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指尖上的藝術)

月琴(指尖上的藝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月琴,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起源於漢代。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框線用紅木、紫檀木製,框線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斷變化發展中。比如,月琴傳到了台灣以後,形狀有了一些小變化。台灣月琴的頸較長,音箱為木製圓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早期用蠶絲弦,現常用尼龍弦,頗流行使用釣線。是台灣歌仔戲、歌仔說唱。閩南的歌仔戲(薌劇)和歌仔(當地稱錦歌,民謠的總稱)說唱亦使用台灣月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琴
  • 起源:月琴起源於
  • 基本形態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
  • 參考參數: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
  • 面板背板材質:面板和背板桐木
  • 可追溯歷史漢武帝時 公元前140年—前87年
  • 主要演奏手法:“彈”和“挑”為主要演奏手法
  • 參考資料:東漢傅玄《琵琶賦》序所載
  • 與阮區分時期清代,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
  • 開始流行時期: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
  • 主要地位京劇樂隊三大伴奏樂器之一
  • 著名樂曲:刮地風、野馬過河、一對鵝
  • 著名演奏家劉訓毅
  • 性質:樂器
  • 拼音:Yue Qin
簡介,發展歷史,用途,地位,結構,音色和音調,演奏,樂曲,彈奏名曲,台灣月琴,

簡介

月琴起源於阮。早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前87年),中國人已經創造發明了阮,
紅檀木月琴實拍紅檀木月琴實拍
但當時這種以“彈”和“挑”為主要演奏手法的樂器,都籠統地稱為琵琶。據東漢傅玄《琵琶賦》序所載,阮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築、臥箜篌等樂器創製而成。是:“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
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可知,當時的阮長三尺五寸。漢時稱秦琵琶,它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在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均能見到它的造型。
東晉(公元317年—420年)“竹林七賢”中的阮鹹善彈這種樂器。在三國(吳)青釉瓷倉陶塑上有其圖像,在南京西善橋南朝墓磚刻畫和江蘇丹陽南齊墓磚刻畫中,都能見到阮鹹演奏的圖像。唐武則天時(684年—701年)稱其為阮鹹。
《舊唐書·音樂志》:“阮鹹,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所彈如此類,因謂之阮鹹。鹹,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月琴是由阮演變而來的。北宋陳暘《樂書》(卷一四一)載:“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鹹造也。”當時月琴的形制與阮相近,後來逐漸變化。到了清代,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琴桿縮短為琴頸,演變為現代的式樣。

發展歷史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來陳暘《樂書》:“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鹹造也”。當時和阮相似,後來逐漸變化,清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桿變短,音箱呈滿圓形, 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月琴月琴
我國的月琴在唐代傳入日本,19世紀30年代達到最盛時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月琴在日本被禁,戰後才又恢復。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改革製成寬頸月琴。長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用尼龍纏鋼絲弦。
八十年代製成長桿月琴,長80厘米,縛弦下移,增置弦碼,音箱內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

用途

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台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後來,梅蘭芳引入了京二胡,成為四大件了)。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稱三大件。
月琴也用於說唱音樂四川清音伴奏,這種曲藝形式是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深為四川人民喜聞樂見,以前,藝人多在茶館坐唱或在街頭即地做場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有“唱琵琶”或“ 唱月琴”之說。
月琴使用月琴使用
20世紀50年代後,四川清音不斷豐富提高,伴奏樂器還增添了胡琴、碗琴、檀板和竹鼓等。在彝族地區,月琴是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它還為50年代誕生的彝劇伴奏。在廣西隆林,苗族常用月琴演奏器樂合奏曲或獨奏曲。在素有“音樂之鄉”譽稱的湖南通道,侗族常用月琴與蘆笙等樂器一起合奏。在雲南大理,月琴是僅次於白族龍 頭三弦的弦鳴樂器,還用於白劇伴奏。
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民的音樂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於男女青年的社交和戀愛生活中。在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喜慶的“跳歌”、“跳坡”等活動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於傳情達意的樂器。彈琴者一人或數人邊彈邊跳,眾人則隨後圍圈踏節而舞。

地位

琴頸較短,音箱為木製圓形,也有八角形的,在面背板中間橫置兩道音梁,音梁中間有兩個音柱支立。四根弦,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
常用於戲曲、曲藝和歌舞伴奏,也用於合奏,是京劇樂隊三大伴奏樂器之一,與京胡、京二胡配合,是唱腔的主要三件頭伴奏樂器。音域約兩個八度。
音量較小,音色清脆柔和,適合抒情性的說唱,可以烘託故事的氣氛。亦是少數民族勞動之餘、夜晚自娛、謳歌心聲的樂器。雲南少數民族叫做“弦子”,是成年男子必備之物。雲南月琴種類很多,以“鎮南月琴”最著名。“鎮南月琴”製作精細,歷史悠久,音色清脆。鎮南就是現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華縣。
月琴月琴
“鎮南月琴”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品位音階與琵琶大致相同,一般為四弦,也有兩弦的。琴身多楸木板做成,也有用閃片板(薄松木材)的,講究的還有用楠木做的。琴頭大都雕成一個龍頭飾以龍鬚。琴的正面板上雕龍刻鳳,有的還在琴面正中鑲上一面小圓鏡。小伙子們抱琴彈奏時,龍鬚上下點動,圓鏡閃閃發光,龍飛鳳舞,活靈活現。
月琴既是兄弟民族疊腳跳歌時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又是小伙子抒發自己情思的特殊工具。由於它音色清脆悅耳,節奏鮮明,輕輕彈動,有如絲絲細雨;急促撥弄,猶如萬馬奔騰。小伙子們常常用優美的琴聲,引來自己心愛的人。在恬靜的月夜裡,姑娘們踏著琴聲,走到山寨邊的樹林裡,跟自己情人相會,互相傾訴愛情。彝家人稱道:“響篾是姑娘的心聲,弦子是小伙子的夥伴。”

結構

月琴結構和阮近似,不同處是在琴身中膠有音梁和支有音柱、琴頸短小。月琴由琴頭、琴頸、琴身、弦軸、琴弦和縛弦等部分組成。
月琴彈奏月琴彈奏
琴頭和琴頸是用一整塊紫檀或其他硬木製作。琴頭頂端的裝飾,是單獨用木料雕塑成龍頭或其他圖案,再膠粘上去。琴頸上部開有弦槽,槽側並有安裝弦軸的圓孔。琴頸下端有方形木桿裝在琴身上。
琴身是呈扁圓形的共鳴箱,由面、背、框板膠粘而成。框板用6快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成一圓形琴框,上下開有裝入琴頸方木的孔眼。它的兩面粘著面、背板。面板和背板是月琴發音的共鳴板,用紋理順直均勻、無疤節和木色一致的桐木製作。在面、背板中間橫置兩道音梁,中間支有兩個音柱。
弦軸用黃楊木,外表刻有斜條瓣紋,擰轉的一端還嵌有象牙或骨飾。
琴弦用絲弦、尼龍弦或尼龍纏鋼絲弦。以鋼絲尼龍弦的效果最好。
縛弦用紅木或竹子製作,粘在面板下部的中間。
優質月琴的音階準確、音準偏差不超過正負15音分,音色清脆柔和,音響寬亮;琴身圓度準確,框板寬度一致,面背板平光潔淨;琴頭雕飾細緻;音品間隔準確,排列整齊;琴頸和面板在一個平面上,無前傾或後仰現象;弦軸、軸孔配合嚴,齒輪銅軸靈敏。各膠合部位拼粘牢固,塗漆勻淨光亮。
演奏月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拿撥子彈奏,其技巧已發展到彈、撥、撮、滾、掃滾、按、顫、滑、吟等30多種,其中還包括有獨特效果的“刮品”技巧,不但可用於伴奏,同樣也是一件出色的獨奏樂器。

音色和音調

月琴由古代阮和琵琶演變而來。音箱為扁平正圓形或八角形,琴頸比阮短。琴頸和面板上裝有竹製的品,有7品、9品、10品、12 品多種。張4根絲弦,每兩弦音高相同 ,定弦為 d1 、a1 ,音域兩個八度左右 。 以牛角 、骨頭或撥子彈奏,聲音清脆。改革後的月琴品位增至24個,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用金屬弦或尼龍纏弦,張弦2~4根不等,3月琴定弦為:g、d1、g1;g、c1、g1。3弦京劇月琴定音為363或626。4弦者定音為g、d1、g1、d2,音域9~c4。20世紀80年代又出現長桿月琴,音品增至30個,音域達4個八度。

演奏

月琴的演奏技巧很豐富,但通常右手為彈、撥、撮、長輪、掃弦等方法,左手為推、拉、揉、移指等方法。
學月琴學月琴
月琴右手演奏的基礎是:彈、撥、撮、輪稱為“基本功”。其方法為右手食指與拇指緊握彈片,手腕與小手臂形成45度,利用手腕的力量彈到佛手的上前方琴弦,反覆彈撥,彈撥力度均勻,切記不要彈強、撥弱。待右手基本熟練後,配合左手。左手的方法是用拇指把住琴頸,其餘四指分別用指尖彈在品上,記住要用指尖稍前的部位。手指抬起時不能過高、太高,影響速度。另外,還有推、拉、移指等方法。 初學者可以從音階練習開始訓練,從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由慢到快,反覆練習,要求達到旋律流暢,音符均勻,每個音符均帶有顆粒狀。
音階練習熟練後,可以進行移指練習,爬音練習,這是演奏樂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另外,演奏樂曲時要把握樂曲中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變化來進行處理,彈與撥的力度與幅度如用法不準確就會破壞作品的涵義。例如:月琴獨奏曲《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前奏引子部分。這就不能用簡單的彈、撥手法來處理,而是要用長輪,並且控制音量,因這首樂曲此時的引子部分是表現淮海大戰前夕的寧靜。
月琴右手方法之一的掃弦,也是演奏樂曲中常用的方法。例如:《百萬雄師過大江》引子部分結束後突然彈出強烈的和聲,此時演奏方法為掃弦,樂曲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的強大攻勢已開始,要注意掃弦不是可以亂用的,一定要和樂曲內容相吻合。
“撮”分為正撮,反撮。正撮為彈撥三次,反撮彈撥四次,例如舞劇《紅色娘子軍》中一段音樂。這一段音樂的演奏,右手腕要果斷,不能拖泥帶水,否則彈出的樂曲沒有衝擊力,也談不上音色顆粒狀。
反撮的方法用得就普遍了。例如:現代京劇《杜鵑山》中柯湘的一段唱“亂雲飛”,唱到心情沉重的時候就用反撮。正、反撮在京劇音樂伴奏中經常使用。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正、反撮,左、右手一定放鬆,隨著樂曲的變化會碰到高難度的跳把位,如按品的位置太緊,是會影響音色與速度的。
演奏月琴時,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執撥片彈撥琴弦發音。撥片用竹片、牛角片或骨片製成。月琴常以五度或四度關係定弦,四弦月琴即可兩弦定同音,又可每弦各定一音。一般定弦如下:二弦月琴定弦為:d1、a1;e1、a1;g1、d2。三弦月琴定弦為:g、d1、g1;g、c1、g1。四弦月琴定弦為:d1、d1、a1、a1;a、d1、g1、c2。長桿月琴定弦為:g、c1、g1、c2。在四川涼山,三弦月琴定弦有兩種,用撥子彈奏的月琴定弦為:e1、a1、e2;用手指彈奏的月琴定弦為:d1、a1、d2。在雲南墨江,彝族聶蘇支系的月琴定弦為:f1、f1、c2、c2。在廣西隆林,苗族月琴定弦為:d1、a1、a1。月琴的音色悅耳、動聽,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豐滿。用撥片彈奏的月琴,右手奏法以彈、挑、滾為主,有時也用撮、掃滾等,並有獨特效果的“刮品”技巧。左手則有按、顫、滑、吟等技法。用手指彈奏的月琴,還吸收了柳琴琵琶等彈弦樂器的技巧。四川涼山的月琴,由原來兩弦一個八度發展為三弦三個八度音域後,演奏上既保持了本民族的風格特點,又突破了舊的傳統,還吸取三弦和琵 琶的技法,彈、撥、挑、掃並用,還不時加上雙弦、和弦和持續音等種種變化,擴大和豐富了表現力。彈奏舞曲時,還常用手指敲擊面板,以增強熱烈氣氛。
月琴月琴

樂曲

月琴樂曲豐富多彩,各民族、各地區又有所不同。彝族較著名的傳統獨奏曲有:《刮地風》 、《野馬過河》、《一對鵝》、《六背腔》、《甘洛調》、《數西調》、《雷波調》、《威寧調》、《大理調》、《草皮調》和《嘎木調》等。哈尼族月琴曲有《過山調》等。
月琴著名演奏家
劉訓毅個人簡歷
天津京劇院實驗團月琴演奏員。6歲開始學習月琴,1988年考入天津藝術學校京劇班,1995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同年留校進修。1999年進修畢業後調入天津京劇院工作,至今學習月琴已有22年。在校期間曾先後從師於於學森、張連弟、王志祥、董生、鄭伯林、楊建、王志林、王悅、湯振鋼、呂玉勇等多位藝術家。
1999年開始由“京胡聖手”燕守平老師介紹跟隨月琴演奏家尚長貴老師進行細緻嚴謹的學習,並於2005年拜在尚老師門下成為開門弟子,成為京劇界的一段佳話。拜師後進步更是突飛猛進,是業內不可多得的後起之秀。
在校期間曾多次代表天津藝術學校多次出訪國外,年僅15歲時曾被天津京劇團借調參加新編劇目《大山情》的排練及演出。在2005年十月份舉辦的第五屆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中擔任主要伴奏,協助劇團的演員共獲得五項金獎。在繁忙的排練演出之餘還曾在天津市藝術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培養年輕的月琴演奏員。

彈奏名曲

台灣早年最有名的月琴獨奏曲,是雲南白族月琴演奏家李永年編奏之彝族月琴曲《敉西調》。“敉”字為唱片界誤為是“數”字之簡體字,故《數西調》作為台灣音樂比賽各彈撥樂器之指定曲,近三十年一直延誤至今未改。
月琴的專門書譜,相對於其它彈撥樂器,是比較少的, 甚至少於冬不拉熱瓦普。主要的有:195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程午嘉(1902-1985上海)編著《《月琴、秦琴、三弦》》一書,有《雙牛耕田》、《挖河泥 》、《挑河泥》、《夜耕》、《春天》、《打麻雀》、《江南三月》、《田邊小唱》、《划船小曲》、《引水上山》、《黃浦江燈火》、《錫山之夜》等曲目。
1973年顧永湘編著《月琴彈奏法》一書,有京劇唱腔選段四段。
1976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黑龍江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馮少先(黑龍江,1939—)編著《月琴演奏法》一書,作有《北方生活素描》月琴組曲、《松花江漁歌》(北京音樂出版社,1963)、《百萬雄師過大江》、《蝶戀花》、《倉山歌聲永不落》、《大象》、《鄂倫春篝火》、《鐵人之歌》。四川(西康)大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莎瑪烏芝(四川彝族,1936—)創作《春天的姑娘》、《春回彝寨百花開》。編有彝族月琴曲《雷波調》、《布托調》、《金陽調》、《威寧調》、《敉西調》、《大裡弦》、《括地風》、《甘洛月琴調》等四十幾首。

台灣月琴

台灣月琴的頸較長,音箱為木製圓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在台灣,面板常用台灣泡桐台語稱梧桐,玄參科)制,演奏特定曲調(比如台灣恆春民謠曲牌《四季春》)時用純5度定弦。
早期用蠶絲弦,現常用尼龍弦,頗流行使用釣線。
是台灣歌仔戲、歌仔說唱、民謠說唱重要的特性(特色)樂器。
台灣殼子弦(殼仔弦)、台灣大廣弦、台灣品仔(台灣笛)、台灣月琴在台灣合稱4大件
4大件在國共戰爭期間被陳儀主政的國民黨當局查禁,邵江海林文祥等改用南管的皮面三弦代替月琴,尺八洞簫代替台灣品仔,發明六角弦代替殼仔弦,大廣弦用民樂低胡代替。
台灣月琴名家有已故的汪思明、溫紅塗、陳達(屏東恆春,人稱“紅目達仔”)、呂柳先(呂石柳)、陳冠華、吳天羅和在世的楊秀卿、朱丁順(屏東恆春)等。
善彈月琴的歌仔戲琴師有已故的洪堯進,在世的簡金髮(簡壬癸,宜蘭)、許再添、蔡春安、楊金鳳劉文亮柯銘峰等。
《月琴》—鄭怡演唱歌曲
作詞:賴西安(李潼
作曲:蘇來
原唱:鄭怡
首唱:1981年(為緬懷台灣已逝民歌恆春老歌手陳達所創作)
專輯:鄭怡、王新蓮、馬宜中合輯(1981年)
張清芳、孟庭葦、許景淳、張雨生、陳亮吟等歌手都曾在不同的場合翻唱過。
唱一段思想起 唱一段唐山謠
走不盡的坎坷路 恰如祖先的步履
抱一隻老月琴 三兩聲不成調
老歌手琴音猶在 獨不見恆春的傳奇
落山風 向海洋
感傷 會消失
接續你的休止符
再唱一段唐山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