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決策

融資決策(financing decision-making)是指為企業併購籌集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定出最佳的融資方案。融資決策是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

融資決策需要考慮眾多因素,稅收因素是其中之一。利用不同融資方式、融資條件對稅收的影響,精心設計企業融資項目,以實現企業稅後利潤或者股東收益最大化,是稅收籌劃的任務和目的。

根據融資渠道不同,分為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

融資渠道,影響因素,注意事項,融資成本,結構相匹配,選擇和匯率,機會選擇,決策原則,匹配原則,量力而行,資金形式,需求期限,最低原則,結構合理,適宜原則,控制權原則,合適方式,最佳融資機會,上市融資模式,兩大準則,按需定製,動態調整,融資啟示,我國融資方式,

融資渠道

在當今的世界經濟中,金融創新相當活躍,進行融資的可選渠道大大增多,進行跨國併購的融資可以進行企業內部融資,也可以進行企業外部融資融資渠道很多,比如金融財團融資、認股權融資可轉換債券融資、風險投資融資等,當然也可以通過銀行借款、發行其他種類的債券、股票等融資方式。至於具體應選擇哪些融資方式以及相關風險如何等問題使財務管理難以決策。

影響因素

企業籌資面臨著內外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要制定合理的籌資政策,只有充分研究和分析這些因素把握各種籌資方法,才能作出準確的籌資決策。
不同的研究者對於融資決策影響因素有不同的劃分,劃分標準各異,且有的因素之間存在耦合,不利於融資決策的進行。本文按照系統分析的思想,運用 系統分析的方法,綜合考慮影響融資決策的因素。將融資決策影響因素分為兩類:間接因素;直接因素。其中間接因素通過直接因素髮生作用。
1.影響融資決策的間接因素。“間接因素”是指相對穩定的,不隨具體融資方案而變化,因此對融資決策起間接作用的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外部因素。
(1)影響融資決策的內部因素。即與企業自身所處狀態有關的因素。①企業的組織形式;②企業的規模及業績、信譽;③企業的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④企業的資產結構;⑤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⑥企業的資本結構。
(2)影響融資決策的外部因素。①經濟環境;②法律環境;③金融環境:金融
政策、利率。而每一項因素又包括許多子因素。
2.影響融資決策的直接因素。“直接因素”是指隨具體融資方案的不同而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融資成本、融資效益、融資風險。

注意事項

跨國公司進行融資時,通常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往往是比較高的,比如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發行企業要承擔較高的債券利息,發行佣金也較高,實際上是一種高息風險債券,其融資成本相當高。如果併購後的企業經營不善,會使企業的負債增加,導致收購不利甚至收購企業破產。

結構相匹配

資金的結構是指企業資產變現的難易程度以及相對應的資產比例。如果企業容易變現的資產比例大,其清償短期債務的能力強,就可以較高地通過流動負債的形式進行融資。相反,容易變現的資產比例小,適宜於對長期負債的清償,可以較多地以長期負債形式進行融資。

選擇和匯率

跨國併購的融資如果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要根據外匯風險情況進行融資決策,幣種選擇儘量選擇預期貶值的貨幣,以避免匯兌損失;如果不能進行幣種選擇,可以採取保值的措施。

機會選擇

所謂融資機會,是指由有利於企業融資的一系列因素所構成的有利的融資環境和時機。企業選擇融資機會的過程,就是企業尋求與企業內部條件相適應的外部環境的過程,這就有必要對企業融資所涉及到的各種可能影響因素做綜合具體分析。一般來說,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於企業融資機會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所出現的一種客觀環境,雖然企業本身也會對融資活動產生重要影響,但與企業外部環境相比較,企業本身對整個融資環境的影響是有限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實際上只能適應外部融資環境而無法左右外部環境,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地尋求並及時把握住各種有利時機,確保融資獲得成功。
第二,由於外部融資環境複雜多變,企業融資決策要有超前預見性,為此,企業要能夠及時掌握國內和國外利率、匯率等金融市場的各種信息,了解國內外巨觀經濟形勢、國家貨幣及財政政策以及國內外政治環境等各種外部環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預測能夠影響企業融資的各種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可能的各種變化趨勢,以便尋求最佳融資時機,果斷決策。
第三,企業在分析融資機會時,必須要考慮具體的融資方式所具有的特點,並結合本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制定出合理的融資決策。比如,企業可能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不適合發行股票融資,卻可能適合銀行貸款融資;企業可能在某一地區不適合發行債券融資,但可能在另一地區卻相當適合。

決策原則

實踐中,有的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沒有明確的計畫,盲目性很大,抱著僥倖的心理誤打誤撞,對投資方不加鑑別全面接觸,讓許多招搖行騙的投資中介或者投資公司有機可趁。後果嚴重的導致企業蒙受重大損失,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輕者也使企業浪費了不少的人力和財力。此外,由於有的中小企業對融資的難度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一旦幾次融資行動受挫,便放棄了融資計畫,錯失了一些可以成功的引資機會,延緩了企業發展的步伐,頗為遺憾。因此,企業在正式融資之前要制定一個指導企業融資行為的融資計畫書,其中包括融資決策的指導原則和其他一些融資行為準則,目的在於確保企業融資活動順利進行。

匹配原則

企業融資的目的是將所融資金投人企業運營;最終獲取經濟效益,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在每次融資之前,企業往往會預測本次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最終收益,收益越大往往意味著企業利潤越多,因此融資總收益最大似乎應該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大原則。
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實際上在融資取得收益的同時,企業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對企業而言,儘管融資風險是不確定的,可一旦發生,企業就要承擔百分之百的損失了。
中小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一旦風險演變為最終的損失,必然會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的時候千萬不能只把目光集中於最後的總收益如何,還要考慮在既定的總收益下,企業要承擔怎樣的風險以及這些風險一旦演變成最終的損失,企業能否承受。即融資收益要和融資風險相匹配。

量力而行

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也非常重要。籌資過多,可能造成資金閒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如果企業籌資不足,又會影響企業投融資計畫及其他業務的正常開展。因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之初,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
融資規模的確定一般要考慮以下的兩個因素:

資金形式

一般來講企業的資金形式主要包括固定資金、流動資金和發展資金。
固定資金是企業用來購買辦公設備、生產設備和交通工具等固定資產的資金,這些資產的購買是企業長期發展所必需的;但是這些生產必需設備和場所的購買一般會涉及較大資金需求,而且期限較長。中小企業由於財力薄弱應儘可能減少這方面的投資,通過一些成本較少,占用資金量小的方式來滿足生產需要,比如初創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來解決生產設備和辦公場所的需求。
流動資金是用來支持企業在短期內正常運營所需的資金,因此也稱營運資金,比如辦公費、職員工資、差旅費等。結算方式和季節對流動資金的影響較大,為此中小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精打細算,儘可能使流動資金的占用做到最少。由於中小企業本身經營規模並不大,因此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和貸款的方式解決。
發展資金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用來進行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的資金。這部分的資金需求量很大,僅僅依靠中小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對於這部分資金可以採取增資擴股、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

需求期限

不同的企業、同一個企業不同的業務過程對資金需求期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高科技企業由於新產品從推出到被社會所接受需要較長的過程,對資金期限一般要求較長,因此對資金的需求規模也大,而傳統企業由於產品成熟,只要質量和市場開拓良好,一般情況下資金回收也快,這樣實際上對資金的需求量也較少。
中小企業在確定融資規模時一定要仔細分析本企業的資金需求形式和需求期限,做出合理的安排,儘可能壓縮融資的規模,原則是:夠用就好。

最低原則

提起融資成本這個概念就不得不提起資本成本這個概念,這兩個概念也是比較容易被混淆的兩個概念。
資本成本的經濟學含義是指投入某一項目的資金的機會成本。這部分資金可能來源於企業內部,也可能是向外部投資者籌集的。但是無論企業的資金來源於何處,企業都要為資金的使用付出代價,這種代價不是企業實際付出的代價,而是預期應付出的代價,是投入資金的投資者希望從該項目中獲得的期望報酬率
融資成本則是指企業實際承擔的融資代價(或費用),具體包括兩部分:融資費用和使用費用。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如向中介機構支付中介費;使用費用是指企業因使用資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報酬,如股票融資向股東支付的股息紅利發行債券和借款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企業資金的來源渠道不同,則融資成本的構成不同。一般意義上講,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硬體和軟體(專業的統計軟體和專業財務人員)的缺乏,他們往往更關注融資成本這個比資本成本更具可操作性的指標。
企業融資成本是決定企業融資效率的決定性因素,對於中小企業選擇哪種融資方式有著重要意義。由於融資成本的計算要涉及很多種因素,具體運用時有一定的難度。一般情況下,按照融資來源劃分的各種主要融資方式融資成本的排列順序依次為:—財政融資、商業融資、內部融資銀行融資債券融資、股票融資。

結構合理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來源的構成及比例關係,其中債權資本權益資本的構成比例在企業資本結構的決策中居於核心地位。企業融資時,資本結構決策應體現理財的終極月標,即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在企業持續經營假定的情況下,企業價值可根據未來若干期限預期收益的現值來確定。雖然企業預期收益受多種因素制約,折現率也會因企業所承受的各種風險水平不同而變化,但從籌資環節看,如果資本結構安排合理,不僅能直接提高籌資效益,而且對摺現率的高低也起一定的調節作用,因為折現率是在充分考慮企業加權資本成本籌資風險水平的基礎上確定的。
最優資本結構是指能使企業資本成本最低且企業價值最大,並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利益相關者積極性的資本結構,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降低資本成本,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強求低成本,而不顧籌資風險的增大,因為這同樣不利於企業價值的提高。
企業取得最佳資本結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資本運營效果,而衡量企業資本結構是否達到最佳的主要標準應該是企業資本的總成本是否最小、企業價值是否最大。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時的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最大時的資本結構應該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收益與風險共存,收益越大往往意味著風險也越大。而風險的增加將會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因此,企業必須在考慮收益的同時考慮風險。企業的價值只有在收益和風險達到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企業的資本總成本和企業價值的確定都直接與現金流量、風險等因素相關聯,因而兩者應同時成為衡量最佳資本結構的標準。

適宜原則

企業融資按照期限來劃分,可分為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企業究竟是選擇短期融資還是長期融資,主要取決於融資的用途和融資成本和等因素。
從資金用途來看,如果融資是用於企業流動資產,由於流動資產具有周期短、易於變現、經營中所需補充數額較小及占用時間短等特點,企業宜於選擇各種短期融資方式,如商業信用短期貸款等。如果融資是用於長期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這類用途要求資金數額大;占用時間長,因而適宜選擇各種長期融資方式,如長期貸款、企業內部積累、租賃融資、發行債券、股票等。

控制權原則

企業控制權是指相關主體對企業施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力。控制權的掌握具體體現在:
1.控制者擁有進入相關機構的權利,如進入公司制企業的董事會或監事會;
2.能夠參與企業決策,並對最終的決策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3.在有要求時,利益能夠得到體現,如工作環境得以改善、有權參與分享利潤等。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融資行為所導致的企業不同的融資結構與控制權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繫。融資結構具有明顯的企業治理功能,它不僅規定著企業收入的分配,而且規定著企業控制權的分配,直接影響著一個企業的控制權爭奪。比如在債權、股權比例既定的企業里,一般情況下,股東或經理是企業控制權的擁有者;在企業面臨清算、處於破產狀態時,企業控制權就轉移到債權人手中;在企業完全是靠內源融資維持生存的狀態下,企業控制權就可能被員工所掌握(實際中股東和經理仍有可能在控制企業)。由此可見上述控制權轉移的有序進行,依賴於股權與債權之間一定的比例構成,而這種構成的變化恰恰是企業不同的融資行為所導致的。
企業融資行為造成的這種控制權或所有權的變化不僅直接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的自主性、獨立性,而且還會引起企業利潤分流,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近期效益與長遠發展。比如,發行債券和股票兩種融資方式相比較,增發新股將會削弱原有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除非原股東也按相應比例購進新發股票;而債券融資則只增加企業的債務,並不影響原有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因此,在考慮融資的代價時,只考慮成本是不夠的。中小企業管理者開辦企業一個很大的初衷就是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如果到頭來“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則不是管理者所願意看到的。因此,管理者在進行融資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各種融資方式的特點,精確計算各種融資方式融資量對企業控制權會產生的影響,這樣才能把企業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合適方式

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通常有很多種融資方式可供選擇,每種融資方式由於特點不同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而且這種影響也會反映到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上。
企業融資通常會通過以下途徑給企業帶來影響:首先,通過融資,壯大了企業資本實力,增強了企業的支付能力和發展後勁,從而增加與競爭對手競爭的能力;其次,通過融資,能夠提高企業信譽,擴大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最後,通過融資,能夠增大企業規模和獲利能力,充分利用規模經濟優勢,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加快企業的發展。但是,企業競爭力的提高程度,根據企業融資方式、融資收益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比如,通常初次發行普通股並上市流通融資,不僅會給企業帶來巨額的資金,還會大大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商譽,使企業的競爭力獲得極大提高。再比如,企業想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各種渠道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尤其是與較為知名的國際金融機構或投資人合作也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樣就可以迅速被人們認識,無形之中提高了自身形象,也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這種通過選擇有實力融資合作夥伴的方法來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做法在國內也可以運用。

最佳融資機會

所謂融資機會,是指由有利於企業融資的一系列因素所構成的有利的融資環境和時機。企業選擇融資機會的過程,就是企業尋求與企業內部條件相適應的外部環境的過程。從企業內部來講,過早融資會造成資金閒置,而如果過晚融資又會造成投資機會的喪失。從企業外部來講,由於經濟形勢瞬息萬變,這些變化又將直接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和成本。因此,中小企業若能抓住企業內外部的變化提供的有利時機進行融資,會使企業比較容易地獲得資金成本較低的資金。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融資機會的選擇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於企業融資機會是在某特定時間出現的一種客觀環境,雖然企業本身也會對融資活動產生重要影響,但與企業外部環境相比,企業本身對整個融資環境的影響是有限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實際上只能適應外部融資環境而無法左右外部環境,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地尋求並及時把握住各種有利時機,努力尋找與投資需要和融資機會相適應的可能性。
第二,由於外部融資環境複雜多變,企業融資決策要有超前性,為此,企業要能夠及時掌握國內和國外利率、匯率等金融市場的各種信息,了解國內外巨觀經濟形勢、國家貨幣及財政政策以及國內外政治環境等各種外部環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預測能夠影響企業融資的各種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可能的各種變化趨勢,以便尋求最佳融資時機。
比如,在計畫經濟時期,財政撥款是我國國有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方式,“撥改貸”後銀行貸款又成為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方式。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以及股份制的建立,在資本市場上融資逐漸成為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這些國家政策的變化對企業而言影響是深遠的。因此,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國家各類法規的變化,要對此具有良好的“嗅覺”,在看清形勢後果斷決定融資的途徑。近些年來,我國企業境外上市逐漸增多,我國中小企業板也正式啟動,這些國內外融資環境的變化在給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途徑。
第三,企業在分析融資機會時,還必須要考慮具體的融資方式所具有的特點,並結合本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制定出合理的融資決策。比如,企業可能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不適合發行股票融資,卻可能適合銀行貸款融資;企業可能在某一地區不適合發行債券融資,但可能在另一地區卻相當適合。
綜上,中小企業必須善於分析內外環境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對融資渠道和方式的影響,從長遠和全局的視角來選擇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此外,對於企業而言,儘管擁有不同的融資渠道和方式可供選擇,但最佳的往往只有一種,這就對企業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選擇最佳的融資機會。

上市融資模式

兩大準則

股東價值最大化是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目標,而融資決策與資本結構管理是實現企業可持續成長和股東價值的重要一環。西方公司財務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企業融資決策與資本結構管理受公司治理、產品市場競爭環境、稅法以及金融市場有效性等因素影響。從企業角度看,儘管企業所屬行業的競爭環境和業務戰略不同,在融資決策方面普遍有兩大準則,即維持不低於BBB級的良好資信等級(而不是會計帳面資產負債比例),以及降低融資成本。維護良好的資信等級、保持財務靈活性旨在降低財務危機風險,同時有助於保持持續融資能力,要求公司保持負債方的現金流出期限結構同預期現金流入風險相匹配。從金融創新角度看,企業融資工具層出不窮;從投資者權益保護和稅法角度看,則只有債務和股權兩種類型。債務利息在稅前列支,在會計帳面盈利的條件下,可以減少納稅,增加股東利益。但債務資本缺乏財務靈活性,因為其還本付息的現金流出期限結構要求及法律責任明確,而且債權人為債權安全起見,在債務契約中往往對企業投融資和經營活動設定明確的限制如高風險投資,而這類投資恰是增加股東價值的必要條件。

按需定製

西方企業首先根據持續投資和增長要求選擇融資類型。一般地,高科技企業的經營現金流遠遠不能滿足投資需求,擴張性投資則通常來源於外部股權融資,而資產負債率,特別是長期債務比例和現金紅利支付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甚至多年無長期債務,並且不支付現金紅利。但其股票市值和投資者資本收益持續攀升,即呈現高增長、高增值,低負債率、低紅利支付率並存的景象(微軟)。高成長企業一旦成功,投資收益率往往大大超過融資成本。此類公司融資決策和資本結構管理首先不是降低成本,而是與企業現金流入風險匹配,降低財務風險。例如,1998年,微軟資本收益為52.9%,資本成本只有 14.2%;英特爾資本收益為42.7%,成本為15.1%。英特爾1965年創立,1992年以前一直不支付現金紅利。這種類型的企業如果依賴債務,容易因經營現金流收入下降而引起財務支付危機。
對於現金流穩定性和可預測性較高、持續期限較長的企業,在長期缺乏有利投資機會的情形下,則以長期債務替換股權,提高長期債務比例和現金紅利支付率。即呈現低增長、低增值和高財務槓桿、高現金紅利支付率特徵。這類企業包括快速成長後競爭地位穩定、業務成熟的製造業和技術公司,零售業公司以及特許壟斷經營的公用事業公司。其收益的長期增長率較低,這類公司股票屬於收益或價值型,往往採用直接增加長期債務或用債務回購公司股票方式增加財務槓桿,此舉在不明顯降低資信等級的同時,可以明顯降低資本成本,從而增加股東價值。例如美國佛羅里達電力公司在1994年美國解除各州電力公司運營壟斷前,現金紅利支付率一直在70%以上。

動態調整

確定融資類型後,西方企業進一步根據金融市場變化趨勢,運用金融工程技術,通過融資方案專業設計,不斷降低融資成本。其中包括:根據利率變化預期設計融資產品如浮動利率債務或含有公司可贖回條款的債務以規避利率風險;利用投資者與企業之間對企業未來成長能力預期之差異設計融資產品契約如可轉換證券認股權、可贖回股票等融資方式;利用稅法設計融資產品如利用資本收益利息收益稅率的差異,發行零息票債券等。
西方上市公司通常按照自身的成長階段和投資戰略,從為股東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改變融資方式,動態調整資本結構。如果上市公司短期缺乏能夠為股東增值的投資機會,可以通過現金管理,即轉換為有價證券來保值增值。如果公司由高速成長階段進入增長率下降的穩定成熟階段後,確實缺乏能夠為股東增值的投資機會,或者每年的經營淨現金流入及現金儲備規模大大超過能夠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投資機會所需資金,上市公司一般會把除滿足必要的經營與投資活動以及維持良好資信等級所需資金以外的富餘現金分配給股東,包括逐步提高現金紅利支付率和回購股票。例如,IBM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處於快速增長時期,紅利支付率僅為1%-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增長速度開始放慢,出現大量現金盈餘。1978年紅利支付率為54%,1986到1989年,IBM用56.6億美元回購了4700 萬股股票。
由此可見,快速成長中的企業傾向於股票籌資和增加短期債務、避免長期債務和現金紅利;成熟階段的企業則傾向於增加長期債務,並通過現金紅利和股票回購方式向股東大量分配現金。

融資啟示

1、對於任何方式融資組合,無論是側重於債務融資還是股權融資,其混合成本都必須保證小於資本收益率,否則就會對公司現有股東利益的損害。
2、對資本成本的理念的理解和認識方面。資本成本是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外部評價指標這一,其估算是由資本市場來完成的;資本成本取決於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風險,資本成本的估算是建立在市場價值而不是企業帳面價值基礎上;資本成本的估算方法和數值有較大的彈性和主觀性,因此不必看中資本成本精確的數量值,在實際的套用中只需對資本成本有一區間性的把握。因此,企業在對股權成本的測算時,即可按上述資本成本的估算模型直接計算,也可採用靈活方式,通過在現有的國債收益率的基礎上加上風險溢價,借鑑有關投資諮詢機構的貝塔值結果,參照上市公司資本回報率等辦法獲得。
3、在對債務融資股票融資的成本比較分析的關聯性的認識方面。一般債務融資成本較低,股票融資成本較高,而且這兩者同時是相互關聯的。如果債務融資使用增多,股票的融資成本將增加公司的財務費用,短期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的風險提高,市場預期可能隨這提高,股票成本將上升。債務成本和股票成本的關聯性是企業在融資決策中所不能忽略的因素。因此,企業為降低成本而提高混合融資中債務資本的比例,也必須同時考慮到股權融資成本的提高。
4、合理的融資決策必須在保證公司經營的現金流量的匹配的基本前提下,儘可能降低融資的成本,以提高股東的市場價值。在實際中,不同性質的企業對融資方式和融資成本會有不同的考慮和側重。對穩健經營性公司,如基礎設施、能源電力公司,公司未來的資本性支出都不大,經營現金流量和收益相對穩定,增加債務並不會明顯影響公司的財務資信等級,通常採用長期債務融資方式,由於債務融資通常成本低廉,可滿足融資成本小於投資回報的基本性要求,提高股東價值。對高成長性公司,如科技類公司,業務的擴張快,投資的預期回報率高,同時經營的現金流往往不穩定,財務風險較大,債務融資不能保證資本擴張和業務擴展的需要,一般採用股權融資方式。股權融資的成本雖高,但由於一旦公司經營成功,投資的回報率遠超過股權的融資成本,對股東的價值並不造成損失。
企業競爭的勝負最終取決於企業融資的速度和規模,無論你有多么領先的技術,多么廣闊的市場。
融資可比作一個商品項目,交易的標的是項目,買方是投資者,賣方是融資者,融資的訣竅是設計雙贏的結果。
中國人融資喜歡找關係,房西苑老師認為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對門。融資有商務模式劃分,還有專業分工,程式分工,融資者需根據投資者的特點,去設計自己的融資模式。
融資不是一錘子買賣,是一個過程,關於融資的戰術,房西苑老師列舉了八個戰術,同時介紹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圍點打援。
關於國內融資的難點,房西苑老師認為有三個瓶頸:一是項目包裝,二是資金退路,三是資產溢價,這三個難點,房老師認為是有融資者自身的弱點和我國經濟體制存在的問題構成。
投資者退路房老師給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上市套現,中策是溢價轉讓,下策是溢價回購。

我國融資方式

第一種是基金組織,手段就是假股暗貸。所謂假股暗貸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方以入股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投資但實際並不參與項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從項目中撤股。這種方式多為國外基金所採用。缺點是操作周期較長,而且要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甚至要改變公司的性質。國外基金比較多,所以以這種方式投資的話國內公司的性質就要改為中外合資。
第二種融資方式銀行承兌。投資方將一定的金額比如一億打到項目方的公司帳戶上,然後當即要求銀行開出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出來。投資方將銀行承兌拿走。這種融資的方式對投資方大大的有利,因為他實際上把一億元變做幾次來用。他可以拿那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到其他的地方的銀行再貼一億元出來。起碼能夠貼現80%。但問題是公司賬戶上有一億元銀行能否開出一億元的承兌。很可能只有開出80%到90%的銀行承兌出來。就是開出100%的銀行承兌出來,那公司帳戶上的資金銀行允許你用多少還是問題。這就要看公司的級別和跟銀行的關係了。另外承兌的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根據國家的規定,銀行承兌最多只能開12個月的。現在大部分地方都只能開6個月的。也就是每6個月或1年你就必須續簽一次。用款時間長的話很麻煩。
第三種融資的方式是直存款。這個是最難操作的融資方式。因為做直存款本身是違反銀行的規定的,必須企業跟銀行的關係特別好才行。由投資方到項目方指定銀行開一個賬戶,將指定金額存進自己的賬戶。然後跟銀行簽定一個協定。承諾該筆錢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挪用。銀行根據這個金額給項目方小於等於同等金額的貸款。註:這裡的承諾不是對銀行進行質押。是不同意拿這筆錢進行質押的。同意質押的是另一種融資方式叫做大額質押存款。當然,那種融資方式也有其違反銀行規定的地方。就是需要銀行簽一個保證到期前30天收款平倉的承諾書。實際上他拿到這個東西之後可以拿到其他地方的銀行進行再貸款的。
第四種融資的方式(第四種是大額質押存款)是銀行信用證。國家有政策對於全球性的商業銀行如花旗等開出的同意給企業融資的銀行信用證視同於企業帳戶上已經有了同等金額的存款。過去很多企業用這個銀行信用證進行圈錢。所以現在國家的政策進行了稍許的變動,國內的企業現在很難再用這種辦法進行融資了。只有國外獨資和中外合資的企業才可以。所以國內企業想要用這種方法進行融資的話首先必須改變企業的性質。
第五種融資的方式是委託貸款。所謂委託貸款就是投資方在銀行為項目方設立一個專款賬戶,然後把錢打到專款賬戶裡面,委託銀行放款給項目方。這個是比較好操作的一種融資形式。通常對項目的審查不是很嚴格,要求銀行作出向項目方負責每年代收利息和追還本金的承諾書。當然,不還本的只需要承諾每年代收利息。
第六種融資方式直通款。所謂直通款就是直接投資。這個對項目的審查很嚴格往往要求固定資產的抵押或銀行擔保。利息也相對較高。多為短期。個人所接觸的最低的是年息18。一般都在20以上。
第七種融資方式就是對沖資金。現在市面上有一種不還本不付息的委託貸款就是典型的對沖資金。
第八種融資方式是貸款擔保。現在市面上多投資擔保公司,只需要付高出銀行利息就可以拿到急需的資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