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林鎮(蘇北小上海)

益林鎮

蘇北小上海一般指本詞條

益林鎮,是江蘇省重點鎮之一,隸屬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位於里下河平原,地處北緯33°線,氣候宜人,物富民豐。面積109.18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116240人(2017年)。下轄14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

2014年,全鎮GDP為89.54億元,綜合財政收入6.37億元。益林鎮將圍繞“區域性新型小城市”的總體要求,全力打造實力益林、活力益林、魅力益林。

2019年10月,益林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益林鎮
  • 外文名稱:Yilin Town
  • 別名:蘇北小上海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
  • 政府駐地:健康東路1號
  • 電話區號:0515
  • 郵政區碼:224421
  • 面積:109.1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16240人(2017年) 
  • 方言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益林戰役紀念館、新四軍三師舊居
  • 機場:鹽城機場
  • 火車站阜寧站阜寧南站
  • 車牌代碼:蘇J
基本介紹,歷史由來,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概述,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未來發展,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社會民生,旅遊景點,人民公園,益林戰役紀念館,益林鎮村鎮規劃展示館,益林鎮玻璃工藝品博物館,商業步行街,新四軍三師舊居,益林生態農業園,寶林寺,火車站廣場,新時代廣場,地方特產,阜寧大糕,益林醬油,軟兜長魚,馬家盪螃蟹,玻璃工藝品,爭創強鎮,國家級生態鎮,江蘇省文明鎮,全國重點鎮,獲得榮譽,地圖信息,

基本介紹

益林鎮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是三市五縣交界處十鄉鎮的區域中心,是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交通便捷,商貿興盛,物富民豐。先後榮獲“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百家名鎮”、“江蘇省文明鎮”、“全國小城鎮改革試點鎮”、“中國手工玻璃工藝品之都”、“中國特色經濟魅力鄉鎮”、“輕工紡織之都”等稱號。自明代以來,益林一直是蘇中鹽阜地區的戰略要地和商業重鎮,素有“蘇北小上海”美譽。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張愛萍、洪學智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裡戰鬥過。1948年的益林戰役載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到“十一五”末,益林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4億元,是2005年的4.1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億元,是2005年的5.3倍。實現財政收入1.78億元,是2005年的4.4倍,其中一般預算收入9033.63萬元,是2005年的5.5倍。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276元,比2005年增加了4115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投資、技改投入分別是2005年的5.8倍和7.2倍。註冊外資實際到賬2047萬美元,是2005年的6.1倍。全鎮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水資源充沛。為“鹽城市綜合實力十強鎮”、“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江蘇省百家名鎮”、“鹽城市工業經濟十強鄉鎮”,“鹽城最強城市化鎮”。
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要求把益林當作縣域次中心城市來建設,近幾年,鎮黨委、政府堅定實施新型工業化、城市化互動戰略,以大招商、招大商來實現工業項目大突破,以大規劃、大建設、大創業來實現城市化大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成效斐然:全鎮已形成紡織服裝、輕工包裝、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和手工玻璃工藝品一大特色產業,已有銀河麵粉、中恆紡織、蘇香食品等定報企業33家,2010年工業銷售首次突破10億大關,財政收入達到6500萬元;集鎮形成建成區面積已達12平方公里,集鎮人口達6.4萬人,城鎮化率達82%,城鎮綠化率42%,均為全市鄉鎮最高。到去年底,全鎮GDP的比重發生顯著的變化,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3.9%,三大產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6.76%,兩大經濟支撐益林經濟的90.66%,一季度,工業銷售和財政收入分別達到4.17億元和2524萬元,分別比同期增長30.12%和50.2%,均創歷史新高。
自明代以來,益林一直是蘇北鹽阜地區的戰略要地和商業重鎮,享有“蘇北小上海”之稱。鎮域面積42.8平方公里,總人口8萬人。全鎮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水資源充沛。現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江蘇省百家名鎮”、“鹽城市工業經濟十強鄉鎮”。
1、工業經濟門類齊全。已形成紡織服裝、玻璃工藝、石油化工、包裝造紙、糧油食品、五金機械六大行業,各類企業500多家,為全國最大的手工玻璃工藝品和華東地區最大的工業帆布生產基地,其中182家玻璃工藝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玻璃工藝產品銷往美、德、意、日、泰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三產經濟豐富繁榮。專業市場特色明顯,中國益林玻璃工藝品市場,省內一流的金三角建材市場,蘇北?流的三星級酒店已初具規模,老鎮區中心商貿城輻射周邊3市5縣,超市、連鎖店、專賣店、總代理等新型服務業態迅速發展。利用玻璃工藝品優勢,結合水上樂園、烈士陵國等景點,開闢了“琉璃世界益林一日游”旅遊專線。
3、農業經濟獨具特色。堅持走產業化、特色化之路,現已形成千畝三紅蘿蔔、千畝洋麻種植示範帶,萬頭豬場,萬頭雞場飼養基地。全鎮30000畝肥沃耕地,2200畝魚塘,2400畝堆堤、渠坡,盛產稻、麥、豆、蒜,宜養豬、禽、魚等。
4、交通優勢日益凸現。30分鐘可達京滬、寧靖鹽、鹽淮高速公路網,到鹽城機場僅需1小時。
5、城鎮面貌日新月異。今日的益林更大、更美、更靚麗。
東方風來滿眼春,益林人民將以更加開放的情懷笑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觀光旅遊。

歷史由來

歷史文化名鎮益林鎮始建於雍正九年(1731年),距今已有280多年歷史。益林鎮之名,可追溯自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避流寇之亂,江南蘇州等地百姓陸續來今益林一帶開墾務農,史稱洪武趕散。當時有陶益林自蘇州流遷於本地當時為山陽縣),地以人名,稱望族焉。 益林鎮位於阜寧縣西南邊緣,西鄰淮安,東南接近鹽城,值射陽河大支流之末,交通極為方便。陶姓族人,占半數以上,乃有“益林的桃子吃不得”之諺。抗戰期間,畸形繁榮,戶口有三千餘戶,人丁二萬以上,較戰前增加二倍。陶世興四大油坊,當時能自力發電,蔚為罕事,其所產豆油豆餅,遠銷至南通、東台。本鎮郵局、電報局,設定齊全,中國農民銀行設有辦事處,辦理存放款、抵押匯兌業務。工商所以繁榮,因素甚多,歷述如後:
益林鎮地圖益林鎮地圖
一、地理環境適中:自本鎮向北,均為旱路,有大車路直通漣水、泗陽、宿遷,各該地南來貨物,到此即需乘船南下;本鎮向南,皆為水路,可通航數百擔之木船,抗戰前更有屬於大達、大生、大源、江泰四公司之小火輪益泰班通泰州,益邵班通揚州之邵伯,均以益林為起訖站。
二、上下行制度優良:南來商賈,盡投住下行,出售運來之五洋雜貨布匹;北來之商客,盡投宿上行,出售運來之雜糧豬只。上下行老闆,各為本身客戶,競爭劇烈,公平交易,互購有無,亦即進口、出口各自盡力為主顧打算,壁壘分明,絕無詐欺行為,僅收取合理佣金和食宿費用,使南北客極端信任,皆大歡喜。
益林鎮益林鎮
三、貨物集散容易:商場有諺雲,出處不如聚處,言貨物集散之實際情況,益林鎮北來之貨物,有大豆、花生、高粱、毛豬、高粱酒、花生油,尤以毛豬為伙,到鎮以後,或直接以活豬轉運出口,或宰殺以後,以豬體加鹽,稱為幫豬出口。益林幫豬,最遠可銷至無錫、上海。宰殺成幫豬之內臟,稱為大五件子,無法出口,傾銷當地鎮鄉,最多銷至鹽城、興化縣屬,其價至賤,奈當時無制罐、冷藏等法,殊為可惜。南來貨物,有五洋(洋油、洋菸、洋糖、洋皂、洋火)、雜貨、南北乾果、海鮮、各種布匹,北來客爭相轉運,遠至漣水、泗陽、宿遷等地。就地加工者,除幫豬外,其餘如黃豆榨油,高粱釀酒,故本鎮有大小油坊十餘家,槽枋七、八家,戰前並有洋油站兩家。
益林鎮益林鎮
四、人民勤奮努力:從事工商業,除子承父業外,通行學徒制。男孩讀幾年私塾,即進入一家商店或商行學生意。當學徒時,生活規律嚴格,並可由老闆或帳房體罰;三年滿師後,繼續服務,能力優越者自立門戶。少年時之嚴格訓練,常終身受用無窮;待人接物處世,常至聲譽卓著,以之從事工商業,多能發達。 五、儘量安靖地方:自北伐、抗戰、劫匪,以及地方土匪,均曾影響市面繁榮,賴當地行店,自行組織,各行各業,均有同業公會,總其成者為益林鎮商會,無論兵匪,均賄以財物金錢,由大眾分攤,盡力維持地方安靖,工商繁榮。
綜合言之,益林鎮實為本縣西南鄉優良之水旱碼頭,鄰近鎮市,如東溝、鳳谷村,曾多次以各種手段爭取客商,然均勞而無功。

行政區劃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楊集鎮撤銷前,益林鎮下轄9個居委會(倪東、王樓、益富、建新、大東、益北、益南、益西、益東);9個村委會(中石、裴伏、楚趙、大余、大有、管計、南窯、益新、桑樹)。
益林鎮益林鎮
2009年11月,撤銷楊集鎮,將其原轄區域併入益林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益東居委會。區劃調整後,益林鎮區域面積109.18平方千米,人口116240人(2017年),轄14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923111:~001 121益東居委會 ~002 121益西居委會 ~003 121益南居委會 ~004 121益北居委會 ~005 121中市居委會 ~006 121王樓居委會 ~007 121大東居委會 ~008 121倪東居委會 ~009 121興楊居委會 ~010 121馬家盪居委會 ~200 220北郊村 ~201 122大余村 ~202 122管計村 ~203 220西南村 ~204 220大有村 ~205 220盪東村 ~206 220盪西村 ~207 220樵農村 ~208 220蟠龍村 ~209 220振興村 ~210 220振業村 ~211 220周邱村 ~212 220角巷村 ~213 220東興村
原【益林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42.56平方千米,人口55877人(2007年)。轄8個居委會、5個行政村。全鎮地勢平坦,海陵河、恆河、蘇咀乾渠縱貫境內。新長鐵路橫穿鎮區,鹽淮線、阜益線、益羅線、益楊線等高、中等級公路穿境而過。現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自明代以來,益林一直是蘇北鹽阜地區的戰略要地和商業重鎮,享有“蘇北小上海”之稱。1947年建東孟區,1958年更名益林公社,1965年建益林鎮。1996年,面積42.6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轄孟東、三里、大東、塘溝、淮海、王樓、談莊、墩左、大余、後余、楚楊、趙陶、裴莊、伏莊、石橋、中盪、韓舍、南窯、管計、戴王、大有、大倪、小倪、東升、西旺、益新、桑樹27個行政村和中心、中市、益北、益東、益西、益南、楊園、慶和8個居委會。
原【楊集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33千米。面積66.62平方千米,人口38326人(2007年)。轄2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101個村(居)民小組。益馬公路過境,楊集河通航。旅遊景點有蘆盪自然風光、淮東古寺,有“馬良獨修金山寺,不用江南一鍬土”傳說。
1957年置楊集鄉,1958年分屬公興、羅橋公社,1959年合併建楊集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48.8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楊集、張吳、王家莊、蔣圩、深港、蟠龍、角東、朱楊、霍舍、墊堡、巢鳳、三莊、角巷、張陳、朱灣、邱楊、周邱、谷新、盪周、老舍、樵農21個行政村。
原【馬盪水產鄉】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42千米。馬盪河蟹主產地。益馬公路過境,楊集河過境。
1957年屬羅橋、公興區,1959年劃歸楊集公社,1967年析置馬盪水產公社,1983年改馬盪水產鄉。1996年,面積18.8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馬盪、新盪、穆溝、洪流、乘風、紅聯、洪濱7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概述

益林鎮圍繞“打造實力強鎮,建設美麗益林”目標,突出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兩條主線。2013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1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1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7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2.13億元;完成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500萬美元;新辦民營企業377家,個體工商戶3917戶,新增註冊資本28.5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43萬元。10月,益林鎮再獲“江蘇省文明鎮”、“鹽城市文明標兵鎮”稱號;11月,被評為“2013鹽城市最美村鎮”,並榮獲國家環保總局授予的“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鎮”稱號。

農業經濟

2013年,益林鎮實施青楊河疏浚工程和管計中溝、周邱大溝水利工程,加固聯圩4.8公里,共完成土方83萬方。培植新234省道沿線萬畝高效設施農業示範園和益板公路沿線、益羅公路沿線千畝示範基地。新發展高效農業面積1.5萬畝,其中設施農業5500畝。新建萬頭生態豬場1個,千頭豬場2個,10萬羽禽場1個,萬羽禽場3個,建成稻田養龍蝦6500畝,特水養殖面積1.3萬畝,高效漁業基地9000畝。全鎮86個宜林地段全部改制到位,新栽植各類喬木27.48萬株。新培植家庭農場11個,專業合作社3個,土地股份合作社4個,社區股份合作社改革試點1個。全鎮23個村(居)有11個村(居)實現會計電算化。對6000多戶低收入農戶進行幫扶,完成扶貧小額貸款1380萬元。爭取省獎補資金270萬元修建農村水泥路。被評為鹽城市農村經濟工作先進集體。

工業經濟

2013年,益林鎮新開工項目21個,總投資23.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個。完成引企入園項目17個。16家企業實施技改,完成技改投入2.95億元。實現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7.4億元,利稅總額7.6億元;實現工業開票銷售23.54億元,稅收1.99億元。
新建項目:
瑞斯特針紡襪業項目,該項目由浙江瑞斯特針織有限公司計畫投資2.5億元,在益林鎮全民創業園內征地100畝,新建廠房6萬平方米。主要從事滌綸網路絲加彈,氨綸包芯紗加工,多種襪業製造整理、包裝,襪業集散貿易及物流運輸等生產、經營業務。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可達3億元以上,可實現利稅1000萬元以上。
超雅文化用品項目,該項目由浙江東陽世國工藝品有限公司新建,投資1.8億元,在益林工業集聚區南園征地100畝,新建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購置電動過膠機、壓痕機、燙金磨邊一體機、十字繡裱框機等設備485台套,新上文化用品製作生產線4條。項目計畫於2014年10月份竣工投產。投產後年可生產相框、相冊、兒童智力玩具、裝飾類文化用品800萬件,可實現銷售4億元,入庫稅收1000萬元以上。

未來發展

到“十一五”末,益林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4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78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9033.63萬元,註冊外資實際到賬2047萬美元。2016年伊始,益林鎮已經給“十二五”各項任務畫上圓滿的句號,並描繪出“十二五”的宏偉藍圖,那就是以沿海大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不斷培植特色產業,打造新型城市,提升高效農業,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確保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建成百億益林鎮,實現撤鎮設市”目標。

基礎設施

城鎮面貌日新月異。鎮區形成八縱八橫主骨架,街、燈、路、景交相輝映。老城區仿古式步行街融傳統特色與現代風貌為一體,人民公園、中國小校、文化中心等設施齊全,新城區(政府辦公區、商業貿易區、旅遊休閒區)三區聯動。
2013年,益林鎮新開工凱發花園、書香茗城等項目9個,新建高層建築11幢、商品房20萬平方米。2012年開工建設的學府花園、大東安置樓4萬平方米已經竣工。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淮海城市綜合體已經建成。實施鳳凰公園綠化、景觀燈工程,淮海西路拓寬改造、振興路貫通工程,玻璃工藝文化產業集聚區的水、電、路、氣配套等工程。先後有蘇果超市、和潤超市、千家惠服飾等大型知名賣場落戶的中心商業街正式開街。
軟硬環境和諧、安寧、怡人;三產經濟充滿生機,益林地處蘇北四市六縣十鄉鎮的中心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處,兵家必爭之地,享有“蘇北小上海”之美譽,特別是水、陸、鐵交通便捷,中國手工玻璃工藝品展覽中心和中國益林(義烏)小商城建成的商貿中心、三星級酒店設施齊全,舒適安寧。益林民風淳樸,人民勤勞智慧,有海納百川之雅量、助人成功之美意。

交通運輸

交通優勢日益凸現。新長鐵路橫穿鎮區,火車客貨運齊全,鹽淮線、阜益線、益羅線、益楊線等高、中等級公路穿境而過,5分鐘可到阜建高速,30分鐘可達京滬、寧靖鹽、鹽淮高速公路網,到鹽城機場僅需1小時。
阜寧站站址在江蘇阜寧縣益林鎮,建於1998年,是新長鐵路的一個車站。距離新沂站173公里,距離鹽城站61公里,隸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目前可到北京、淮安、泰州、鹽城、徐州、南通、蘭州等樞紐點。
阜寧火車站阜寧火車站
阜寧南站(在建)為徐宿淮鹽鐵路在阜寧境內所設站點,該鐵路為新建客運專線,具體時速標準為250km/h,設計單位為該站點確定的名稱為阜寧南站。目前徐宿淮鹽鐵路已於2015年12月28日全線開工,中鐵十局已入駐阜寧段,整個工程預計於2019年年底完工。

社會民生

益林鎮完善中心國中教育教學設施,成為全市一流鄉鎮初級中學。建成奧林匹克幼稚園、中心幼稚園、益北國小“鄉村學校少年宮”和全縣鄉鎮唯一一家青少年文化宮。23個村(居)全部建成農家書屋,大東村農家書屋被市命名為“五星級農家書屋”。益林玻璃博覽館被命名為“鹽城市對外文化交流示範基地”。勞動保障範圍進一步擴大,有1.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1萬多名60歲以上老人領取基礎養老金,基本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雙覆蓋”。提高益林鎮敬老院(幸福花園)內部配套標準,集中供養84名五保老人,被省民政廳評為“三星級敬老院”。區域供水順利實施,全鎮22家小水廠全部回購改制,新鋪設三級管網總長1338公里,新建高標準的水務服務大廳。

旅遊景點

人民公園

益林人民公園位於新興路(東側)18號,占地180畝,園門西向。一期工程投入1000多萬元,開挖人工湖、錦月湖,築兩座土丘。園內建有雙方亭、浮橋、靜雨亭、長廊、觀望台、如意亭、涼亭、石橋等,都錯落有致,各得其宜。雙方亭坐落在公園大門北側的高阜之上,因兩方亭連線在一起而得名。亭頂是綠色的琉璃瓦,六個角稍微向上翹起。整個亭子由六根光滑的紅漆柱子所支撐,南北兩邊用卵石鋪成的台階可供遊人上下。站在亭上,整個公園盡收眼底。50多米長曲橋連線湖心亭,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形成了公園又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湖心亭中,人就好像置身於畫中。
蜿蜒曲折的鵝卵石小路環繞著園心湖,兩旁栽種著奇花異草,間或地、隨意地擺放一些石凳,供遊人小憩。九米多長的小石橋,它有一個很奇特的地方,就是沒橋墩,只有一個拱圓的橋洞;10多米長的鐵索浮橋很靈活,水漲橋升,水落橋落。水大,橋身可以拉長,水小,橋身可以縮短。五顏六色的彩燈照耀下,噴泉撒落在湖面激起點點波紋,泛起層層漣漪。
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繞湖楊柳枝條依依,穿梭燕雀掠天光,翩翩遊艇推青波。春夏之際一片青綠,陽光普照,閃閃爍爍,微風吹過,綠葉泛波,遊人穿梭其間,涼爽愜意,心曠神怡,無不流連忘返,好像倘佯於西子湖畔。

益林戰役紀念館

益林戰役紀念館於1978年興建,2007年又新建了益林戰役陳列室,總建築面積3200多平方米,總投入200萬元。益林戰役紀念館由紀念碑、陳列室、展覽廳、烈士墓等組成。紀念碑刻著周克玉上將的題詞“益林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名垂青史”,碑的南、北牆上大型的浮雕是人民解放軍攻打益林時的戰鬥場面,栩栩如生,碑後為益林戰役烈士合葬墓(原管計、墩左、三里、王樓等村烈士墓葬遷於此)。
益林戰役陳列室分上、下兩層,底層大廳用燈光、音響烘托益林戰役場景,牆壁上繪有益林戰役油畫。上層陳列室分為抗日戰爭廳、益林戰役廳以及益林將軍廳,採用現代聲光源設備,展出大批圖片、資料、實物等,再現烽火連天的益林戰役的戰況。陳列室中記載的,抗日戰爭年代,黃克誠將軍在益林地區組織抗日的故事以及益林籍將軍們的革命業績等,昭示了黨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戰略思想,標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偉大歷史功勳,體現了人民戰爭的英明偉大,表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崇高的革命信念和頑強的革命意志。

益林鎮村鎮規劃展示館

益林鎮村鎮規劃展示館於2007年9月興建,總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底層大廳中間設定一塊大型沙盤,微縮了益林的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未來發展的人文景觀,展示今後一個時期內“一個中心、五條彩帶”的新益林規劃格局。牆壁四周文字介紹益林的歷史沿革、傳統文化、人文景觀、經濟社會等情況,可謂圖文並茂。二樓展示的內容是益林的未來藍圖,配以圖片實物、影像資料。三樓為接待室、保管室、辦公室、會議室等。

益林鎮玻璃工藝品博物館

玻璃工藝品博物館,於2008年初新建,並在此館正門前興建了市民廣場。市民廣場中間豎著鎮標,鑲嵌著江蘇省委黨校副校長丁如錦同志題寫的“益林新時代廣場”七個大字。北入口為開放式門樓,中間為開放式平台,兩側為人造假山,雖不算高,卻也是峻崖峭壁,突兀嶙峋。廣場兩端是圓形花壇,壇中一個個小花蕾就像一顆顆珍珠撒在周圍花邊的紅盤中彩磚鋪地寬闊平坦。四周有可供休息的長條石凳,一盞盞高桿燈及綠化點綴其間。
玻璃工藝品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展館內分三個展區,一個是昆蟲動物類,一個是花草類,一個是海洋動物類。走進博物館,琳琅滿目、新穎別致的玻璃手工工藝品,使人目不暇接。阜泰、鑫源、嘉業、宏源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和玻璃研究所等研製開發的觀賞型玻璃工藝品,會把你帶進一個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的璀璨世界。

商業步行街

始建於1997年3月,長1100米,寬16米,原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副組長、江蘇省副省長楊永沂題寫街名“益林商業街”幾個鎦金大字,鑲嵌在古樸莊重的北門樓。街面兩旁建築古色古香,仿清建築青翠人眸。古典莊重的門樓,臨街層層仿古建築像一個個靶心,一環扣一環,又像清水漣漪一層一層地盪開。青瓦白牆,飛檐翹脊,雕花木柵,清雅別致,商鋪酒館門前燈籠掛,幌子風中搖,新穎壯觀。身臨其境,頗有古風依依之感。其建築風格和品位可與蘇州的觀前街媲美,它吸引了全國眾多客商在此安營駐紮。商貿往來日益紅火的人民中路的步行街,已成為鹽城市第一家商貿集散中心。
益林鎮益林鎮

新四軍三師舊居

新四軍三師師部所在地(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舊居,也是三師師部所在地)位於益林鎮西南村(原南窯村),占地面積0.5畝,主體建築100多平方米,是黃克誠師長指揮三師全體將士,帶領我地方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打擊漢奸,嚴懲民族敗類的指揮中心。舊居由三部分組成:主房座北朝南三間青磚小瓦(改建後)式結構,門前牆壁上鑲嵌著“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舊居”十多個大字,室內有黃克誠師長寢室、書房、會客室,古色古香的各式家具仍保持原貌;座西朝東磚草結構的小廚房是黃克誠師長用膳的地方;故居後面有一片竹林,陽光灑在林間小路上,林中竹影婆娑。舊居已被鹽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益林生態農業園

益林生態農業示範園始建於2008年2月,占地面積518畝,是阜寧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和益林鎮人民政府共同投資興建,通過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全力打造土地開發整理、環境改善、農業觀光、科普教育等基地品牌。
該園南至凱發大道,北至新長鐵路,西至東城河。交通便利,距蘇中、蘇北較大的阜寧火車站(益林)僅1公里。高架橋穿園而過,站在高架橋上,整個生態園盡收眼底,綠樹成蔭,5米寬的主幹道,構建以“人、本”兩字為模型。園區內有特種經濟種植觀賞區、特種水產養殖觀賞區、綠化景觀區、生態觀光區、休閒服務區等5個功能分區,整個工程實施投入1000萬元。其中,一期投入500萬元。別具特色的特種種植經濟區內,有高標準大棚2個,這些蔬菜大棚里長滿大椒、韭菜等時令綠色食品,露天種植50—80畝綠色無公害植物,可提供遊人親自下田摘野菜、施肥、鬆土、澆水等一系列勞動,遊人樂在其中;特種水產養殖區內,會使你流連忘返,形態各異的小型水塘星羅棋布,野生資源豐富,甲魚池、螃蟹池、龍蝦池、豬場、雞場、鴨場、鵝場及野雞場各具特色。進入休閒服務區,映入眼帘的是實木水杉結構的大門,富有農家風情的農家茅舍和農家傳統的餐室,更是城市工薪階層旅遊休閒的理想之處。
在觀賞之餘,既可盡享田園生態民間美食,又領略大自然的風光,陶冶性情,是一個集示範、教育、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度假場所。

寶林寺

寶林寺位於益林鎮大東居委會(原三里村),始建於2004年。寶林寺門前,流水潺潺,綠樹成蔭,景色怡人,堪稱鹽阜福地。一期工程大雄寶殿已完工。占地500多平方米。大雄寶殿的屋脊兩側刻著飛龍,殿有二層,八個殿角向高翹起,直指藍天,遠望餘光閃爍,氣勢雄偉。殿廟前高懸“寶林靜寺”四個貼金大字。屋頂上的琉璃瓦反射出耀眼的光輝,氣派非凡,牆壁上有小飛龍圖案。殿內端坐著佛祖像。佛祖眉清目秀,鼻直口大,兩耳垂肩,儼然一位慈祥的長者,猶如《西遊記》里如來佛那面帶微笑的模樣。大殿內東西側供一尊觀音像,那觀音像安詳地坐在雕刻得精緻的蓮花寶座上。
寶林寺的其他建築,如天王寶殿、天量壽殿、四十八願長廊、法堂、客堂、廂房、大室、祖堂、觀音殿地藏殿、齋堂等正在建設中。

火車站廣場

火車站廣場位於火車客站南首,振興路東側,於2007年建成,占地38畝。西端為中巴西站,客車可開往羅橋、楊集、馬盪、公興、淮安、漣水等地;東端中巴東站,客車主要發往公興、建湖、阜寧等地。南側為開放式門樓,西側為綜合辦公樓,中間是鎮標花壇。廣場四周綠化、小品、座椅與桿燈,以及廣場配套的必要設施,樣樣俱全。地面為彩磚鋪設。站前廣場既是旅遊休閒的好場所,又是新長鐵路阜寧站的亮點工程,也是益林外通內連的一個視窗,在益林人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時代廣場

小上海”商城和新時代廣場占地70畝,既有傳統特色又有現代風貌,既有人氣,又有商氣,是集經商與休閒於一體的城、場綜合型建築群。廣場西側為方型建築,東側為圓型建築,一方一圓,兩邊對稱,四通八達,商城以經營鞋帽服裝為主體,設有進貨通道。廣場中間建有花池,花池中安裝七盞景燈,新時代廣場中間是上海東方明珠式的高桿吉塔燈,廣場面東上方有電子彩屏,廣場四角栽植四棵高丈余的銀杏樹。“小上海”商城擁有近230間門市房,總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和新時代廣場融為一體,是聚人氣、財氣、商氣為一體的好去處。

地方特產

阜寧大糕

阜寧大糕,又名玉帶糕。糕片白如雪,柔如雲,卷得起、放得開、燒得著(用火能點著),上口香甜、滋潤細軟、營養豐富、老幼皆宜。主要以糯米粉精製而成。
阜寧大糕,已有2000多年歷史,糕片白如雪,薄如紙(單片可點燃),甜如蜜,柔如雲,上口香甜、滋潤。主要以糯米粉精製而成,製作出白如雪、軟如棉、薄如紙、甜如蜜的阜寧大糕。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人們喜愛。
早在明朝中葉,阜寧鹽業興旺,商貿繁榮,自別處定居益林的一魏姓美食師傅總結了地方做大糕的經驗,選用優質糯米,精細白糖,提煉後的豬油和上等的蜜餞,通過對糯米浸泡、粉碎、篩選,再按比例拌對、打模、成型、蒸熟、刀切等工序製成。清乾隆年間,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寧縣令以“阜寧大糕”之名進貢皇帝,乾隆吃後,讚不絕口,賜名“玉帶糕”,至此,阜寧大糕傳揚四方。
阜寧大糕作為特色佳品,暢銷全國各地。並且在阜寧當地仍保留每逢春節、紅白事,家家戶戶常備以供親朋享用的習俗。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在巡海之後,興致勃勃地來到廟灣古鎮,就是今天的阜寧縣城。微服私訪的乾隆體察到這裡民風淳樸,市井繁華,非常高興。隨後他就信步走進了一家大糕店。大糕店的店主叫香妹,看到貴客上門,就趕緊端上自家做的“阜寧大糕”招待這位“客官”,乾隆一嘗之後,讚不絕口,說果然是“白如雪、甜如蜜、薄如紙、軟如棉,真乃人間珍品也”。香妹也是一個機靈人,察言觀色,知道這位“客官”不是凡人,立刻打蛇隨棍上,請他給大糕起個名。隨行的阜寧知縣著急了,連忙訓斥香妹,說此乃當今皇上乾隆爺,休得胡來。香妹聽後,趕緊跪倒在地請求恕罪。沒想到,龍顏大悅的乾隆不但沒有怪罪香妹冒犯龍顏,還欣然應允了香妹的請求,揮毫寫下了“玉帶糕”,並且還欽定“玉帶糕”為朝廷貢品。
其實,不止是乾隆,根據阜寧縣誌記載,阜寧大糕作為貢品,光緒和慈禧都曾品嘗過且極為讚賞。江淮各地都產大糕,為什麼只有阜寧大糕能“白如雪、甜如蜜、薄如紙、軟如棉”成為朝庭貢品?阜寧大糕的製作工藝難道有什麼不傳之秘嗎?
益林鎮(蘇北小上海)

益林醬油

自古以來,“鎮江香醋、益林醬油”堪稱江蘇調味品之魁,益林醬油正是益林的特產。
醬油是在醬的基礎上製造的調味品。東漢崔實的《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可做諸醬”時,提到的“清醬”即為醬油。直到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上才出現醬油一詞,如“韭菜嫩者,用薑絲、醬油、滴醋拌食”。醬油還有豉油、麥油、醬料、豆油、清醬、黑水、豆汁等名稱。
醬油有2000多年歷史,今天的釀造技術是在繼承了古人的傳統工藝基礎上,改進創新得來的。一般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將麵粉和煮熟的黃豆混合均勻,加入水後製成餅,將餅蒸煮後,在餅上覆蓋一層玉米葉等植物的青葉,這是醬油製作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驟,稱為上黃。上黃的主要目的是讓制好的餅產生酵母菌,這種酵母菌看上去是黃色的,是對人體有益的黴菌;另外,還可以使玉米葉的香氣留在餅中。上黃過後,讓其自然成曲。然後,將加工過的餅放入鹽水中浸泡,露天放置,使它曬露發酵。在酵母菌的作用下,澱粉逐漸降解為小分子的胺基酸等營養物質。一兩個月以後,將液體和固體分開,固體加入鹽水中繼續發酵,液體便就是醬油的原油,經過調製後就製成了醬油。醬油的製作過程雖比較繁瑣,但由於益林醬油獨特鮮美的風味,使它深受人們的喜愛。
我們通常聽說的老抽和生抽,實際上也就是紅醬油和白醬油,又名板秋和白秋。它們的不同就在於紅醬油的主料是大豆,而白醬油的主料是麵粉,製作工序是相同的。
醬油本身也有很多的營養。其中的胺基酸是人體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原料,食鹽氯化鈉對人體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它,就會全身乏力,另外降解後產生的葡萄糖以及大豆中的維生素,也是十分重要的營養物質。
醬油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一些食物即便什麼佐料都不加,只用醬油蘸一蘸,就倍感鮮美。全國有很多廠家都生產醬油,但真正能夠做得好的沒有幾家。益林醬油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是名優產品。這正是因為它不僅保持了傳統的生產工藝,而且進行了研製創新,採用了先進的釀造技術,因此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運輸和貯存的需要,將醬油中的活性酵母菌殺死,並且加入了苯甲酸鈉(防腐劑)。這樣,對人體的有益的酵母菌被殺死了,加入的防腐劑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我們只能將醬油看作一種調味品,只在需要的時候少加一些,不能過多的食用醬油。因為研究表明,釀製食品沒有新鮮食品好,所以我們在食用時應該注意。
鹽城特產益林醬油色、香、味俱全,產品質量優良,在國內外暢銷不衰。歡迎您品嘗益林醬油!
益林鎮(蘇北小上海)

軟兜長魚

軟兜長魚是益林一道享有盛譽的特色菜餚,也是淮揚菜系中的代表品牌之一。軟兜長魚的做法是:選擇益林本地出產的野生長魚,每條2兩左右,將其放到開水鍋里氽熟,使之達到皮不塌破。隨即在開水鍋里少許放些陳醋,使長魚脊背發烏。長魚撈起後再放到涼水中一“激”。然後用竹篾刀將氽熟的長魚劃上三刀,長魚脊上腹。接著用上等的老抽與元紅、白糖、澱粉配兌成液體佐料,加入適量的胡椒、蔥、姜、蒜等。用小榨豆油放入鍋中,燒開後,把長魚的脊肉放入油鍋中炒幾鏟子,隨即放入調料,見到長魚肉軟挺、光亮時,即把魚肉盛入平盤之中,用冷麻油淋澆,撒少許胡椒粉。盤中的長魚內質鮮嫩,送到餐桌,人們運筷子之時長魚肉還在勾芡的澱粉中顫動,香嫩不膩,味道可口,色香味俱佳,是益林地方菜餚的佳品,據說,清乾隆南下至淮安,知府還特地選調益林廚師、配料和益林地方長魚到淮安製作軟兜長魚,供皇帝御膳之用,深得乾隆皇帝好評。從此,益林軟兜長魚名揚四方。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軟兜長魚又推陳出新,在其響亮的招牌下,又製作了“鱔魚吐絲”、“烏龍抱珠”、“金條銀絲”等十幾品種,成為淮揚菜中一朵常開不衰的奇葩。從古到今,流傳著“不食益林菜,不知淮揚味”之說。

馬家盪螃蟹

馬家盪地處阜寧西南邊陲,是蘇北里下河地區一片廣闊的湖盪濕地。蘆濤荷海,水鄉澤國,環境優良,盛產優質大閘蟹。 馬家盪淡水資源豐富,水草豐盛,有64種植物和75種動物生存,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周邊百里之內無任何污染源,馬家蕩蕩區生產的螃蟹青殼白肚,煮熟以後金鉤黃爪,肉質鮮嫩,膏肥油滿,富含多種可溶性微量元素,是餐桌上的時令佳品。清代詩人孫太初吟誦的"八月桂子香飄早,維揚盡夸盪蟹好"就是讚美的馬家盪的螃蟹。 每年秋天,地處盪區邊緣的馬家盪水產品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蟹販雲集馬家盪,爭相購買馬家盪大閘蟹。2002年,馬家盪大閘蟹榮獲江蘇省無公害產品,是蘇北地區唯一準許使用無公害標識的蟹產品。馬家盪每年生產優質大閘蟹1000多噸,暢銷全國各地

玻璃工藝品

埋下的一粒種子,已經花開萬朵。自幾年前由陳玉仲領頭,在阜寧縣益林鎮創辦第一家玻璃工藝品生產企業以來,幾經風雨吹打,歷經坎坷曲折,如今益林鎮已發展到大小几十家企業,成為擁有從業人員達5000人,生產品種逾萬種,產品遍及歐、美、日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匯大戶。該鎮實現銷售1.5億元,創匯1100多萬美元。以此為載體,該鎮還引進外資115萬美元。玻璃工藝品成為益林鎮的支柱產業之一。
幾年前,原益林燈具廠經人推薦轉產工藝要求不太複雜的玻璃工藝品,沒想到一炮打響。益林鎮黨委、政府發現這一行業潛在的發展優勢,立即加以引導,陶永飛、丁益祥等人相繼投資辦廠,並且很快形成了規模。以後,鎮裡又與燈具廠一道和泰國公司合資組建了阜泰玻璃工藝有限公司,擁有了自營出口權。最近兩年,又有4家企業相繼與外商合資,取得自營出口權。這些大戶在鎮裡的組織下,參加廣交會,直接從外商手中拿訂單,形成“生產在益林、交易在益林、銷售在國外”的格局。一個生產經營大戶周圍,往往聚集10多家小企業,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為規範玻璃工藝行業的管理,實現有序競爭,1997年,該鎮興辦了全縣第一家私營工業園區——益林玻璃工藝園區,一期工程占地40多畝,二期工程占20多畝,兩期工程總投入2000多萬元,已有8家企業進園,銷售產值可達2億元。

爭創強鎮

益林鎮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鎮,鹽城市十強鎮,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鎮工作先進鎮的光榮稱號,江蘇省副省長(原鹽城市市委書記)張九漢益林調研時強調“益林要按小城市去建設”,並在市委擴大會上作了進一步強調,鎮第十四次黨代會中進一步明確了益林鎮的城市性質為:把益林建設成為江蘇一流獨具特色生態型的新興工業商貿小城市。

國家級生態鎮

2013年,益林鎮把創建國家級生態鎮作為“打造實力強鎮,建設美麗益林”的重點工作。年初,鎮黨委、鎮政府制訂《益林鎮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意見》。建立以公共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投資2億元開通天燃氣管道,全鎮居民用上天燃氣,投入1.0242億元建成1座污水處理廠,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01%,使用清潔能源居民達60%。道路綠化普及率達10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07平方米。嚴格實施項目環境準入制度,關、停污染企業3家。建成以綠色生態農莊和閩中食品為中心的生態農業示範園,建成全市最大的生態豬養殖基地和全市最大的無公害大米生產基地。“中恆”牌紗布、“益林”牌醬油、“馬家盪”牌螃蟹、“眾信”牌生態豬肉、“蘇香”牌阜寧大糕等20多種農產品先後獲得國家農業部門、省農林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2013年,益林鎮在馬家盪著力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的湖盪濕地,生態環境優美的水上樂園”,建成盪鮮美食一條街、漁家樂別墅區,月牙湖風光帶已竣工、對外開放。11月,益林鎮分別榮獲國家級生態鎮、江蘇省生態鎮稱號,並評為“2013鹽城市最美村鎮”。

江蘇省文明鎮

益林鎮從年起,連續年榮獲“江蘇省文明鎮”稱號,2013年持續創建省級文明鎮。組織中、小學生“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活動,並開展網路傳播,傳送文明用語手機簡訊等。鎮區主要地段均設定文明宣傳畫廊,近百個學雷鋒志願者活躍於鎮區、村莊。鎮“夕陽紅”老年文娛宣傳隊、鄉村藝術團深入街道、村(居)、企業,全年演出20場。舉辦未成年人形勢報告會、法律講座會10次。投入5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老城區,打造海陵河兩岸、淮海河風光帶,修建淮東古寺、“馬良獨修金山寺”、萬畝荷花池等旅遊景點;新建全省首家“中國玻璃文化博覽館”,完善益林戰役陳列館配套設施,修繕烈士陵園和蘇北文工團舊址,修建新四軍第三師師部與黃克誠舊居。鎮區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8%以上,數位電視入戶率達50%以上。信訪接處率100%,調處率98%以上。在鎮區主要地段安裝“電子眼”,設立610工作站、610警示工作站,並實行千人義務大巡邏。成立全市第一家關注民生辦公室,鎮財政撥款200萬元用於關注弱勢群體。2013年10月,被省授予“2010-2012年度江蘇省文明鎮”稱號,並獲“鹽城市文明標兵鎮”稱號。

全國重點鎮

2014年8月初,筆者獲悉,由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等7部委審批公布的新一輪全國重點鎮揭曉,我縣益林鎮再次獲批全國重點鎮,這也是我縣唯一獲批的全國重點鎮。
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龍頭,國家將按照提高質量、節約用地、體現特色等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上對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予以扶持。2013年,國家7部委開展全國重點鎮增補調整工作,益林鎮根據確定的條件和程式,積極組織專門班子開展申報工作,經縣市省層層申報推薦,終於獲批。據了解,益林鎮正邀請上海同濟大學相關專家指導,全力組織相關材料,申請全國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是鹽城市唯一申報國家鎮級市試點的鎮。

獲得榮譽

全國重點鎮
鹽城市綜合實力第九強鄉鎮
歷史文化名鎮
江蘇百家名鎮
江蘇省文明鎮
全國小城鎮改革試點鎮
中國手工玻璃工藝品之都
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江蘇省百家名鎮
鹽城市工業經濟十強鄉鎮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益林鎮委(健康東路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