革委。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13年3月7日

發展計畫

陝西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繼續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強化創新驅動,擴大消費需求,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加快建設西部強省步伐。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達到1.68萬億元,增長12.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萬億元,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城鎮化率達到52%以上;財政總收入同口徑增長16%;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10%;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左右,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國家確定範圍內。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1.著力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千方百計保持投資較快增長。最佳化投資結構,中央預算內基建資金和專項資金主要投向保障房和城鎮基礎設施、“三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等領域。切實做好項目審報,以優質項目爭取得到更大支持。省級預算內基建資金和專項資金主要用於中央項目配套,以及相關重點事項,同時加大項目前期投入。安排重大建設項目45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40個,年度投資3100億元。突出抓好在建項目,加快“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進度,嚴格控制“兩高”項目投資。切實用好國家優先支持西部大開發等重要政策,加強項目包裝策劃,把國家近期出台的專項發展規劃落實到具體的建設項目,保障項目接替有序。加強銀企合作和項目對接,支持金融機構爭取更多規模、創新產品門類,推動城投債券、保障房集合債券、經濟強縣企業債券發行。研究制定金融、能源與科技融合方案,加快發展國際、科技、產業、農村、民生“五個金融”。落實完善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新36條”及42個方面的實施細則,有重點地推介一批項目,特別是城鎮基礎設施、能源化工、社會事業等領域項目,向民間資本開放。
多方舉措擴大消費。加強商貿流通、寬頻網路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網路購物等新型消費業態,全面實施“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推廣渭南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改革經驗。配套推進居民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著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特別是農民收入,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落實帶薪休假辦法。繼續推廣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出台鼓勵節水產品、家庭自給式太陽能產品消費政策,完善建材生產與重點工程對接機制,培育智慧型家用電器、綠色安全食品、家用體育器械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下大力氣培育旅遊品牌和精品線路,以品牌引導和擴大旅遊消費。
精心搞好經濟運行協調。認真進行經濟形勢分析,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做好煤電油氣運的產需銜接。穩妥推進電煤市場化改革,積極應對電煤價格並軌,及早落實發電企業用煤。繼續推進“陝電外送”,有效提高火電利用小時數,有序開展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試點。加快建設區域煤炭交易中心,暢通銷售渠道,穩定銷售價格,科學安排運力,保證發電用煤和工農業生產需要。
2.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突出抓好重點行業發展。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行業發展規劃,實施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型電網等示範工程,爭取國家電子商務城市試點,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以及軍民融合產業上規模上水平。全力支持三星高端存儲、強生生物疫苗項目建設,並以此為龍頭,抓好配套企業引進落地。繼續實施新能源“雙百萬千瓦”工程,逐步推動太陽能、風能發電場建設向關中、陝南延伸。落實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支持西安市服務業發展試點,做大做強物流、金融、旅遊、文化、醫療保健產業,支持發展工業設計、研發諮詢、售後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創建國家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全面推進重點園區建設。進一步理順園區管理體制機制,強化園區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和資本加快聚集,推動航空航天基地“二次創業”和循環經濟示範區更好發揮作用。能源化工以“十大園區”、“十大工程”為重點,緊密圍繞“化工產業高端化、電源建設大型化、載能工業特色化”路徑,啟動項目,加快建設,形成產能,發揮效益。大力支持重點企業技術改造。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2020”工程,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工業投資優先安排提質增效項目。加快企業兼併重組,支持國有企業吸收民資參股改制,推動鋼鐵、建材、食品、紡織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打造大飛機、輸變電、汽車、工具機、食品等一批過百億元的名牌產品,加強衛星通訊、核級鋯材、大功率風電機組等新特產品研發推廣,延伸電解鋁、甲醇、蘭炭、電石等基礎產業鏈條,發展鋁、鉬、鈦等新型材料精深加工。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更加強化資源開發轉化。以神華陶氏、靖邊煤油氣綜合利用、渭北煤制聚烯烴等項目為龍頭,建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度轉化項目。研究論證在關中、陝南規劃建設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加快推動煤層氣、頁岩氣開發利用,加強鎮巴、彬長、宜君—旬邑區塊石油勘探開發,深化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繼續抓好千萬噸級煉廠改造、擴產。全力推進電網外送通道、城市電網入地建設,穩步推進智慧型電網改造。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西寶客運專線、西平鐵路、西康鐵路複線以及榆林至佳縣、延安至志丹至吳起高速公路等工程。開工西安火車站改擴建、蒙西—華中運煤通道、陽安複線、西安至臨潼公路改擴建、黃陵至延安和銅川至旬邑高速公路等項目。加快漢中、延安及安康機場建設,繼續推進關中城際鐵路及西安至武漢、重慶、包頭高速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
3.持續夯實“三農”發展基礎。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紮實兌現國家富農強農惠農政策,繼續實施新增25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工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落實和完善棉花、油料、乾雜果生產扶持政策,啟動實施新一輪蔬菜產業發展規劃,推進禽畜水產良種工程,重點建設150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健全糧油和生豬大縣獎勵制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全面落實糧食儲備規模。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支持1000個新型農村示範社區建設。繼續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溝造地、小流域治理等,完善防災減災體系。著力抓好引漢濟渭、渭河漢江綜合整治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啟動建設東莊水庫。
4.堅決防止物價大起大落。加快推進銷售電價改革,積極落實國家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價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密切關注大宗商品、農產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走勢,做好房價和食品價格大幅上漲調控預案,完善價格補貼聯動機制,適時恢復徵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合理安排糧棉油肉產運銷銜接、儲備和投放以及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大宗商品、農產品進口,完善大中城市冬春蔬菜儲備制度。貫徹落實國務院降低流通費用10項措施,強化對農產品生產流通用水用電價格支持,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加快發展冷鏈物流,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加強糧油棉倉儲設施建設,完善糧食儲備體系。繼續清理涉企及民生領域不合理收費,組織開展教育、醫療、電信、交通、金融、房地產等價格和收費檢查,規範商貿、旅遊、食品、農產品等領域價格秩序。加大反價格壟斷執法力度,公開曝光價格壟斷典型案件,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5.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全面落實西部大開發各項政策措施,深入實施重點區塊和連片扶貧攻堅規劃,落實和完善“一市一策”政策措施,著手制定支持榆林新一輪發展意見和陝南三市體現各自特色、深化循環發展規劃方案。開展“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爭取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力爭川陝、鄂豫陝革命老區振興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著力抓好西鹹新區和渭北工業區建設的同時,認真謀劃秦巴河川盆地、榆神橫靖定、寶塔—安塞—甘泉、黃陵—洛川等條件成熟地帶的集聚發展。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積極推進特大、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產業發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承載功能,研究可持續的市政建設投融資機制。繼續實施避災扶貧移民搬遷和重點示範鎮、文化旅遊古鎮建設,穩步推進有條件農民進城。全面加強城鎮供水、供暖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完善城市地下管網設施,建設立體交通綜合運輸體系。
6.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通過重大項目、服務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目標,力爭農村轉移就業650萬人。安排民生工程十大領域建設投資950億元以上,建設100大類項目,切實抓好工程進度和措施配套。安排新開工保障房33.7萬套,發揮政府投資主導作用,支持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保證建設質量,完善基礎設施,確保公平分配和有效入住。持續推進“氣化陝西”二期、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綠色能源縣建設、工礦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全面落實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
7.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及配套措施,爭取國家節能量交易試點。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大力推行契約能源管理,優先發展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產業。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抓好生活垃圾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對園區循環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項目。繼續實施重點生態環保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一山兩河”環境綜合治理。抓好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全面實施漢丹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加快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認真制定排污權交易方案。大力實施清潔生產示範工程,健全清潔生產指標體系。
8.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基層醫療機構人事制度改革,推進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建設,完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及財政補償機制,鼓勵多元辦醫。深化財稅、金融、國有企業等體制改革,進一步下放項目審批許可權,減少前置審批事項,積極爭取“營改增”和水權交易改革試點。繼續推進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力促進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抓好央企進陝、民企進陝、港澳招商等簽約項目跟蹤落地。落實和完善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增加重要原材料、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進口,爭取再有一批世界“500強”落戶陝西。加強口岸建設,增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完善國際港務區、綜合保稅區功能,支持金融、物流等企業建立全球服務網路,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度,鼓勵優勢企業加快“走出去”。
附屬檔案:陝西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主要指標(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