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標旗是一種傳統節慶民俗娛樂活動。是廣東潮汕地區民眾家喻戶曉且最喜聞樂見的。清代學者鄭昌時曾賦《竹枝詞》“東西弦管暮紛紛,閩粵新腔取次聞,不隔城根衣帶水,《馬頭》高調送行雲”。真實地再現這項民俗文娛活動的熱鬧情景。每年農曆正月和二月,我市各個鄉鎮都有不同規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鑼鼓標旗隊巡遊。揭西、揭東的鑼鼓標旗巡遊分別被列入第二、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鑼鼓標旗
-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和二月
- 節日類型:節慶民俗娛樂活動
- 流行地區:廣東潮汕地區
- 節日起源:明、清代
基本信息,民俗文化,
基本信息
鑼鼓標旗巡遊是一種已經延續了500多年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它的產生和明、清代潮汕節慶風尚關係密切,清代、民國時期,以祈豐年、避邪趨吉的意識演繹而來的大鑼鼓春遊,十分盛行。鑼鼓標旗隊也經過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舊俗到新尚的演繹,如今,這一廣東潮汕民間藝術的綜合表演,聲勢浩大,場面壯觀華麗,充滿著濃厚的潮汕文化色彩。舊時游神或喜慶活動配器簡單,只有蘇鑼仔、鈸仔等幾件打擊樂(俗稱“八音” ),配高燈彩旗和一班化妝的孩子,邊行進邊唱曲詞出遊。清末民初以來,隨著潮劇班、木偶班(紙影班)、各村落“弦間”、“樂館”的興起,鑼鼓標旗遊行時又對曲牌、配器和演奏形式進行改革,以大鼓、深波、大鑼(蘇鑼)、斗鑼、大小鈸等近十種打擊樂器為主奏,輔以嗩吶、揚琴、椰胡、大笛、三弦等十來二十件弦管樂器伴奏,樂曲由少到多、由單調到豐富。鑼鼓標旗巡遊的隊伍規模頗大,遊行人數少時三四百人,多則以千人計。其組成也頗為繁複,遊行隊伍由俊美少女扛著堆金織錦的橫帔走在最前面,隨後是馬頭鑼、大小五鋒旗隊、儀仗隊、腰鼓隊、兒童火龍火把隊、娘傘隊、戲出隊(也稱“擺塗景”)、大小年標隊、潮州大鑼鼓隊、箴擔,觀看整支遊行隊伍,使人眼花繚亂、回味無窮。
民俗文化
鑼鼓標旗巡遊是潮汕地區傳統藝術的綜合表演。它不同於其它地方和中原地帶文藝遊行的一個特點,就是引入了潮州大鑼鼓的“長行套”表演形式。在塗戲和扮景中,同樣採用了不少潮劇曲藝的題材,如《十仙慶壽》、《仙姬送子》、《王茂生進酒》等。這些戲出都是取材於潮劇,蘊含吉祥喜氣意義。鑼鼓標旗巡遊不僅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而且是最具廣泛性的民眾娛樂活動,每逢開展這種活動,男女老少不分階層、不拘貧富,傾巷而出,夾道觀看,人山人海,為其它活動所罕見。鑼鼓標旗巡遊為傳統節日增加了祥和歡慶的節日氣氛,促進社會的和諧。因而保護好這項民俗活動對促進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皆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