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藝術(宜昌堂調)

鑼鼓藝術(宜昌堂調)

鑼鼓藝術(宜昌堂調),湖北省宜昌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宜昌堂調俗稱“堂鼓”“坐堂調”“坐堂吹打”等,是流行於湖北省宜昌市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因多用坐堂方式演奏而得名,其歷史悠久,除《楚辭》的相關記載外,宜昌地區出土的東漢和宋代文物也是宜昌堂調發展歷史的重要佐證。宜昌堂調俗是鄂西堂調較為精彩的部分,在宜昌當地婚喪節慶和其他民俗活動中套用廣泛。宜昌堂調多為六聲音階形態,以羽音為主,旋律以徵、商終止音居多。

2007年6月6日,宜昌堂調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鑼鼓藝術(宜昌堂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2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鑼鼓藝術(宜昌堂調)
  • 申報地區:湖北省宜昌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Ⅱ-123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演奏形式,樂隊樂器,藝術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考古發掘證明,宜昌堂調源遠流長,在枝江姚家港發掘的東漢墓中,出土了以“百戲”“六博與盤古舞”等為題材的畫像磚,畫面表現了鼓樂齊鳴、歌舞翩翩的民間文化藝術活動場面,這便證明了在漢代時期,固定成型、司職分工明確的吹打樂班的初步形成。
宋代時期,宜昌堂調得到一定的發展,在長陽出土的宋代陶魂罐上,突出了喪葬“十人班”的吹奏場面,北宋歐陽修也用“臘市魚鹽朝暫合,溪詞簫鼓歲無休”“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牡羊”來描述當時宜昌吹打樂的發展情況。
據清代道光年間《長陽縣誌》卷三“土俗”載:“上元節,城內四街,城外四鄉,懸燈或扮演龍燈獅子竹馬及雜劇故事,先於各廟朝獻,謂之‘出馬’,然後逐戶盤旋,擊大鉦鼓……絲管吹彈,花燈成隊,唱荷花採茶等曲”。
清代雍正年間,宜昌堂調吸納以戲曲為主的各種民間藝術因素,在此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它將戲曲中的人聲改為嗩吶、京胡等樂器伴奏變為吹打樂曲,又不斷融匯民間歌舞音樂,豐富了自身的音樂形態。

基本特徵

演奏形式

宜昌堂調樂隊演奏分坐奏與行奏兩種形式,坐奏中有搭台演奏,在屋前搭“響匠台”或“迎台”,高一米左右,台上放有桌椅,桌前喜事披紅布,喪事披白布。大堂鼓、小堂鼓掛在架上,鑼掛在旁邊木權上,3件樂器1人演奏,加上2支嗩吶,1對大號組成6人建制。也有站著演奏的,這種臨時性的演奏,不用大號、小鑔,1人將鑼用木杈撐著,大堂鼓、小堂鼓、小鑼由3人用雙手舉著,4件樂器由1人在中間演奏,另加2支或4支嗩吶,3個或5人演奏。

樂隊樂器

宜昌堂調的樂隊建制根據不同場合,有不同規模的樂隊和樂器選擇。樂隊少的有3到5人,多的可達16人或32人之多。樂器構成不尋常規,吹奏樂器有長號、嗩吶、竹笛、土笛、巴鳴、牛角等。打擊樂有鼓類、鈸類、鑼類及金鐘、玉磐、銅鈴、點子等。

藝術特徵

宜昌堂調曲牌套路多樣而有規則,曲風獨特,其保存下來的曲牌有一千多首,其中包括部分“菜調”“茶調”和“大調”音樂,而以長陽、五峰兩縣的土家堂調、漢族秭歸楊林堂鼓和夷陵區的“菜調”等最具代表性。宜昌堂調不但與民間音樂中的姊妹藝術息息相通,一脈相承,集中反映了宜昌一方民間音樂固有的基本風格,而且廣采博納,融四方來樂,諸如古南北曲,經崑曲與皮黃劇種攜入山鄉,由“鄂西堂調”吸收並給以地方化,從而更進一步豐富與發展了宜昌地方的民族民間器樂。如喪調的《十幡鼓》套曲,有十多支不同來源的各色曲牌,其終止調式各不一樣,但每首曲牌都被接上一個相對統一的具有宜昌堂調特色的商音終止樂句,使整個套曲即有感情起落的對比變化,又維繫了曲牌的地方性與協調性。
鑼鼓藝術(宜昌堂調)
宜昌堂調
宜昌堂調與民俗活動關係密切,其有散曲和套曲兩種形式,其中套曲是堂調的代表作,這種演奏套路主要套用於特定的禮儀程式,如在婚嫁等各種禮儀活動中,席面使用的“菜調”,自始至終由“知客”喊禮,從迎賓、入席、上菜到散席、送客都有固定的程式,需嚴格按照程式演奏;各種活動中的“客調”,迎不同的親友,不同性別年齡的客人,以不同的樂器演奏不同的曲牌成套。宜昌堂調演奏方法也有許多獨到之處——如堂調中的嗩吶“老少配”,翻高或變旋律吹奏;擊樂中伴奏的擊節和穿插等,形成多種不同的音列。
宜昌堂調響亮、粗獷、熱烈,演奏適應性強。秭歸楊林堂鼓除在紅白喜事中演奏外,還在稻場上舞鼓表演,具有較高的表演性。楊林堂鼓傳承人譚本高、譚本善等人巧妙地將“大小開門”“雙乙字”“滿堂紅”“水閣涼亭”“瞞龍山”“節節高”結合在一起,表現出宜昌堂調的藝術風格。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昌堂調是宜昌地區各種風俗節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音樂史研究的活態性資料,對心理學、民俗學和美學等有重要的參考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受市場化的衝擊,宜昌堂調的生存出現危機,宜昌當地少有年輕人自覺接受和承沿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急需採取措施保護傳承。
傳承人物
周永明,男,1954年9月出生,2010年12月13日入選為湖北省公布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宜昌堂調,宜昌市武陵區申報。
保護措施
2001年以來,宜昌市人民政府每年劃撥專款20萬元,獎勵宜昌堂調老藝人和傳承人。
宜昌市相關部門對全市範圍內的民間音樂進行了普查,出資10萬元出版了《三峽民間藝術集粹》。
2005年,宜昌市人民政府撥款45萬元,為宜昌堂調保護中心購置了電視攝像機、非編系統及數據儲存器等設備。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宜昌市民眾藝術館(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鑼鼓藝術(宜昌堂調)”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鑼鼓藝術(宜昌堂調)項目評估合格,宜昌市民眾藝術館(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87年2月,宜昌市長陽縣舉辦了全縣民間吹打樂大獎賽。
2020年9月24日,宜昌市車溪景區舉辦了宜昌堂調交流展演展示及非遺展示宣傳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