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簡介,信仰,死因,皈依伊斯蘭教,駐軍略述,爭奪帝位,歷史影響,
概述
簡介
阿難答(?~1307),中國元代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貴族。元世祖忽必烈之孫,安西王忙哥剌之子。於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襲封為安西王,統轄唐兀之地(今寧夏、甘肅、陝西等地)。據拉希德丁《史集》記載:阿難答自幼受一穆斯林家庭撫養,“木速蠻(即穆斯林)的信仰在他心中已經鞏固起來,不可動搖”。“他在自己的營地上建立清真寺,經常念誦《古蘭經》,沉湎於祈禱”。“他還使依附於他的15萬蒙古軍隊的大部分歸信了伊斯蘭教”。
信仰
元成宗篤信佛教,認為他背叛“祖宗之道”,將其拘捕下獄,迫令歸信佛教。阿難答與之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並以他的兄長合贊汗改信伊斯蘭教的先例替自己辯護。成宗鑒於他領地廣闊,屬下軍隊與居民大都信奉伊斯蘭教,強之恐激而生變,遂撫慰放還。元成宗於大德十一年(1307)病逝後,阿難答在帝位之爭中,被武宗處死。阿難答及其部下的改宗伊斯蘭教,對唐兀之地該教的傳播發展和回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死因
1307年5月,元成宗死後,阿難答在與海山爭奪皇位中失敗被殺。阿難答雖然在爭奪帝位中失敗被殺,但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有資格爭奪皇位的穆斯林。
皈依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早在唐朝就傳入我國。蒙·元時期,隨著蒙古人西征,大批中亞穆斯林被帶到中國。元朝建立,伊斯蘭教已隨其信奉者遍及全國各地。起初蒙古人信奉薩滿教,後來隨著蒙古人東征西戰、統治地迅速擴大,相比之下,原始的薩滿教顯然不能適應蒙古統治者的需要。
1264年,忽必烈隨吐蕃薩迦派僧侶八思巴受戒,皈依藏傳佛教,后妃、皇子、公主及諸王也紛紛接受灌頂,崇奉喇嘛教成為宮廷達官顯貴的一種時尚。後來因統治的需要,對各種宗教採取兼容並蓄的政策,伊斯蘭教也有一席之地,成為元代的一支重要文化組成部分。“元朝境內伊斯蘭教的傳教事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蒙古諸王、忽必烈之孫阿難答皈依伊斯蘭教”。
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所征服的大片領地仿效中原漢族封建王朝的傳統,正式建國號為大元。為了加強對所征服地區的統治和鞏固自己所取得的帝位,忽必烈派遣宗王和一些大臣率軍鎮守全國各地。這些軍隊按種族差異和徵發地區的不同,主要分為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和新附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後新編的均戶)四種。西北地區正是蒙古軍和探馬赤軍防衛的重點。鎮戍於各地的色目軍變多被列入蒙古軍編制。
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將他的第三個兒子忙哥剌封為安西王,鎮守唐兀之地(今寧夏、甘肅、陝西等)。第二年“詔安西王益封秦王,別賜金印,其府在長安者為安西,在六盤者為開城,皆聽為宮邸”,明確了忙哥剌的統轄範圍。而忙哥剌統領的關隴河西地區正是從西域進入中原的交通要道,因而分布在這一帶的回回人相當多,忙哥剌命令司天少監克里瑪丁每年將推算寫造的回回曆給這一地區的回回人頒布使用。
至元十七年(1280)忙哥剌病亡,阿難答襲封為安西王。至元二十二年,忽必烈為“皇孫阿難答立衍福司,職四品,使、同知、副使各一員”,標誌阿難答已成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死,忽必烈孫子,孛兒只斤·真金第三子孛兒只斤·鐵穆耳取得帝位。從此阿難答加緊擴充實力,一方面藉口民飢向朝廷要糧餉、軍械。“貞元元年,賜安西王甲冑、槍撾、弓矢、藁韉等十五萬八千二百餘事”。大德元年,賜安西王鈔三萬錠。第二年安西王又遣使來告貧,成宗言:“世祖以分賚之難,嘗有聖訓,阿難答也知之矣,諾言貧乏,豈獨汝耶,去歲賜鈔二十萬錠,又給以糧。今與,則諸王以為不均,不與,則汝言人多飢死。給其糧萬石,擇貧賑之。”另一方面,阿難答請立王相府,管理地方行政事務。貞元二年,安西王相鐵赤、脫鐵木而等到大都面陳設立王相府事宜,帝曰:“去歲阿難答已當面陳,朕以世祖定製諭之,今復奏請,豈欲以四川、京兆悉為彼有耶?賦稅、軍站皆朝廷所司。今姑從汝請,置王相府,惟行王傅事。”
駐軍略述
阿難答及其部下皈依伊斯蘭教,這是中國伊斯蘭教史發展上不可忽視的一件大事,對壯大元代穆斯林隊伍及西北回族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搞清阿難答及他的蒙古軍主要駐防地是很有必要的。《元史》載阿難答官邸有兩處,一為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一為開城(今寧夏固原南四十里開城鄉)“王府冬居京兆、夏徙六盤,歲以為常”。至元十四年,改安西王傅銅印為銀印,第二年又改京兆府為安西府。《史集》又載:“忙哥剌之子,宗王阿難答所領有的唐兀惕地區,他率軍居於該處的察罕腦兒境內。”“阿難答禹兒惕(駐地)在一處察罕腦兒的地方,並在該處建有一宮殿。”《元史·泰定本紀》也載“泰定元年,遣湘寧王八剌失里出鎮察罕腦兒,罷宣慰司,立王傅府”。泰定三年,又“道八剌失里出鎮阿難答之地”,泰定四年“命湘寧王八剌失里出鎮察罕腦兒”。通過以上資料互相印證,阿難答的確在察罕腦兒駐有重兵。
據法國東方學家伯希和考證,察罕腦兒蒙古語意為“白湖”,以為該地位於河套地區,在榆林以西,懷遠(今橫山)以北,陝西省北部,《辭海》記載成吉思汗曾在此建有行宮,後忙哥剌被封為安西王,以此地做行宮,屬陝西省行中書省,轄黃河以東鹽、夏州等地。它南通京兆、東向大都,西去河西走廊,是元朝一個重要驛站。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立宣慰司都元帥府於察罕腦兒”。世祖二十二年,“延安置屯田鷹坊總管府,其火失不花軍逃散者皆入屯田。今復供秦王阿難答所部阿黑答思飼馬及輸他賦”。安西王阿難答為何又稱秦王?據《元史·諸王表》載:“忙哥剌,至元十年詔安西王,益封秦王,別賜金印,其府在長安者為安西、在六盤者為開城,皆聽為官邸,十七年薨,二十四年中書奏,王次子按擅不花襲秦王印,詔阿難答為安西王。其秦王印宜上之,然其後猶稱秦王阿難答。”後來,按檀不花所署王傅罷之,因此也稱秦王阿難答。
爭奪帝位
自忽必烈建元,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集中表現在皇位爭奪上。自忽必烈死(1294年)至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立(1333年),短短四十年間,元朝最高封建統治集團內部先後更換了十個皇帝,其中在位最長的不過十數年,而統治最短的僅一個多月。為了爭奪封建皇位的寶座,元統治集團在兄弟之間、叔侄之間開展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成宗晚年多病,朝廷政務由一些大臣來處理,皇后卜魯罕和中書右丞相哈剌哈孫分別執掌朝廷大權。大德三年,元成宗派遣其侄海山(元武宗)出鎮漠北,成了漠北鎮邊親王,取得了軍權,這就為後來爭奪帝位打下了基礎。
隨著成宗病情加重,朝廷內部鬥爭日漸加深。大德九年六月,立皇子德壽為皇太子,鬥爭的主動權似乎掌握在卜魯罕皇后一邊。卜魯罕為消除異己,曾貶武宗母親與母弟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於懷州。同年九月皇太子德壽病死,成宗病情又日益加重。卜魯罕皇后恐武宗繼位,必報前仇,所以成宗一死,即刻召安西王阿難答及諸王明里帖木兒入朝,共商繼位大事,“成宗崩,安西王阿難答乘間謀繼大統,成後及丞相阿忽台,諸王明里帖木兒皆陰為之助”。
朝廷中一些回回官員與前平章伯顏等形成擁立阿難答的一方。另一方是懷寧王海山及母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支持者是右丞相哈剌哈孫等。阿難答與明里帖木兒於五月先至京師。時海山還在漠北,右丞相哈剌哈孫密遣使北迎海山於漠北,南迎愛育黎拔力八達和太后於懷慶(今河南沁陽),而成後已密諭通政院關閉城門,中斷與外界聯繫。哈剌哈孫等先日署文書,才得以出城。而另一方面,左丞相阿忽台、平章都馬辛、前中書平章伯顏、中政院使怯烈、道興,諸王明里帖木兒等共推卜魯罕“垂簾聽政,立安西王阿難答”。並定於三月三日發難。二月底,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太后至京師,“有言安西王謀以三月三日偽賀仁宗千秋節,因以舉事者”。此時有人對哈剌哈孫言:“先人者勝、後人者敗,後一垂簾聽政,我等皆制於人矣,不若事先而起。”並將此事告訴愛育黎拔力八達,“詐稱武宗遣使召安西王計事,至即執送上都”。哈剌哈孫等提前一天發難,阿難答成了階下囚。左丞相阿忽台、中政院使怯烈被殺,愛育黎拔力八達以監國名義掌權,遣使北迎海山。五月,海山至上都繼位,廢卜魯罕皇后,出居東安州賜死。安西王阿難答和諸王明里帖木兒亦皆賜死,封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至此,這場封建皇室內部的帝位之爭以阿難答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