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子鑼舞

弓子鑼舞

弓子鑼舞是河南禹州市稀有的民間舞蹈之一,由禹州市文殊鎮坡街村銅器社首創,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弓子鑼從外形上看很像飛龍,又像鳳凰。表演時,演奏者把弓子鑼背在背上,腰中束紅綠彩綢,弓子插在背後的綢子裡,經肩至前面,左手握弓子鑼,右手握捶擊打馬鑼,利用弓子的彈性上下飛舞,既省勁兒又好看。

在2001年12月,弓子鑼舞被河南省文化廳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弓子鑼舞
  • 類別:傳統民間藝術
  • 非遺級別:省級
  • 主要曲目:《鴛鴦濤》、《五虎下西川》、《下西川》等 
  • 起源地: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鎮坡街村
歷史淵源,風格特色,傳承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坡街村有座關帝廟,為了祭祀,每年廟會期間,銅器社都進行表演。到了清順治年間,當地民間藝人覺得小型銅器缺乏振動人心的力量,便把小型銅器改成大型銅器。小型銅器改成大型銅器以後,雖然聲音渾厚,氣勢浩大,但在表演時由於銅器太大,表演者需要換人等原因,常常出現涼場或混亂現象。為了增強銅器表演時的節奏感,克服涼場或混亂現象,又增加了兩面小馬鑼,由演奏者提著來回在樂隊中遊動敲打。後來發現,這樣提著小馬鑼在銅樂隊中來回不停地敲打,既費力又不雅觀。於是,人們就用竹片彎成弓形,把小馬鑼掛在弓子前部,這就是最初的弓子鑼。

風格特色

表演時,演奏者把弓子鑼背在背上,腰中束紅綠彩綢,弓子插在背後的綢子裡,經肩至前面,左手握弓子鑼,右手握捶擊打馬鑼,利用弓子的彈性上下飛舞,既省勁兒又好看。
弓子鑼從外形上看很像飛龍,又像鳳凰。根據這些特點,老藝人專門設計了舞蹈動作和隊形。弓子鑼舞的舞步基本上採用自由舞步,主要舞蹈動作有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二龍戲珠、大鬧天宮、三關擒呂布、天女散花等。採用的舞蹈隊形主要有走8字、穿十字、剪子股、滿場熱等,弓子鑼舞的伴奏音樂,主要由民間打擊樂器組成,稱“大銅器”或“大響”,舞蹈時所擊打的節拍叫銅器歌。用的銅器歌主要有五虎下西川、鑼鼓套、鴛鴦套、下西川、大上轎、狗撕絞等,另外還有1個簡短的“銅器首”,叫鳳凰三點頭。表演時主要使用大鼓、大鐃、大鑼、大鈸、馬鑼(弓子鑼)、手鈸、咣咣鐃(大鐃的縮小型)。
基本特徵:
1、表演形式新穎。弓子鑼舞是集銅器演奏、舞獅及舞蹈表演相結合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在中原地區十分罕見,是中原地區的稀有舞種之一。
2、表演風格獨特。由於弓子鑼舞集銅器演奏、舞獅及舞蹈表演於一體,其表演風格既有銅器的響亮、舞獅的豪放,又有舞蹈的節奏感。
3、地域特徵明顯。弓子鑼舞從產生到現在,已有近300年的歷史,禹州有大大小小的銅器社300多家,可弓子鑼舞僅僅在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鎮郭連鎮流傳,其它地方沒有。

傳承現狀

弓子鑼舞發展空間逐漸縮小。弓子鑼舞鼎盛時期,有幾十個銅器社1000多人會表演。現今只在文殊鎮坡街村及郭連鎮流傳。熟悉舞蹈套路、技巧,精通演奏樂譜的藝人僅能在坡街和郭連見到,銅器歌也僅剩9首。
隊伍老化。“大銅器”表演者需要在表演過程中連續敲打幾十斤重的銅器,必須是身強力壯的中年人或青年人才能完成表演。在當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年青人觀念轉變,他們參與熱情不高,傳承受到很大影響。
發展潛力不足。弓子鑼舞由最初祭祀演變成的一種文化活動,樂器、服裝的購置多是民眾的自發捐贈。但現在資金來源嚴重不足,弓子鑼舞這種群體性文化活動,演出又受人員、季節等因素限制,還缺乏有效的展示平台,發展後勁不足。

傳承意義

從它的起源來看,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經濟狀況、民間風俗等,發掘、搶救、整理和保護弓子鑼舞,對研究禹州當地歷史沿革,民風民俗等,都有積極作用。
禹州弓子鑼舞是中原地區稀有的民間舞蹈之一,是禹州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民眾基礎廣泛,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