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大鼓

橋頭大鼓

橋頭大鼓是流傳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種傳統民間鑼鼓音樂,橋頭大鼓,來源於當地祭祀風俗並與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血脈相連,是當地傳統文化祈雨民俗的縮影,對研究文水的歷史、文化、風俗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主要特點是:鼓大,聲大,陣勢大。因其鼓音聲似滾雷轟鳴,被稱“九龍渾天雷公鼓”。列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橋頭大鼓
  • 非遺級別: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晉政發200912號
  • 批准時間:2009年4月24日
  • 項目編號:Ⅵ-2
  • 流傳地區:山西省文水縣
藝術源流,來源傳說,主要樂器,表演內容,傳承保護,非遺信息,

藝術源流

橋頭大鼓是流傳於山西省文水縣的傳統民俗文化,來源於當地農耕文化祈雨民俗活動,文水縣是中華農耕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華夏農業始祖曾教民稼穡於此,開闢了中國粒食之源。橋頭大鼓發源地是橋頭村,該村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南,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區,文峪河、磁窯河、汾河縱貫南北,自古以來以農業為主,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的幾百年來,歷代文水人民不斷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耕耘著腳下這塊肥沃的土壤,日出而作,《中國舞蹈史話》記載:“秧歌鼓中最大,山西有些地方的新年社火行列,有鼓大如屋”,該鼓起即指橋頭大鼓。
據傳,該鼓被唐末時期橋頭村關帝廟中一道士所造,意在弘揚道法、振興廟宇。該出家前原是本縣上河頭村的鼓匠,手藝精湛。自從製造這面號稱“天下第一鼓”後,以其鼓威、鼓聲、鼓韻、鼓魂吸引了眾多慕名前來觀瞻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寺廟香火因此大盛。
據清末《文水縣誌》記載,“明嘉靖二十四年四至八月文水境內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莊稼乾枯、土地荒蕪,久旱盼雨的文水人,為了擺脫這種狀況,在麻衣仙姑的壽辰之日,縣十八個村組織了規模宏大、規格之高,史無空前的祈雨祭祀儀式。此儀式由縣令親自主持,這次祈雨祭祀麻衣仙姑的儀式空前隆重,橋頭大鼓作為傳統的祈雨祭祀的排頭兵,所經之地百姓禮待迎送。
村中盛傳著“點著燈,添上油,要看大鼓到橋頭”的說法,可見當時的橋頭大鼓已聞名瑕邇。據橋頭老輩人講,橋頭大鼓一般不輕易出動,時逢特大旱災非它出動不可時,文水城寺樓的大鐘也在敲響,鐘聲是信號,也是急令,聞者出動,不可怠慢,此時的文水縣十八村鎮的紅火集中接“麻衣仙姑”。據說不知哪一年因為小看了橋頭大鼓,還演出了一幕縣太爺登村謝罪的歷史劇。從此,橋頭大鼓進縣城如風貴賓到來轟動全縣,百姓稱它為“神鼓”。
在古代靠天吃飯的條件下,祈天降雨是千百年來當地人民風俗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橋頭大鼓的表現形式反映了農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特徵。作為全縣十八村迎祀隊伍的領軍,橋頭大鼓和岳村呱子一起成為了迎祀仙姑必不可少的演奏器樂,而橋頭大鼓尤以其雄厚的鼓聲,宏大的聲勢,多變的陣形,為迎祀儀式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大自然中的雷鳴、風雨和閃電在橋頭大鼓渾厚雄威的演奏中更加淋漓盡致,如臨其境,觀者無不為之叫好,迎麻姑儀式也因橋頭大鼓而更加威震四方。

來源傳說

相傳在明洪武年間的某夜,該廟主持夢中見一女子對他言道:“今歲大旱,玉帝允吾普降甘霖,風婆、雲童、電母俱已到齊,獨雷公因故未至,欲借爾鼓代之。”說罷攜鼓飛去。主持夢中驚醒,不名其故。次日,縣令使人前來借鼓,旨為迎祀麻衣仙姑。原來,距離橋頭村不遠的桑村有一座香火鼎盛的麻衣仙姑廟,關於此廟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麻衣仙姑名叫任靈巧,乃龍女轉世,投生於桑村一任姓農家,因不堪忍受繼母虐待和反抗父母包辦婚姻,逃婚出走,由麻子地里騎一麻桿騰空而去,飛至汾陽石室山黃蘆嶺靈泉洞修煉成仙,世稱“麻衣仙姑”。仙姑廣施甘霖,造福桑梓,家鄉百姓為其築廟塑像。因仙姑生於唐貞觀元年(627)農曆七月二十六日,每逢仙姑壽辰或遇旱災,文水人便“齋潔易服”,集十八村的民間藝術品,前往靈泉洞“求聖水,肩聖像而來”。想到此,主持恍然大悟,心知夢中女子必是麻衣仙姑,遂欣然應允。不料鼓身太大,無法從廟門抬出,只好拆毀廟牆,由三十二名威武膘悍的橋頭漢子抬著這面巨鼓闊步行進在十八家儀仗迎祀隊伍之首。四名鼓手頭圍自製牡羊肚手巾,身穿粗布馬褂背心,分踞東、南、西、北,手持三尺彎槌奮擊鼓面,聲如驚雷,鳴天入耳。所到之處,人集如潮,親睹大鼓神威,此而,大鼓即成為迎祀隊伍當仁不讓的領軍。每次祭祀祈雨,橋頭大鼓都在迎祀隊伍儀仗之首,成為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載體,久而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與間的迎祀麻衣仙姑的祭祀活動,二者巧妙地融為一體,因其鼓聲威激,得名“九龍渾天雷公鼓”。

主要樂器

橋頭大鼓,以楊木製作鼓身,水牛皮為鼓皮,狀如圓桶,鼓面直徑七尺,鼓面繪有陰陽太極圖,周壁九龍纏繞,雲水翻騰,四名鼓手分居在巨鼓的東、南、西、北,鼓身高五尺五寸,外壁雕有二龍戲珠金色花紋,並裝飾其它花紋圖案,古樸而又莊重。鼓框四周釘有六個大鐵環,以便抬台,六個鐵環又安裝於置有鐵鉤的六角形大鼓架上,鼓架由兩根大槓扶撐,分別有二槓四根,支槓十六根,用三十二人為一班抬動。平常置於木架上用兩個鼓捶演奏。橋頭大鼓出動時,有兩膘後生坐在鼓上,身穿白色粗布自製馬褂,頭挽牡羊肚手巾,手持三尺彎棰輪流擊奏。大鼓行進樂隊排列,由大鼓居其中,鼓之周圍前後分別有三十三名壯男擊奏五至七斤重的大鐃、大鈸,一行六十四人,氣勢壯觀。鼓的中心發音較低而深厚,越向邊緣聲音則越高而堅實。由於從中心到邊緣各圈的音色不同,演奏時可利用這些變化來豐富它的表現力。
該鼓的演奏方法有單擊、雙擊、頓擊、悶擊、壓擊、搖擊和滾奏等。大鼓鼓面較大,音量能從很弱到很強,力度變化很大。對情緒和氣氛的渲染能起很大的作用。音響能與樂隊融合,可加強樂隊的低音。它還可以獨奏或作為效果樂器使用,模仿雷聲、炮聲。大鼓直徑12尺,高約4尺,由4名鼓手分站東、南、西、北敲擊。64名鐃鈸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擁在大鼓周圍,一半持重大4斤大鐃,一半持7斤大鈸。大鼓發音低沉而雄厚,一經演奏,鼓似雷鳴,鐃如電閃,鈸像霹靂,人如游龍。

表演內容

橋頭大鼓,鼓大,聲大,陣勢大。因其鼓音聲似滾雷轟鳴,被稱“九龍渾天雷公鼓”。傳世鼓譜僅亦為《九龍渾天雷公鼓》一種。經歷風雨滄桑後,歷代藝人不斷將其豐富演繹,鼓譜和陣式也不斷演變、精華。根據古橋頭村狀如八卦的特徵,按照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使演奏隊伍的行進演奏方略呈多陣式表現形式。如今的橋頭大鼓樂譜共分四個樂章,分別是《渾天驚雷》《錦繡田園》《萬眾一心》《祥龍狂舞》,按照四個樂章分別排有四種隊形陣勢。其中
第一樂章《渾天驚雷》,隊形整體排列為圓形,大鼓居中,象徵九龍的九面小鼓分居四周,外圍分別為鐃鈸。隨著鼓點,鐃鈸手圍繞九面小鼓順時針旋轉,整個隊形仿若一個旋轉著的大圓,寓意為天之圓。
第二樂章《錦繡田園》,隊形以“田”字形組合排列,大鼓居中,九面小鼓分居各東南西北各點,中間由鐃鈸連線,形成一個大大的田字,取意地之方。
第三樂章《萬眾一心》,隊形以大鼓居最北點,呈人字形排列成“眾”字形狀,寓意萬眾一心,眾志成誠。
第四樂章《祥龍狂舞》。大鼓牽頭,呈八卦形排列,由撓鈸分居四周圍成圓形,與“S”形鼓隊形組成八卦圖,演奏時,鼓手依次閃挪騰移,騰空而上,仿若祥龍狂舞。
鼓聲如雷,雄渾激昂,鳴天入耳,聲傳千里,把勞動人民喜慶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盡情揮灑在這傳神的鼓樂聲中,壯觀的畫卷極致地表現了“天、地、人“合一的祥和理念。

傳承保護

20世紀50年代建國初,破除封建迷信,迎祀仙姑的活動被取締,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橋頭大鼓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竟被當作封建餘孽,被迫偃旗息鼓。文化大革命期間,橋頭大鼓更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藝人無幾,鼓譜流失,僅剩名稱尚保存在老一輩的記憶中。
1980年,文水縣文化部門全力搶救橋頭大鼓,撥款置辦樂器,挖掘整理鼓譜,聘請老藝人重操舊業、收徒傳藝。橋頭大鼓這顆民間藝術明珠終於從歷史的塵封中重新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2007年元旦,“橋頭大鼓藝術團”成立,確立馬德旺、孫建業、孫繼斌為當代傳承人。沐浴著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春風雨露,古老的橋頭大鼓煥發出新的活力。
橋頭大鼓是文水歷代藝術家智慧的結晶,是文水古老文明厚積薄發的產物。它脫胎於祭祀風俗並與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血脈相連。因此,對研究文水的歷史、文化、風俗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橋頭大鼓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縮影,傳承著華夏文明黃土風情的精髓。它是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橋頭大鼓的挖掘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是繼承發揚優秀文化遺產的嶄新課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打造文水人文品牌、實現文化興縣戰略目標的有力措施,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進步、繁榮具有重大意義。

非遺信息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項目名稱
文水橋頭大鼓
級別批次
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
晉政發[2009]12號
批准時間
2009年4月24日
類別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申報單位
文水縣左家拳總會
審批序號
65
項目編號
Ⅵ-2
(名片圖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