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少年時代,上都即位,守成之局,後期弊政,無嗣而終,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歷史評價,軼事典故,惟和政治,朝廷更政,親屬成員,父母,兄弟,姐妹,妻妾,兒女,史書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少年時代
至元十年(1273年)二月,父親真金被立為皇太子,兼
中書令。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春,經
盧世榮重新起用的
阿合馬餘黨答即古阿散等,找到了一個搞垮皇太子真金的絕好機會。在此以前,南台御史曾封章上言:“帝春秋高,宜
禪位於皇太子,皇后不宜外預。”真金深知忽必烈不願禪位,聞知此事後甚為恐懼,御史台因秘其章不發。但此事為答即古阿散等得知,遂於忽必烈前奏請收內外百司吏案,以大索天下埋沒鈔糧為名,而實欲揭露此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
御史台都事
尚文將事情原委告知中書右丞相
安童和御史大夫
玉昔帖木兒,決定留秘章不與;次日,答即古阿散乃上告忽必烈,命大宗正薛徹乾取其章。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尚文就獻計於安童及玉昔帖木兒二位“大根腳”人物,以“先計奪謀”法搶先至忽必烈前陳述事情經過。不出所料,忽必烈聽到居然有人要他提前讓位給太子,大發雷霆,歷聲責問道:“汝等無罪耶?”丞相安童帶頭認罪說:“臣等無所逃罪,但此輩名載刑書,此舉動搖人心,宜選重臣為之長,庶靖紛擾”。忽必烈怒氣稍解。形勢遂趨緩和,後答即古阿散等坐奸贓論死,其同夥分別被誅殺、流放或沒為奴。雖然如此,真金竟因此而憂懼成疾,於同年十二月死,終年四十三歲。
真金太子的長子甘麻剌作為嫡長孫,自然是皇位最佳的繼承人——這種觀點只是漢儒的觀點。甘麻剌與鐵穆耳皆由真金太子妃伯藍也怯赤(又名
闊闊真)所生,自小由忽必烈皇后
察必撫養長大,封晉王,長期在漠北任方面主帥。忽必烈在真金太子死後,並沒有特意立“
皇太孫”,可他專門為甘麻剌專立設定“
內史府”,似乎是傾向把這位孫子當接班人來培養。但是,真金太子妃闊闊真對長子並沒多少感情,她更喜歡幼子鐵穆耳。並且元世祖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真金之子鐵穆耳身上。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諸王叛亂,忽必烈派鐵穆耳統兵討伐叛王哈丹。
上都即位
至元三十年(1293年)六月,鐵穆耳受皇太子寶,接著忽必烈又派他鎮守
蒙古汗國故都哈剌
和林(今蒙古國
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務。同時派開國四傑之一
博爾朮之孫、
御史大夫玉昔貼木兒做他的助手。在玉昔貼木兒請求之下,忽必烈將原來屬於真金的印璽皇太子寶授給鐵穆耳,間接表明了傳位給他的意圖。此外,在忽必烈的督促下,鐵穆耳戒了酒。鐵穆耳在東北與和林的經歷,使他與精銳的北方駐軍結下了特殊關係。這一關係成為他和他的後裔登上帝位的重要保證。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二十二日,元世祖忽必烈逝世。四月初,鐵穆耳和隨同出征的知
樞密院事、御史大夫
玉昔帖木兒趕回
漠南。玉昔帖木兒立即成為臨時執政集團最核心的成員之一。右丞相
完澤不得預議機密,只好結托真金妃打聽訊息。真金妃召
伯顏、
不忽木和玉昔帖木兒探問,卻受到玉昔帖木兒的一頓搶白。這時候,與鐵穆耳競爭帝位的最強有力的對手,應是他的胞兄、真金長子、出鎮嶺北的晉王
甘麻剌。玉昔帖木兒先發制人,在宗親合議前私下逼迫甘麻剌說:“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虛,宗祧不可乏主。疇昔儲闈符璽既有所歸,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甘剌麻雖然勉強表態:“皇帝踐祚,願北面事之。”但他內心終究仍有些不服。後來經真金妃提議,命兄弟兩人當眾比賽誦讀祖宗寶訓,優勝者為大汗。甘麻剌因口吃,競賽失敗。四月十四日,鐵穆耳從
和林到達
上都(今內蒙古
多倫東北),左右部諸王全部來到上都聚集。在此以前,御史中丞
崔彧得到
傳國玉璽,上面的文字是“受命天於,既壽永昌”,把它交給了徽仁裕聖皇后弘吉烈氏。太后將玉璽授予了鐵穆耳。而後鐵穆耳即皇帝位,受諸王宗親、文武百官朝於
大安閣。鐵穆耳終得以繼位為帝,由真金妃親手授以新發現的傳國玉璽,並於四月十六日正式登基,是為成宗。追尊其父真金為皇帝,是為
元裕宗,尊太母元妃為皇太后。五月,上
大行皇帝尊謚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改皇太后居住的以前的太子府為隆福宮,詹事院為
徽政院,司議為中議,府正為宮正,家令為內宰,典醫署為掌醫,典寶為掌謁,典設為掌儀,典膳為掌膳。並且封皇姑高麗王王昛妃忽都魯揭里迷失為安平公主。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六月,成宗下詔減速免所在本年包銀、俸鈔,以及內郡地稅和江淮以南州縣當年的一半夏稅。
守成之局
元貞元年(1295年)正月,下詔道家復行《
金籙》《科範》。以雲南行省左丞楊炎龍為中書左丞。封皇姑囊家真公主為
魯國大長公主,駙馬
蠻子台為濟寧王。二月,安西王相鐵赤等人請求再次設立王相府,元成宗不許。下令陝西省臣給其所需,仍然把廉訪司沒收的贓鈔給他。閏四月,元成宗在山西
五台山為皇太后建佛寺。五月,翰林承旨
董文用等人進《世祖實錄》。駙馬濟寧王蠻子台私殺罪人,御史台大臣彈劾他擅自處理,元成宗下旨讓蠻子台知曉。下詔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建設,免除五月以前積欠的錢糧。
元貞二年(1296年)正月,鐵穆耳下詔因為
忽剌出千戶所部屯夫非常貧乏,所以免除其輸租。
上思的叛賊
黃勝許攻打剽水口思光寨,
湖廣行省調兵擊敗了他,抓獲其黨羽黃法安等人,叛賊逃入上牙六羅。命西平王
奧魯赤夏天去
上都。安西王傅鐵赤、脫鐵木等人再次請求修築王府,皇上說:“去年阿難答已經面奏過一次了,朕以世祖定的規矩回復了他,如今再次奏請,難道想讓四川、
京兆全成為你們的嗎?賦稅、軍站都是歸朝廷所管,如今姑且同意你們的請求,置王相府。”御史台的大臣說:“漢人的大臣,曾經被別人搜羅罪狀打擊,所以不敢直接對皇上進言。請皇上在近侍昔寶赤、速古而赤這兩個人里,選擇一個任用。”皇上說:“怎么能任用他們?在漢人中選擇有見識能辦大事的人吧。”最終以
御史中丞禿赤為御史大夫。二月,自
六盤山至
黃河的地區立屯田,置軍萬人。以大都留守司
達魯花赤段貞為中書平章政事。三月,以中書平章政事
不忽木為昭文館大學士,平章軍國事。
大德元年(1297年)三月,以
陝西行省平章也先鐵木兒為中書平章政事,中書省左丞梁暗都剌為中書省右丞。
西蕃的賊寇攻打
階州,陝西行省平章脫列伯派兵進討,其黨羽全部平定,留軍五百人戍守那裡。八月,
八百媳婦爆發叛亂,攻打
徹里地區,元成宗派遣
也先不花率領軍隊征討他們。
大德二年(1298年)二月,下詔樞密院合併貧難軍戶。以中書右丞、徽政院副使
張九思為平章政事,讓他處理中書省的事。五月,元成宗以中書右丞
何榮祖為平章政事,處理中書省的事,以湖廣左丞八都馬辛為中書右丞。命中書省派遣官員監察雲南、四川、
海北海南、廣西
兩江、廣東、福建等處六品以下的官員的遴選。六月,御史台大臣上書:“
江南地區在
宋朝的時候實行
兩稅法,自從
阿里海牙改為
門攤,增加的課稅錢到了五萬錠。如今宣慰
張國紀請求恢復科夏稅,與門攤一起徵收,湖、湘地區受害很深啊。”元成宗立即下令中書省免去這個方法。元成宗禁止諸王擅自行事,其中有越例褻瀆的人,遣使將其拘拿。七月,河南
汴梁等地下大雨,黃河決堤,淹沒了歸德數縣的禾稼、廬舍,元成宗免其田租一年。並且派遣尚書那懷、御史
劉賡等去堵住決堤的大河,自蒲口開始修築,一共修築了九十六處。
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皇太后崩,祔葬先陵。四月,以中書省斷事官
不蘭奚為平章政事。賜皇侄
海山(元武宗)所統諸王戍軍馬二萬二千九百餘匹。派江浙釋教總統僧人寧一山出使日本,恢復了兩國間的正常貿易和文化往來。但是,成宗後期曾一度用兵西南。
大德四年(1300年)底,身在雲南的行省左丞劉深好利生事,上奏道:“世祖以神武混壹海內,功蓋萬世。皇帝繼位以來,未有武功以彰顯神武天資,西南夷有
八百媳婦國未奉大元正朔,請允許為臣我為陛下征之。”成宗發兵兩萬出征八百媳婦國(今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治京泰國
清邁)。元成宗本也想“開邊”弄出件大功
青史留名,因而“用兵意甚堅”。
大德五年(1301年)正月,元廷發鈔近十萬錠,作為軍費支持用兵。又因
金齒(今中國雲南西部和緬甸
臘戍一帶)諸國阻擊元朝的征緬歸師,下詔計伐金齒諸國。後因出征八百媳婦國之元軍損失慘重,成宗才決心不再對西南用兵。也就在這時,成宗達成了與
篤哇、
察八兒等西北諸王的和解,延續幾十年的西北戰亂得以平息。五月,雲南土官宋隆濟舉兵叛亂,
雲南行省自願征八百媳婦的有二千人。七月,元成宗命雲南行省的蒙古士兵征討八百媳婦。八月,元成宗派遣薛超兀而等人率兵征討金齒諸國,當時征緬的大軍還師,被金齒所阻擋,並且戰死了很多士兵。並且金齒又接連八百媳婦諸個蠻邦,他們相互效法不向元朝繳納稅賦,並且殺戮元朝的官吏,所以發兵征討。十一月,元成宗派遣
劉國傑及也先忽都魯率兵萬人,八剌及阿塔赤將兵五千人,征討
宋隆濟。
後期弊政
大德六年(1302年)正月,晉王
甘麻剌薨,元成宗下令封其王印以及內史府印。元成宗下令
探馬赤軍與江南水手相互教習,以防備海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江南
朱清等貪污賄賂案被揭發出來,牽連了一大批官員,促使成宗再一次下決心查處貪污官員。當年僅七道奉使宣撫官查處罷免的貪官污吏就有18473人之多,查出贓款15865錠,審理冤案5176件。在大都建
孔廟(即今
北京國子監孔廟),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
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大德七年(1303年)三月,因為征討八百媳婦損兵折將,誅殺劉深,鞭打合剌帶、鄭祐等人,於是引發出成宗對中書省進行大清洗的事件。它被看成是成宗後期“朝廷更政”的一個標誌。主持“更政”的首相,則是曾以中書左丞相職位輔助過完澤的哈剌哈孫。
哈剌哈孫晉位右丞相以後,精選州郡守令,定官吏贓罪十二章及丁憂、婚聘、盜賊等制,禁獻戶及山澤之利。不過“更政”的實際成效並不很大。同時罷雲南征緬分省。小蘭禧、岳鉉等進《大一統志》。六月,罷除四川宣慰司,設立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以
雲南行省平章
脫脫、
湖廣行省議事平章
程鵬飛一起做為平章政事。
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員體恤民情,減省刑罰,免除災民差稅一至三年不等。鑒於江南佃戶田租過重,在過去減過十分之三的基礎上再減十分之二,且永為定例。同時開放山場、河泊、任民采捕。二月,翰林學士承旨撒里蠻進金書《世祖實錄節文》一冊、漢字《實錄》八十冊。四月,元成宗設定千戶所戍守定海一帶,以防備
倭寇的侵擾。命僧道為商人繳納
租稅。
大德九年(1305年)四月,雲南行省請求增加當地的衛兵,元成宗不許。六月,成宗立子德壽為皇太子。七月,以大司徒
段貞、中書右丞八都馬辛並為中書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合剌蠻子為右丞,參知政事迷而火者為左丞,參議中書省事也先伯為參知政事。十月,成宗患病,不能視朝,由皇后伯要真氏執政。朝中大事委於右丞相哈剌答孫。十二月,皇太子病逝。
無嗣而終
成宗後卜魯罕在大德後期干政多年,與中書省、樞密院裡的許多回回大臣深相結納。因此卜魯罕打算內而操縱朝議,外而倚重
阿難答手中的兵權,臨朝稱制。而阿難答本人也因手握重兵,欲以世祖嫡孫的身份爭奪皇位。雙方為了共同對付出鎮漠北的
海山和他弟弟
愛育黎拔力八達而結為聯盟,被當時的漢人儒巨稱為“回邪譸張,勢挾中闈”。為了試探輿情,卜魯罕等人幾次召集館閣會議。爭奪皇位的另一方,是海山兄弟。海山長年總兵北邊,在大德年間與西北藩王的幾次硬仗中戰功卓著,又是真金嫡孫,頗得在漠北作戰過的諸王將領的擁護;海山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則雅重
儒術,從成宗朝起就在身邊聚集起一批漢人士大夫或傾心漢文化的蒙古、
色目侍臣,被中原和南方漢族士人看成振興文運的希望所在。卜魯罕顯然早就對海山母子染指皇位存有戒備。大德九年(1305年)十月,她以中宮秉政,出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於懷州,企圖通過割斷他們與朝廷中樞的聯繫來限制其行動。大德十年(1306年)正月,元成宗下詔詢問莊聖皇后、
昭睿順聖皇后、
徽仁裕聖皇后處理朝政的情況,以備紀錄。
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初八,成宗去世,享年四十二歲。廟號成宗,諡號為欽明廣孝皇帝。蒙古語稱號完澤篤皇帝。《成宗皇帝謚冊文》內容如下:“嗣皇帝臣某謹再拜稽首言曰:臣聞稱天以誄,表名實之至公;法日而名,庶形容之可擬。維帝王之有謚,蓋今古之彝章。欽惟大行皇帝稟上聖之資,撫重熙之運。當裕考龍升之後,承世皇燕翼之謀。武威肅鎮於遐荒,文德誕敷於華夏。業業謹盈成之戒,愉愉盡孝敬之誠。罷勤遠之兵,邊釁弭而苗頑格;遣直指之使,皇澤宣而民瘼除。九族形敦睦之風,萬國洽隆平之治。爰酌奉常之儀,用昭告祔之文。謹遣攝太尉某官某奉冊寶,上尊謚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伏惟睿靈在天,孚鑒逮下,茂膺典冊,錫羨邦家。“
按照蒙古舊俗,大汗死後,例應由皇后攝政,主持召開選立新汗的
忽里台大會。但卜魯罕企圖控制朝議以遂其私。成宗死後,哈剌哈孫立即秘密地遣人通知在漠北的海山和在懷州的答己及愛育黎拔力八達。這時卜魯罕已下密制切斷通往漠北的驛路。戍守和林的海山接到成宗去世的訊息後,曾準備立即離開大軍回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率軍自金山前線東返的海山抵達和林,召集嶺北諸王勛戚大會,誅殺與阿難答通謀的
合赤溫後王也只里,與會宗親大臣合辭勸進。海山這時已獲悉答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先至大都。當年五月,海山會答己、愛育黎拔力八達於上都,在忽里台大會上就任新汗,是為武宗。
為政舉措
政治
成宗即位後,對中央人事沒有做大調整,仍然任用中書
右丞相宗澤、
平章布忽木等執政。一方面多次賞賜諸王、公主、駙馬,增加官員俸祿。一方面厲行整頓吏治,約束權貴。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個月便下詔各道廉訪司及時追查轉運司官員欺隱奸詐的案子,以防止管財政的官員貪污中飽。同年十月,要求
中書省臣約束屬宮官,凡對公事敷衍塞責者處以笞刑。
元貞元年(1295年)七月,下詔告誡全體官吏,有再犯貪贓之罪者,罪加二等,從重處理。不久,又將對貪贓罪的處理改為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詔禁止諸王擅自干預地方行。這些措施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
他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成的局面。但是,為了酬謝擁立他的諸王貴戚而濫增賞賜,很快造成國庫“向之所儲,散之殆盡”,“歲入之數,不支半歲”的枯竭局面,只能依靠挪用鈔本來維持,導致鈔幣迅速貶值。在用人上,他所傾心任用的仍是伯顏(賽典赤孫)、阿里等一批色目官僚。
他在位後期,因連年患病,這些色目官僚與皇后卜魯罕內外勾結,淆亂朝政,官場中貪污因循的風氣大盛。為了能建功後世,提高威望,
鐵穆耳又發兵征討八百媳婦(今泰國北部等地),使西南大擾,釀成雲南、貴州各族人民起義。這些舉措都導致國力空虛,政治日趨黑暗。
軍事
大德中葉,隨著守成政治稍見成效,成宗漸起開邊之心。大德二年(1298年),緬國
撣族勢力日益強盛,遂在土官阿散哥也兄弟等人率領下攻入緬都
蒲甘,翌年殺緬王及世子宗室等百餘人。阿散哥也等人曾奉貢入朝,向元政府報告廢黜緬王的原因。但忠於緬王的地方官員和出逃的緬王王子,都向元朝告發阿散哥也兄弟在稱亂過程中渺視元朝對緬國的宗主權。大德四年(1300年),元廷以阿散哥也擅自廢立元朝冊立的國王,命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兒、左丞忙兀都魯迷失等率軍一萬二千,取道
永昌騰衝,於十月間入緬作戰,宗王闊闊受命隨行監軍,“以鎮兵威”。元軍圍攻木連城達兩個月。制止不力,也隨後撤軍。這年秋天阿散哥也兄弟赴闕請罪。元成宗殺高阿康、察罕不花,但承認了撣族頭領推翻蒲甘緬族王朝、統治緬國的事實。
蒲甘王朝的撣族舉事時,曾與八百媳婦相通。元西南邊境小騷亂時起時絕。廷議征緬前後,出鎮雲南的梁王“請自討賊”,要求出兵八百媳婦。大德五年(1301年)二月。成宗以原荊湖占城行省左丞劉深及合剌帶率湖廣、江西、河南、陝西、江浙五省軍二萬人趨赴雲南,出征八百媳婦。結果,葛蠻(今仡佬族先民)土官宋隆濟、水西(今貴州西北部)土官之妻蛇節乘劉深軍沿途騷擾、民怨沸騰的時機舉兵起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群起回響,西南震動。成宗在朝臣堅請下誅劉深,改用劉國傑平定西南各族。直到大德七年(1303年)春夏之際,蛇節被俘殺,宋隆濟亦在此後不久被殺,西南地區才漸次安定。
大德五年(1301年)秋,元軍與窩闊台汗國的海都和察合台汗國的篤哇會戰於金山附近的鐵堅古山。元軍先敗海都。篤哇後至,兩軍再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受到重創。海都、篤哇在會戰中負傷,海都於大德六年(1302年)去世。欽察汗國的東部藩屬朮赤長子斡兒答家族白帳汗封地,原先與大汗的直轄地相連。窩闊台汗國的海都興起後,隔斷了元朝與朮赤家族領地的直接聯繫。與海都接壤的白帳汗系宗王古亦魯克為爭奪汗位,投靠海都、篤哇。古亦魯克的對手伯顏汗曾遣使元朝,要求雙方聯合作戰。元朝的軍隊攻擊海都,從謙州深入欽察汗國控制下的亦必兒·失必兒之地(今俄羅斯鄂畢河中游地區)。
大德七年(1303年)察八兒於都哇請和,海都之亂才得平息。
乃顏是成吉思汗幼弟
鐵木哥斡赤斤的玄孫,1286年忽必烈在遼陽設東京行省以管轄遼東地區,乃顏為自己的地位感到不安,於是1287年,他聯合合撒兒後王勢都兒、合赤溫後裔勝納哈兒等舉兵反叛,並與海都及西北諸王勾結,對元朝形成強大的威脅。五月,忽必烈親征乃顏,乃顏兵敗後出逃,在失烈門林(西拉木倫河)衛追兵所獲,最後被處死。其他餘黨繼續作亂,1288年被忽必烈皇孫鐵穆耳率兵擊敗,其中哈丹禿魯乾逃至高麗,但最終為元軍所破,乃顏之亂始得平息。
大德六年(1302年),欽察汗國脫脫汗和白帳汗伯顏汗出兵2萬,與元成宗的軍隊聯合進攻篤哇和察八兒。此後欽察汗國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長期與元朝維持友好關係。大德七年(1303年)秋,篤哇、察八兒約和使臣到達元廷。元廷與西北諸王達成和議,西北諸王承元朝的宗主地位,設驛路,開關塞,這是當時舉世矚目的一件大事。自從1260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以來,元朝西北邊境的戰火終於基本平息,元朝的宗主地位得到四大汗國的正式承認(四大汗國中的伊兒汗國,自旭烈兀立國之日起,就一直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接著,他們又聯合遣使到伊兒汗國、欽察汗國王庭,大德八年(1304年)秋,伊兒汗完者都在木乾草原會見欽察汗脫脫的使臣,西北四大汗國彼此之間的約和也至此完成,整個蒙古帝國境內再次迎來了和平(1260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蒙古帝國分裂後,四大汗國因為利益的原因彼此之間也多次發生戰爭)。
大德七年(1303年)諸蒙古兀魯思之間的約和,有異於一般的國際間的和平條約,它是源出於同一祖先的蒙古民族所建立的幾個汗國之間互相協商的結果。自阿里不哥之亂後,各蒙古兀魯思雖已各自立國近半個世紀,但各汗國的統治者仍然認為他們之間的紛爭是成吉思汗後裔間的內部事務,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大德七年(1303年),元成宗鐵穆耳成功與篤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兒講和,使西北長期動亂局面有所改觀,名義上成為其它汗國的宗主,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經濟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成宗下詔減速免所在這一年包銀、俸鈔,以及內郡地稅和江淮以南州縣當年的一半夏稅。後來又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元貞元年(1295年)下詔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建設,免除這一年年五月以前積欠的錢糧。
大德元年(1296年),要求權貴豪紳交納所隱匿的江南田租,以減輕小民負擔。
大德二年(1298年),因水旱成災,下詔減免受災郡縣當年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災嚴重地區全部減免,老弱殘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戶免除三年差稅。同時,停止了當年的一切土木工程。
大德三年(1299年),成宗派使節巡視各地,了解民間疾苦。免除當年內郡包銀俸鈔和江南夏稅的十分之三。在減輕民眾負擔的同時,成宗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員鼓勵農桑,發展生產。
文化
鐵穆耳的政府表現出對儒學和儒士的尊重。鐵穆耳即位後不久,即發出崇奉孔子的詔書。主要在哈剌哈孫的推動下,新建文宣王廟於大都,並徙國子學於其中,同時增加了國子學的學生。哈剌哈孫與儒士關係特別密切,據說常在裁決大政時徵求儒士的意見。
外交
在對外關係方面,成宗拒絕大臣對日用兵的請求。為了保障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成宗一即位就下詔罷征安南(越南中北部古國),寬宥其抗命之罪,釋放了扣押的安南使節,開始著手緩和與周邊各國的關係,放棄了忽必烈動輒征戰,繼續擴張的政策。對待貴族官僚則採取恩威並施的方針。
歷史評價
明朝
宋濂等《
元史》:“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後,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者矣。惟其末年,連歲寢疾,凡國家政事,內則決於宮壼,外則委於宰臣;然其不致於廢墜者,則以去世祖為未遠,成憲具在故也。”“世稱元之治以至元、大德為首。……故終世祖之世,家給人足。……大德之治,幾於至元。”
清朝
邵遠平《元史類編》:“冊曰:豢業以治,垂拱用成;中年奮武,啟釁南征;末嬰寢疾,壼柄乃萌;賴斯賢輔,鎮側弭傾。”
清朝
畢沅《
續資治通鑑》:“帝承世祖混一之後,善於守成;惟末年連歲寢疾,凡國家政事內則決於宮壼,外則委於宰臣,幸去世祖未遠,守其成憲,不至廢墜。”
清朝
曾廉《
元書》:“論曰:成宗號為能守法度,而為病虐,前星弗耀,牝雞司晨,而內難作矣。然非成宗之過也,成宗早任合剌合孫,資為羽翼,自古未有賢人在位而亂其國者也。股肱之寄,要在忠良,唐宗之言,信夫!”
民國
屠寄《
蒙兀兒史記》:“始汗為太孫時,好飲無節。忽必烈汗常戒之,不悛。以此受杖者三次,忽必烈汗至命醫官監其飲食。有近侍司太孫節沐者,私置酒於盥器,代水以進,忽必烈汗聞之,大怒,謫戍其人遠方,殺之於道。汗既登極,深以前事為非,力自節飲。其勇於改過如此。汗仁惠聰睿,承天下混一之後,信用老成,垂拱而治。一革至元中葉以來聚斂之政,冗設之官。約束諸王、妃、主、駙馬擾民,禁濫請賞賜。性又謙沖,不好虛譽。群臣、皇后一再請上徽號,卒不允。可謂守成之令主矣。雖晚嬰末疾,政出中宮,而舉錯無大過失。固由委任賢相之效,亦未始非內助之得人也。”
民國
柯劭忞《
新元史》:“成宗席前人之業,因其成法而損益之,析薪克荷,帝無使焉。晚年寢疾,不早決計計傳位武宗,使易世之後,親貴相夷,禍延母后。悲夫!以天子之尊,而不能保其妃匹,豈非後世之殷鑑哉。”
軼事典故
惟和政治
“惟和”政治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天下粗安的局勢,但自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朝廷政爭和社會對抗。在成宗從世祖手裡接過來的
中書省班底里,首相完澤“小心慎密”,遇事敷衍推諉,得過且過;其他成員則大都是精通回回法的理財家。至元時期的回回名臣賽典赤之孫伯顏,世祖末年起入為中書平章政事中的第一人,並被賜予其祖父的舊稱,所以史料中亦多稱之為賽典赤。
阿合馬餘黨阿里,也在世祖末年以待罪之身進入中書省。成宗即位後,御史台想乘一新朝政的機會將他參罷,但結果他仍在中書省臣庇護下“執政如故”。中書省的另一名核心人物梁德珪雖然是漢人,卻有一個回回名字梁暗都剌,且曾“奉國朝旨,學西域法”,“錢穀出入高下,若指諸掌”。漢人儒臣在當時多諱言財利事,對這些理財大臣視若仇讎,遂利用御史台執掌風紀之司,“朝廷之所甚尊,宰相所不得而治,貴巨大職莫之與抗”的特殊地位,不斷尋找機會參劾“時宰”,由此引起中書省臣的忌恨。省官與言官的衝突在成宗一朝至為激烈。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六月初,成宗即位不到兩個月,御史台上言:“名分之重,無逾宰相,惟事業顯著者可以當之,不可輕授。”另一名台官則聲稱:“陛下方虛心求治,而大臣不肯任事。人主之職,在論一相。今宰相員太多,論議不一,伯顏及先帝舊臣,留以遺陛下,宜亟相之”。這些議論當然引起了中書秉政大臣的不快。
袁桷《
張留孫家傳》載,“成宗新嗣位,時宰不快於御史台。成宗是其言,讓責中丞崔公彧”。據《元史》,此事起於大德元年(1297年),侍御史萬僧詣架閣庫,取崔彧舊上奏章告於成宗御前,說他“私黨漢人李御史,為大言謗佛,不宜建寺”。成宗大怒,教完澤等鞫問。崔彧大懼,遂靠張留孫引薦,疏通完澤和成宗近臣,事方止息。侍御史萬僧顯然是在“時宰”唆使下告發崔彧的。從完澤周旋彌縫於兩造之間看,此處的“時宰”當指賽、梁等輩理財大臣而言。在處置省官與台官之間矛盾衝突的問題上,成宗恪守世祖遺規,即倚重省官理財,同時也能容忍台官直言,力求折中不偏。後來那種誅殺言官的情形,在成宗朝始終沒有發生。
朝廷更政
大德七年(1303年)發生的另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是漕運兩萬戶
朱清、
張瑄之獄,受該案牽連的八名中書執政官同時被罷免。自從至元二十年海運漕糧的航線創通之後,南漕米由海路達於大沽、遼陽者逐年增加,很快促成了北方“開口待哺以仰海運”的形勢。創通海路的朱清、張瑄也因深受朝廷倚重而勢力浸大。他們結交權貴,廣治田宅,很快成為江南屈指可數的大富貴,同時也招致了不少政敵和仇家。自世祖晚年起,就不斷地有人告發朱、張。成宗
元貞元年,又有“飛書”言朱、張“有異圖者”。朝廷照例釋而不問。大德六年正月,江南僧石祖造告朱、張不法十事。成宗命御史台詰問之,獄成。朱清在被押解至京後懼受辱自殺,張瑄被處死。
朱、張一案的真相至今尚難弄清。據王逢《張孝子詩序》,當時成宗有疾,由皇后卜魯罕主朝政,“樞密斷事官曹拾得以隙踵前誣,後信,輒收之(按指朱、張)。丞相完澤奉先帝遺詔諍莫解”。按元史本紀,成宗在大德六年二月“有疾,釋京師重囚三十八人”,可見病得不輕。卜魯罕殺張瑄父子,或即發生在這時。朱、張案一直拖到翌年才了結。大德七年正月,朱、張家屬被遣發京師。應當是在審理兩家妻子的過程中,中書省宰執受朱、張賄賂之事案發。成宗一怒之下,同一天罷免中書平章伯顏(賽典赤)、梁德珪、段貞、阿里渾撒里,右丞八都馬辛,左丞月古不花,參政迷而火者和張斯立八人。首相完澤也遭到受賄的指控。雖然成宗對他釋而不問,但對完澤仍不免是重大的刺激。完澤死於是年閏五月,上距成宗罷相不到半年,距離他全力支持的征八百媳婦總帥劉深受誅不到三個月。他的死,當與政治上的挫折引起的內心憂懼有關。
根據梁德珪的行狀傳記,罷相一事,乃卜魯罕皇后乘成宗臥疾時所為。與梁德珪同時受黜的八都馬辛、伯顏等人,都是卜魯罕黨羽,是成宗死後力圖支持卜魯罕攝政的核心人物。他們之被罷黜,不大可能是出於卜魯罕的制命。一日罷八相,差不多等於中書省的大清洗,事關重大;恐怕也不是皇后敢於輕易處置的。這件事只能是成宗聖心獨斷的結果。袁桷所言,不過是為傳主飾諱而已。
親屬成員
父母
父親:真金太子,1261年被封為
燕王,1273年被封為皇太子,1286年去世,1293年元世祖上諡號明孝太子,1294年元成宗追尊真金為皇帝,為真金上
廟號裕宗,漢文諡號文惠明孝皇帝。
母親:
闊闊真王妃,1294年元成宗登基後尊為
皇太后,1300年去世後元成宗上諡號徽仁裕聖皇后。
兄弟
大哥:
甘麻剌,1290年封為
梁王,出鎮雲南,1292年改封
晉王,移鎮漠北,1302年去世,1324年
元泰定帝追尊為皇帝,為甘麻剌上
廟號顯宗,漢文諡號光聖仁孝皇帝。母親
闊闊真王妃。
二哥:
答剌麻八剌,1286年真金太子去世後元世祖本打算立為皇太子,但因病1292年去世,1307年
元武宗追尊為皇帝,為答剌麻八剌上廟號順宗,漢文諡號昭聖衍孝皇帝。母親闊闊真王妃。
姐妹
妻妾
伯牙吾·卜魯罕皇后
兒女
兒子
元成宗有數子,只有
德壽皇太子為伯牙吾·卜魯罕皇后所生。
女兒
史書記載
史書名稱 | 簡要介紹 |
---|
| |
| 簡稱《 元典章》,收錄1234年—1322年元朝各地地方官吏會抄的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法務部門所判案例的彙編。 |
| 現存殘本收錄1234年—1316年元朝官方頒布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法務部門所判案例的彙編,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 1346年 元惠宗頒布的元朝第三部法律,現存殘本收錄1260年—1344年元朝官方頒布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法務部門所判案例的彙編。 |
《元史·成宗本紀》 | |
《新元史·成宗本紀》 | 民國私修正史 |
《續資治通鑑》 | |
《元史類編》 | |
《元史新編》 | |
| |
| |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