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遊戲項目

傳統遊戲項目

這裡總結了很多傳統的遊戲,包括放風箏、打角螺、彈弓、跳房子、看西湖景、跳繩子、拈石子、老婆拳、老鷹擔雞、鬥蟋蟀、滾鐵環、解繃繃、捉迷藏、騎馬馬、拔紙牌、摺紙、七巧板、變虎貓、剪紙、跳皮筋、丟手絹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遊戲項目
  • 外文名:Traditional Games
  • 別稱:“紙鳶”、“風禽”等
  • 記載:《村居》
  • 傳統遊戲項目:老婆拳、老鷹擔雞
放風箏,打角螺,彈弓,跳房子,看西湖景,跳繩子,拈石子,老婆拳,老鷹擔雞,鬥蟋蟀,滾鐵環,解繃繃,捉迷藏,騎馬馬,摺紙,七巧板,拔紙牌,變虎貓,九連環,剪紙,跳皮筋,丟手絹,

放風箏

風箏亦稱“紙鳶”、“風禽”等,歷史悠久,流傳甚廣。
相傳春秋時公輸般作木鳶以觀宋城。據傳五代漢李鄴,於營中作紙鳶,引線乘風而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筒,使風竹中如箏鳴,故稱“風箏”。唐代起風箏成為一種娛樂工具,但只限於皇宮和貴族府第。北宋後流傳於民間。
明清時,風箏的製作更加精巧。曹雪芹專著《南鷂北鳶考工記》中,記載了幾十種製作風箏的扎、糊、繪、放的工藝。一般製法;先用細竹片紮成骨架,模擬蝴蝶、蜈蚣、鳳凰等禽、鳥、魚、蟲形狀,糊上皮紙或薄絹,上繪圖案。玩時用麻線牽引,利用風力,放上天空。牽引線上可懸掛有滑輪的小燈,隨風飄上,星夜望去,似一串星星,在風箏上安上琴弦,嗡嗡作響風如箏鳴,稱鷂琴。風箏是小孩喜愛玩物,每到春暖花開時成群結隊爭放風箏,並流傳至今。
傳統遊戲項目
風箏,亦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例:《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裡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
風箏,杭人稱“紙鳶”、 “鳶兒”,為民間傳統遊戲。大都於春風和煦的二、三月放飛風箏。風箏的技藝全在做工,從扎細竹骨架,到糊以紙絹,塗以彩繪,調準提線,系以長線,各道工序十分講究。南宋時風箏製作工藝相當發展,放風箏在杭州成為盛行的娛樂遊戲。當時已有放風箏比賽活動,比賽常在春遊時進行,地點在西湖斷橋一帶,比賽方法據《武林舊事》卷三“西湖游幸”載:“競縱紙鳶,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絕線者為負”。即兩根風箏線絞在一起,以先絞斷者為輸。

打角螺

古稱“抽陀螺”。俗稱“打地老鼠”。流傳甚廣,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記載。角螺用小雜木削成牛角式尖的寶塔形,長兩寸左右。玩者手持一根繫著布巾的小竹桿,先將布巾纏住木角螺,向地下平開,角螺在地下順時鐘轉動(左手持桿則為反時鐘),不時用布巾抽打角螺,也可由二人相對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轉得越久的為勝。

彈弓

亦稱“崩弓子”。民間兒童玩具,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小經紀”中已有“彈弓”的記載。用鐵“豆條”彎成叉型兩小環處各系一長短相等的皮筋,兩皮筋另端各連在一長獸皮之兩端。也有用小樹叉做弓身的。玩時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夾小石子的小獸皮,瞄準目標,向後一拉後鬆手,將石子射出。小孩玩彈弓總想射中小鳥和氣球,但射中小鳥者少。現代玩彈弓者少見,被各式玩具手槍、汽槍所代替。

跳房子

民間兒童遊戲,先在地上畫六個方格,每一方格約兩尺見方,每一格為一間。玩時先用小瓦片或一物擲向格內,以後用單腳跳入,把瓦片踢入其它格內,誰先跳完所有方格為勝。

看西湖景

因天下風景,無勝於西湖而故名。但民間亦俗稱“西洋鏡”。昔時商阜集市的街頭巷尾,常擺設西湖景,供人欣賞。西湖景用一木箱掛多幅風景畫,上下升降,正箱面的下端,裝上特製的鏡頭,通過反射,可看到箱內一幅幅的圖景,箱主不時敲打小鼓小鑼,不時解說箱內其景。有時加唱戲劇片斷或其它曲調;“多拿錢來多來看,少拿錢來少來看,不拿錢來看光光”,以招引顧客。

跳繩子

古稱“跳百索”。早在明代已流行。沈榜《宛署雜記》載;“以長繩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令難疑視,若百索然,其實一索也。群兒乘其動時輪跳其上,以能過者為勝,否或為索所絆,聽掌繩者以擊之為罪,名曰;跳百繩。清代仍流行,並傳承至今。其跳法有一人自拋繩自跳,記數論勝負。亦有兩人拋繩一人跳。或單腳跳、雙腳跳。還有兩人用兩根繩交叉而拋,一人在中間用雙腳跳等。

拈石子

亦稱“抓子”、“拈石子”。民間兒童遊戲。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云:“是月也,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昔時一些少女常玩拈子,益陽上鄉的玩法是;用小石子五粒,先把五粒石子握在手中,擲上其中一子,同時將其餘四子擲於桌面或地上,俗稱“放子”。而後開始拾子,即擲上一子,接而俯拾一子,再擲上一粒接而俯拾二子,依次拾完;再把四子都撒在桌上,擲上一子接而俯拾全部四子;最後把四子全部撒在桌上,擲上一子接而先俯拾對方選定二子,再把其餘二子疊高,再俯拾之。按以上程式順利完成者為贏。所玩之子,後有改用內裝砂子的小布袋的拈子遊戲,市區很少有人玩耍。

老婆拳

亦稱“猜猜猜”。民間遊戲。按照習規,握拳為石頭伸出手掌為布袋,叉開食指和中指為剪刀,石頭可以砸剪刀,剪刀可以剪布袋,布袋可以包石頭,被砸、被剪、被包者為敗。敗者常被勝者的小孩打手掌。兒童在遊戲中決定次序時也劃此拳。也有在酒席上比勝負而罰酒者。

老鷹擔雞

益陽湖鄉稱“老鷹擔雞”,山鄉稱“老蟲(老虎)咬尾”,也稱“老鷹捉小雞”,由數人組成,首先由一人自稱老鷹,其餘人排成縱隊最前面的人伸開雙手擋住老鷹,第二人雙手捏住前面一人的腰帶,後面依次的串起來,然後由老鷹來抓最後的那人,玩時忽前忽後,時左時右,直至抓住最後的一個為勝。至今鄉下仍有小孩喜歡這一遊戲。

鬥蟋蟀

亦稱“斗促織”、“鬥蛐蛐”。系以蟋蟀相鬥為戲的娛樂活動。相傳始於唐代天寶年間(742-755),《宋史-賈似道傳》也有鬥蟋蟀的記載。明代盛行,有謠雲;“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傳至清代,活動越發考究。據清顧祿《清嘉錄》載;“白露前後,訓養蟋蟀,以賭鬥之樂,謂之秋興,俗名斗賺績。提籠相望,結隊成群,呼其蟲為將軍。斗時在台上兩造認色,或紅或綠,曰標頭,台下觀者,即以台上之勝負為輸贏,謂之貼標斗。分籌碼,謂之花,以制錢一百二十文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憑兩家議定,勝者得彩。文革前,益陽城鄉小孩中玩蛐蛐者盛行。

滾鐵環

兒童遊戲之一。男孩手持一根頂端有彎槽鐵棍,推一直徑一尺多的鐵環向前飛跑,發出”嘩唧嘩唧“的聲音。玩者多為七歲左右的兒童。經常在曬穀場比賽,看誰滾動的時間最長。城裡的兒童則在街道和馬路邊滾動。昔時在民間流行。

解繃繃

民間兒童遊戲。由二人或多人輪流玩耍,用一根細線繩,兩端連線為環形,先由其中一人用雙手撐開構成一種幾何圖形,然後由另一人雙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變原來的圖形,這樣二人或多人輪流解繃,巧妙的繃出各種圖形,能者為勝。玩者女性者多。

捉迷藏

民間兒童集體遊戲。“瞎子捉跛子”是捉迷藏之一先由數人手拿手的圍成一個圓圈,其中一人用手帕包住雙眼扮瞎子,另由一人將一隻手縛在腿上裝跛子。遊戲開始時,跛子在圈內邊吹口哨邊跳動,瞎子順著哨聲撲捉,如捉住跛子即勝,可換另一對再捉。

騎馬馬

民間兒童遊戲。玩時先由兩個兒童將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對方右手腕,形成一個四方結子形的“座坐”然後蹲下讓其他兒童坐在“座坐”上,再站起來走動,俗稱“騎馬馬”。也有馬馬相鬥者。

摺紙

民間兒童遊戲之一,為了適應兒童愛好摹仿的特點,啟發其想像力和創造性,常用紙折成各種器具和動物的形狀,如帆船、衣褲、帽子、和飛禽等。尤其在學前班就讀時,老師常教他們摺紙、剪紙,挑選後懸觀,以資鼓勵。

七巧板

亦稱“七巧圖”、“智慧板”,民間傳統智力玩具,唐代燕几演變而來。原為文人中玩的一種室內遊戲。後流傳到民間,逐漸演變為拼圖板玩具,即用正方形薄板、三夾板或硬板紙,分截為七塊,稍加剪裁即成。玩法將七塊板拆開,拼湊成七塊圖形。如人物動態、動物植物形象、住房建築、山亭樓閣、船轎車馬、花卉鳥蟲、太空星象以及各種幾何圖形。可一個人玩,亦可幾個人進行各種比賽。由於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提高人的想像和判斷能力,啟發兒童智慧

拔紙牌

民間兒童遊戲。昔時,紙牌為香菸殼中所附的圖片,後有專印畫片出售。牌上印有十二生肖或三國時代人物等,玩具店出售。玩時,預先一方把紙牌放在桌子上或地上,由對方用其紙牌用力擲打之,能把對方的牌打翻身為勝。也有用紙折成六角梯形的“紙拍”代用。或把長方形的紙牌,各從桌端向另一面桌端用力打走,比打遠近,打落桌下者為輸。也有用包香菸的圖案紙折成三角形,用來代替紙牌的。

變虎貓

民間兒童遊戲。孩童扮鬼臉,用雙手拔開口邊、眼皮,裝虎貓叫聲,嚇唬同伴為戲,尤以兩三歲的小孩在裝虎貓時更逗人喜愛。

九連環

民間傳統智力玩具。
明《丹鉛總錄》;“九連環,兩者互相貫為一,行得關捩,解之為二,又合二為一。”清代十分流行。當時的九連環,採用金屬絲製成圓形,小環九枚,九枚相連,套在條形橫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劍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環均以銅桿與之相接。玩時,依法使九環全部連貫於銅圈上,或經穿套全部解下。後來採用銅或鐵製作。其解法多種多樣,可合可分,變化多端。
近人徐珂《清稗類鈔》記其解法;“欲使九環同貫於柱上,則先上第一環,再上第二環,而下其第一環,更上第三環,而下其第一、二環,再上第四環,而下其第一環,再上第四環,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環畢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環,次下第三環,更上第一環,而並下其第一、二環,又下其第五環。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九環畢下矣”。開始是在閨閣婦女、孩童中流行,以後逐普及到民間。後被雜技藝人吸收發展成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戲法。表演者將九個金屬圓環,運用熟練技法,或合或分,或套花籃、彩燈、宮燈形狀,手法敏捷技巧出眾,變幻叫人莫測,成為觀眾歡迎的雜技節目。
九連環包含了幾位深奧的數列原理,如果照不出其中的規律,是很難解開的。如果你面對的是“十九連環”,一秒鐘解一步,你要花四天以上的時間;如果是“四十九連壞”,則需要一千萬年以上的時間!

剪紙

古稱“剪彩”,起源甚早,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唐段成式《西陽雜技》;明周祈《名人考》等古藉均有剪紙的記敘。從用途上剪紙可分為窗花、牆花、門箋、頂棚花、燈籠花、喜慶花、衣飾繡樣等。純供欣賞的剪紙有單色剪紙、分色剪紙、襯色剪紙、點色剪紙、拼色剪紙、勾畫剪紙、木印剪紙種種。益陽剪紙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慶壽、嫁娶等喜慶,分別剪壽字、雙喜、窗花或剪成花卉,鳥獸、蟲魚等。禮品上常貼蛋花、帽花、鞋花以及其它禮品的裝飾,剪紙技術一般是言傳身教,世代傳承。尤以女孩從小就習作剪紙,做剪紙遊戲。益陽曾有專業的“紙藝社”。

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遊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遊戲。丟手絹起源於公元1243年左右,由黎族人民所創,後來由黃道婆帶到了上海,並很快傳到中原地區。開始前,準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遊戲開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