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藝術

鑼鼓藝術

鑼鼓藝術按各地特色大致分為:雲勝鑼鼓中州大鼓、鄂州牌子鑼、小河鑼鼓漢沽飛鑔常山戰鼓太原鑼鼓泗涇十錦細鑼鼓大銅器開封盤鼓宜昌堂調韓城行鼓

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化館、正定縣文化館榮獲“鑼鼓藝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鑼鼓藝術
  • 外文名:Percussion Art
  •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Ⅱ-123
  • 批准時間:2008年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經典曲目,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太原鑼鼓是由歷史久遠的“社鼓”演變傳承而來的,流行於太原地區及晉中、呂梁部分地區。其節奏雛形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最早結構的形成可追溯到宋代寧宗年間(公元1195年)。
雲勝鑼鼓原名得勝鑼鼓,是山西大同市的傳統鼓樂。起源於大同北面四十公里的得勝口一帶。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率軍抗擊匈奴。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用武力擴大疆土,攻打林胡、樓煩時,每次出征之前,均要擊奏鑼鼓以振人心;戰場拼殺之時,也要擊奏鑼鼓以勵士氣;得勝還朝之後,還要擊奏鑼鼓以示慶功。後來,在兩漢征匈奴,北魏伐柔然,隋唐擊突厥,北宋抗遼金,明朝抵蒙古等歷代戰爭中也都沿用雲勝鑼鼓,清朝“康乾盛世”,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繁榮,雲勝鑼鼓逐步發展,已廣泛套用於喜慶大典、商肆開業、秋后豐收、逢年過節等事宜之中。

藝術特色

太原鑼鼓
太原鑼鼓的最大特色,在於兩隊擺開陣勢,互相對抗。這種對抗的出現,常見於喜慶之日,兩隊互見於街頭。每逢這種情況,雙方互不相讓,各顯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陣連一陣,一會兒急似一會兒,不爭個山高水低,決不歇手。這種對台演奏,越打越來勁,越看越振奮,有時演奏長達五、六個小時而不肯罷休。[1]
鑼鼓藝術
太原鑼鼓
這種對抗和較量,成為太原鑼鼓的一個傳統習俗,恰似兩軍對壘,誓必決一勝負。其演奏技藝之嫻熟,場面之激烈,實屬國內罕見。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來粗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撓,對勝利的嚮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構成了太原鑼鼓聲色雄壯的地方特色,也奠定了太原鑼鼓在太原傳統民間社火習俗中獨占鰲頭的地位。
太原鑼鼓是太原社火習俗的靈魂,為太原人所樂道。太原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傳承極久的民間社火活動步入它有史來的黃金時代,先後在“首屆中國民間藝術節”開幕式和“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上,大顯身手,聲名遠播,風靡全國,被譽為“中國第一鼓”。
雲勝鑼鼓
雲勝鑼鼓是一種深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打擊樂合奏。它既不同於晉南鑼鼓,也不同於太原鑼鼓,而演奏起來有人物、情節和故事內容,在山西鑼鼓中足可自成一大流派。其演奏隊伍可大可小,小者十多人,大者百人左右。樂器為大鼓一面或三面,鑼四面、撓四副、欽四副。演奏之中,隊形時常步法變化,隊伍時而似龍,時而如虎,不僅聲音震撼、好聽,而且變幻多樣,甚為壯觀。鑼鼓曲譜有“點將出征”、“拼殺四門”、“得勝還朝”、“萬民歡慶”和“過街秧歌”等,演奏人員身穿彩衣,手擊鑼鼓,通過“搶摘金瓜”、“金龍戲水”、“風擺細浪”、“夜靜搖鈴”等高難度的演奏技巧和“二龍出水”、“八字扇面”、“一字長蛇”、“丹鳳朝陽”等隊形變幻,充分體現出雲勝鑼鼓的四大藝術特點:急如狂濤駭浪,緩若涓水長流,重似霹雷閃電,輕比夜闌搖鈴。演奏中鼓點與鑼聲震天動地,音色醇厚,使人感到鼓曲剛柔相濟、節奏歡快、輕重有秩、層次分明,鑼鼓聲急時宛如驚濤駭浪沖襲,緩時猶如汩汩溪泉細流;給人以賞心悅目之藝術享受。充分反映了塞上高原人民熱情豪爽、雄渾剽悍、勤勞勇敢、奮發圖強之鄉土特色。
常山戰鼓
“常山戰鼓”是由鼓、大鈸、中鈸、小鈸、小鑼等打擊樂器組合而成的一種民間清鑼鼓。其曲牌大都由多個能單獨演奏的鑼鼓段子聯結而成,是一種聯套曲體結構,它主要用於廣場表演,受到好評。

經典曲目

雲勝鑼鼓的經典曲目有《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八仙過海》、《猛虎下山》等。
常山戰鼓套路多樣、由牌繁多。主要的曲牌有《么二三》、《小西鼓》、《大西鼓》、《邁大步》、《猴爬桿》等12首。

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12日,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