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0年10月9日印發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
  • 頒布時間:2020年10月9日
  • 發布單位: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城鎮化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為了進一步提升城鎮發展質量,深化最具幸福感城市建設成果,提高城鎮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煉幾樂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把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放在重要戰略位置,堅持規劃先行,著力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積極融入大西安都市圈,最佳化城鎮布局和體系,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大力提升教育、衛生、體育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人口總量增容和合理分布。堅持以提高質量為關鍵,深入實施城市淨化、綠化、美化、亮化、最佳化,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質,增強城市吸引力。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為動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效率,釋放產業發展強勁動能。
  (二)主要目標。全面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著力推進五大區域中心建設,發展壯大六大產業集群,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打造宜居宜業、健康養生的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做強新耀主城區、做大南北連線帶、做優王印老城區、做美宜君秀美山城,“北市區—黃堡—董家河—耀州—新區—坡頭”的帶狀組團型城市形態進一步發展完善,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更加最佳化,市域形成“北疏南擴、南北互聯、新耀一體、景城相融、產城結合”的城鎮空間格局。2021年,全市實有人口達到100萬。聚焦“兩新一重”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動經濟轉船恥姜型升級,促進教科文衛體等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區域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鄉統籌一體化機制更加完善,發展更加協調。培育一批設施完善、產業興旺的特色產業鎮村,重點鎮規模效益和聚集效應不斷突顯,建成縣域經濟副中心。
  二、重點任務
  (一)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銅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及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地下綜合管廊等專項規劃修編工作,指導各項建設科學有序進行。加強城市設計和建築風貌管控,制定城市風貌設計導則,著力挖掘城市內涵,彰顯城市文化特色,留住城市記憶,傳承城市文明。全面做好建制鎮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工作。(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以下各項多妹精工作均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具體落實,不再逐項列舉)
  (二)推進人口總量增容梯度分布。全面放開戶籍準入條件,簡化落戶辦理流程和時限,取消區縣局和派出所審批,直接由戶籍民警辦理,對引進人才、行動不便人群、集中辦理人群,上門辦理證件。對來銅就業創業的高層次人才、科技人員按照相關政策給精拒嘗予補助支持,用足用好創新創業、人才培訓專項資金。打造“人才公寓”,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和酒店式服務。結合城市“三疏”,有序推動人口梯度轉移。引導鄉村人口向城鎮集中,北市區人口向南市區疏解。引導鼓勵王益區、印台區棚改被征遷民眾在新區安置,市財政給予每套每平方米補貼300-500元獎勵(每套不超過5萬元),征遷補償費用市區按6:4比例分擔。2020年、2021年全市人口分別淨增3萬、2萬,王益區、印台區每年分別向新區轉移常住人口5000人。(牽頭單位:市公安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
  (三)加快城市綜合交通網路建設。圍繞區域交通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實現城市路網內通外聯。實腿拔欠戲施交通重點項目13個,市汽車客運總站等4個項目建成,合鳳高速銅川段等3個項目主體建成,新開工玉皇閣二號橋及引線工程、西延高鐵銅川段等6個項目。推進西安奔霸恥院捷運延伸線、黃陵經銅川至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貨運快速通道等5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煮煉日落地建設。改善農村公路100公里,全面建成內通外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網路。爭取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落地建設。全面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最佳化站點布局,擴大公交覆蓋範圍,新增更新新能源公車230輛、巡遊計程車100輛,提高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推動定製客運、定製公交等道路客運服務新業態發展。圍繞區域交通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實現城市路網內通外聯。實施交通重點項目13個,市汽車客運總站等4個項目建成,合鳳高速銅川段等3個項目主體建成,新開工玉皇閣二號橋及引線工程、西延高鐵銅川段等6個項目。推進西安捷運延伸線、黃陵經銅川至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貨運快速通道等5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落地建設。改善農村公路100公里,全面建成內通外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網路。爭取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落地建設。全面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最佳化站點布局,擴大公交覆蓋範圍,新增更新新能源公車230輛、巡遊計程車100輛,提高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推動定製客運、定製公交等道路客運服務新業態發展。(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
  推進城市道路骨架延伸提質。加快構建新區西北片區交通骨架,西北環線、航天大道建成通車,完善華夏北道、西南環線項目前期工作,儘快開工建設。打通恆春西路、鴻基西路、長興路、繡園路等8條斷頭路,完成新區正陽路、朝陽路等7條道路、北市區一、二馬路等主要幹道病害治理改造提升,進一步完善道路功能,提升服務品質。最佳化街區路網結構,完成大同路、健康路、河堤路等微循環道路改造提升,在有條件的區域探索開展街區制改造,建立級配合理的路網系統。(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開發投資公司)
  (四)推進物流倉儲體系建設。以服務關中、輻射西北,建設區域商貿中心為目標,加快西延高鐵、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華能銅川照金電廠鐵路專運線、合鳳高速銅川段等項目建設。推進西北耐物流園、陝果現代農資產業園、關莊農批電商物流(扶貧)產業園、銅川渭北智慧物流產業園、中農聯關中(銅川)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物流集聚區建設。支持摩貝、海科等平台企業在我市落地物流倉儲項目,建設“京東雲倉”,整合全市物流資源,引導快遞企業入駐配送網路。推進“物聯網+物流”建設,加大數位技術套用,加快市場化貨運網路平台建設。組建物流運輸集團,加快發展冷鏈物流、農村物流、智慧物流、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基礎支撐能力。以服務關中、輻射西北,建設區域商貿中心為目標,加快西延高鐵、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華能銅川照金電廠鐵路專運線、合鳳高速銅川段等項目建設。推進西北耐物流園、陝果現代農資產業園、關莊農批電商物流(扶貧)產業園、銅川渭北智慧物流產業園、中農聯關中(銅川)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物流集聚區建設。支持摩貝、海科等平台企業在我市落地物流倉儲項目,建設“京東雲倉”,整合全市物流資源,引導快遞企業入駐配送網路。推進“物聯網+物流”建設,加大數位技術套用,加快市場化貨運網路平台建設。組建物流運輸集團,加快發展冷鏈物流、農村物流、智慧物流、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基礎支撐能力。(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五)打造現代化教育服務體系。圍繞建設區域教育中心,大力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打造一流教育品牌。編制《2020-2025年全市中國小幼稚園布局專項規劃》,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畫,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專項治理,2020年,爭取中省支持資金2億元,實施中國小、幼稚園建設改造項目37個。積極爭取陝西中醫藥大學銅川校區建設,引進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銅川學校在銅開辦,西安理工大學銅川分校開工建設,加快體育專修學院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六)加快醫療衛生事業均衡發展。圍繞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制定印發《銅川市主城區醫療機構布點規劃》,加快推進國家老年公園、市婦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等10個醫療、康養項目建設改造。鞏固三甲醫院創建成果,提升疑難病症救治能力,引進知名醫院和重點專科進駐銅川。建設1個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改造一批市縣級綜合醫院感染病區,補齊公共衛生應急短板。全面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方案,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計畫,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醫療機構建設,促進遠程醫療服務向貧困地區延伸,到2023年建成孫思邈中醫堂200個,推進鄉鎮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健全全民健康信息系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普惠醫療,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通過差別化醫保支付和價格政策,支持和引導病人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圍繞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制定印發《銅川市主城區醫療機構布點規劃》,加快推進國家老年公園、市婦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等10個醫療、康養項目建設改造。鞏固三甲醫院創建成果,提升疑難病症救治能力,引進知名醫院和重點專科進駐銅川。建設1個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改造一批市縣級綜合醫院感染病區,補齊公共衛生應急短板。全面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方案,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計畫,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醫療機構建設,促進遠程醫療服務向貧困地區延伸,到2023年建成孫思邈中醫堂200個,推進鄉鎮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健全全民健康信息系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普惠醫療,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通過差別化醫保支付和價格政策,支持和引導病人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牽頭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醫保局)
  (七)大力推進文體事業發展。圍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銅川體育館建成投運,加快銅川游泳館等體育重點項目建設,策劃包裝西北冰雪運動中心、銅川電競館項目。廣泛開展體育健康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鎮、進社區、進學校活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賽事,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對在銅舉辦重大賽事的單位給予資金補助。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建立紅色文化、耀州窯工藝、中醫養生等文化研學基地,提升銅川文化影響力。繼續利用銅川書畫公園宣傳推廣書畫藝術,開展書畫展、書畫大賽等文化活動,研發特色文旅產品。圍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銅川體育館建成投運,加快銅川游泳館等體育重點項目建設,策劃包裝西北冰雪運動中心、銅川電競館項目。廣泛開展體育健康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鎮、進社區、進學校活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賽事,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對在銅舉辦重大賽事的單位給予資金補助。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建立紅色文化、耀州窯工藝、中醫養生等文化研學基地,提升銅川文化影響力。繼續利用銅川書畫公園宣傳推廣書畫藝術,開展書畫展、書畫大賽等文化活動,研發特色文旅產品。(牽頭單位:市文化和旅遊局、市體育局)
  (八)加強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以城鄉社區格線化管理服務模式為依託,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習推廣紅旗社區“一站到底”智慧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社區組織在服務民眾中的作用,指導建立健全居民代表大會、業主委員會等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廣泛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環境。提高城鎮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力爭2023年智慧社區和省級標準化示範社區全覆蓋。以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抓手,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快速發展。2022年,市老年服務中心等5個大中型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成投用,培育2家以上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每個區縣至少打造1個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護理型床位達到50%以上,政府運營養老機構床位數不超過50%。2023年,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全覆蓋,建成一批託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全托式日間照料中心,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0%以上交由社會運營。以城鄉社區格線化管理服務模式為依託,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習推廣紅旗社區“一站到底”智慧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社區組織在服務民眾中的作用,指導建立健全居民代表大會、業主委員會等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廣泛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環境。提高城鎮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力爭2023年智慧社區和省級標準化示範社區全覆蓋。以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抓手,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快速發展。2022年,市老年服務中心等5個大中型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成投用,培育2家以上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每個區縣至少打造1個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護理型床位達到50%以上,政府運營養老機構床位數不超過50%。2023年,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全覆蓋,建成一批託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全托式日間照料中心,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0%以上交由社會運營。(牽頭單位:市民政局)
  (九)加快市場主體培育,加強農貿市場建設管理。以市場主體倍增計畫為基礎,突出“長個子,增體質”,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萬戶,助推高質量發展。根據城市空間規劃及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改造長豐市場、招商市場、新橋便民市場等10個農貿市場,3年內建成裕豐園、銅煤小區、錦陽新城3處農貿市場,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徹底解決農貿市場髒亂差等問題。以市場主體倍增計畫為基礎,突出“長個子,增體質”,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萬戶,助推高質量發展。根據城市空間規劃及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改造長豐市場、招商市場、新橋便民市場等10個農貿市場,3年內建成裕豐園、銅煤小區、錦陽新城3處農貿市場,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徹底解決農貿市場髒亂差等問題。(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十)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結合城市“三疏”有關要求,加快推進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2020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00套以上,新區袁家村、文家村、高家村、郭家村、石仁村5個棚改項目5206套改造任務全面推進,力爭2022年改造完成。尊重民眾意願,結合小區現狀和資金籌措情況,分類施策有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徹底改造水、電、路、氣、暖、綠化、照明等基礎設施,改觀小區面貌,整治小區“髒、亂、差”現象,積極推進與小區緊密關聯的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改造,有條件的小區或片區可統籌考慮增設養老托幼、便民市場、停車場、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務設施,可探索引入社會資本開展綜合改造。爭取3年內完成現存432個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區縣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結合城市“三疏”有關要求,加快推進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2020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00套以上,新區袁家村、文家村、高家村、郭家村、石仁村5個棚改項目5206套改造任務全面推進,力爭2022年改造完成。尊重民眾意願,結合小區現狀和資金籌措情況,分類施策有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徹底改造水、電、路、氣、暖、綠化、照明等基礎設施,改觀小區面貌,整治小區“髒、亂、差”現象,積極推進與小區緊密關聯的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改造,有條件的小區或片區可統籌考慮增設養老托幼、便民市場、停車場、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務設施,可探索引入社會資本開展綜合改造。爭取3年內完成現存432個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區縣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自然資源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十一)最佳化城市地下管網建設。開展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北市區加快更新改造老化管網,補足缺失管網,南市區優先打通斷頭管網,穩步推進雨污分流。2020年完成城鎮排水管網摸排及整改方案制定,完成漆水河城市區域內污水收集主管網更新改造。2021年底,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完成市政雨污混接錯接治理和老舊管網修復改造,解決雨污水混接錯接、河水倒灌、溢流污染。2023年全面消除現存城市易澇點,建成區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持續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進一步降低漏損率。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由所在區縣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將用水、用電、市政道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至項目用地紅線,保障項目水、電、路、氣等基本需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修編,逐步開展建成區主要道路架空線路落地改造。制定管線入廊政策檔案和收費標準,推進管廊管理運營一體化、專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綜合管廊投資運營。開展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北市區加快更新改造老化管網,補足缺失管網,南市區優先打通斷頭管網,穩步推進雨污分流。2020年完成城鎮排水管網摸排及整改方案制定,完成漆水河城市區域內污水收集主管網更新改造。2021年底,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完成市政雨污混接錯接治理和老舊管網修復改造,解決雨污水混接錯接、河水倒灌、溢流污染。2023年全面消除現存城市易澇點,建成區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持續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進一步降低漏損率。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由所在區縣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將用水、用電、市政道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至項目用地紅線,保障項目水、電、路、氣等基本需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修編,逐步開展建成區主要道路架空線路落地改造。制定管線入廊政策檔案和收費標準,推進管廊管理運營一體化、專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綜合管廊投資運營。(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銅川供電局、電信銅川分公司、移動銅川分公司、聯通銅川分公司、廣電銅川分公司)
  (十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光網”雙千兆示範城市創建,年底前,完成全市主城區連續覆蓋及第十四屆運動會場館、重點景區、重點工業園區的5G覆蓋。加快落地“雲上銅川”,深化“5G+大數據”在應急管理和公共衛生防控中套用。全力構建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體系,超前布局航天科技、數字經濟、智慧型製造、智慧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集加油、加氣(LNG、CNG)、充電樁、星級廁所、車輛美容等功能的城市能源島建設,分批次推進18個項目建設,一年內建成投產。加強與科大訊飛、特來電等知名企業對接,在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城市充電樁建設等領域加深合作,高質量推進項目謀劃落地。加快5G、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光網”雙千兆示範城市創建,年底前,完成全市主城區連續覆蓋及第十四屆運動會場館、重點景區、重點工業園區的5G覆蓋。加快落地“雲上銅川”,深化“5G+大數據”在應急管理和公共衛生防控中套用。全力構建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體系,超前布局航天科技、數字經濟、智慧型製造、智慧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集加油、加氣(LNG、CNG)、充電樁、星級廁所、車輛美容等功能的城市能源島建設,分批次推進18個項目建設,一年內建成投產。加強與科大訊飛、特來電等知名企業對接,在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城市充電樁建設等領域加深合作,高質量推進項目謀劃落地。(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能源局)
  (十三)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主幹道改造提升,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增加公廁布點,增強城市承載能力。推進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設施向村鎮延伸,推動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高標準建設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補齊環衛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完善排水體系,推動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提質達標,實現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和穩定運行。按照“以城帶鄉、協同推進”的原則,2021年底前建立完善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體系,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實施陽光帶狀廣場和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合理布局城郊綠化空間。以華原道“嚴管一條街”為示範,不斷拓展和延伸,開展城鎮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將環衛保潔和污水處理經費按事權劃分納入市、區級財政預算管理。積極推進中水回用,推廣海綿城市理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各區縣政府建設全域覆蓋、協同共享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區縣平台與市級平台聯通,推動城市格線化管理工作全覆蓋。加快城市主幹道改造提升,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增加公廁布點,增強城市承載能力。推進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設施向村鎮延伸,推動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高標準建設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補齊環衛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完善排水體系,推動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提質達標,實現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和穩定運行。按照“以城帶鄉、協同推進”的原則,2021年底前建立完善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體系,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實施陽光帶狀廣場和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合理布局城郊綠化空間。以華原道“嚴管一條街”為示範,不斷拓展和延伸,開展城鎮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將環衛保潔和污水處理經費按事權劃分納入市、區級財政預算管理。積極推進中水回用,推廣海綿城市理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各區縣政府建設全域覆蓋、協同共享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區縣平台與市級平台聯通,推動城市格線化管理工作全覆蓋。(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林業局)
  (十四)激發城市夜間經濟活力。打造餐飲集聚型、文體消費型、便利服務型、百姓生活型夜間經濟集聚區,促進夜間時尚購物,發展夜間特色餐飲,創造夜間文化氛圍,倡導夜間健身娛樂新風尚。推動城市核心商圈、商業綜合體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延長營業時間,引導建設夜間購物街區、商場和24小時便利店,對延時營業的商場、便利店、餐飲等企業由區縣財政予以補助。改造提升與新建培育並舉,通過增設文化演出、影視、娛樂等服務項目以及街區亮化、智慧型化等舉措,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經濟消費氛圍。在每個區縣打造1條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最佳化夜間經濟街區附近公共運輸線路設定,加密運行班次,部分區域延長晚間運營時間。打造餐飲集聚型、文體消費型、便利服務型、百姓生活型夜間經濟集聚區,促進夜間時尚購物,發展夜間特色餐飲,創造夜間文化氛圍,倡導夜間健身娛樂新風尚。推動城市核心商圈、商業綜合體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延長營業時間,引導建設夜間購物街區、商場和24小時便利店,對延時營業的商場、便利店、餐飲等企業由區縣財政予以補助。改造提升與新建培育並舉,通過增設文化演出、影視、娛樂等服務項目以及街區亮化、智慧型化等舉措,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經濟消費氛圍。在每個區縣打造1條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最佳化夜間經濟街區附近公共運輸線路設定,加密運行班次,部分區域延長晚間運營時間。(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遊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十五)激勵加快重點鎮村建設。按照《銅川市支持鎮域經濟發展激勵獎補辦法(試行)》,圍繞促進鄉鎮(街道)域經濟規模提升、市場主體培育、財源培植、金融保險支農惠農等方面,採取專項資金補助方式予以激勵獎補。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向各特色產業鎮、村傾斜。各鎮要按照《陝西省重點鎮建設標準》有關要求,加快鎮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和住房保障水平,有效集聚鎮區人口。按照《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指導意見》,科學有效評價鎮域經濟年度發展情況,持續開展年度考核排名。。按照《銅川市支持鎮域經濟發展激勵獎補辦法(試行)》,圍繞促進鄉鎮(街道)域經濟規模提升、市場主體培育、財源培植、金融保險支農惠農等方面,採取專項資金補助方式予以激勵獎補。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向各特色產業鎮、村傾斜。各鎮要按照《陝西省重點鎮建設標準》有關要求,加快鎮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和住房保障水平,有效集聚鎮區人口。按照《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指導意見》,科學有效評價鎮域經濟年度發展情況,持續開展年度考核排名。(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統計局)
  (十六)“一區一策”推進城鎮化建設
  1. 耀州區。強化特色文化凝鍊及文化載體建設,加快康養產業鏈條延伸和品質提升,深挖並傳承做大傳統民俗文化產業,整合開發獨具特色美食文化產業,錯位打造新耀傳統民俗休閒體驗中心。按照新耀思想通、空間通、產業通的要求,全力推進新耀水系和新耀連線帶建設,共配共建公共服務設施,加快推進新耀一體化發展。加大對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恢復歷史文化古城風貌和街區,加快推進道路提升改造。發展和培育物聯網、區塊鏈、智慧城市管理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打造集工業品電商、結算中心、雙創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和人才孵化中心為一體的現代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2. 王益區。以“打造休閒購物中心、建設配套加工基地、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為主攻方向,堅持“1126”(一區、一商圈、城市“雙修”、六大產業)發展思路,抓機遇、強優勢、補短板,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建“一區”——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一商圈”——文化宮片區“城市商圈”,輻射帶動體育場、正大商城、紅旗商業步行街、華潤萬家、九州國際、金茂大廈等人群密集區域和商業綜合體系統化、一體化發展。大力開展城市“雙修”,持續開展城市“三疏”,實施續建、新建棚改項目13個,推進人口梯度轉移,完成育才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推進生態治理,改善5000餘戶民眾居住環境。
  3. 印台區。以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統領,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加快工業轉型突破、培育三產擴規增量、做新做靚城鎮經濟”工作方針,大力實施“農業立區、工業強區、文旅興區、城市靚區”四大戰略,搶抓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革命老區建設重大機遇,堅持項目帶動、投資拉動,落實“農業增效、工業轉型、文旅開發、城鄉統籌、民生改善”五大行動計畫,招大引強,速育產業,做強支撐,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域內外市場互通、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努力打造印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工業轉型創新區、文化旅遊特色區和生態城市宜居區。圍繞“三疏”,穩步推進城關街道等12個棚改項目,力爭棚改任務“清零”,為城市發展騰出更多空間,實現人口有序轉移。加快推進91個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改造工程,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扮靚城市容貌。著力打造“一鎮一特色”的產業格局。
  4. 宜君縣。緊抓省級縣域經濟發展和縣城建設試點縣機遇,堅持人文和諧理念,突出生態園林特點,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彰顯秀美山城特色。繼續推進縣城道路、管網提標升級、美化亮化項目建設,加快農貿市場、生活垃圾處理廠、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提高承載能力。進一步放大旅遊資源優勢,著力培育具有影響力的旅遊產業集群和品牌,持續為全域旅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圍繞建設特色現代農業、避暑康養、中醫藥、新能源“四大產業基地”和打造縣域經濟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幸福產業發展示範區目標,力爭建設產、城、人融合的中國知名生態養生避暑山城,不斷提升縣城品位。向東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拉大城區框架,完善主城區服務功能,形成縣城主城區政務商貿、上城總部經濟歷史文化、城北現代物流、南山避暑休閒、高鐵新城、花溪谷文旅康養“六大經濟板塊”,提升和強化縣城對整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管理格線化力推精細管理上合階。
  5. 新區。圍繞“新耀一體化”總要求,全力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銅川新材料產業園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兩大市級園區為承載,著力打造以中醫藥產業為主的大健康、以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的裝備製造、以高端航汽鋁產業為主的新材料、以商業航天城為主的高科技和以現代商貿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經濟等“五個重點產業集群”。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主幹路網全部建成,主幹排水管道全部貫通,全面實現雨污分流。完成袁家村、文家村、高家村、郭家村、石仁村棚戶區改造,調整最佳化用地布局,為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空間,促進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
  三、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理順機制強化保障
  (一)完善土地利用機制。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管控支持作用,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統籌調劑安排城鎮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鈎、工礦廢棄地復墾指標優先向重點項目、重點鎮傾斜,在年度土地利用計畫和土地利用指標上予以傾斜,應保盡保,優先審批供應。以出讓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可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靈活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準確把握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取向,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堅持市場導向,因勢利導,通過最佳化城鎮土地利用結構、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鎮土地綜合承載能力。科學擬定住宅用地供應滾動計畫,綜合考慮房地產去庫存,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應,有保有壓、最佳化結構,分類調控,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應保盡保。(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二)完善住房管理機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繼續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的孤老病殘、優撫對象、軍隊退役人員等特殊群體優先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青年醫生、青年教師、市級以上勞模、拔尖人才、道德模範及銅川好人等群體精準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將北市區市本級公租房空置房源統籌用於王益區、印台區棚戶區改造中的困難戶和“三供一業”、老舊小區改造危房戶安置,或作為“雙創”基地、文化教育、養老等重大項目周轉用房,也可在有需求前暫按市場價格向社會出租,各類園區公租房空置房源可整體出租作為園區企業職工周轉用房,實行差異化租售政策,充分發揮公租房的社會保障效益,按照“收支兩條線”原則做好資金管理,按照《銅川市公租房盤活工作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用一年時間分類施策完成全市空置公租房盤活利用。鼓勵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積極引導改造居民購買商品房用做安置房,打通存量商品房和棚改安置房通道。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落實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建築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出台“一城一策”精準調控工作方案。通過公租房保障貨幣化租賃補貼、培育發展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庫存商品房租賃業務等方式,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聚焦熱點難點,近兩年再解決2萬戶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出台《銅川市物業管理條例》,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物業服務行業誠信管理,建立健全社區管理物業機制,協調化解物業領域矛盾糾紛,全面提升全市物業企業服務水平。深入推進“美好幸福小區”創建活動,每年創建10個以上。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繼續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的孤老病殘、優撫對象、軍隊退役人員等特殊群體優先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青年醫生、青年教師、市級以上勞模、拔尖人才、道德模範及銅川好人等群體精準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將北市區市本級公租房空置房源統籌用於王益區、印台區棚戶區改造中的困難戶和“三供一業”、老舊小區改造危房戶安置,或作為“雙創”基地、文化教育、養老等重大項目周轉用房,也可在有需求前暫按市場價格向社會出租,各類園區公租房空置房源可整體出租作為園區企業職工周轉用房,實行差異化租售政策,充分發揮公租房的社會保障效益,按照“收支兩條線”原則做好資金管理,按照《銅川市公租房盤活工作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用一年時間分類施策完成全市空置公租房盤活利用。鼓勵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積極引導改造居民購買商品房用做安置房,打通存量商品房和棚改安置房通道。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落實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建築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出台“一城一策”精準調控工作方案。通過公租房保障貨幣化租賃補貼、培育發展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庫存商品房租賃業務等方式,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聚焦熱點難點,近兩年再解決2萬戶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出台《銅川市物業管理條例》,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物業服務行業誠信管理,建立健全社區管理物業機制,協調化解物業領域矛盾糾紛,全面提升全市物業企業服務水平。深入推進“美好幸福小區”創建活動,每年創建1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公積金中心、市聯合徵信中心、人民銀行銅川市中心支行、銅川銀保監分局)
  (三)最佳化管理體制機制
  一是分級保障。各級財政入庫的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用於同級城市維護建設方面支出,移交和委託市級管理的項目和區域由市財政予以保障。充分發揮鄉鎮財政所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增加鄉鎮財源建設,激發內生動力。(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二是下放審批管理許可權。推行規劃用地業務“五下放”,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含臨時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含臨時工程規劃許可、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建設用地查驗和規劃條件核實、臨時用地審批許可權下放各區縣自然資源分局。將王益區、印台區建築市場和建築行業監督管理許可權下放區級住建部門。將市級直管公房資產和管理許可權下放區縣住建部門。將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歸集、審批監管許可權下放區縣住建部門。將燃氣經營許可、燃氣經營者改動市政燃氣設施審批,城市基礎設施維護、環衛保潔管理許可權和維護資金下放區縣住建部門。(牽頭單位:市委編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三是理順建設管理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區縣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原則上由區縣政府負責,市級各部門予以業務指導和項目、資金支持。各區縣加大基層執法人員配備比例,構建“市、區、街道辦(鎮)”三級格線化執法管理機制,提高執法效率。市工信局配合市委政研室做好調查研究,理順工業園區發展機制,落實工業園區行政管理許可權,提高行政服務效率,構建園區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園區事務園內辦結,力爭將園區建設成政策最優、審批最簡、機制最活、效率最高、環境最優的“特區”。鼓勵園區按需配建教科文衛等公共服務設施、實施房地產等商業開發項目,探索建立市場化運作模式。園區的征地拆遷、環境保障等社會事務由所在地區縣政府、鄉鎮街辦全力做好配合。(牽頭單位:市委編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各相關審批單位)
  四是簡化審批流程。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審批開闢“綠色通道”,對行政審批服務部門須在審批前開展技術評估評審的,不再由申請人承擔費用。實行規劃用地業務辦理“五同步”,將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審查和調整、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劃撥用地批准、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建設用地核驗和規劃條件核實分別合併辦理。實行容缺審查、告知承諾制,加快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辦理。(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批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
  (四)健全城鎮化投融資機制。強化財政資金引導,推進資金有效整合,最佳化政府融資結構,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強化政銀企協同對接機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項目建設和運營,利用“融資+融智”模式提升地方金融保障能力。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擔保費率,加強對規上企業融資利息補貼。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在中省政府債券的相關政策框架下,積極爭取新增債券規模,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金融辦)
  (五)強化組織保障。成立銅川市推進新型城鎮化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信、公安、民政、財政、人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水務、農業農村、商務、文化旅遊、衛健、體育、統計、扶貧、能源、金融辦、編辦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能,做好推進新型城鎮化配套政策制定和完善,強化對各區縣新型城鎮化工作的指導。各區縣進一步完善城鎮化工作機制,加強協調對接,統籌推進本地區新型城鎮化工作,共同推動新型城鎮化取得更大成效。(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9日 
  (三)加快城市綜合交通網路建設。圍繞區域交通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實現城市路網內通外聯。實施交通重點項目13個,市汽車客運總站等4個項目建成,合鳳高速銅川段等3個項目主體建成,新開工玉皇閣二號橋及引線工程、西延高鐵銅川段等6個項目。推進西安捷運延伸線、黃陵經銅川至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貨運快速通道等5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落地建設。改善農村公路100公里,全面建成內通外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網路。爭取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落地建設。全面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最佳化站點布局,擴大公交覆蓋範圍,新增更新新能源公車230輛、巡遊計程車100輛,提高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推動定製客運、定製公交等道路客運服務新業態發展。圍繞區域交通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實現城市路網內通外聯。實施交通重點項目13個,市汽車客運總站等4個項目建成,合鳳高速銅川段等3個項目主體建成,新開工玉皇閣二號橋及引線工程、西延高鐵銅川段等6個項目。推進西安捷運延伸線、黃陵經銅川至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貨運快速通道等5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落地建設。改善農村公路100公里,全面建成內通外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網路。爭取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落地建設。全面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最佳化站點布局,擴大公交覆蓋範圍,新增更新新能源公車230輛、巡遊計程車100輛,提高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推動定製客運、定製公交等道路客運服務新業態發展。(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
  推進城市道路骨架延伸提質。加快構建新區西北片區交通骨架,西北環線、航天大道建成通車,完善華夏北道、西南環線項目前期工作,儘快開工建設。打通恆春西路、鴻基西路、長興路、繡園路等8條斷頭路,完成新區正陽路、朝陽路等7條道路、北市區一、二馬路等主要幹道病害治理改造提升,進一步完善道路功能,提升服務品質。最佳化街區路網結構,完成大同路、健康路、河堤路等微循環道路改造提升,在有條件的區域探索開展街區制改造,建立級配合理的路網系統。(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開發投資公司)
  (四)推進物流倉儲體系建設。以服務關中、輻射西北,建設區域商貿中心為目標,加快西延高鐵、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華能銅川照金電廠鐵路專運線、合鳳高速銅川段等項目建設。推進西北耐物流園、陝果現代農資產業園、關莊農批電商物流(扶貧)產業園、銅川渭北智慧物流產業園、中農聯關中(銅川)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物流集聚區建設。支持摩貝、海科等平台企業在我市落地物流倉儲項目,建設“京東雲倉”,整合全市物流資源,引導快遞企業入駐配送網路。推進“物聯網+物流”建設,加大數位技術套用,加快市場化貨運網路平台建設。組建物流運輸集團,加快發展冷鏈物流、農村物流、智慧物流、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基礎支撐能力。以服務關中、輻射西北,建設區域商貿中心為目標,加快西延高鐵、宜君通用機場、照金航材物流機場、華能銅川照金電廠鐵路專運線、合鳳高速銅川段等項目建設。推進西北耐物流園、陝果現代農資產業園、關莊農批電商物流(扶貧)產業園、銅川渭北智慧物流產業園、中農聯關中(銅川)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物流集聚區建設。支持摩貝、海科等平台企業在我市落地物流倉儲項目,建設“京東雲倉”,整合全市物流資源,引導快遞企業入駐配送網路。推進“物聯網+物流”建設,加大數位技術套用,加快市場化貨運網路平台建設。組建物流運輸集團,加快發展冷鏈物流、農村物流、智慧物流、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基礎支撐能力。(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五)打造現代化教育服務體系。圍繞建設區域教育中心,大力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打造一流教育品牌。編制《2020-2025年全市中國小幼稚園布局專項規劃》,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畫,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專項治理,2020年,爭取中省支持資金2億元,實施中國小、幼稚園建設改造項目37個。積極爭取陝西中醫藥大學銅川校區建設,引進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銅川學校在銅開辦,西安理工大學銅川分校開工建設,加快體育專修學院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六)加快醫療衛生事業均衡發展。圍繞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制定印發《銅川市主城區醫療機構布點規劃》,加快推進國家老年公園、市婦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等10個醫療、康養項目建設改造。鞏固三甲醫院創建成果,提升疑難病症救治能力,引進知名醫院和重點專科進駐銅川。建設1個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改造一批市縣級綜合醫院感染病區,補齊公共衛生應急短板。全面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方案,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計畫,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醫療機構建設,促進遠程醫療服務向貧困地區延伸,到2023年建成孫思邈中醫堂200個,推進鄉鎮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健全全民健康信息系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普惠醫療,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通過差別化醫保支付和價格政策,支持和引導病人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圍繞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制定印發《銅川市主城區醫療機構布點規劃》,加快推進國家老年公園、市婦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等10個醫療、康養項目建設改造。鞏固三甲醫院創建成果,提升疑難病症救治能力,引進知名醫院和重點專科進駐銅川。建設1個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改造一批市縣級綜合醫院感染病區,補齊公共衛生應急短板。全面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方案,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計畫,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醫療機構建設,促進遠程醫療服務向貧困地區延伸,到2023年建成孫思邈中醫堂200個,推進鄉鎮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健全全民健康信息系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普惠醫療,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通過差別化醫保支付和價格政策,支持和引導病人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牽頭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醫保局)
  (七)大力推進文體事業發展。圍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銅川體育館建成投運,加快銅川游泳館等體育重點項目建設,策劃包裝西北冰雪運動中心、銅川電競館項目。廣泛開展體育健康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鎮、進社區、進學校活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賽事,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對在銅舉辦重大賽事的單位給予資金補助。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建立紅色文化、耀州窯工藝、中醫養生等文化研學基地,提升銅川文化影響力。繼續利用銅川書畫公園宣傳推廣書畫藝術,開展書畫展、書畫大賽等文化活動,研發特色文旅產品。圍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銅川體育館建成投運,加快銅川游泳館等體育重點項目建設,策劃包裝西北冰雪運動中心、銅川電競館項目。廣泛開展體育健康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鎮、進社區、進學校活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賽事,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對在銅舉辦重大賽事的單位給予資金補助。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建立紅色文化、耀州窯工藝、中醫養生等文化研學基地,提升銅川文化影響力。繼續利用銅川書畫公園宣傳推廣書畫藝術,開展書畫展、書畫大賽等文化活動,研發特色文旅產品。(牽頭單位:市文化和旅遊局、市體育局)
  (八)加強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以城鄉社區格線化管理服務模式為依託,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習推廣紅旗社區“一站到底”智慧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社區組織在服務民眾中的作用,指導建立健全居民代表大會、業主委員會等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廣泛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環境。提高城鎮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力爭2023年智慧社區和省級標準化示範社區全覆蓋。以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抓手,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快速發展。2022年,市老年服務中心等5個大中型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成投用,培育2家以上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每個區縣至少打造1個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護理型床位達到50%以上,政府運營養老機構床位數不超過50%。2023年,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全覆蓋,建成一批託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全托式日間照料中心,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0%以上交由社會運營。以城鄉社區格線化管理服務模式為依託,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習推廣紅旗社區“一站到底”智慧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社區組織在服務民眾中的作用,指導建立健全居民代表大會、業主委員會等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廣泛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環境。提高城鎮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力爭2023年智慧社區和省級標準化示範社區全覆蓋。以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抓手,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快速發展。2022年,市老年服務中心等5個大中型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成投用,培育2家以上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每個區縣至少打造1個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護理型床位達到50%以上,政府運營養老機構床位數不超過50%。2023年,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全覆蓋,建成一批託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全托式日間照料中心,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0%以上交由社會運營。(牽頭單位:市民政局)
  (九)加快市場主體培育,加強農貿市場建設管理。以市場主體倍增計畫為基礎,突出“長個子,增體質”,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萬戶,助推高質量發展。根據城市空間規劃及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改造長豐市場、招商市場、新橋便民市場等10個農貿市場,3年內建成裕豐園、銅煤小區、錦陽新城3處農貿市場,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徹底解決農貿市場髒亂差等問題。以市場主體倍增計畫為基礎,突出“長個子,增體質”,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萬戶,助推高質量發展。根據城市空間規劃及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改造長豐市場、招商市場、新橋便民市場等10個農貿市場,3年內建成裕豐園、銅煤小區、錦陽新城3處農貿市場,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徹底解決農貿市場髒亂差等問題。(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十)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結合城市“三疏”有關要求,加快推進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2020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00套以上,新區袁家村、文家村、高家村、郭家村、石仁村5個棚改項目5206套改造任務全面推進,力爭2022年改造完成。尊重民眾意願,結合小區現狀和資金籌措情況,分類施策有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徹底改造水、電、路、氣、暖、綠化、照明等基礎設施,改觀小區面貌,整治小區“髒、亂、差”現象,積極推進與小區緊密關聯的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改造,有條件的小區或片區可統籌考慮增設養老托幼、便民市場、停車場、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務設施,可探索引入社會資本開展綜合改造。爭取3年內完成現存432個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區縣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結合城市“三疏”有關要求,加快推進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2020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00套以上,新區袁家村、文家村、高家村、郭家村、石仁村5個棚改項目5206套改造任務全面推進,力爭2022年改造完成。尊重民眾意願,結合小區現狀和資金籌措情況,分類施策有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徹底改造水、電、路、氣、暖、綠化、照明等基礎設施,改觀小區面貌,整治小區“髒、亂、差”現象,積極推進與小區緊密關聯的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改造,有條件的小區或片區可統籌考慮增設養老托幼、便民市場、停車場、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務設施,可探索引入社會資本開展綜合改造。爭取3年內完成現存432個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區縣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自然資源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十一)最佳化城市地下管網建設。開展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北市區加快更新改造老化管網,補足缺失管網,南市區優先打通斷頭管網,穩步推進雨污分流。2020年完成城鎮排水管網摸排及整改方案制定,完成漆水河城市區域內污水收集主管網更新改造。2021年底,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完成市政雨污混接錯接治理和老舊管網修復改造,解決雨污水混接錯接、河水倒灌、溢流污染。2023年全面消除現存城市易澇點,建成區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持續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進一步降低漏損率。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由所在區縣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將用水、用電、市政道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至項目用地紅線,保障項目水、電、路、氣等基本需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修編,逐步開展建成區主要道路架空線路落地改造。制定管線入廊政策檔案和收費標準,推進管廊管理運營一體化、專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綜合管廊投資運營。開展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北市區加快更新改造老化管網,補足缺失管網,南市區優先打通斷頭管網,穩步推進雨污分流。2020年完成城鎮排水管網摸排及整改方案制定,完成漆水河城市區域內污水收集主管網更新改造。2021年底,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完成市政雨污混接錯接治理和老舊管網修復改造,解決雨污水混接錯接、河水倒灌、溢流污染。2023年全面消除現存城市易澇點,建成區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持續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進一步降低漏損率。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由所在區縣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將用水、用電、市政道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至項目用地紅線,保障項目水、電、路、氣等基本需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修編,逐步開展建成區主要道路架空線路落地改造。制定管線入廊政策檔案和收費標準,推進管廊管理運營一體化、專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綜合管廊投資運營。(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銅川供電局、電信銅川分公司、移動銅川分公司、聯通銅川分公司、廣電銅川分公司)
  (十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光網”雙千兆示範城市創建,年底前,完成全市主城區連續覆蓋及第十四屆運動會場館、重點景區、重點工業園區的5G覆蓋。加快落地“雲上銅川”,深化“5G+大數據”在應急管理和公共衛生防控中套用。全力構建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體系,超前布局航天科技、數字經濟、智慧型製造、智慧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集加油、加氣(LNG、CNG)、充電樁、星級廁所、車輛美容等功能的城市能源島建設,分批次推進18個項目建設,一年內建成投產。加強與科大訊飛、特來電等知名企業對接,在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城市充電樁建設等領域加深合作,高質量推進項目謀劃落地。加快5G、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光網”雙千兆示範城市創建,年底前,完成全市主城區連續覆蓋及第十四屆運動會場館、重點景區、重點工業園區的5G覆蓋。加快落地“雲上銅川”,深化“5G+大數據”在應急管理和公共衛生防控中套用。全力構建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體系,超前布局航天科技、數字經濟、智慧型製造、智慧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集加油、加氣(LNG、CNG)、充電樁、星級廁所、車輛美容等功能的城市能源島建設,分批次推進18個項目建設,一年內建成投產。加強與科大訊飛、特來電等知名企業對接,在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城市充電樁建設等領域加深合作,高質量推進項目謀劃落地。(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能源局)
  (十三)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主幹道改造提升,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增加公廁布點,增強城市承載能力。推進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設施向村鎮延伸,推動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高標準建設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補齊環衛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完善排水體系,推動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提質達標,實現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和穩定運行。按照“以城帶鄉、協同推進”的原則,2021年底前建立完善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體系,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實施陽光帶狀廣場和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合理布局城郊綠化空間。以華原道“嚴管一條街”為示範,不斷拓展和延伸,開展城鎮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將環衛保潔和污水處理經費按事權劃分納入市、區級財政預算管理。積極推進中水回用,推廣海綿城市理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各區縣政府建設全域覆蓋、協同共享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區縣平台與市級平台聯通,推動城市格線化管理工作全覆蓋。加快城市主幹道改造提升,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增加公廁布點,增強城市承載能力。推進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設施向村鎮延伸,推動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高標準建設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補齊環衛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完善排水體系,推動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提質達標,實現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和穩定運行。按照“以城帶鄉、協同推進”的原則,2021年底前建立完善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體系,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實施陽光帶狀廣場和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合理布局城郊綠化空間。以華原道“嚴管一條街”為示範,不斷拓展和延伸,開展城鎮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將環衛保潔和污水處理經費按事權劃分納入市、區級財政預算管理。積極推進中水回用,推廣海綿城市理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各區縣政府建設全域覆蓋、協同共享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區縣平台與市級平台聯通,推動城市格線化管理工作全覆蓋。(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林業局)
  (十四)激發城市夜間經濟活力。打造餐飲集聚型、文體消費型、便利服務型、百姓生活型夜間經濟集聚區,促進夜間時尚購物,發展夜間特色餐飲,創造夜間文化氛圍,倡導夜間健身娛樂新風尚。推動城市核心商圈、商業綜合體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延長營業時間,引導建設夜間購物街區、商場和24小時便利店,對延時營業的商場、便利店、餐飲等企業由區縣財政予以補助。改造提升與新建培育並舉,通過增設文化演出、影視、娛樂等服務項目以及街區亮化、智慧型化等舉措,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經濟消費氛圍。在每個區縣打造1條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最佳化夜間經濟街區附近公共運輸線路設定,加密運行班次,部分區域延長晚間運營時間。打造餐飲集聚型、文體消費型、便利服務型、百姓生活型夜間經濟集聚區,促進夜間時尚購物,發展夜間特色餐飲,創造夜間文化氛圍,倡導夜間健身娛樂新風尚。推動城市核心商圈、商業綜合體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延長營業時間,引導建設夜間購物街區、商場和24小時便利店,對延時營業的商場、便利店、餐飲等企業由區縣財政予以補助。改造提升與新建培育並舉,通過增設文化演出、影視、娛樂等服務項目以及街區亮化、智慧型化等舉措,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經濟消費氛圍。在每個區縣打造1條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最佳化夜間經濟街區附近公共運輸線路設定,加密運行班次,部分區域延長晚間運營時間。(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遊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十五)激勵加快重點鎮村建設。按照《銅川市支持鎮域經濟發展激勵獎補辦法(試行)》,圍繞促進鄉鎮(街道)域經濟規模提升、市場主體培育、財源培植、金融保險支農惠農等方面,採取專項資金補助方式予以激勵獎補。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向各特色產業鎮、村傾斜。各鎮要按照《陝西省重點鎮建設標準》有關要求,加快鎮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和住房保障水平,有效集聚鎮區人口。按照《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指導意見》,科學有效評價鎮域經濟年度發展情況,持續開展年度考核排名。。按照《銅川市支持鎮域經濟發展激勵獎補辦法(試行)》,圍繞促進鄉鎮(街道)域經濟規模提升、市場主體培育、財源培植、金融保險支農惠農等方面,採取專項資金補助方式予以激勵獎補。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向各特色產業鎮、村傾斜。各鎮要按照《陝西省重點鎮建設標準》有關要求,加快鎮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和住房保障水平,有效集聚鎮區人口。按照《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指導意見》,科學有效評價鎮域經濟年度發展情況,持續開展年度考核排名。(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統計局)
  (十六)“一區一策”推進城鎮化建設
  1. 耀州區。強化特色文化凝鍊及文化載體建設,加快康養產業鏈條延伸和品質提升,深挖並傳承做大傳統民俗文化產業,整合開發獨具特色美食文化產業,錯位打造新耀傳統民俗休閒體驗中心。按照新耀思想通、空間通、產業通的要求,全力推進新耀水系和新耀連線帶建設,共配共建公共服務設施,加快推進新耀一體化發展。加大對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恢復歷史文化古城風貌和街區,加快推進道路提升改造。發展和培育物聯網、區塊鏈、智慧城市管理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打造集工業品電商、結算中心、雙創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和人才孵化中心為一體的現代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2. 王益區。以“打造休閒購物中心、建設配套加工基地、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為主攻方向,堅持“1126”(一區、一商圈、城市“雙修”、六大產業)發展思路,抓機遇、強優勢、補短板,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建“一區”——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一商圈”——文化宮片區“城市商圈”,輻射帶動體育場、正大商城、紅旗商業步行街、華潤萬家、九州國際、金茂大廈等人群密集區域和商業綜合體系統化、一體化發展。大力開展城市“雙修”,持續開展城市“三疏”,實施續建、新建棚改項目13個,推進人口梯度轉移,完成育才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推進生態治理,改善5000餘戶民眾居住環境。
  3. 印台區。以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統領,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加快工業轉型突破、培育三產擴規增量、做新做靚城鎮經濟”工作方針,大力實施“農業立區、工業強區、文旅興區、城市靚區”四大戰略,搶抓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革命老區建設重大機遇,堅持項目帶動、投資拉動,落實“農業增效、工業轉型、文旅開發、城鄉統籌、民生改善”五大行動計畫,招大引強,速育產業,做強支撐,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域內外市場互通、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努力打造印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工業轉型創新區、文化旅遊特色區和生態城市宜居區。圍繞“三疏”,穩步推進城關街道等12個棚改項目,力爭棚改任務“清零”,為城市發展騰出更多空間,實現人口有序轉移。加快推進91個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改造工程,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扮靚城市容貌。著力打造“一鎮一特色”的產業格局。
  4. 宜君縣。緊抓省級縣域經濟發展和縣城建設試點縣機遇,堅持人文和諧理念,突出生態園林特點,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彰顯秀美山城特色。繼續推進縣城道路、管網提標升級、美化亮化項目建設,加快農貿市場、生活垃圾處理廠、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提高承載能力。進一步放大旅遊資源優勢,著力培育具有影響力的旅遊產業集群和品牌,持續為全域旅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圍繞建設特色現代農業、避暑康養、中醫藥、新能源“四大產業基地”和打造縣域經濟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幸福產業發展示範區目標,力爭建設產、城、人融合的中國知名生態養生避暑山城,不斷提升縣城品位。向東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拉大城區框架,完善主城區服務功能,形成縣城主城區政務商貿、上城總部經濟歷史文化、城北現代物流、南山避暑休閒、高鐵新城、花溪谷文旅康養“六大經濟板塊”,提升和強化縣城對整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管理格線化力推精細管理上合階。
  5. 新區。圍繞“新耀一體化”總要求,全力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銅川新材料產業園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兩大市級園區為承載,著力打造以中醫藥產業為主的大健康、以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的裝備製造、以高端航汽鋁產業為主的新材料、以商業航天城為主的高科技和以現代商貿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經濟等“五個重點產業集群”。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主幹路網全部建成,主幹排水管道全部貫通,全面實現雨污分流。完成袁家村、文家村、高家村、郭家村、石仁村棚戶區改造,調整最佳化用地布局,為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空間,促進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
  三、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理順機制強化保障
  (一)完善土地利用機制。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管控支持作用,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統籌調劑安排城鎮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鈎、工礦廢棄地復墾指標優先向重點項目、重點鎮傾斜,在年度土地利用計畫和土地利用指標上予以傾斜,應保盡保,優先審批供應。以出讓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可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靈活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準確把握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取向,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堅持市場導向,因勢利導,通過最佳化城鎮土地利用結構、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鎮土地綜合承載能力。科學擬定住宅用地供應滾動計畫,綜合考慮房地產去庫存,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應,有保有壓、最佳化結構,分類調控,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應保盡保。(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二)完善住房管理機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繼續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的孤老病殘、優撫對象、軍隊退役人員等特殊群體優先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青年醫生、青年教師、市級以上勞模、拔尖人才、道德模範及銅川好人等群體精準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將北市區市本級公租房空置房源統籌用於王益區、印台區棚戶區改造中的困難戶和“三供一業”、老舊小區改造危房戶安置,或作為“雙創”基地、文化教育、養老等重大項目周轉用房,也可在有需求前暫按市場價格向社會出租,各類園區公租房空置房源可整體出租作為園區企業職工周轉用房,實行差異化租售政策,充分發揮公租房的社會保障效益,按照“收支兩條線”原則做好資金管理,按照《銅川市公租房盤活工作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用一年時間分類施策完成全市空置公租房盤活利用。鼓勵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積極引導改造居民購買商品房用做安置房,打通存量商品房和棚改安置房通道。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落實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建築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出台“一城一策”精準調控工作方案。通過公租房保障貨幣化租賃補貼、培育發展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庫存商品房租賃業務等方式,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聚焦熱點難點,近兩年再解決2萬戶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出台《銅川市物業管理條例》,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物業服務行業誠信管理,建立健全社區管理物業機制,協調化解物業領域矛盾糾紛,全面提升全市物業企業服務水平。深入推進“美好幸福小區”創建活動,每年創建10個以上。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繼續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的孤老病殘、優撫對象、軍隊退役人員等特殊群體優先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青年醫生、青年教師、市級以上勞模、拔尖人才、道德模範及銅川好人等群體精準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將北市區市本級公租房空置房源統籌用於王益區、印台區棚戶區改造中的困難戶和“三供一業”、老舊小區改造危房戶安置,或作為“雙創”基地、文化教育、養老等重大項目周轉用房,也可在有需求前暫按市場價格向社會出租,各類園區公租房空置房源可整體出租作為園區企業職工周轉用房,實行差異化租售政策,充分發揮公租房的社會保障效益,按照“收支兩條線”原則做好資金管理,按照《銅川市公租房盤活工作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用一年時間分類施策完成全市空置公租房盤活利用。鼓勵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積極引導改造居民購買商品房用做安置房,打通存量商品房和棚改安置房通道。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落實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建築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出台“一城一策”精準調控工作方案。通過公租房保障貨幣化租賃補貼、培育發展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庫存商品房租賃業務等方式,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聚焦熱點難點,近兩年再解決2萬戶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出台《銅川市物業管理條例》,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物業服務行業誠信管理,建立健全社區管理物業機制,協調化解物業領域矛盾糾紛,全面提升全市物業企業服務水平。深入推進“美好幸福小區”創建活動,每年創建1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公積金中心、市聯合徵信中心、人民銀行銅川市中心支行、銅川銀保監分局)
  (三)最佳化管理體制機制
  一是分級保障。各級財政入庫的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用於同級城市維護建設方面支出,移交和委託市級管理的項目和區域由市財政予以保障。充分發揮鄉鎮財政所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增加鄉鎮財源建設,激發內生動力。(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二是下放審批管理許可權。推行規劃用地業務“五下放”,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含臨時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含臨時工程規劃許可、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建設用地查驗和規劃條件核實、臨時用地審批許可權下放各區縣自然資源分局。將王益區、印台區建築市場和建築行業監督管理許可權下放區級住建部門。將市級直管公房資產和管理許可權下放區縣住建部門。將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歸集、審批監管許可權下放區縣住建部門。將燃氣經營許可、燃氣經營者改動市政燃氣設施審批,城市基礎設施維護、環衛保潔管理許可權和維護資金下放區縣住建部門。(牽頭單位:市委編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三是理順建設管理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區縣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原則上由區縣政府負責,市級各部門予以業務指導和項目、資金支持。各區縣加大基層執法人員配備比例,構建“市、區、街道辦(鎮)”三級格線化執法管理機制,提高執法效率。市工信局配合市委政研室做好調查研究,理順工業園區發展機制,落實工業園區行政管理許可權,提高行政服務效率,構建園區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園區事務園內辦結,力爭將園區建設成政策最優、審批最簡、機制最活、效率最高、環境最優的“特區”。鼓勵園區按需配建教科文衛等公共服務設施、實施房地產等商業開發項目,探索建立市場化運作模式。園區的征地拆遷、環境保障等社會事務由所在地區縣政府、鄉鎮街辦全力做好配合。(牽頭單位:市委編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各相關審批單位)
  四是簡化審批流程。對城鎮化建設重點項目審批開闢“綠色通道”,對行政審批服務部門須在審批前開展技術評估評審的,不再由申請人承擔費用。實行規劃用地業務辦理“五同步”,將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審查和調整、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劃撥用地批准、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建設用地核驗和規劃條件核實分別合併辦理。實行容缺審查、告知承諾制,加快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辦理。(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批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
  (四)健全城鎮化投融資機制。強化財政資金引導,推進資金有效整合,最佳化政府融資結構,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強化政銀企協同對接機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項目建設和運營,利用“融資+融智”模式提升地方金融保障能力。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擔保費率,加強對規上企業融資利息補貼。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在中省政府債券的相關政策框架下,積極爭取新增債券規模,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金融辦)
  (五)強化組織保障。成立銅川市推進新型城鎮化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信、公安、民政、財政、人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水務、農業農村、商務、文化旅遊、衛健、體育、統計、扶貧、能源、金融辦、編辦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能,做好推進新型城鎮化配套政策制定和完善,強化對各區縣新型城鎮化工作的指導。各區縣進一步完善城鎮化工作機制,加強協調對接,統籌推進本地區新型城鎮化工作,共同推動新型城鎮化取得更大成效。(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