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唐廟鎮位於縣城西南25公里處,與牡丹區、巨野縣接壤。全鎮總面積5082.3公頃,其中耕地7.4萬畝,轄54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人口4.7萬人。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編輯,交通狀況編輯,自然條件編輯,經濟發展編輯,大項目建設,小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編輯,文化衛生編輯,
歷史沿革編輯
唐廟鎮歷史悠久,清末分屬菏澤、巨野、鄆城三縣。1928年歸巨野、菏澤縣和鄆城縣五區,1940年為鄆南縣五區和三區轄,1942年歸鄆鄄巨菏辦事處,1943年屬臨澤縣,1944年劃歸鄆巨縣六區及五區。1949年改屬鄆城縣十一區及五區,1952年分屬鄆城縣八區及七區。1958年初歸郭莊、陳里長兩鄉,同年秋建人民公社,該鎮分屬黃安、武安、趙樓3公社。1979年公社區域調整,增設唐廟人民公社,由黃安公社劃出51個村,趙樓公社劃出22個村,武安公社劃出4個村,共43個大隊,77個村組成。1984年初撤社建鄉,唐廟公社改為唐廟鄉,將原唐廟公社南郭莊、西馬莊等29個村劃歸徐垓鄉,西李樓、東孫莊等13個村劃歸三屯鄉,其餘35個村仍歸唐廟鄉。2001年2月鄉鎮機構改革時,原唐廟、三屯兩鄉合併成立唐廟鄉,轄54個行政村,65個自熱村。包括 陳南村、陳北村、江樓村、趙王村、畢莊村、常樓村、梁莊村、呂堂村、唐廟村、鵝廠村、前趙村、前劉村、後劉村、興隆村、許莊村、陳莊集村、蔡莊村、林陳莊村、仉垓村、仲堂村、周廟村、鄧垓村、李莊村、丁莊村、歐莊村、邱河村、鄭莊村、後趙村、張莊村、智垓村、前屯村、中屯村、後屯村、趙孟村、楊潭村、夏樓村、李橋村、李樓村、孫莊村、王老虎村、王菜元村、明郭莊村、前後周村、霍莊村、符樓村、胡營村、閆莊村、楊垓村、劉垓村、官路口村、胡莊村、魏莊村、馬莊村、柴周村。
交通狀況編輯
唐廟鎮交通便利,日(照)東(明)高速公路沿東北—西南方向穿越,與橫貫東西的省道鄄巨路在唐廟鎮政府東200米處交匯,並設有上下道口,日東高速——220國道連線線公路、日東高速——327國道連線線公路縱穿南北,西依京九鐵路,東臨嘉祥飛機場,全鄉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全鄉供水、用電、通訊等設施齊備,為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然條件編輯
唐廟鎮地處魯西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粘質、沙質土壤兼有,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地瓜、棉花、蘆筍、牛蒡、玫瑰等作物。境內有3條大河,老趙王河和洙趙新河橫貫東西,是唐廟鎮澆灌農田的主要河流。1992年鄉政府自己設計開挖的長3565米的游龍河由腹地蜿蜒全鄉東西。
經濟發展編輯
唐廟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為目標,立足鄉、村實際,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幹部民眾調整、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林果、蔬菜、畜牧和林產業。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形成了板材加工、紡織、鋼球、服裝、鋁材加工、玻璃製造為主的工業體系和發展格局,其中重點是木材加工業。目前,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1426家,其中木材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269家,板材生產線226條,科技木生產線92條,刨切生產線46條,木材加工專業村21個,從業人員突破24600人。2009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突破1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53元,初步實現了農民工業化。
工農業超常規、快速發展
近年來,唐廟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導思想總攬全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改革找出路,靠創新求發展,聚民力致民富,依託當地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符合唐廟鎮實際,具有唐廟鎮特色的發展路子,經濟和社會事業日新月異,蓬勃發展。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5.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8億元,占70%。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8元。
工業規模不斷擴大
工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全鄉已形成木材加工、條柳編、釀造、塑膠、紡織、麵粉加工、皮毛加工、農機製造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和發展格局,產品品種100多個。重點是木材加工業。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林木資源優勢,堅持走依託農業而又反哺農業的農村工業化之路,通過政策引導、多方支持、招商引資等措施,培植了木材加工這一主導產業。目前,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1200家,其中木材加工企業874家。板材生產線80條,科技木生產線12條,木材加工專業村1.5個。從業人員16500人,初步實現了農民工人化。
農業結構得到重大調整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民眾找準優勢,用好優勢,放大優勢,實現了區域化布局。種植業方面,把造林綠化作為改善生態環境條件的根本措施,當作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重要途徑,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拉長並壯大林業產業鏈條,形成了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林業產業化發展格局。全鎮造林面積近三年平均以20%的速度遞增。轄區宜林荒地、荒灘、荒沙地全部實現了高標準綠化,公路、骨幹河道兩側超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了造林任務。
目前,全鎮片林面積達1.2萬畝,其中速生豐產林1.02萬畝,經濟林0.18萬畝;農田林網面積7萬畝,農田基本實現了林網化。全鎮林木總株數達200萬株,僅林木一項每人年均增收500元。養殖業方面。大力發展青山羊、小尾寒羊和魯西黃牛,重點培植飼養場和養殖大戶。2003年,畜牧業生產實現了新的突破,全鎮大牲畜存欄量4392頭,豬58422頭、羊71723隻,其中小尾寒羊18584隻。禽724626元,其中雞679938隻。形成了仲堂、畢莊、趙孟、楊垓4個養雞專業村。
大項目建設
截止2010年6月,大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過億元項目7個,過千萬以上項目18家,總投資12.7億元。
小城鎮建設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積極構築發展載體,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帶動全鎮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堅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和“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制定政策,積極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目前,共吸納社會資金4000多萬元,拓寬街道1.3公里,新建商業樓近80座,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同時,把建設小城鎮與發展區域性產業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各類市場、園區和生產要素向城鎮集中,以企興城,以市興城,以商興城,靠產業支持,搭起了現代化城鎮的框架,為民營經濟、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社會事業編輯
科學技術面向經濟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健全了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有以王虎、胡營等村為中心的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以丁莊、歐莊為中心5000畝玉米良種繁育基地,實施良種產業化工程,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教育工作位居全縣前列。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文化事業發達。擁有業餘劇團6個,民間藝術隊26個。每年每月堅持組織一次民間藝術活動,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村村實現了初級醫療衛生保健。大力推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狠抓計畫生育專項治理,計畫生育“五率”達到100%。強化安全生產監督,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深入開展“嚴打”鬥爭,確保全鎮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
文化衛生編輯
科教文衛工作取得了較快發展,普通中學3所,在校生1600人。國小26所,在校生5200人,學前班12處。唐廟鎮素有武術之鄉之美譽,傳統武術源遠流長,習武氛圍濃厚,全鄉習武之人達數千人。
詞條標籤:
- 自然地理,鄉鎮,中國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