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藝術(大銅器)

鑼鼓藝術(大銅器)

鑼鼓藝術(大銅器),河南省遂平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大銅器起源於唐宋時期,主要分布在遂平縣及其周邊縣市。大銅器的演奏樂器主要有大鐃、大鈸、大鼓,附屬樂器則有二鼓、大鑼、二鑼、小鑔以及小鼓。大銅器的傳統曲牌有140多首,常用曲牌有《補天樂》《八卦陣法》《桃園三結義》《花招》《九麗街》《老龍盤窩》《大鬧天宮》《豬八戒背媳婦》等50多首。

2007年2月6日,大銅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11日,鑼鼓藝術(大銅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2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鑼鼓藝術(大銅器)
  • 申報地區:河南省遂平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Ⅱ-123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演奏形式,演奏樂器,音樂曲牌,藝術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重要活動,

歷史淵源

大銅器起源較早,唐宋時就已經在民間流行。
鑼鼓藝術(大銅器)
大銅器
明清時期,遂平縣大銅器的發展已經比較繁盛和普及,據清代康熙年間《遂平縣誌》載:“舊志縣官出祭壇廟,舉行賽興考試,以及迎送大員過境或宴會均奏樂。”舊志載:“鄉民之富厚道,遇有婚喪吊慶大事,亦務必鼓吹。若鄉儺社賽,則鼓樂並奏不拘一格。”
清代康熙年間,遂平縣成立了玉山銅器會,當時的銅器會是一個由三十四人組成的打擊樂演奏班子,參加者多系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所用的樂器有:大鐃、大鑔、大鑼各八件,還有大鼓(俗稱“大擂子”)四面,小鼓、小鑼、小鑔、小鈸、小鉸子、大笛各一件。每逢過年過節銅器班就要出動,前有龍旗、牌子旗,後跟竹馬、旱船高蹺等等民間舞蹈,長龍般的佇列,走街串巷一路前進。所到之處,若商號或大戶出迎,就要扎場表演以示祝賀,主人則以禮錢食品、香菸等財物饋贈。所得財物部分供會員當時享用,一部分留作會內基金,一部分賑濟貧困會員。故民間常稱這種銅器會為“窮哥們會”。
1949年以前,遂平地區迷信風氣盛行,常有某家宅院出現妖魔鬼怪之謠言,這時便要請銅器會到該處宅院內大敲大擂一陣,此舉名曰“鎮宅子”,每遇大旱之際,村民即覓窮漢,用大簸籮置於其背,集銅器會全體在其周圍拚命敲擊,當窮漢負簸籮繞場奔跑時,眾村民蟬擁而至,並操鍋碗瓢盆端水傾注於簸籮之上,邊擊邊追邊潑,此名“澆旱鱉”,是為祈雨之儀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遂平縣的大銅器不再用於鎮宅子、祈雨以及辟邪活動,以陳文良、陳留志為代表的老藝人對大銅器進行了加工整理,他們在繼承傳統曲牌的基礎上,根據各種曲牌的不同特點,作了精心構思和設計,賦予每個曲牌以具體的藝術形象。

基本特徵

演奏形式

大銅器表演分獨立性和伴奏性兩種。獨立性表演,主要用於祭祀、鎮宅、祈福等,以大銅器表演為主;伴奏性表演,主要用於鬧年、社火等,用來為舞龍、舞獅、竹馬、旱船等表演伴奏。
鑼鼓藝術(大銅器)
大銅器
大銅器演出人數不限,少則一二十,多則幾十,甚至上百,其規模以鐃數量多少而論,傳統以四至八大扇(鐃)的銅器隊較普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發展至十六大扇、二十四大扇、三十二大扇等。

演奏樂器

大銅器表演以大鼓、大鐃、大鑔為主要樂器,並配有大喇叭、大笛等樂器。
大銅器表演以鼓為魂,樂隊所有活動都要隨著大擂子的節奏而動;樂隊的舞蹈動作,則全靠二鼓指揮。一般一個演出隊伍,設大鼓一面,徑長10厘米,高55厘米,重30公斤;設二鼓(俗稱“邊鼓”)一面,徑長60厘米,高30厘米,重15公斤。大鼓、二鼓與大鑼、二鑼、小鑔合稱“小五件”。
鐃是大銅器表演的主體樂器。鐃為一缽形金屬體,銅質,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內凹進,鐃面較薄並呈弧形,邊部翹起。帽是鐃的固定點,帽頂中心鑽孔系以綢布,以便用手持握,兩面為一副,相擊而發音。鐃與鈸近似,但鐃面薄而翹、帽小而頂平,帽徑為全徑的1/5~1/4;鈸面厚而平,碗大而頂圓,碗徑約為全徑的一半。故民間將碗大的稱“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各地大小不一。大銅器演出所用的鐃其徑長一般為五六十厘米,重有五六公斤。演奏時,表演者將帽頂所系綢布纏於手指或用手指捏住帽根,兩手各持一面互擊發音。鐃屬於無固定音高樂器,中鐃發音高,大鐃發音低。演奏技巧有平擊、悶擊、磨擊、邊擊、交擊和捶擊等。互擊的輕重、接觸的部位和角度的不同,音響效果也迥然各異。傳統技法有撂鐃鑔、傳鐃鑔、翻鐃鑔等。此外,還常伴有揚臂、拋鐃、胯下拍擊、翻手腕、立轉鐃面等各種表演動作。

音樂曲牌

大銅器屬曲牌體音樂,其音樂形象鮮明。據初步調查統計,不同名稱的大銅器傳統曲牌(曲譜,俗稱“點子”)有149支,常用的約四十支,其音樂情緒上可分為三種類型:熱烈型,如《六十鐃》由緩變快,奔放豪邁,振奮人心;輕快型,如《花招》以女隊員演奏為主,輕鬆愉快;詼諧型,如《老母豬吃蜀黍》《豬八戒背媳婦》等。

藝術特徵

(1)依據曲牌樂譜演奏,邊鼓指揮,舞蹈性強。司鼓的指揮與全體樂手邊打邊舞,其動作多有古人活動的影子,具有古老而獨特的藝術品質。
鑼鼓藝術(大銅器)
大銅器
(2)音樂結構簡單,無須固定的表演時間和場合,民眾參與性強。
(3)音樂形象生動鮮明。通過節奏變化渲然情緒,利用演奏技巧如鐃鈸的旋、翻、悶、揉等改變音色,增強感染力。
(4)可塑性強。曲牌中有關遠古文化、中華民族的圖騰以及勸善、助人、恩愛勵志等均有所表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自強不息精神的藝術反映。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大銅器表現內容有許多與遂平當地歷史傳說有關,是研究相關內容的佐證。
文化價值:大銅器廣泛用於祭祀、社火,承載了諸多中華先民的美好願望,同時也成為最廣大農民娛樂的主要藝術形式之一。
藝術價值:結構簡單,易學易普及,音樂特色鮮明,表現力豐富。其規模駐宏大,氣勢恢宏,具有許多中國傳統打擊樂的演奏技巧。
社會價值:傳統的大銅器名為“娛神”,實為“娛人”,鏗鏘之中傳遞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大銅器不僅可以將傳統的藝術形式延續,同時也可以為遂平當地的特色文化發展增加亮色。

傳承狀況

由於大銅器宗族性的傳承方式,無固定的傳承模式。又由於遂平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後,青壯年男女外出打工,少年兒童進城上學,致使大銅器活動生存空間面臨挑戰,傳承面臨後繼乏人嚴重局面。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原來傳統的演出活動形式不再能夠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0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資金投入不足,專業人才匱乏,造成銅器隊伍數量減少、規模縮小、水平下滑,活動次數歷年呈下降趨勢。隊員年齡嚴重老化,表演過程中連續接拋、傳十多斤重的銅鐃,必須是身強力壯的中年人或青年人才能更好地表演,因此,表演水平質量呈嚴重下降趨勢。
鑼鼓藝術(大銅器)
大銅器

保護措施

遂平縣重視大銅器的傳承和保護,加大了對大銅器的資金投入,同時定期開展會演和比賽,挖掘搶救了大銅器古譜53首。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遂平縣文化館獲得“鑼鼓藝術(大銅器)”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鑼鼓藝術(大銅器)項目評估合格,遂平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5年,大銅器在信陽地區民間音樂調演中獲得一等獎。
1982年,大銅器在河南省民間音樂調演中獲得一等獎。
1990年,大銅器在河南省第二屆藝術節中獲得特別表演獎。
1991年,大銅器在焦作鑼鼓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2007年,大銅器在河南省第六屆中原文化廟會中獲得優秀獎。
鑼鼓藝術(大銅器)
大銅器
2008年,大銅器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中獲得金獎。
2015年3月,大銅器在中國第十二屆山花獎社火民間藝術大賽中獲得金獎。

重要活動

1992年,大銅器在河南省第七屆運動會中進行了表演。
2002年,大銅器在河南省舉辦的北方十省旅遊展覽會中進行了表演。
2015年4月,大銅器參加了由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南省文化廳主辦的《第六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