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現狀,起源,傳承保護,
現狀
由於種種原因,1947年後十錦之音絕響多年。後在1986年文化普查中十錦細鑼鼓再次被挖掘出來,經過鎮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松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民間一人的各方努力,十錦細鑼鼓這一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藝術精品,再次得到恢復和發展,再次能與世人見面,再次煥發了青春。更為喜的是泗涇十錦細鑼鼓已於2008年6月成為國務院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
起源
十錦細鑼鼓的歷史,要追溯很遠。古鎮泗涇北宋時期形成村落,名為會波村,元朝中葉建鎮。南宋末泗涇里人孫道明由縣城東遷泗涇之北。元至元年間,陶宗儀為避兵亂,隱居於泗水南村,並常與一班文人共聚,留下不少佳作,泗涇文化由此中興。清朝順治以後,人口陡增市容日趨發達,傳統民間藝術大興。元宵燈會、清明社戲、端午競渡、七月十五廟會、小青班、打唱班生意豐隆,絲竹之音,鑼鼓之聲不絕於耳。
十錦細鑼鼓是泗涇地區“陽春堂”吹打班的保留曲目,至今已傳至第七代傳人,有300多年的歷史。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從1947年以後,十錦細鑼鼓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演出過。
1986年,區文化館同志聽說泗涇鎮有一個民間古樂團,便去探訪,無奈演奏者年事已高,記不住曲譜,幸而後來泗涇鎮文化站幹部在洞涇鄉的一位老藝人家裡發現一本光緒13年的手抄本曲譜——曲如山海。找到曲譜後,又在泗涇請了曾經演奏過這首曲子的老藝人對那時的學習者進行指導,才終於讓這塊藝術瑰寶得以重見天日。
十錦細鑼鼓的藝術特色主要是鑼鼓。在演奏時,一個人要兼帶幾件樂器,敲以短鑼鼓點板後,就能拿起絲竹來演奏,交替進行,一專多能。在樂器運用上,同一面鑼鼓,由於敲法、輕重不同,點板著落處不同,從而能敲出不同的音色、音質。鑼梗、鼓梗的敲頭,通常用木質較重的材料,這樣發出的聲響短促而沉悶,符合十錦細鑼鼓節奏感鮮明的特點。特別與眾不同的十鑼梗的敲頭可以勒上脫下,演奏時用槌趕頭敲奏,音質效果別具一格。
從1986年十錦細鑼鼓被重新發現、挖掘以來,年年都有演出。並在兩屆長三角傳統民間音樂展演中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參與這些演出的是松江民間古樂團,這是一支將近30人的隊伍,以泗涇鎮原來演奏者的傳人為基礎,又吸納了松江其他地區的優秀民樂演奏者。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鎮社區服務中心((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鎮文化體育服務所))獲得“泗涇十錦細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