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堅持質量為王價值導向,完善質量治理體系,強化治理能力,創新質量治理方式,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質量有效供給,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

《關於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市場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基礎、保險救濟和社會救助為保障、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行業組織規範自律作用充分發揮,政府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有效監管的質量治理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 實施時間:2020年9月17日
全文,印發的通知,

全文

為全面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大力推進質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戰略、省委工作部署,堅持質量為王價值導向,完善質量治理體系,強化質量治理能力,創新質量治理方式,堅持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激發市場主體追求高質量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質量共建共治共享,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質量有效供給,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為加快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提供質量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市場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基礎、保險救濟和社會救助為保障、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行業組織規範自律作用充分發揮,政府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有效監管的質量治理體系。
——質量基礎更加紮實質量基礎設施的布局、協同服務能力與產業發展、政府監管和市場主體質量服務需求相適應,質量法律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能力明顯提高。
——質量創新更加活躍質量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技術研發、專利布局和標準研製協同推進,民眾性質量創新活動普遍開展,大數據智慧監管等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現代化監管方法手段在質量管控領域廣泛運用。
——質量環境更加最佳化。質量法律法規得到剛性執行,市場主體依法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受到法律保護,優質安全成為擴大市場需求的主要要素,優質優價環境逐步形成,社會資源向質量信譽良好的市場主體聚集。
——質量治理更加協同責權利相一致原則有效施行,政府依法監管和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協同推進,社會救濟和信用建設相輔而成,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多元質量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質量供給更加有效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水平穩步提升,高價值品牌明顯增多,質量競爭力顯著提升,質量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率持續提高,人民民眾對質量獲得感不斷增強。
三、完善質量治理體系
(一)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市場主體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市場主體參與市場活動,要嚴格執行質量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等規定和行政許可、認證等規則要求,主動履行缺陷產品召回義務,全面落實質量承諾聲明。推行質量安全首負責任制,支持承擔首負責任的市場主體依法向負有責任的其他市場主體追償,利用市場規律構建生產、銷售、服務、消費等全環節質量責任追溯體系。探索建立產品質量安全強制報告和調查制度。省市場監管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全面實施智慧監管,實現線上線下質量監督一體化和生產流通質量監管融合。建立產品傷害監測網路,逐步完善信息採集、深度調查、安全評價及預防干預工作體系。提高質量監督抽查覆蓋率,加強質量安全風險防控,防範區域性、行業性、反覆性質量問題發生。開展質量問題“清零”行動,確保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安全。嚴厲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建立重大質量問題約談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省市場監管局、公安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質量行業自律。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聯盟將質量自律納入組織章程,建立完善質量安全承諾和質量責任追究機制,組織開展質量管理培訓,提升成員質量責任意識和質量管理水平。支持社會組織等以自身名義依法開展質量品牌評價、質量比較試驗、團體標準研製等活動,按照“誰組織誰負責”原則承擔法律責任,及時、客觀、公正地向社會傳遞質量信息。支持行業協會和商會等社會組織、專業機構、行業龍頭企業等建立用於產業協同研發設計、標準研製、質量管理、品牌創建和智慧財產權運用等服務平台,培育市場化質量技術服務業態。(省市場監管局、民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動質量社會監督完善質量缺陷損害懲罰性賠償制度,支持消費者委員會等社會組織對嚴重質量侵權行為提起公益訴訟,激發消費者主動維權意識。完善消費投訴處置機制,推進質量侵權違法行為舉報和獎勵金髮放“一門式”“一網式”便捷服務,保護消費者依法維權。建立完善質量信息公開機制,加大質量監測、違法案例和消費投訴等信息公開力度,發揮新聞媒體等社會監督作用。(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五)完善質量法規體系。加快推進質量促進條例、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等立法工作,建立完善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地方質量法規體系,強化對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的鼓勵、引導和保護。推動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和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完善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及風險調查制度,營造良好質量治理法治環境。省市場監管局、司法廳、地方金融監管局,廣東銀保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質量治理能力
(六)夯實質量工作基礎推動將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納入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質檢中心、產業計量中心、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納入科技創新平台支持範圍。按照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公益性方向加快推進技術機構事業單位改革,開展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和能力比對,建立完善檢驗檢測資料庫。建立完善計量科技聯合攻關機制,在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提升計量測試技術先進性。組織開展產業鏈標準水平和現實生產力水平“雙評估”,提升重點領域上下游產業標準的協同性。加強認證機構、獲證企業監管,提升認證的有效性。(省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企業質量能力建設。支持市場主體建立完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和重大質量事故應急處置機制,落實關鍵崗位質量責任,加強供應鏈質量管理,推廣套用科學質量管理工具、模式、方法。推動將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基礎設施支出納入研發經費支出範圍,依法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和創新券等其他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加大質量投入。鼓勵金融機構將企業質量水平、標準水平、品牌價值等納入企業融資授信重要依據,引導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企業質量提升。(省市場監管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地方金融監管局,省稅務局、廣東銀保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大質量人才培養力度。推動將質量專業知識納入全省高等院校理工類、管理學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將質量、標準等基礎知識培訓納入“廣東技工”工程,培養有專業、懂技術、熟悉質量管理的複合型技能人才。依託高等院校、專業機構、行業龍頭企業等設立質量與標準化人才培訓與實踐基地,培養有技術、熟標準、精通外語的高端國際質量和標準化人才。完善質量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標準,強化質量管理實踐的職稱評審導向,支持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申報質量專業技術職稱。圍繞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傳統優勢產業,遴選培育一批質量標準領軍人才。推動建立質量行政監管人員到專業機構和企業實習制度,在專業機構和大中型企業設立一批“實習實驗室”和“實習工廠”,全面提升質量行政監管人員綜合監管能力。(省市場監管局、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5G、人工智慧、區塊鏈、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實施傳統業態數位化改造,提高質量信息的採集、追蹤、分析和處理能力,加強質量大數據分析運用,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安全動態監管、質量風險預警、突發事件應對、質量信用管理的效能。建立“質量廣東”綜合服務平台,收集、回響企業質量服務需求,發布質量權威信息,提供質量專業知識網路培訓,促進企業與專業機構、技術專家交流合作。(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提升國際貿易應對能力。開展企業經營合規管理標準體系宣傳貫徹,引導企業加強合規管理標準化建設,提升出口企業合規經營意識和能力。支持專業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境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跟蹤、翻譯和評議,加強我省出口產品境外被召回、通報、退運等信息監測和研判,為出口企業提供預警信息和解決方案,提升出口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能力。(省商務廳、市場監管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創新質量治理方式
(十一)推進質量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質量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圍繞產業鏈構建質量鏈,支持大中型骨幹企業依託產業聯盟,將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納入共同的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供應鏈管理和合作研發管理體系,加強對產業鏈上中小企業質量、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方面的指導。聚焦質量鏈提升產業鏈,以產業集群為基礎,開展重點產品與國內外標桿產品的執行標準和質量指標“雙比對、雙提升”,深入分析產品標準、質量、品牌和技術性貿易措施等,指導完善產業鏈標準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推動產業集群向產業鏈中高端提質升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推動技術專利標準協同創新。建立完善技術研發、專利布局和標準研製協同推進機制,開展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傳統優勢產業專利導航和標準化指引,設立質量基礎研究重點研發專項,支持科研成果和必要專利轉化為技術標準,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進程。支持檢驗檢測等專業機構開放實驗室,推動技術專家與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研發人員溝通交流,聯合開展質量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和技術標準研製,提高企業研發起點和質量創新能力。(省市場監管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推廣民眾性質量創新活動。鼓勵企業廣泛開展質量信得過班組、小組評選等質量管理活動,不斷提升全員質量管理水平。發揮工會和共青團組織優勢,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青年職業技能競賽、青年質量提升示範崗創建、優秀質量創新成果展示等活動,支持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信得過班組評選,開展質量標桿交流活動,激發質量創新內生動力。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實施中小微企業質量精準幫扶。制定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指南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提高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指引。支持專業機構設立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平台和“產品醫院”,加強與產業集群長期合作,開展質量問題“問診治病”,為產業發展和企業質量提升提供計量測試、標準研製、檢測認證、質量管理、品牌建設、智慧財產權、“兩化”融合、技術改造和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等綜合服務。(省市場監管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最佳化質量治理環境
(十五)倡導重質守信質量文化弘揚“守信於品、重質於行”廣東質量精神,推廣政府質量獎獲獎單位等質量標桿企業的質量文化,形成以質取勝、追求卓越的質量共識,自覺抵制質量違法行為,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氛圍。將質量標準要求作為政府採購、市場交易的基本要素,推動“拼價格”向“拼質量”轉變,實現“優質優價”目標。(省市場監管局、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強化質量信用監管。完善市場主體質量信用檔案,推動實施質量信用分類監管,將監督抽查不合格、消費者反映強烈、關係人身財產安全的質量問題等納入重點監管範圍。將生產者、經營者(含銷售者、電商平台、市場開辦者等) 的質量違法行為,以及檢驗檢測、認證、諮詢、質量品牌評價等第三方機構和社會組織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或認證結論、不履行有效跟蹤法定義務、違法違規提供諮詢服務或開展質量品牌評價等違法行為,納入市場主體及相關責任人員信用記錄,對嚴重質量違法失信行為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省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深化質量國際合作交流。支持我省質量領域專家到國際組織交流任職和國外質量領域專家來粵工作交流,提升我省質量工作國際國內影響力。加強粵港澳三地質量合作,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作用,利用我省產業化優勢和港澳國際化優勢,聯合開展國際標準和灣區標準研製,支持港澳地區更多先進標準成為國家標準和灣區標準,促進三地聯通貫通融通。支持具有國際化優勢的專業機構和企業組建國際標準聯盟,布局研究制訂國際標準和認證規則,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在重點領域設立國際標準化工作室,推動優勢特色行業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加強檢驗檢測認證國際交流合作,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取得更多境外資質認可,幫助企業擴大出口。(省市場監管局、科技廳、商務廳、港澳辦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升質量治理效能
(十八)建立高標準政府質量獎勵制度最佳化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制度,支持地級以上市政府開展政府質量獎評審,發揮質量標桿示範引領作用。對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的地方及相關單位和人員,以及獲得中國質量獎、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等國家級獎勵的單位和人員,省政府予以通報表揚。(省市場監管局、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培育高質量品牌支持市場主體創建自主品牌,建立以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為基礎的品牌發展戰略,開展商標國際註冊和自主品牌國際化建設。創新支持品牌建設的金融產品,探索設立品牌無形資產交易市場,支持企業利用品牌資產質押融資。推動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集群內企業標準協調、創新協同、業務協作、資源共享,推動產業鏈提質升級。推進農產品品質品牌融合發展,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創建“粵字號”知名農業品牌,創立廣東線上農產品交易會,打造一縣一線上品牌。藉助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國際貿易平台和中國品牌日、全國“質量月”等活動,宣傳推介廣東產品,推廣廣東標準,講好廣東品牌故事。省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地方金融監管局,廣東銀保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開展高端品質評價鼓勵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制定質量分級標準,對重點產品試點開展質量分級評價。大力推進重點行業專業化質量分級試點工作,推動建立質量分級、套用分類的市場化採信機制。參照國際慣例,以標準為引領、認證為手段,對關鍵質量指標高於國家及行業標準的產品和服務開展第三方自願性認證,培育形成一批自主創新、品質高端、服務優質、信譽過硬、市場公認的產品和服務品牌。(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質量治理保障
(二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質量強省戰略要求,把質量發展目標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質量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質量工作機制,加強質量政策引導,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各有關部門要全面履行部門質量工作職責,制定產業發展、科技研發、人才培養、技術改造等政策措施和實施行業監管要突出質量要素,強化質量導向。(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加大質量工作投入省級設立5億元的廣東省質量提升發展基金,主要用於支持提高製造技術及工藝水平、提升產品質量、研究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設套用現代質量管理體系等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行為。各地要加大質量工作投入,落實質量監管所需經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各有關部門要在部門年度預算內統籌安排質量工作專項經費,支持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加強督查考核。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工作檯賬,明確工作舉措和時間進度,持續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各項工作任務。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適時組織開展階段性工作總結和評估,堅持問題導向,發揮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導向作用,督促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印發的通知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粵府〔2020〕50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關於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市場監管局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0年9月1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