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方式
(二)
限額內透支。是指銀行根據客戶的
資信情況和抵(質)押、擔保情況,為客戶在其銀行
往來帳戶上核定一個透支額度,允許客戶根據資金需求在限額內透支,並可以用正常經營中的銷售收入自動沖減透支
餘額。
(三)
進口代付。是指
開證行根據與國外銀行(多為其海外分支機構)簽訂的融資協定,在開立
信用證前與開證申請人簽訂《進口信用證項下代付協定》,到單位憑開證申請人提交的《
信託收據》放單,電告國外銀行付款。
開證申請人在代付到期日支付代付的本息。
(七)
進口托收押匯。是指代收行在收到出口商通過托收行寄來的全套托收
單據後,根據
進口商提交的押匯申請、
信託收據以及代收行與進口商簽訂的《進口托收押匯協定》,先行對外支付並放單,進口商憑單提貨,用銷售後的貨款歸還給代收行押匯本息。
服務方式
授信開證
進口押匯
進口押匯通常與
信託收據配套使用。開證行憑開證申請人簽發給銀行的信託收據釋放信用證項下單據給申請人,申請人在未付款的情況下先行辦理提貨﹑報關﹑存倉﹑保險和銷售,並以貨物銷售後回籠的資金支付銀行為其墊付的信用證金額和相關利息。
提貨擔保
押匯業務
是指
信用證的
受益人在貨物裝運後,將全套貨運
單據質押給所在地銀行,該行扣除利息及有關費用後,將貨款預先支付給受益人,而後向
開證行索償以收回貨款的一種貿易融資業務。
打包放款
是指出口商收到
進口商所在地銀行開立的未
議付的有效
信用證後,以信用證正本向銀行申請,從而取得信用證項下出口商品生產﹑採購﹑裝運所需的短期人民幣周轉
資金融通。
外匯貼現
國際保理
福費廷
買方信貸
是指向國外
借款人發放中長期
信貸,用於
進口商支付中國出口商貨款,促進中國貨物和技術服務的出口。
各銀行對貿易融資的做法大體相同,但仍有細微的區別。在選擇貿易融資銀行時,應該詳細操作操作方法。
發展狀況
中國現狀
入世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數量及範圍迅速擴大,對外貿易的主體將向多層次擴展,國際貿易
結算工具將呈現出多樣化且新業務不斷推出,與之相應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亦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化、複雜性和
專業化,其潛在的風險也在不斷的增長和變化。對於中國國有商業銀行來說,如何把握機遇,擴大
國際貿易融資、攬收
國際結算業務,最大限度地獲取融資效益和
中間業務,同時,又要有效地防範和控制
融資風險,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中國商業銀行融資業務操作管理較粗放,還沒有完全建立各種融資業務的嚴格標準和規範的業務操作流程,開展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以減免
保證金開證、
出口打包放款、進出口押匯等基本形式為主,而像
國際保理等較複雜的業務所占比重較少,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量與市場提供的空間相比很不協調。因此必須借鑑
國際貿易融資的經驗教訓,結合中國實際,分析
融資風險的成因。
對貿易融資業務的重要性和風險認識不夠
首先,商業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相關部門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缺乏了解,也無經驗,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性普遍認識較為膚淺,表現為兩種傾向:一是錯誤地認為國際貿易融資不需要動用實際資金,只需出借
單據或開出
信用證就可以從客戶賺取手續費和
融資利息,是零風險業務,這直接導致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大量信用證
墊款形成的
銀行不良資產;二是當出現問題後,又認為國際貿易
融資風險很大,採取的措施又導致國際貿易融資
授信比一般貸款難,審批時間長,制約了該業務的發展。
其次,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是本幣業務,國際業務的比重相對較少,在機構、人才、客戶方面均不占優勢,以致大部分人以為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發展
國際貿易融資,還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幣業務。另外,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在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最佳化
信貸資產質量等方面的作用認識不足、認為貿易融資業務在整個信貸資產中的數量少,作用不大。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有客戶風險、國家風險、國外代理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和內部操作風險。這些風險的管理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將銀行相關部門之間、分支行之間高效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而
中國銀行在
外匯業務的處理程式方面較為落後,不同的分支行之間、不同的部門之間業務相互獨立運行,缺少網路資源共享,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以至無法達到共享資源、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如融資業務由國際業務部一個部門來承擔信貸
風險控制、業務操作風險控制和業務拓展。風險控制既顯得乏力,又缺乏銀行內部相互制約和風險專業控制,面對中國進出口企業普遍經營虧損,擁有大量不良銀行債務的客觀實現,銀行的貿易融資潛伏著巨大的風險。
融資業務無序競爭破壞風險管理標準
中國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時間相對國外較短,市場尚不成熟,各種約束機制還不健全,隨著商業銀行國際結算業務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家
銀行業務形式又較為單一,為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競相以優惠的條件吸引客戶,對企業客戶的資信審查和要求也越來越低,放鬆了對貿易融資風險的控制,例如有的銀行降低了開證
保證金的收取比例;有的甚至採取
授信開證,免收保證金;有的在保證金不足且擔保或抵押手續不全的情況下對外開立
遠期信用證等等,這些做法破壞了風險管理的標準,加劇了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
行銷隊伍薄弱,缺乏複合型的高素質業務人員
國際結算業務專業性強,對業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但中國商業銀行在
國際貿易融資方面人才匱乏,有限的人才資源也高度集中在管理層,同時,人才的
知識結構單一。由於各家銀行都是把國際業務當作獨立的業務品種來經營,在機構設定上由國際業務部門負責
國際結算和連帶的貿易融資業務。這就造成相關從業人員只熟悉國際結算而缺乏財務核算和信貸管理等方面的業務知識,無法從財務資料和經營作風準確判斷和掌握客戶資信,對國際貿易融資的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沒有充分的把握,降低了國際業務的產品功能和市場效果,對其風險也就缺乏了強有力的控制力度。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法律環境不完善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涉及到國際金融票據、貨權、貨物的抵押、
質押、擔保、
信託等行為,要求法律上對各種行為的權利和責任有具體的法律界定,但是中國的金融立法明顯滯後於業務的發展。有些
國際貿易融資的常用術語和做法在中國的法律上還沒有相應的規範。例如,押匯業務中銀行對貨物的
單據與貨物的權利如何,銀行與客戶之間的
債券關係如何,
進口押匯中常用的
信託收據是否有效,遠期
信用證業務中銀行已經承兌的
匯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支付等。因此,這種不完善的法律環境,使中國的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進一步增大。
服務挑戰
處在商業活動中各個環節的公司很早就知道持有存貨成本的費用,許多公司已經開展實踐活動來精簡價值鏈和保持存貨清單在最低值。目前,他們正試圖把類似的思維模式套用到他們的財務管理中,結果是銀行正以新的眼光來看待它們提供給企業用戶的貿易融資服務。
當這些服務被認可的時候,現金流量表合併了許多不同的措施和金融產品。這實際上與及時庫存管理是非常類似相似的。技術改進,例如網際網路,已經致使世界成為一個更值得信賴的地方。傳統的涉及信用證的貿易融資交易太耗費時間和速度慢—花費客戶很多錢。
但是世界也正在變得更加複雜。例如貿易,如果你一個或多個供應商操作一個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隨著補給的數量被認為太少,你怎樣處理這些貨物的付款呢?如果你給離岸公司外包大部分你的價值鏈,什麼時候到期付款呢?公司正在尋求消減他們業務的融資成本(的方法),一些打算去銀行說:“給我一個電子系統,你可以擁有我所有的貿易業務。”
銀行正在出售聲稱是現金流量表系統的技術解決方案,但是他們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兌現承諾。它們已經有很多構成部分,但是它們依然通常需要大量的諮詢服務來使它們工作。這些銀行需要的是一個高度綜合的系統,這一系統通過買方和賣方之間的聯繫,來給提供現金流量表提供必要的支持。
發展對策
提高對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認識
隨著中國的進一步開放,國際貿易往來日益頻繁,
進出口總額將大幅提高,這必將為發展
外匯業務尤其是貿易融資業務提供極大的市場空間。各級商業銀行要更新觀念,提高對發展外匯業務尤其是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認識。應從入世後面臨的嚴峻挑戰出發,以貿易融資業務為工具積極發展國際結算業務,要調整
經營策略和工作思路,密切注重外資銀行的動向。因此,
商業銀行要加強市場信息搜尋,採取有利於推進國際結算業務發展的各種政策措施。
調整機構設定實行審貸分離原則
為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銀行有必要對內部機構進行調整,重新設計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運作模式,將審貸模式進行剝離,實行
授信額度管理,達到既有效控制風險又積極服務客戶的目的。①應明確貿易融資屬於
信貸業務,必須納入全行信貸管理。由信貸部對貿易融資客戶進行資信評估,據此初步確立客戶信譽額度。通過建立
審貸分離制度,將
信貸風險和
國際結算風險由信貸部、信貸審批委員會和國際業務部負責,最終達到在統一
綜合授信管理體系下的審貸分離,風險專項控制,從而採取不同的措施,控制物權,達到防範和控制風險的目的。②授信額度應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授信額度要控制遠期信用證的比例,
期限越長,風險越大;二是控制信用證全額免保比例,通過交納一定的
保證金來加強對客戶業務的約束和控制;三是建立考核期;四是實行總授信額度下的分向授信額度的管理;五是建立健全
內部控制制度,跟蹤基本客戶的進出口授信額度,加強部門內部的協調和配合。
制定符合
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客戶評價標準,選擇從事國際貿易時間較長、信用好的客戶。成立信用審批中心和貿易融資業務部門,影響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因素相對很多,因此防範風險要求商業銀行人員具有信貸業務的知識以分析評價客戶的信用。從而利用人才優勢事前防範和事後化解各種業務風險。
完善制度實施全過程的風險監管
(2)嚴格
信用證業務管理。
信用證在國際貿易中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比較可靠的
結算方式。
審核信用證是銀行和進出口企業的首要責任。首先,必須認真審核信用證的真實性、有效性、確定信用證的種類、用途、性質、流通方式和是否可以執行;其次,審查開證行的資信、資本機構、資本實力、經營作風並了解真實的
授信額度;三是要及時了解產品價格、交貨的
運輸方式、航運單證等情況,從而對開證申請人的業務運作情況有一個綜合評價,對其預期還款能力及是否有欺詐目的有客觀的判斷;四是要認真審核可轉讓
信用證,嚴格審查開證行和
轉讓行的資信,並對信用證條款進行審核。
(3)儘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機制,嚴格依法行事。應該加強對現有的相關立法進行研究,結合實際工作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找出不相適應的地方,通過有關途徑呼籲儘快完善相關立法。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銀行利益,減少風險。
加強和國外銀行的合作
在眾多國外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
對外貿易發展良好的形勢下,國有商業銀行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基於共同的利益和興趣,與國外有關銀行聯手開拓和占領中國的
外匯業務市場,共同爭取一些在中國落戶的、利用外資的大項目,多方面、多層次地拓展中國商業銀行的貿易融資業務。
國際貿易融資是一項知識面較廣、技術性強、操作複雜的業務,對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很高。中國開展這項業務時間短,急需既懂國際慣例、懂操作技術又精通信貸業務的複合型專業人才。商業銀行國際結算業務的競爭,實質上是銀行經營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的競爭。因此,提高貿易融資管理人員的素質,增強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應儘快培養出一批熟悉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法律等知識的人才。首先,要引進高水平和高素質的人才,可充分利用代理行技術先進的特點,選擇相關課題邀請代理行的專家作專題講座,有條件的還可派員工到國外商業銀行學習。其次,在平時工作中,要注意案例的總結分析,及時積累經驗,並有意識地加強國際貿易知識和運輸保險業務的學習,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市場動態,了解掌握商品的
行情變化,培養對國際貿易市場的洞察力,增強識別潛在風險的能力,以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三是抓好崗位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服務質量和道德修養。四是強化風險意識,不斷提高員工識偽、防偽能力,努力防範和化解
國際貿易融資風險。
發展趨勢
1、業務範圍逐漸擴大,產品不斷豐富
從傳統的信用證、托收、匯款等國際結算產品帶來的進出口押匯和貼現業務,擴大到覆蓋客戶採購、生產、銷售整個產業鏈條各個環節的服務; 從提供資金結算和融資服務,擴大到防範各種風險、美化財務報表、保險、倉儲、報關和財務顧問諮詢服務;從國際貿易融資服務擴大到國內貿易融資服務。
2、單證業務向賒銷業務轉移
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賒銷(OPEN ACCOUNT)已逐漸成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據統計,目前我國國際貿易中約70%採用賒銷方式結算,而在國內貿易中,賒銷的比例則更高。 基於此,信用證及托收等傳統單證業務持續下降,而基於賒銷的匯款業務快速上升。圍繞賒銷結算方式的貿易融資業務迅速上升。
3、標準化單一產品向結構化產品轉移
隨著客戶需求的多樣化,標準化的單一產品很難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需求。貿易融資服務必須根據客戶的需求特點,為客戶設計量身定製的結構化(STRUCTURED)產品解決方案。
優勢
1.貿易融資準入門檻較低,這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因財務指標達不到銀行標準而無法融資的問題。
2.貿易融資審批流程相對簡單,企業可以較為快速地獲取所需資金。
3.貿易融資比一般貸款風險低,能有效降低銀行風險。
4.貿易融資業務可以擴大銀行收入來源,調整收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