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夏

虞夏

有虞氏之世虞代和夏代。《禮記·表記》:“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歷史學界一直把夏朝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王朝,然而還有學者指出,夏朝之前還有虞朝,有虞氏的虞朝是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一個朝代。

基本介紹

典故,歷史沿革,虞朝,夏朝,

典故

虞夏
”《國語·周語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虞夏文章,則有皋陶六德。”
《韓非子·顯學》:“虞夏二千餘歲”。

歷史沿革

虞朝

虞王朝是夏、商、周三代之前的一個新興王朝,故在《左傳》、《國語》、《禮記》等古代史籍中,虞、夏、商、周四代往往連稱。如《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載周內史過日:“國之將興,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國語·鄭語》載史伯曰: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禮記·祭義》也說:“虞夏商周,天下之盛王也。”諸如此類之文句,不勝列舉,說明虞朝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
舜帝舜帝
另外,根據《國語》、《左傳》等史料記載,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黃帝、玄器、昌意、少昊、蟜極、顓頊、帝嚳、窮蟬、帝摯、唐堯、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虞舜等15個名號。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則不能不承認有虞氏是一個朝代。古人也常將虞夏並稱,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夏朝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的兒子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太康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禹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朝的建立,標誌著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夏王朝也成了我國第一個階級王朝。
禹建國以後把益(伯益)選定為王位的繼承人,禹死後,益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以後,益沒能繼承王位。“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避居箕山之陽”(《史記·夏本紀》);於是中國歷史由“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進入了“家天下”的奴隸社會。
從此,禪讓制世襲制所取代。這標誌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應該說是歷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堅決不出席鈞台會。出於對王權的維護、社會的統一,夏啟調動軍隊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族。這次征討使新生的專制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原始的民主推舉制被強制取代。
一種新制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面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起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後,出現了五子爭權鬥爭。太康即位後,政事不修,沉湎於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奪回了政權,才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