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政治,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民生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體育事業,歷史文化,水滸文化,姓氏文化,戲曲文化,地方風俗,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名優特產,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夏代鄆地為徐州之城,商代鄆城稱庇(故城在縣城北肖固堆一帶),商王
祖乙曾遷都於此。
春秋時期,
魯成公四年冬,魯國為加強防禦,築城名鄆。這就是鄆城得名的起源和由來。據《春秋左傳》載:“成公四年冬城鄆。”《
鄆城縣誌》述:“周、春秋,魯成公四年冬城鄆。鄆為魯西鄙,地臨曹、衛,嘗聚軍於此,以防侵軼。”又云:“鄆始於
春秋。”《說文解字》述:“鄆,從邑,軍聲,魯有鄆地。”
西漢時於鄆邑西分置
黎縣(治今陳坡)、
廩丘縣(治今水堡),同屬兗州東郡。
三國時鄆地屬兗州東郡廩丘縣。
隋
開皇十年(590年)於萬安縣置鄆州。開皇十八年改萬安縣為鄆城縣,而鄆之名復見於世。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廢東平郡設鄆州,治鄆城。次年置鄆州總管府,轄鄆、濮、兗、戴、曹 5 州 32 縣。貞觀八年,因鄆地卑濕,州治遷須昌(今東平東北)。天佑二年鄆城縣復名萬安縣,隸鄆州。
唐以後,鄆城名稱又多有變動,歸屬也有變化,但大多為州、郡或縣的治所。
北宋屬濟州濟陰郡。
金大定六年(1166年)徙治盤溝村,即今縣城。屬濟州。
元屬濟寧路。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曹濮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於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山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鄆城抗日縣政府。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鄆南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建立鄆北試驗區(縣級),上述三縣區屬魯西二專署(後改晉魯豫邊區十七專署)。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撤鄆北試驗區和鄆南縣(其地入鄆鄄巨菏辦事處,後改臨澤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析鄆城、
巨野、菏澤三縣各一部置鄆巨縣,隸屬同鄆城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鄆城縣改鄆北縣,析原鄆城、鄆巨、南旺三縣各一部另置鄆城縣,隸屬不變。
1952年撤平原省,隨菏澤專區歸山東省。
1958年撤銷菏澤專區,改屬濟寧專區。
1959年復置菏澤專區,鄆城又還屬。1967年屬菏澤地區。
2000年,屬菏澤市管轄至今。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鄆城縣位於山東西南部,是山東省
菏澤市下轄縣,屬華北平原。地處範圍為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東臨
濟寧市的梁山縣和嘉祥縣,南與
巨野縣、牡丹區相連,西與
鄄城縣為鄰,北隔黃河與河南省
范縣、台前縣相望。全境南北最長約44.39公里,東西最寬約35.71公里,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鄆城縣大地構造屬中朝陸台山東台背斜的西南邊緣凹陷帶,處於“
魯西斷塊”中的“魯西南塊陷”上,地表全為新生界覆蓋,沒有基岩出露。地貌由於受地下岩層構造和地上黃河等內外營力作用的控制和影響,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沒有山丘,全境屬黃河沖積平原。西南與東北高差9米,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海拔在38.5—47.5米之間,地貌類型主要有緩平坡地帶、淺平窪地帶、河槽地帶、河灘高地地帶四種。
氣候
鄆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
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雨雪稀少。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479.7小時,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61.9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為168.3小時。光照年平均總輻射量為122.744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13.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1.8℃,7月份最高,平均為27.4℃。全縣地面溫度年平均為15.6℃,年平均氣壓為1011.0毫巴。全年以北風為主,南風次之,歷年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平均年降水量為694.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數為7.1天,最大積雪深度150毫米。累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9%,蒸發量年平均為1860.4毫米,6月份最大,為330.0毫米,1月份僅50.2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鄆城縣礦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35.30毫米,降水量10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徑流深64.80毫米,地表水資源量為1.02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地下水綜合補給量為2.60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1.82億立方米,綜合補給模數與可利用模數分別為19.10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和13.40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全縣水資源量為3.5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36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總量的14%;全縣畝均占有水資源量227立方米,為全國畝均占有量的12%。客水資源黃河流經邪城西北部,長34公里,為重要客水資源。2003年後,從黃河引黃水量逐年減少。地下水全縣淡水面積1357.5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6.30%;微成水面積215.5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70%,主要分布在陳坡鄉、
玉皇廟鎮、程屯鎮等鄉鎮。
礦產資源
鄆城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煤成(層)氣、
石油、
天然氣、
地熱、磚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地下水、礦泉水等10餘種。邪城煤田為華東地區最後一塊整裝煤田一巨野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478.15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30.81億噸,可采儲量8.37億噸其中地質儲量占巨野煤田探明儲量的55.30%。主要煤種為氣煤、肥煤三分之一焦煤,局部有天然焦,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值、高揮發分,屬典型的“三低兩高”煤種,為優質動力用煤和煉焦配煤。全縣境內有4對礦井,自南至北分別為趙樓煤礦、郭屯煤礦、彭莊煤礦、郭城煤礦,其中,趙樓煤礦井田面積143.36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0.75億噸,可采儲量2.54億噸,煤種以三分之一焦煤、氣煤、氣肥煤為主局部有天然焦;郭屯煤礦井田面積69.32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7.83億噸,可采儲量1.76億噸,煤種以氣媒、氣肥煤為主;彭莊煤礦井田面積67.19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47億噸,可采儲量0.32億噸,煤種以氣媒、氣肥煤為主;邪城煤礦井田面積198.28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0.76億噸,可采儲量3.75億噸,煤種以三分之一焦煤、氣煤為主,另有天然焦類資源儲量4.28億噸,可采儲量1.72億噸。
植物資源
鄆城縣全縣境內能夠在野外白然越冬且能夠通過播種、桿插、埋根、嫁接等方式繁殖後代的林木(包括喬木、灌本及術質藤本)有44科73屬111種。作為用材樹栽培較廣泛的有:中林46楊、1-107楊、l-69楊、中薄1號楊、L35楊、中菏2號楊、沙蘭楊、1-214楊等歐美雜交楊品種和
泡桐、
毛白楊、
旱柳、白榆、刺槐臭椅、苦襪等。作為果樹或其它經濟樹栽培的有蘋果(新紅星、煙富3、煙富10、日本紅富士、金帥、紅將軍、華碩、中秋王等優良品種)、梨(紅梨、紅香酥、紅皮梨、黃金梨、圓黃梨、錦玉梨、晚秋黃梨等)、桃(迎箱紅、秋形、黃桃永蓮7號蜜桃等)、杏、李子葡萄、棗、柿以及桑、杞柳、紫穗槐、白蠟、花椒等。作為風景觀賞樹栽培的有雪松、蜀松、月季、槐、龍爪槐、合歡、垂柳、
大葉女貞、法桐、
紫薇、紫葉李、木槿、龍柏、銀杏、木瓜、大葉黃楊、
欒樹等。
土地資源
2018年鄆城縣全縣土地總面積1633.2311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131099.54公頃(耕地面積113507.89公頃,基本農田98501.87公頃),建設用地28884.7公頃,未利用土地3338.87公頃,人均耕地0.09公頃。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全縣常住總人口127.9萬人,2017年全縣出生 人口15574人,人口出生率為12.16%。,死亡人口6962人,死亡率5.44%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2%。
經濟
綜述
2017年,鄆城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64.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8.2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92.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33.09億元;分別比2016年增長3.4%、9.3%和10.6%。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0.50:52.96:36.54,與2016年11.44:52.76:35.80相比,第一產業占比下降0.94%,第二產業占比提高0.20%,第三產業占比提高0.74%;人均生產總值32990元。
2017年,鄆城縣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步增長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59.65億元,比2016年增長10.3%。第一產業投資1.72億元;第二產業投資87.18億元, 同比增長9.6%,其中工業投資87.18億元,同比增長9.6%;第三產業投資70.75億元,同比增長11.0%。2017年,鄆城縣投資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縣一二三產業投資占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8:54.60:44.32,投資結構的持續最佳化。
2017年9月23日和11月3日,鄆城縣召開全國扶貧車間現場會和全國“萬企幫萬村”扶貧車間現場會。全年實現脫貧17452戶、36060人(不含死亡和自然減少)。
第一產業
2017年,鄆城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2.46萬畝,比2016年增加4.79萬畝,增幅1.93%;糧食平均畝產896.4斤,比2016年增產52.6斤,增幅6.23%;糧食總產達到22.63億斤,比2016年增加1.73億斤,增幅8.28%,糧食總產位列全市第二名,連續六年突破20億斤大關。
2017年,鄆城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65.1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可比增長3.5%;林牧漁業實現產值21.98億元,占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3.71%。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38.24億元,可比增長3.4%。
2017年,鄆城縣造林面積1.3萬畝,年末實有林業用地面積25.9萬畝,年末林木蓄積量148萬立方米。
2017年,鄆城縣畜牧業生產向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肉、禽、蛋產品產量增加。全縣水產養殖面積4.92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8萬噸。
2017年,鄆城縣機械化程度得到提高年末全縣農用機械總動力達104.16萬千瓦,其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總動力9.40萬千瓦,排灌機械總動力36.91萬千瓦。擁有農用拖拉機1.07萬台。機耕面積176.2萬畝,機電灌溉面積271.38萬畝。全年農村用電量6.40億千瓦時,比去年增長0.3%,農用化肥(折純)使用量5.52萬噸,地膜覆蓋面積47.25萬畝。
第二產業
2017年,鄆城縣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0家,比2016年新增94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1.82億元,同比增長13.8%。全年工業總產值996.85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6.47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利稅138.67億元,增長20.9%;實現利潤92.80億元,增長26.2%.
2017年,鄆城縣供電量完成28.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工業用電量19.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
第三產業
2017年,鄆城縣房地產投資穩中略降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9.97億元,比2016年下降2.7%。從房屋建設用途看,住宅投資完成26.24億元,同比下降6.1%,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87.5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完成3.73億元,同比增加0.89億元,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12.4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252.2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23.7%;房屋竣工面積60.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8.0%。
2017年,鄆城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79億元,比2016年增長9.7%。消費品市場中城鎮實現零售額165.91億元,增長9.5%;鄉村實現零售額33.88億元,增長10.2%。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實現151.10億元,增長9.3%;餐飲收入21.27億元,增長10.6%。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10億元。
2017年,鄆城縣完成進出口47635萬元,增長10.0%;其中:出口43120萬元,進口4515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790萬美元。
2017年,鄆城縣完成郵政業務收入9816萬元,增長19.75%;通信業務收入4.69億元。年末移動用戶到達80.59萬戶,寬頻用戶到達20.13萬戶,固話有效用戶3.29萬戶。
2017年,鄆城縣旅遊消費總額21.2億元,同比增長25.7%;接待遊客298萬人次,同比增長35%。
交通運輸
2017年,鄆城縣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3025萬噸,貨運周轉量834722萬噸公里,客運量1691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9081萬人公里。京九鐵路縱貫全境,設有兩個客貨站;日東高速、 濟菏高速、德商高速在城境內交匯;220國道,省道聊商路、濟董路縱橫成網;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在郭城設有站點。
政治
鄆城縣縣長 | 谷永強 |
鄆城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 董良峰 |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19年4月,參考資料來源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鄆城縣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1.8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7.83%,研發經費投入4.6億元,同比增幅7%。2017年度申報專利量628件,有效發明專利63件,連續三年實現正增長。
民生事業
2017年,鄆城縣,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82.4%。扶貧攻堅紮實推進,6.05萬人實現脫貧。城南水庫基本具備蓄水條件,淨水廠主體竣工;3處鄉鎮供水分中心投入運行,196個村、19.8萬名民眾喝上了自來水。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鄆城縣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665個,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民間藝術表演團體36個,民間藝術學校3所,農家書屋651個,民眾業餘演出團體(隊)680個。截止2017年底,文物保護單位省級11處、市級34處、縣級108處。廣播電視覆蓋率為100%。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鄆城縣有各級各類學校215處,在校生20.04萬人,其中:定點國小168處,在校生12.6萬人;初級中學45處,在校生7.2萬人;普通高中6處,在校生2.2萬人;職業教育中心、聾啞學校、進修學校各1處。全縣現有教職工12104人,其中專任教師11436人。
鄆城縣新建擴建了8所城區學校,6所建成招生,新增教學班165個;完成“全面改薄”工程261處、24.1萬平方米,38所學校食堂實現後廚亮化、快速檢測;新建公辦幼稚園36所;招錄中國小教師258名、碩士研究生45名。
醫療衛生
2017年,鄆城縣加強綜合監督執法體系建設,全縣22處鄉鎮街道全部設立了衛生計生綜合監督鄉鎮執法隊,並明確了5名衛生計生監督員,在村級明確1041名專兼職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協管員。截至2017年末,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含衛生室)571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 8332人,擁有醫療床位5604張,其中執業醫師1998人,註冊護士2088人。完成了縣醫院新院選址,改造鄉鎮衛生院3處,招錄醫護人員81名。
社會保障
2017年,鄆城縣新增城鎮就業1.96萬人,按時足額支付各項社會保險待遇14億元。新建改造鄉鎮敬老院11處、村級養老機構43處。整合資源救助困難民眾7.5萬人次、貧困大學新生268名;為4564名90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或長壽補貼172萬元,為7068名低保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613萬元。新建保障性住房200套。
體育事業
2017年,鄆城縣體育事業發展,共獲得88枚獎牌,其中,金牌、銀牌、銅牌分別為31、30、27枚。
歷史文化
水滸文化
鄆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俠義而出名,歷為武林志士雲集之地,俗話說,
梁山一百零八將,七十二名出鄆城,作為《水滸傳》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蓋都是鄆城人。宋江是今鄆城縣水堡鄉人,元人雜劇〈坐樓〉詞中,就有“家住水堡在鄆城,姓宋名江字公明”的話,如今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等古蹟猶存。晁蓋家住鄆城縣晁莊,在晁氏家譜中,北宋末年有“晁盍”其人,因晁蓋造了皇帝的反,在續家譜時,把“蓋”字的草頭去掉,寫成“盍”(“蓋”字的繁體字為“蓋”),這叫做砍頭入譜。《水滸傳》中,在黃泥崗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引人入勝,黃泥崗就是現在鄆城的黃堆集,至今村東還有一個大土崗,上有明朝石碑一座。
姓氏文化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春秋
周敬王十二年(前508 年),濮州陳甫遷鄆境內建村陳,其後裔散居四處建村,原
陳莊遂名老陳莊,這是有文字記載的鄆城境內定居最早的姓氏。漢朝丞相
張良生前看中了鄆城的風水,死後葬於鄆城西北境,其後裔用其字“子房”建村守墓,成為鄆城境內較早的張姓。據侯咽集鎮孟胡同《 孟氏族譜》 載:唐朝末年,其始祖
孟達從梁山遷居鄆境內的姜莊,後姜姓外徙,孟姓人丁興旺,改村名為孟胡同。可見,姜、孟亦為鄆地較早的姓氏。宋建隆二年(961 年),疏通了
五丈河(即今宋金河),水運復興,鄆境從河南、江蘇、安徽、河北、山東東部等地遷入晁、吳、殷、蘆、祝、丁、梁、劉、孫、楊、徐、戴、燕、魏、邊、張、施等20 余姓。明朝為開墾荒地,自明洪武元年(1368 年)至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 年),大批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人遷入鄆城。以及從江蘇、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陸續遷入邢、陳、史、鄭、呂、羅、楊等50 余姓。清朝順治和康熙年間,皇帝鼓勵開荒,外縣、外省人繼續向鄆境遷移。又有多種姓氏陸續遷入鄆城。清鹹豐十年(1860年)從山西遷來譚氏,居於鄆城縣南25公里(先南趙樓鄉
譚莊村)。1990 年人口普查,鄆城縣姓氏共有266個,姓李、劉、王者最多。
戲曲文化
鄆城是
山東棗梆的發源地、全國四大古老劇種之一柳子戲的發祥地,也是魯西南流行最廣的劇種山東梆子、
兩夾弦的發祥地。 目前歷史最長的山東梆子劇團,
鄆城山東梆子劇團也是在這裡。
棗梆在鄆城又稱“本地”,鄆城是棗梆的發源地。
柳子戲在鄆城又名弦子戲,是中國戲曲古老聲腔之一。戲曲史上曾有“東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稱的“東柳”就是山東柳子戲。鄆城縣是當今柳子戲的發祥地。其出演劇目《黃桑店》等獲演出獎,主要演員也分獲演員獎。同年,鄆城縣工農劇社調菏澤為地區柳子劇團。1959年又上調省,成為
山東省柳子劇團。
山東梆子在鄆城又稱“梆子戲”“捨命梆子”“大戲”具有很強山東的地域特徵,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劇的突出的特點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後多落在“啊”音上。鄆城是山東梆子發祥地之一。
二十世紀九十九十年代,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於1995年參加了省第五屆藝術節戲曲匯演獲9項獎;1996年排演的現代戲《龍門渡口》(
馬家振編劇)獲山東省“五個一”精品工程獎,並在全省地方戲邀請賽上獲12項獎,同時攝製成
電視藝術片。”
鄆城還是
兩夾弦在魯西南一帶的發祥地和根據地,境內北詞兩夾弦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方風俗
舞龍又稱“龍舞”,還稱“耍龍燈”,是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也是民間雜耍的項目之一,在鄆城頗為興盛。鄆城舞龍花樣很多,其套路有:“游龍戲水”、“二龍戲珠”、“九節翻肚”、“巨龍叩首”等等。舞龍時奏民族鑼鼓樂《鬧長沙》、《緊校場》等,回龍時則奏舒展明快的《回龍曲》。縣宋江武術院舞龍隊,配有大型龍燈兩條,隊員40餘人。
鄆城鬥雞,俗名咬雞,古稱唆雞。鄆城鬥雞因產於鄆城縣而得名。鬥雞表演,也是鄆城民間一種獨具特色的娛樂活動,其歷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00年,
春秋戰國時期《列傳》《
春秋左氏傳》中就有鬥雞的記載。鄆城鬥雞活動興盛。
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兩次來菏澤,分別拍攝了《鬥雞》和《魯西鬥雞》兩部記錄影片。1990年,鄆城曾派出鬥雞參加了北京
龍潭廟會鬥雞邀請賽,以十戰七勝的成績奪魁。
鄆城人斗羊歷史悠久,民風喜好,每年都有大規模斗羊活動,周邊縣市都有愛好者參與。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0年,鄆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處,館藏文物1400多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300餘件。境內有肖堌堆商代古文化遺址、蘇莊漢墓群、
五代唐塔、金代名相
史惟良墓等。一些與《
水滸傳》有關的遺蹟、遺址較多,宋江故里的宋坑、
宋井、宋林、
智取生辰綱的
黃泥崗等古蹟猶存。
主要景點
肖堌堆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李集鄉大楊集村東約300米處,遺址西距黃河1500米,其主要文化內涵表現為大汶口、
龍山、樂石。商、周、漢文化的遺存,是古代人類聚居之地。肖堌堆高8米,曾有明、清建築,如三皇廟、閻羅殿等,現存遺址面積3200平方米,遺址土呈灰黑色,暴露的石器、陶器殘片。
萬人堌堆義軍公墓
萬人堌堆義軍公墓(俗稱萬人堌堆),位於武安鎮飛集村西南500米處,系明天啟二年
徐鴻儒起義軍部分將士聚葬處,義軍約七千人,聚屍一處。現存公墓封土直徑約16米,高4米。
黃泥崗遺址
黃泥崗遺址,位於鄆城縣城東三十五里黃堆集村。鄆城縣文物管理所保存有一塊黃堆集出土明朝萬曆年間石碑,碑文記載:“詳考在
宋徽宗崇寧年間,環梁山者八百里皆水也,堆北距梁山六十里許,為水滸南岸,古稱為
黃土崗,即此處也。”一塊鐫有“黃泥崗”字樣巨石,立於村頭路邊,旁邊一塊石碑上詳細記載了
晁蓋、
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經過。曾出土草泥磚、支紋瓦等文物,經考鑑定屬漢代文物,此證明漢代即有人在此居住。
宋金河
宋金河,又名“
宋江河”,位於山東省鄆城縣東側,距縣城2公里。宋金河,宋代稱為廣濟河,後周稱五丈河,明清以來稱宋江河。1964年修浚八里河後,使唐店至八里河有一段成為一座中型水庫,1976年正式命名為壩頭水庫(現稱宋金河水庫)。
鄆城是《水滸》英雄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依據名著《水滸》的旅遊資源豐富,如
宋江故里宋家村,晃蓋故里東溪村,吳用老家車市,智取生辰綱之地黃泥崗等都分布在鄆城。
1985年,
宋江武校於鄆城建成,現名為宋江武術院。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900多枚,是鄆城一顆耀眼的明珠。
唐塔
唐塔,又名觀音浮屠,原
觀音寺塔,據考為五代時建。觀音寺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四層,由精美的磚雕斗拱組成塔檐。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券頂坤門,其餘四面為磚雕景窗。為古代鄆城十景之一。
水滸文化城
水滸文化城是由宋江武校投資2億多元建設的一處集宋江武校的的武術交流、水滸文化街的風情展示和狗娃藝術團精彩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已於2007年五一開始接待遊客,景點內容包括"英雄之門"、"狀元宿舍"、"宋江武館"、"朱貴酒店"、"忠義祠"、"古箏坊"、"天王祠"、"魯錦作坊"、"水滸紙牌印刷"、"水滸文化博物館"、"戲樓"等二十多個景點,集中展示了水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一水滸英雄故里的遺風。
佀公祠堂
佀公祠堂系明朝成化年間進士戶部尚書
佀鐘祠堂,位於城南佀樓村。祠堂為四合院式建築,為明代創建,後經多次添建重修,始成規模,現存山門、大殿、東西配房及耳房。大門為清代建築,大殿為主體建築,明代始建。殿內原有紫檁屏風,為孔府所贈,高4米,長10米,鑲有金飾,其上絹本書畫為名人筆跡。
名優特產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優良的地方綿羊品種,具有生長發育快、性成熟早、繁育率高、產肉性能好、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裘肉兼用等優點。鄆城是小尾寒羊的中心產區,是全國小尾寒羊生產基地。
魯西黃牛
魯西黃牛是五大良種黃牛品種之一,產於
魯西南。鄆城縣是魯西黃牛的中心產區和山東省魯西黃牛繁育基地縣。曾有“山東膘牛”的美譽,出口日本、歐洲、南洋地區。
青山羊
青山羊是著名的羔皮品種,產於魯西南地區,鄆城縣是青山羊集中產區和商業部定名的猾子皮、板皮生產基地縣。
刁東古箏
刁東古箏據《山東風物大全》載,“古箏”始於
秦代,淵源於瑟。山東省主要分布在菏澤鄆城一帶。唐箏多為12弦,元、明、清時期為14、15弦,幾經改革研製,現刁莊古箏品種已發展到16、18、21、23、26弦。
鄆半夏
鄆半夏,又名麻疙瘩、老鸛眼、芋頭、天落星、無心菜,為天南星科植物的乾燥塊莖。半夏入藥始於《神農本草經》,《
本草綱目》中有“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鄆城產半夏名聞全國,號稱“鄆半夏”。
鄆城腸衣
鄆城腸衣是把羊、豬、牛等動物的小腸,經過人工清刮、鹽製作香腸、火腿的外包皮,也可做醫學上外科手術的縫合線,並能做樂器的弦。
柳編製品
柳編製品是鄆城縣的傳統手工工藝。柳編製品和種類繁多,為出口工藝品。遠銷德國、美國、日本、
丹麥、加拿大、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著名人物
彭麗媛: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現任
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團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當代民族聲樂代表人,中國第一位民族聲樂碩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年輕的文職將軍(少將軍銜),總政歌舞團第一批“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第一批“政府津貼”,曾先後三次榮立二、三等功。
馬興瑞: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實踐五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海洋一號”衛星前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房愛卿:黑龍江商學院商業經濟專業畢業,經濟師、商務部副部長。
陳進行:經濟學研究生,工程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高玉潮:農學學士,經濟師。任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劉傳謹:菏澤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菏澤市牡丹區委書記
佀鐘:明官員,歷任御史,大理寺丞、右少卿、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戶部尚書。
夏繼泉:夏蓮居居士,字溥齋,號渠園。中年以後專修淨業,改名蓮居,又號一翁。清朝雲南提督夏辛酉之長子。20世紀傑出的佛教學者和淨宗行人,是繼劉遺民、楊無為、王龍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際清之後的又一淨宗在家大德。匯集《大乘無量壽經》5個版本為一部,被世界淨土宗奉為圭臬。
王殿玉:民族器樂演奏家,擂琴藝術創始人,字逐襲、潔塵,生於山東鄆城縣徐橋村,為“二夾弦”、“山東琴書”伴奏。被譽為“希有之奇才、罕見之絕技,絲弦聖手”。
梁仞仟:原名梁于振,原濟南市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兼濟南高中黨支部書記。
楊建亭:中將軍銜。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副政委、中共北京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