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州鑼鼓
- 類別:吹打樂
- 流行地:潮汕地區
- 分類:潮州大鑼鼓、潮州小鑼鼓等
- 特色:器樂曲牌與鑼鼓牌子的交替聯綴
- 演奏家:陳松、邱猴尚、許裕興
潮州鑼鼓是廣東潮州的民間傳統器樂吹打樂的一種,流行於粵東一帶。原是一種演奏弦詩樂為主的小型吹打,後來吸取戲曲音樂加工發展而成。潮州鑼鼓分潮州大鑼鼓、潮州小...
潮州大鑼鼓是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的傳統吹打樂。從清鑼鼓形式發展起來。過去,在潮州各地都設有鑼鼓館,在每年游神盛會時演奏,樂器只用四面鑼、二副大鈸,屬清鑼鼓...
本書主體部分在學習借鑑、總結前人經驗成果的基礎上,本著簡明實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將潮州鑼鼓的大鼓演奏技法和符號作了分類處理。從單一技法學習人手,並配以相應...
鑼鼓標旗隊俗稱游鑼鼓、游標 ,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由潮州大鑼鼓隊和標旗隊組成。大鑼鼓隊包括鑼鼓和弦樂,鑼鼓有1至9個大鼓,配蘇鑼、深波、中鑼、大鈸...
潮州音樂主要流傳於廣東潮汕地區、用各類民間器樂演奏的樂曲的總稱,除潮州外,還廣泛流行於閩南、粵東、廣州、上海、台灣、香港、澳門各地及東南亞各國和潮人聚居地。...
鑼鼓標旗是一種傳統節慶民俗娛樂活動。是廣東潮汕地區民眾家喻戶曉且最喜聞樂見的。清代學者鄭昌時曾賦《竹枝詞》“東西弦管暮紛紛,閩粵新腔取次聞,不隔城根衣...
晉南威風鑼鼓是誕生和流行於山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傳統打擊樂,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故稱“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
潮州箏,又稱“南箏”,是“茫茫九派中國箏”史上重要一派,以柔美、細膩、擅受而著稱,向來為古箏界同仁所喜愛,流傳甚廣。潮州箏源自中原古箏,流行於廣東潮州、...
潮州青龍廟會由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主辦、香港潮安同鄉會協辦的“2014·潮州青龍廟會”於2月14日晚上在位於潮州韓江大橋西端南堤的青龍古廟正式啟動。本屆潮州青龍...
喜節是廣潮州元宵佳節東的俗稱,又稱為“燈節”。是一種民間習俗。游花燈和擲彌勒佛是節日裡兩項富有特色的活動。元宵一到,街巷拐角處、祠堂曠程,便搭起一個...
潮州文化是漢文化的子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遺存,在歷代傳承過程中不斷發展而形成的漢文化,為海內外全體潮州人所共有,其涵蓋範圍甚廣,主要包含:潮州方言、潮劇、...
吹打樂是中國傳統器樂樂種之一。由吹、打兩類樂器演奏的音樂,中國民間俗稱鑼鼓或鼓吹樂。流行的演奏形式有:“十番鼓”、“十番鑼鼓”、“福州十番”、“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