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意見

2005年1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5〕40號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意見》。該《意見》分充分認識加快畜牧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明晰總體思路,明確發展目標;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結構,發展壯大特色畜牧業;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增強良種供應能力;開發飼草飼料資源,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畜產品安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畜牧業質量和效益;、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增加投入,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檢查10部分25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意見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5〕40號
  • 印發時間:2005年12月10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05年1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意見》。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意見
陝政發〔2005〕40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決定》(陝發〔2001〕26號)(以下簡稱《決定》),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強化工作措施,我省畜牧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呈現出區域產業格局初步形成、養殖規模持續擴大、畜產品數量持續穩定增長、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持續增加的良好發展態勢,畜牧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在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應當看到,當前我省畜牧產業化建設中依然存在著思想認識不到位、畜牧良種繁育和動物防疫體系薄弱、生產規模小、投入資金少、產業化程度低等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著我省畜牧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為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決定》,進一步加快全省畜牧產業化建設步伐,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畜牧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1.畜牧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4年全省畜牧業產值179億元,占到農業總產值的28.7%,較2000年提高了近6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牧業收入達到400多元。近年來畜牧業的較快發展對促進我省農業內部良性循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經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具有突出發展潛力和活力的產業之一。
2.加快畜牧業發展是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
畜牧業上聯種植業、下帶加工業,關聯帶動能力強,對於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有效解決農村經濟結構性矛盾、提高農業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進一步大力發展畜牧業,是參與國際競爭、保護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膳食結構、適應消費需求的迫切需要。近年來,我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畜牧業雖有一定發展,但仍是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一條“短腿”。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畜牧業發展,是今後一個時期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3.我省進一步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目前,我省發展畜牧業的政策環境好,市場空間大,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基礎較好。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動真正統一到《決定》精神上來,採取有力措施,優先和強勢推進畜牧產業發展,為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現代農業和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二、明晰總體思路,明確發展目標
4.加快發展畜牧業的總體思路: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畜產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和效益為中心,以促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和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面向國內外市場,依託優勢資源,依靠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最佳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積極推進家庭適度規模養殖,加快良種繁育,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提高農民科學飼養水平,強化畜禽疫病防治,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全面提升畜牧產業化水平,促進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
5.發展目標:
到“十一五”末,初步構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現代畜牧業生產體系,全省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生產方式得到較大改變,畜牧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畜產品品質明顯改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全省存欄奶牛60萬頭、奶山羊220萬隻、黃牛310萬頭、肉羊750萬隻、絨山羊330萬隻、生豬1200萬頭、家禽8700萬隻;肉、蛋、奶、羊絨產量分別達到155萬噸、55萬噸、220萬噸、1220噸。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30%以上。
三、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結構,發展壯大特色畜牧業
6.進一步最佳化區域布局。
按照關中奶畜、禽蛋,渭北肉牛、肉羊,陝北白絨山羊,陝南生豬、肉羊的區域布局,以奶畜、秦川牛、瘦肉型豬和白絨山羊為重點,積極發展優勢產業,促進優勢特色畜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畜牧產業帶。
7.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堅持以戶為基礎、以村為單元,積極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擴大養殖規模,提高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水平,不斷提高產業聚集度。奶牛生產,重點發展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肉牛、肉羊、生豬、家禽生產,重點擴大家庭適度規模和養殖覆蓋面。
四、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增強良種供應能力
8.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省級種畜禽場。
改造擴建省種公牛站、省秦川牛良種繁育中心、省高產奶牛繁育中心、省原種豬場、關中奶山羊原種場等省級畜禽原種場。到2010年,全省建設原種豬場10個、奶牛繁育場18個、秦川牛繁育場31個、奶山羊原種場10個、陝北白絨山羊繁育場20個、肉羊繁育場20個、祖代肉雞場3個、祖代蛋雞場2個。
9.加大畜禽良種擴繁和選育力度。
依法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鼓勵有實力的畜牧企業和個人投資興辦畜牧良種繁育基地。積極開展合資合作,有計畫的引進一批國外優良畜禽品種,積極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繁育技術,加快良種擴繁速度。著力提高奶牛、肉牛、肉羊和種豬育種水平,加快擴繁速度,提高供種能力,滿足市場要求。
10.快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按照省、市、縣分工協作、聯合建設的原則,省級重點扶持建設原種場(祖代場)、重點擴繁場,市級重點扶持建設擴繁場(父母代場),縣級重點扶持商品代場及配種站點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10年建成“原種場—擴繁場—商品種畜禽場”相配套,以人工授精站點為載體,良種繁育、人工授精、質量檢測相結合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滿足我省畜牧業發展需要。
五、開發飼草飼料資源,提高綜合利用水平
11.建設優質牧草基地。
陝南陝北、關中建設牧草原種基地5000畝、擴繁基地3萬畝,積極開展人工種草,提高優質牧草生產能力。加快關中100萬畝專用飼料玉米帶、陝北和渭北1000萬畝優質苜蓿基地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加快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努力擴大青貯、氨化加工能力,推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和規模化生產。
12.加快生態草原建設。
結合草場圍欄、退耕還林(草)工程建設,全面落實禁牧、休牧制度,加快人工草場建設,推進牲畜飼養方式轉變。進一步落實草場家庭承包責任制,完善租賃、拍賣辦法,依法維護農戶的草場使用權、經營權和收益權。加強草原監督管理,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降低牧草中有害物的殘留量,實現草、畜協調發展,加快恢復和建設草原生態。
13.積極發展飼草加工業。
最佳化飼料工業布局,加快企業技術改造,開發專用飼料,培育名優產品。鼓勵飼料加工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改制和兼併等形式,實現規模擴張,提高生產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飼料質量檢測和市場監督管理,依法打擊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飼料產品的行為,確保飼料安全,維護民眾利益。
六、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畜產品安全
14.強化動物防疫、檢疫、監測和防疫監督工作。
全面貫徹落實《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地方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和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的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責任制。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行量化考核和目標管理。嚴格產地、屠宰、運輸檢疫和動物防疫、檢疫、監測和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動物免疫標識、免疫證明和免疫檔案制度,杜絕疫情傳入傳出。加快全省動物疫病監測網路建設,完善和規範疫病信息報告制度。建立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認真組織做好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工作,提高畜產品安全水平。
15.加快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5號)精神,加快省、市、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加強臨時性公路動物檢疫站、國家級動物疫情測報站(點)和鄉鎮(區域)畜牧獸醫站、村級防疫網路建設,健全全省動物防疫體系,提高我省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控能力。
七、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畜牧業質量和效益
16.推行標準化生產。
按照“因地制宜、科學引導、穩步推進”的原則,借鑑“正大標準化養豬”模式,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一批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和示範場。按照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質量監控措施,實現科學化飼養、全程化監控、安全化生產,嚴格控制動物疫病和藥物殘留、環境污染,不斷提高畜牧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17.大力發展畜牧業循環經濟。
畜禽養殖場要嚴格按照環境保護的要求進行建設,排放污染物要進行排污登記。養殖場排放的廢水、廢氣等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造成環境污染。加快規模化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和家庭適度規模養殖戶戶用沼氣建設,積極推廣“種、養、加、沼”四結合的物質循環多級利用模式,推進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養殖小區建設,要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治污,逐步實現畜牧業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
18.加快科技推廣與創新。
加強畜牧業技術支持與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生產、教學和科研單位協作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畜牧技術服務機構領辦畜牧科技示範場,搞好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舍飼養畜、快速育肥、配合飼料、秸稈青貯、疫病綜合防治和畜產品加工儲運等實用技術的組裝配套,加強示範引導,不斷擴大輻射帶動範圍,提高畜牧生產科技含量。
19.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能訓練。
以組織實施“十萬奶農培訓工程”為重點,認真組織搞好養殖戶技術培訓、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工作,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覆蓋面和實際成效。繼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從業資格認證,不斷提高廣大畜牧工作者和養殖戶的科技素質。
八、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
20.落實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
認真落實國家和我省有關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加快培育壯大畜產品加工與流通、草產業開發、科技服務、中介服務等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和進口國(地區)要求組織開展畜產品精深加工,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大力推廣“公司+中介組織+基地”的經營模式,推動養殖基地和龍頭企業對接,帶動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引導企業和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型聯合體。
21.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培育和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其服務、自律、維權職能,實現分散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九、增加投入,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
22.加大財政和信貸資金扶持力度。
進一步增加財政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對畜牧產業化建設的投入,省財政從2006年起較大幅度地增加對畜牧業的投入,各市、縣(市、區)政府也要增加投入,重點用於動物疫病防治、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等。地方各級農業基本建設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資金、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小水利建設資金、村鎮改造、農村能源建設等都要向畜牧業產業傾斜,加大相關項目的扶持力度。農村信用社要發揮支持畜牧業發展的主渠道作用,不斷擴大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廣泛吸引和引導信貸資金、民間資本和外資投資畜牧業建設。
23.實施奶牛良種補貼。
從2006年起,實施奶牛良種補貼政策,對奶牛飼養戶培訓、使用高產優質奶牛凍精和省內飼養的年產鮮奶1萬公斤以上高產奶牛掛牌保護等方面給予適當補助。
24.解決好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建設用地問題。
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外,對建設規模養殖場和畜牧小區用地視為農業用地。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和養殖大戶發展規模飼養和建設畜牧小區,幫助解決好養殖場和畜牧小區“一平三通”(平整場地和通水、通電、通路)中遇到的問題。
十、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檢查
25.畜牧業是我省的六大特色產業之一,地方各級政府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切實加強對畜牧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要把畜牧業發展納入本地“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要加強對畜牧產業發展的檢查監督,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把畜牧業發展列入年度考核目標,建立考核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實行目標化管理,認真制定和落實各項配套政策措施,進一步抓好畜牧產業化建設的各項工作。省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搞好服務,積極配合和支持各地大力推進畜牧產業化建設工作。
陝西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