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蒙古國(蒙古語:Монгол улс,英語:Mongolia),簡稱蒙古,位於亞洲中部的中國俄羅斯之間,是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主體民族喀爾喀蒙古族,約占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蒙古語。居民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國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首都烏蘭巴托,人口約348萬人(2023年7月),全國劃分為首都和21個省。

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遊牧民族統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1271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經常在邊境與明朝發生衝突。16到17世紀起蒙古開始受到藏傳佛教影響,17世紀末時蒙古全境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宣布獨立,但未得到國際承認,直到1921年在蘇俄的控制下獨立,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1924年成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下,東歐劇變後,蒙古爆發民主革命,並於1992年頒布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新憲法,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

蒙古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也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約30%的人口從事遊牧或半遊牧。2022年蒙古國國內生產總值157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民族起源,蒙古帝國,明清時期,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分布,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行政區劃,區劃,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歌,國徽,人口,政治,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綜述,畜牧業,農業,工礦業,建築業,旅遊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外資,外國援助,文化,語言,宗教,飲食,習俗,節日,軍事,軍力,軍事合作,交通,公路,鐵路,空運,社會,科教,醫療,媒體,通訊,電力,外交,外交政策,同中國關係,同俄羅斯關係,同美國關係,同歐洲關係,同阿聯關係,旅遊,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成吉思汗景區,庫蘇古爾湖,額爾德尼昭,蒙古帝國首都哈勒和林遺址,

歷史沿革

主詞條:蒙古歷史

民族起源

主詞條:蒙古人
在蒙古人崛起之前,蒙古草原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遊牧民族統治,唐朝亦曾在此設立安北都護府
據歷史學家考證,蒙古族起源於東胡的分支蒙兀室韋
約在公元7世紀前,蒙古族先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後來西遷到了鄂嫩河上游不爾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魯倫河一帶。到公元12世紀,蒙古族已經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並分衍出乞顏札答蘭泰赤烏等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爾、朵豁剌惕、蔑兒乞、斡變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遊牧在草原上的被稱作“有氈帳的百姓”,主要從事畜牧業;居住在森林地帶的被稱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從事漁獵業。
公元11世紀,結成了以塔塔爾為首的聯盟。因此,“塔塔爾”或“韃靼”曾一度成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稱。宋、遼、金時代,把漠北的蒙古部稱為黑韃靼,漠南的蒙古部稱為白韃靼。
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一個部落的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

蒙古帝國

1206年,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在蒙古鄂嫩河畔稱汗,尊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不斷對外發動戰爭,逐漸吞併了金朝西夏西遼花剌子模大理,招降了吐蕃,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帝國),勢力延伸到了西亞和北亞地區,最遠一度到達了東歐和埃及。除主體政權外,其餘占領的地區由成吉思汗的子孫分封統治,也就是四大汗國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定都上都。1278年遷都燕京,稱大都。1279年滅南宋統一中國。元朝統一中國後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皇位更迭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率軍攻克元大都,元朝滅亡,元惠宗北逃繼續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1402年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滅亡後,蒙古分裂為許多部屬,後人按照所居地域逐漸形成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的蒙古人稱為漠南蒙古,亦即科爾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蒙古稱為漠北蒙古,亦即喀爾喀部,喀爾喀蒙古;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肅一帶的蒙古稱為漠西蒙古,亦即衛拉特部,也稱為厄魯特(額魯特)蒙古,明朝稱瓦剌

明清時期

主詞條:北元清朝蒙古
明朝自建國初始,就把對蒙古的戰爭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朱元璋、朱棣時期設定了軍事重鎮和修建明長城。朱棣先後發動了五次親征,把蒙古勢力趕到了大漠邊上,鞏固了對中原的統治,但卻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蒙古人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威脅。
明朝中期以後,蒙古的不同部屬先後對明朝的西北邊境發動了持續的入侵和襲擾,並在嘉靖年間達到了最高潮。1449年(正統十四年),瓦剌部落的也先大舉進犯邊境,明英宗朱祁鎮率軍親征,在土木堡兵敗被俘,明軍傷亡慘重,史稱“土木堡之變”。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以俺答汗為主的韃靼人大舉進攻明朝,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安定門下,史稱“庚戌之變”,此後明朝和蒙古各部落之間時戰時和。
到了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政府迫於對己不利的嚴峻形勢,與漠南蒙古右翼達成了“隆慶和議”,首領俺答汗被封為順義王。漠南蒙古右翼對明朝俯首稱臣,雙方之間開始了正常的政治交往和經濟貿易,使得明朝的西北邊境得到了較長時間的安寧。與此同時,明朝政府在“隆慶和議”之後,根據漠南蒙古勢力左、右翼格局的形成,從戰略上考慮對蒙古左翼實行了“拒貢”政策。這一政策措施,使得蒙古左翼對明朝遼東(今東北遼寧一帶)邊境地區的入侵襲擾加劇,明朝政府於萬曆年間開始逐步改變對蒙古左翼的“拒貢”政策,並以變通的方式與之實現了互市貿易,同時對蒙古右翼的政策進行戰略性微調,以期進一步鞏固與蒙古右翼的貿易關係。
1624年,蒙古科爾沁部首先成為後金的藩屬。
1636年,皇太極征服了察哈爾部並改國號為清。而後清朝降服了蒙古各部,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1771年,渥巴錫土爾扈特部內附,此時蒙古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等由俄羅斯統治外,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版圖。其中,1660年庫倫活佛作出的歸附清朝,不歸附沙皇俄國的政策,影響蒙古政治格局數百年。
1733年,漠北蒙古(今蒙古國)由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為省級行政區,也就是外蒙古。1761年,置庫倫辦事大臣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民政事務改由庫倫辦事大臣管理;同年,置科布多參贊大臣管理科布多地方。此後烏里雅蘇台將軍仍監管賽音諾顏部、札薩克圖汗部二部民事與唐努烏梁海事務,並統轄喀爾喀四部、唐努烏梁海與科布多各路蒙古兵。

民國時期

宣稱“自治”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宣布“獨立”,沙俄以蒙古保護者自居。清帝退位後,北洋政府繼續與沙俄談判,於1915年6月7日簽訂《中俄蒙協約》,勉強保住了在法律意義上對外蒙古的主權。
1919年夏,蒙古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封建上層與中國北洋政府開始關於取消“自治”的談判。11月,外蒙古“自治”政府撤銷並呈請恢復舊制,中國政府同意這一請求,宣布中俄之間關於外蒙古自治的檔案無效,冊封哲布尊丹巴為博格多汗,並派西北守邊使徐樹錚率軍進入外蒙古,恢復了領土主權。直皖戰爭發生後,徐軍主力從蒙古調回關內參加軍閥混戰,只在庫倫及其以北蒙俄邊境上的買賣城(今阿勒坦布拉格)留駐少量兵力。
1921年2月3日,溫甘倫的部隊擊潰了中國駐軍,占領了庫倫,扶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重新登上了“蒙古皇帝”的寶座,成立了所謂的“自治政府”。7月10日,在庫倫以哲布尊丹巴為皇帝的蒙古君主立憲政府正式成立並宣布獨立。
1924年,中國政府與蘇俄政府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仍規定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享有領土主權。5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病死。一個月後蒙古取消君主立憲政體,建立共和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蔣介石政權“控蘇案”
1945年8月14日,國民政府接受雅爾達秘密協定條件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央政府會根據公民投票結果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10月20日,外蒙古人民在外蒙當局與蘇聯的監視和控制下進行公民投票,結果顯示97.8%的公民贊成外蒙古獨立。國民政府於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1952年,蔣介石認為蘇聯阻撓其在滿洲恢復主權的努力,並在國共內戰中援助中國共產黨,因而違反了條約,向聯合國控告蘇聯。聯合國大會以25票贊成,9票反對,24票棄權通過五〇五號決議案譴責蘇聯。
1953年,蔣介石政權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蔣介石政權曾在1955年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但為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在美國和非洲法語系的十一個會員國的壓力下,蔣介石政權停止阻擋蒙古,最終蒙古在1961年加入聯合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建立外交關係,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主權地位。
1953年,赫魯雪夫上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與蘇聯交涉,試圖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地位,被蘇聯拒絕。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簽訂《中蒙友好互助條約》。1962年簽訂《邊界條約》。1990年中蒙發表聯合公報,1994年修訂《中蒙友好互助條約》,並簽訂《中蒙友好合作關係條約》。
2015年10月28日,蒙古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額勒貝格道爾吉在2009年6月出任蒙古總統後,促成蒙古議會在2012年通過了廢除死刑法案。蒙古正式成為繼貝寧、剛果、斐濟拉脫維亞馬達加斯加、諾魯、蘇利南之後,近五年里全球第八個廢除死刑的國家。
當地時間2022年7月4日,蒙古國當地媒體援引該國食品、農牧業與輕工業部訊息報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日前認可蒙古國為無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國家,並頒發無牛肺疫國家認證書。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蒙古國地處東北亞,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國土面積共156.65萬平方公里,北與俄羅斯,東、南、西與中國接壤,中蒙兩國邊境線長達4710公里。

地形地貌

蒙古國地質結構複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蒙古國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海拔最高點為4653米(乃拉姆達勒峰),最低點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為1580米。山地面積77.7萬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積40萬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湖泊面積為1.6萬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
蒙古國主要山脈有:阿爾泰山位於蒙古國西部,平均海拔3000米,西北-東南走向;杭愛山位於蒙古國中部,平均海拔3000米,西北東南走向;肯特山(蒙古人尊為聖山)位於蒙古國東部,平均海拔2000米,東北西南走向。

氣候特徵

蒙古國以“藍天之國”而聞名於世,一年有三分之二時間陽光明媚,氣候為典型的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蒙古國冬季漫長嚴寒,氣候乾燥,常有暴風雪,是亞歐大陸“寒潮”發源地之一,最低氣溫可至-40攝氏度(最低曾達到-60攝氏度);夏季短暫乾熱,最高氣溫可達38攝氏度(最高曾達到45攝氏度),早晚溫差較大。無霜期短,年均降水量250毫米,氣候較乾燥。蒙古國供暖季為每年9月15日至次年5月15日。

水文分布

蒙古國境內有河流3800條,總長度達6.7萬千米,有3500個湖泊,7000多處泉眼。河流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區,主要有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克魯倫河科布多河等50多條;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區,主要有烏布蘇湖庫蘇古爾湖吉爾吉斯湖和哈拉烏蘇湖。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蒙古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目前,蒙境內已探明80多種礦產和6000多個礦點,煤炭、銅、金礦儲量居世界前列。目前,蒙古國已探明煤炭蘊藏量約1620億噸、銅約3600萬噸、鐵約20億噸、磷約2億噸、黃金約3000噸、石油約15億桶。蒙古國礦產資源開發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內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目前尚有部分礦藏仍處於轉讓、勘探、建設階段。大型礦藏有額爾登特銅礦、奧雲陶勒蓋銅礦、塔溫陶勒蓋煤礦等。目前,主要有來自加拿大、中國、新加坡等國家的企業在蒙古國投資礦產資源開採。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蒙古國植被由北部西伯利亞針葉林和南部的中亞草原、荒漠組成。高等種子植物有103科596屬2251種,苔蘚植物有40科119屬293種,地衣植物有30科70屬570種,蘑菇有12科34屬218種,藥用植物有52科154屬574種。其中,植物主要有蒙古茅草、科爾金斯基茅草、戈爾嘎諾夫旋花、格魯保夫針葉棘豆、胡楊山川柳沙棗菖蒲芨芨草看麥娘等。
野生動物約有60種哺乳類,50多種魚類,90種鳥類。動物主要有旱獺野驢野馬、角鹿、戈壁熊野駱駝羚羊野山羊、母盤羊、黑尾黃羊、海狸水獺、密鼠、、鴻、鵜鶘雪雞野雞皂雕貓頭鷹啄木鳥等。

行政區劃

區劃

主要城市

蒙古國首都為烏蘭巴托市,是全國最大城市。常住人口約150萬(2022年)。平均氣溫為1.6℃。烏蘭巴托市位於蒙古國中北部,圖拉河畔,與中央省肯特省色楞格省的10多個縣接壤。烏蘭巴托市是具有近四百年歷史的古都,歷史上曾被稱為“庫倫”“大庫倫”等。烏蘭巴托市是蒙古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中心,全國人口近半數均居住在該市。烏蘭巴托市設有首都公民代表大會(市議會)和首都市政府,全市共下設9個行政區。
蒙古國其他主要的城市有額爾登特市、達爾汗市等。額爾登市系蒙古國第二大城市,主要產業為礦產業。

國家象徵

國名

蒙古國,簡稱蒙古,蒙古語(Монгол Улс),國名釋義為永不熄滅的火。

國旗

蒙古國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例為2:1,由兩塊紅色及一塊藍色作為背景,靠旗桿處的紅色部分有一個黃色的“索永布”,索永布中的火焰是“吉祥和興旺的種子”,三條火舌象徵了過去、當下與未來,而太陽和月亮是蒙古人民的傳統象徵物。火、日、月三者結合,表示國家的昌盛,中央的陰陽圖象徵了國家和諧,下方的兩個三角形等同於箭,向下的三角形表示以武力捍衛家園,陰陽圖上下方的兩條長方形有堅持正義和忠實之意,左右兩方的長方形是一個的城牆,暗示了全民團結,比牆更加的堅固。另外,背景的紅色代表了進步與繁榮,“永恆的藍天”就以藍色來取代。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蒙古國國旗

國歌

蒙古國歌,為Монгол Улсын Төрийн Дуулал《蒙古國國歌》。

國徽

蒙古國徽啟用於1992年,呈圓形,外環“萬字不到頭”的圖案,頂為三寶。中間為背負索永布的風馬。下為青山、法輪、哈達和蓮座。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蒙古國國徽

人口

蒙古國地廣人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人。近年來,蒙古人口增長較快,截至2023年1月,總人口約340萬人,同比增長1.8%。蒙古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蒙古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63.8%。蒙古國人口分布較不均衡,全國近半數人口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2020年烏蘭巴托市人口近150萬人。蒙古國其他主要人口集中城市還包括達爾汗、額爾登特等。截至2023年7月,人口約345.8萬人。喀爾喀蒙古族約占蒙古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族、杜爾伯族等少數民族。

政治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92年1月通過,同年2月12日起生效。憲法規定:蒙古國是獨立自主的共和國;視在本國建立人道的公民民主社會為崇高目標;在未頒布法律的情況下,禁止外國軍事力量駐紮蒙古國境內和通過蒙古國領土;國家承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一切形式;國家尊重宗教,宗教崇尚國家,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原則,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根據該憲法,改國名為“蒙古國”,實行議會制。

議會

國家大呼拉爾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國家大呼拉爾可提議討論內外政策的任何問題,並將以下問題置於自己特別權力之內予以解決:批准、增補和修改法律;確定內外政策基礎;宣布總統和國家大呼拉爾及其成員選舉日期;決定和更換國家大呼拉爾常設委員會;頒布總統當選並承認其權力的法律;罷免總統;任免總理及政府成員;決定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組成及許可權;決定赦免等。國家大呼拉爾為一院制議會,其成員由蒙古國公民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或間接選出,任期四年。本屆國家大呼拉爾於2020年6月產生,共76個席位,議席分布為:人民黨62席、民主黨11席、其他黨派3席。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為貢布扎布·贊登沙特爾(GOMBOJAV ZANDANSHATAR)(人民黨),2020年7月就任。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蒙古人民黨議員競選人的宣傳海報
2020年6月25日,第8屆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選舉初步結果,蒙古人民黨獲76個席位的62席,民主黨獲11席,你和我們的聯盟蒙古人民革命黨、蒙古公民意志綠黨、蒙古傳統統一黨)獲1席,正確人選民聯盟獲1席,民主黨前黨主席、前總理諾羅布·阿勒坦呼雅格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當選。

政府

國家權力最高執行機關,政府成員由國家大呼拉爾任命。現政府由人民黨組成。總理為羅布桑那木斯來·奧雲額爾登(LUWSANNAMSRAI OYUN-ERDENE),下設副總理、政府辦公廳主任及各部部長等共16名政府成員。

司法

法院行使司法權,由最高法院和各級地方法院構成。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岡卓力格,2020年6月就職。檢察機構由總檢察署和各級地方檢察署構成。2019年5月,扎爾格勒賽汗被任命為國家總檢察長。

政黨

主詞條:蒙古人民黨蒙古民主黨蒙古公民意志共和黨
實行多黨制。至2021年8月,共有32個政黨。主要有:
(1)蒙古人民黨(Mongolian People' s Party)。1921年3月1日成立,1925年3月改稱蒙古人民革命黨,1997年2月該黨召開的二十二大確定黨的性質為“民族民主主義性質的中左翼政黨”。理論基礎為“民主社會主義思想”。2007年10月該黨召開二十五大,通過黨章修正案,決定保留黨章中“黨主席兼任總理”的規定。2010年11月召開二十六大,恢復黨名為人民黨,選舉由31人組成的領導委員會。黨員約22萬名。2021年4月,蒙古人民黨同蒙古第三大黨——蒙古人民革命黨合併。現任主席羅布桑那木斯來·奧雲額爾登。
(2)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2000年12月6日由蒙古民族民主黨、社會民主黨、民主復興黨、宗教民主黨和民主黨合併而成。黨員約18萬。黨的宗旨是重視人的發展、人的權力和自由,並視個人能力大小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黨的目標是鞏固蒙古政治獨立;建立合理、強大的經濟體制;建立開放的社會;建立良政;將社會發展與國際社會進步密切接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會議。國家政策委員會(相當於中央委員會)負責日常工作。

政要

總統:烏赫那·呼日勒蘇赫。1968年6月生。1989年畢業於蒙古國防大學政治學專業。曾任蒙古民主社會主義青年聯盟、人民黨領導委員會委員。2008-2012年任蒙古人民黨總書記。三次擔任議會議員,兩次任副總理。2017年任總理,同年任人民黨主席。2020年連任總理,2021年1月辭職,6月當選總統。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烏赫那·呼日勒蘇赫
國家大呼拉爾主席:貢布扎布·贊登沙特爾。1970年生於巴彥洪格爾省。1992年畢業於伊爾庫茨克市國民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曾任蒙古農牧業部副部長、外交部長和人民黨總書記等職。2004年、2008年、2016年三次當選國家大呼拉爾委員。2017年10月任蒙古政府辦公廳主任。2020年7月再次當選國家大呼拉爾主席。
總理:羅布桑那木斯來·奧雲額爾登。男,1980年生。2001年畢業於貝爾斯大學記者專業,2015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管理專業碩士。歷任蒙古社會民主青年聯盟主席、蒙人民黨書記。2016-2020年擔任蒙議員,2019-2020年擔任蒙古部長、政府辦公廳主任,2020年7月8日擔任蒙議員、政府辦公廳主任。2021年1月被任命為蒙古總理。

經濟

綜述

主要產業包括礦業、農牧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曾長期實行計畫經濟。1991年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1997年7月,政府通過“1997-2000年國有資產私有化方案”,目標是使私營經濟成份在國家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地下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銅、鉬、金、銀、鈾、鉛、鋅、稀土、鐵、螢石、磷、煤、石油等80多種礦產。全國森林覆蓋率約為8%。
2022年經濟指數
信息
指數
國內生產總值(GDP)
157億美元(2022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4%(2022年)
匯率(貨幣名稱:圖格里克(TUGRUG))
1美元=3408圖格里克(2024年1月)

畜牧業

畜牧業是蒙古國的傳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蒙古國加工業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來源。蒙古國地廣人稀,冬季持續時間較長,畜牧業生產仍以自然放養為主,現階段仍難以實現大規模、現代化生產,受自然氣候和牲畜影響較大。2022年底牲畜存欄量達約7000萬頭。
截至2020年底蒙古國牲畜存欄量
牲畜類型
數量(單位:萬)
同比增減(%)
占總存欄量的比例(%)
410
-2.9
6.1
470
-0.5
7
駱駝
47.29
0.1
0.7
綿羊
3000
-6.9
44.7
山羊
2770
-5.3
41.2

農業

農業(主要指種植業)並非蒙古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關係國計民生,歷來受到政府的重視。農業從業人口6萬餘人,產值約占農牧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蒙古國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土豆、白菜、蘿蔔、蔥頭、大蒜、油菜等。2020年,蒙種植穀物總產量61.4萬噸;土豆18.2萬噸;蔬菜12.1萬噸;飼料作物29.3萬噸。

工礦業

2020年,蒙古國實現工業總產值16.5萬億圖,同比下降6.7%。其中,礦業產值11.6萬億圖,占工業總值的70.3%;加工製造業產值3.5萬億圖,占工業總值的21.2%;水電暖供應等行業產值1.2萬億圖,占工業總值的7.2%。
礦業是蒙古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2020年,礦業產值11.6萬億圖,同比下降8.4%,占工業總值的71.6%;蒙古國礦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比超過70%,並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蒙古國經濟基礎差、產業基礎薄弱,經濟成長過度依賴礦業,並受制於國際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超過80%的外資都投入礦業領域,隨著國際礦產品特別是煤炭價格走低,蒙古國外貿出口和外國投資在短期內缺乏增長動力。蒙古國礦產資源豐富,部分大礦儲量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因蒙古國在地質勘探方面缺乏專業隊伍、技術裝備落後,地質勘探水平總體較低。蒙古國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水電資源匱乏,很大程度上也制約了礦產業的發展。
蒙古國礦產資源豐富,部分大礦儲量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目前蒙古國已進行開採且出口產品的大中型礦主要有:奧尤陶勒蓋銅金礦(OT礦)、塔溫陶勒蓋煤礦(TT礦)、額爾登特銅鉬礦、那林蘇海特煤礦、巴嘎諾爾煤礦、圖木爾廷敖包鋅礦、塔木察格油田等。
蒙古國工業起步較晚,除採礦業和燃料動力工業外,以畜產品為主要原料的輕工業和食品加工業在蒙古國工業部門中占有一定地位,此外還有部分基礎性礦產加工業。2020年,加工製造業產值3.5萬億圖,同比減少6.1%,占工業總產值的21.2%。

建築業

近年來政府正逐步增加對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處於較快速發展階段。但是,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部分建築項目停工或延期。自2020年5月起開通中蒙邊境口岸綠色通道,中方工程技術人員來蒙後建築項目得到有序復工。
近年來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居民數量急劇增加,人口已接近全國一半,城市住宅剛性需求迅速增加,住宅建設與銷售市場逐漸興起,建材需求趨旺,建材生產隨之大幅增長。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蒙房地產項目開工和銷售不容樂觀。

旅遊業

蒙古國人口少、地域遼闊,自然風貌保持良好,是世界上少數保留遊牧文化的國家之一,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每年6-8月期間是旅遊旺季。

財政金融

蒙古國內金融市場規模較小。2022年,蒙財政收入18.6萬億圖,支出18.2萬億圖;蒙古貨幣供應量為29.7萬億圖,同比增長6.4%。2022年,蒙古商業貸款餘額22.8萬億圖;不良貸款2.1萬億圖,逾期貸款達1.0萬億圖。
蒙古國中央銀行是蒙古銀行,蒙古國最大的4家商業銀行分別是汗銀行(Khan Bank)、郭勒蒙特銀行(Golomt Bank)、貿易發展銀行(Trade Development Bank)、哈斯銀行(Khas Bank)。
蒙古國保險市場有15家非壽險公司和1家壽險公司,較大的保險公司有MIG保險公司、Bodi保險公司、Ard保險公司、Tenger保險公司以及Soyombo保險公司等。
蒙古國證券市場發展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蒙古國證券交易所是蒙古國唯一的證券交易市場,成立於1991年。2020年全年,蒙古國全國股票市場總交易量為539億圖,同比減少66.6%;證券交易次數共3.5億筆,較上年減少22.2%。蒙古國證券交易所前10大上市公司分別為:APU、TAVAN TOGGOL、BERKH UUL、SHIVEE OVOO、SHARIIN GOL、BAGANUUR、GOBI、UB BANK、SUU公司。

對外貿易

實行經濟開放政策。近年來,積極發展同西方已開發國家和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2022年蒙古外貿總額212億美元,其中進口額87億美元,出口額125億美元。出口主要為礦產品、紡織品和畜產品等,其中煤炭出口在出口額中占有很大比重。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
蒙古國外貿結構較為單一,礦產品占蒙古國總出口比重超過七成。蒙古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礦產品、紡織品、生皮、熟皮、畜毛及其製品、珍珠、寶石、貴金屬、文化用品等。蒙古國國內製造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除畜牧產品外,其他各類生活和生產材料均依賴進口。蒙古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是機電商品及零配件、能源產品、公路、航空及水路運輸工具及其零件、紡織品、化學及化工產品、植物產品及食品、鋼材及其製品等。

外資

2011年,蒙古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高達46.2億美元,但此後因蒙古國出台相關限制外資的法律,外來投資劇減,2016年已跌至2.4億美元。蒙古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蒙古國吸收外國投資7.59億美元,主要集中在建築、礦產重工業等行業。中國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和主要的投資來源地,來自中國的投資占蒙古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近三成。除中國外,新加坡、荷蘭、韓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美國、日本、盧森堡等國家也是蒙古國主要投資來源地。但受國際礦產品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和蒙古國國內投資環境不佳的影響,2013年以來外商在蒙古國投資規模縮減,新增註冊外資公司數量增長放緩。外國公司在蒙古國主要投資領域有地質礦產勘探開採(包括石油)、房地產開發、貿易、餐飲等行業。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0年,蒙古國吸收外資流量為17億美元,同比下降29.6%;截至2020年底,蒙古國吸收外資存量為242億美元。

外國援助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0年,蒙古國共接收國外援助3.14億美元。據蒙古國財政部官網數據,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為蒙古國提供了多項無償援助,其中包括亞洲開發銀行無償援助250萬美元、歐盟無償援助5080萬歐元、世界銀行無償援助100萬美元、聯合國援助260萬美元、德國援助150萬美元、日本援助930萬美元(協定資金,資金尚未到位)、美國國際開發署援助250萬美元。據蒙古國財政部數據,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政府先後向蒙古國政府援助3批抗疫物資,合計金額70萬美元,包括13000份核酸檢測試劑、49.5萬隻醫用外科口罩、10.5萬隻N95醫用防護口罩、1000件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等物資。

文化

語言

蒙古國的官方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當地居民有95%的人使用。文字為斯拉夫蒙古語。
2020年3月18日,蒙古國政府正式通過《蒙古文字國家大綱》,決定從2025年起全面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即俗稱的傳統蒙古文。由於歷史原因,蒙古國於1946年廢棄回鶻式蒙古文,開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創製的新蒙文,也就是西里爾蒙古文。從2010年起,蒙古國開始擴大使用傳統蒙古文。

宗教

蒙古國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據《國家與寺廟關係法》,喇嘛教為國教。還有一些居民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等。

飲食

蒙古國飲食文化受俄羅斯的影響,進餐廳前需在門前脫去外套以示禮貌,吃飯中不得大聲喧譁,男士需為女士拉椅子先行入席,菜品多西化。

習俗

蒙古人忌諱別人觸摸自己的頭部和帽子;向別人遞交東西要用右手,以示尊敬;與客人正式會面或共同進餐要衣著整潔,男士應著西裝打領帶,女士應化妝並佩戴首飾;送客人離開時,主人不必出門。

節日

1月1日:新年;藏曆初一、初二:白月節(春節);3月8日:婦女節;3月18日:軍人節;6月1日:母嬰節;7月11-13日:國慶節那達慕;11月26日:共和國成立日。每周六、日為公休日。2012年起增設成吉思汗出生日為蒙古“榮耀日”。蒙古國居民重視過節,除法定節假日外,西方情人節、聖誕節等節日期間也會舉行相應慶祝活動,節日氣氛濃厚。

軍事

軍力

主詞條:蒙古人民軍蒙古空軍蒙古海軍
蒙古國武裝力量由國防部和公安部兩個系統組成。國防部轄下有作戰部隊、通信部隊、航空部隊和各省軍事處、烏蘭巴托和達爾汗兩個衛戍區軍事院校等。公安部下轄邊防部隊、各省公安處等。地面部隊擁有650多輛戰車、約100輛自行火炮、800多輛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450門可移動式防空武器、1000門以上的大炮和迫擊炮及其他軍事裝備。空中部隊有米格-21戰機、Mi-24武裝直升機等。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蒙古人民軍
蒙古人民軍於1921年3月18日創建。總統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1996年起實行文職國防部長制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獨立於國防部。實行義務兵役制,1997年開始對武裝力量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其編制體制由師-團制轉入了旅-營制。1998年起增加了替代、契約兵役和抵償服役制。1992年起服役期改為一年。總兵力約1.4萬人。
蒙古人民軍軍銜分4等11級,即元帥,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大尉、上尉、中尉)。準尉軍銜設一級準尉、二級準尉、三級準尉。士兵軍銜分軍士和兵兩等,軍士設上士、中士、下士;兵設上等兵、列兵。

軍事合作

蒙古國除了保持與俄羅斯的傳統軍事交流外,還重視和美國、印度、北約等國家(或軍事實體)進行邊防務合作。
2003年,蒙古國與美國舉行第一次“可汗探索”雙邊軍演。2006年以來,“可汗探索”演習擴展為多國演習。
2005年,蒙古人民軍參與了北約在科索沃的維和任務。
2009年8月15日,“可汗探索-2009”多國維和軍事演習在烏蘭巴托以西65千米的蒙古國武裝力量培訓中心拉開帷幕,來自蒙古國、美國、印度、韓國和高棉的700多名士兵參演。
2010年3月29日,北約正式宣布蒙古國為第45個向阿富汗派兵的國家,4月23日,蒙古國還應邀參與北約外長峰會。
2012年,蒙古國派遣維和部隊赴南蘇丹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2012年3月,蒙古國與北約建立“全球夥伴關係”;11月,蒙古國加入歐安組織,成為該組織第57個成員國。

交通

公路

蒙古國國內公路主要分為三類:國家級公路(包括連線首都與各省會之間、各省會之間、國家邊境口岸和中央居住區的公路)、地方公路、單位自用路。
截至2020年,蒙古國公路總里程約11.9萬公里,其中鋪裝公路1.1萬公里。蒙古國分別同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設有多個邊境口岸,公路連結和通關較為便捷。目前,中蒙兩國共有13個公路口岸。

鐵路

蒙古國境內現只有兩條鐵路,一條為烏蘭巴托鐵路,另一條為自喬巴山向北至蒙俄邊境口岸鐵路,兩條鐵路總里程總計1811公里。蒙境內現有鐵路均使用俄羅斯標準的1520mm寬軌鐵軌,不能直接同中國境內1435mm標軌鐵路對接,需進行車廂換裝。

空運

主詞條:成吉思汗國際機場
蒙古國主要航空公司包括Mongolian Airlines(МIАТ)、Air Mongolia、Hunnu Air等,現運營首都烏蘭巴托至額爾登特、喬巴山、奧尤陶勒蓋、科布多等省會及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線,和烏蘭巴托至北京、呼和浩特、香港、泰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際航線。
位於首都烏蘭巴托市西南方向的成吉思汗國際機場現為蒙古國最大的機場。目前,蒙古國已啟動建設新國際機場,新機場位於中央省色爾格楞縣,距烏蘭巴托市市區約50公里。

社會

科教

蒙古國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科技發展相對滯後。蒙古國教育與科技部下轄多所大學,同時檢查和指導全國各省、市教育局、教育單位、教育科研單位的工作。
蒙古國(亞洲中部內陸國)
蒙古國學生
實行國家普及免費普通教育制。全國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學校近800所,63所專業培訓中心。全國共有高校113所,其中國立高校16所,主要有國立大學、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大學等,私立高校92所,主要有伊赫扎薩克大學、奧特根騰格爾大學等。5所為國外高校分校。根據政府間文化教育科學合作協定,蒙與50多個國家交換留學生。

醫療

1994年1月起,蒙古國實行《醫療保險法》。醫保有強制和自願兩種形式,公民也可購買多重保險。強制醫療保險由社會保險機構負責,對象為蒙古國全體公民;自願保險對象主要包括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士等群體。目前蒙古國醫療保險的參保範圍基本覆蓋全民。
據蒙古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蒙古國醫療衛生占財政支出比重為5.6%,人均醫療衛生支出24.4萬圖;2020年,蒙古國公民平均預期壽命70.19歲,其中蒙古國女性平均預期壽命75.78歲,男性平均預期壽命66.11歲。
呼吸道疾病現是蒙古最主要疾病之一。除冬季季節性流感外,蒙古國目前未出現其他流行性疾病。

媒體

據蒙方統計,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約126種、雜誌92種、76家廣播、150家電視台、30多家網路媒體。主要報刊有《日報》、《世紀新聞報》、《今日報》、《真理報》、《蒙古新聞報》等。這幾種報紙是蒙古發行量最大的報紙。除《真理報》是蒙古人民黨機關報外,其餘均是自由刊物。此外還有《索雲博報》(軍報)、《烏蘭巴托時報》、《人民權利報》等。
蒙古通訊社(簡稱蒙通社):系官方通訊社,創建於1921年。該社與新華社路透社俄羅斯新聞社塔斯社等有合作關係。
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系蒙古唯一非私營廣播電台,也是蒙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廣播電台覆蓋全國。
此外還有TV9、TV5、TV25、烏蘭巴托電視台、“鷹”、C1、TV8、NTV、教育、USB等為較大的私營電視台。

通訊

蒙古國電信業發展很不平衡,在首都及幾個大城市,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寬頻及相關業務相對普及,但在偏遠地區,很多地方通訊網路仍未覆蓋。
2020年,蒙古國通訊領域收入超過1.39萬億圖,同比增長15%,是蒙古國增長速度較快的行業。固定電話網線共16萬條,有線電視用戶共74.8萬,行動電話用戶共436萬,永久網際網路用戶共45萬,移動互聯成為蒙古移動產業的增長點,在拉動國內經濟發展方面逐漸發揮重要作用。
蒙古國主要的電信供應商包括:Mobicom、Gmobile、Skytel、Unitel和MongoliaTelecom。

電力

蒙古國雖然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但國內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較為落後,很多發電機組設備仍沿用前蘇聯時期建造。目前,蒙古國尚不能滿足國內電力自給自足,國內電力供應達到80%,其餘20%電力需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蒙古國電力裝機容量110萬千瓦。
全國電力供應中,煤電占85%、風力發電占5%、柴油發電占7%、水利發電占2%、可再生能源占0.62%,其中國內電力供應占80%,進口電力占20%。

外交

外交政策

蒙古國家大呼拉爾1994年通過的《蒙古國對外政策構想》規定,蒙古奉行開放、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強調“同俄羅斯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是蒙古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主張同中俄“均衡交往,發展廣泛的睦鄰合作”。同時重視發展同美日德等西方已開發國家、亞太國家、開發中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的友好關係與合作。2011年,蒙古國家大呼拉爾通過新《對外政策構想》,將“開放、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拓展為“愛好和平、開放、獨立、多支點的外交政策”,強調對外政策的統一性和連續性。明確對外政策首要任務是發展同俄、中兩大鄰國友好關係,並將“第三鄰國”政策列入構想,發展同美、日、歐盟、印度、韓國、土耳其等西方國家和聯盟的關係。2004年,蒙古成為上海合作組織首個觀察員國。2012年3月,蒙與北約建立“全球夥伴關係”。11月,蒙加入歐安組織,成為該組織第57個成員國。

同中國關係

1949年10月16日,蒙古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1960年雙方簽訂《中蒙友好互助條約》。1962年簽訂《邊界條約》。
1990年,中蒙雙方發表聯合公報,1994年修訂《中蒙友好互助條約》,並在此基礎上籤訂《中蒙友好合作關係條約》。1998年12月,巴嘎班迪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了闡明21世紀兩國關係發展方針的《中蒙聯合聲明》。1999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蒙古進行國事訪問。
2003年6月,胡錦濤主席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宣布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係。2004年7月,巴嘎班迪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2005年11月,恩赫巴亞爾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8年6月,習近平副主席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2009年4月,桑吉·巴亞爾總理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10年4月,巴特包勒德總理訪華。2010年4月28日至5月3日,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0年6月,溫家寶總理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2011年6月,巴特包勒德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決定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2012年6月,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2013年1月,吳邦國委員長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2013年10月,阿勒坦呼亞格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簽署《中蒙戰略夥伴關係中長期發展綱要》。
2014年1月,包勒德外長訪問中國,雙方簽署《中蒙友好交流年紀念活動方案》。5月,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來華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第四次會議。8月21日至22日,習近平主席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決定將中蒙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中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2017年,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2018-2021年教育交流與合作執行計畫》。
2017年1月24日,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蒙古國對外關係部長蒙赫奧爾吉勒通電話。蒙方堅定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一貫認為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問題屬於中國內政。
1951年中蒙兩國建立貿易關係。1989年兩國政府成立了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委員會,迄今已舉行十六次會議。1991年兩國政府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以現匯貿易取代了政府間記賬貿易。同年,兩國政府簽署投資保護協定。近年兩國互利合作不斷擴大,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蒙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國。2023年,中蒙雙邊貿易額165.9億美元,同比增長35.8%。
中蒙兩國於1951年起建立文化聯繫。1994年雙方簽署《中蒙文化合作協定》。近年來,根據中蒙兩國政府文化交流計畫,兩國開展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雙方設有中蒙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迄已舉辦2次會議。2004年4月,文化部部長孫家正率團訪蒙,並參加了首次在蒙古舉辦的“中國文化周”活動。2008年5月,蒙古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揭牌。2010年6月,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揭牌。蒙古現有孔子學院3所,孔子課堂2所。
1987年,中蒙簽署了兩國政府《1987-1988年度科技合作計畫》。1989年,蒙古政府科技合作代表團訪華。此後,雙方定期舉行科技合作會議和簽訂年度科技合作計畫。2014年8月,雙方簽署《中蒙關於推進科技人員交流的協定》和《中蒙關於共建中蒙生物高分子套用聯合實驗室的諒解備忘錄》。2017年5月,雙方簽署了《中蒙關於在蒙古國建立科技園區和創新基礎設施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蒙關於互派青年科學家的諒解備忘錄》。
中蒙兩國教育交流始於1952年,多年來,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發展順利。1998年,中蒙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蒙古國政府相互承認學位學歷的協定》。2000年,雙方簽署《利用中國無償援助款項培養蒙古留學生項目執行計畫》。2008年,雙方簽署《關於組織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赴蒙古國任教的協定書》。2010年,雙方簽署《中蒙相互承認學歷、學位證書的協定修訂備忘錄》。2017年,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2018-2021年教育交流與合作執行計畫》。
兩國領事關係不斷發展。1986年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了《中蒙領事條約》。1990年,雙方建立領事磋商機制,迄今已舉行22輪磋商。1990年,蒙古恢復駐中國呼和浩特總領館。1996年,蒙古駐呼和浩特總領館駐二連浩特辦公室正式辦公。1997年兩國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蒙古國政府關於蒙古國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保留名譽領事館的協定》。2007年,蒙古駐呼和浩特總領館駐二連浩特辦公室升格為領事館。2011年,蒙古駐香港總領事館開館。2014年,中國駐紮門烏德總領館開館。2019年,蒙古駐上海總領館開館。2022年,蒙古駐滿洲里領事館開館。目前,雙方對持外交、公務護照人員互免簽證。
1991年,中蒙兩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協定》。2020年,雙方對此協定進行了修訂。2010年,雙方簽訂《中蒙邊界制度管理條約》。2014年,雙方成立中蒙邊境口岸管理合作委員會並簽署相關協定。

同俄羅斯關係

1921年11月5日兩國建交。2008年1月,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總統波塔波夫訪蒙;2月,蒙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陶高訪俄;2月,俄羅斯安全委員會代理秘書索博列夫訪蒙;3月,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總裁雅庫寧訪蒙;3月,俄羅斯杜馬外事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訪蒙;4月,蒙古總理巴雅爾訪俄;5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5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訪蒙;9月,蒙總理巴雅爾赴俄出席貝加爾經濟論壇;11月,“達爾汗1”蒙俄聯合軍演在蒙舉行;11月,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總裁雅庫寧訪蒙。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4日,據俄羅斯聯邦駐蒙古國大使館訊息,俄羅斯聯邦日前決定,將取消對俄羅斯聯邦—蒙古國陸路邊境口岸實施的人員出入境臨時限制措施。據悉,該決定將自莫斯科當地時間2022年3月30日0時起正式生效。

同美國關係

1987年1月27日兩國建交。2008年3月,美國千年挑戰基金負責蒙古事務執行官羅伯特里德訪蒙;7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會見美國亞洲基金總裁;9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會見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米歇爾。2014年4月,美國外長訪問蒙古國,表示美國願意加強與蒙古國的關係。
2019年7月31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白宮會見了到訪的蒙古國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宣布兩國關係提升至戰略夥伴關係。

同歐洲關係

2008年2月,首屆蒙古、瑞士外交部磋商在瑞士舉行;3月,蒙、英政府間第九屆圓桌會議在烏蘭巴托召開;4月蒙古、葡萄牙外交部間第一次政治磋商在里斯本舉行;5月,蒙古外長奧雲訪問法國;8月,克羅地亞總統梅西奇訪蒙;8月,英國上議院蒙英友好小組主席訪蒙;8月,丹麥王儲腓列特訪蒙;8月,摩納哥大公阿爾貝訪蒙;9月,德國總統克勒訪蒙;9月,蒙古-歐盟委員會第6次會議在蒙舉行;10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訪問保加利亞;10月,瑞士聯邦議會國民院議長比尼翁訪蒙;10月,盧森堡總理讓·克洛德訪蒙;11月,挪威王儲哈康訪蒙;11月,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訪蒙。
2017年7月24日,歐盟委員會披露,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決定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設立駐蒙古國代表團。
2017年12月5日,歐盟宣布蒙古國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同阿聯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4日,在第十六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期間,阿聯國防事務國務部長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巴瓦爾迪與蒙古國國防部長賽汗巴亞爾簽署了一份關於國防合作與交流的諒解備忘錄。

旅遊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烏蘭巴托市蘇赫巴托廣場的西北角,原稱革命博物館。共分為七個展區,重點展示介紹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及其繼承者建立蒙古帝國,進而建立元朝和蒙古獨立後的情況。

成吉思汗景區

成吉思汗景區是一個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草原風情旅遊點,距離烏蘭巴托60千米。有高30米的成吉思汗騎馬雕像,館內有高9米、用225張牛皮製成的成吉思汗穿的皮靴,長4米的成吉思汗的馬鞭,展示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東征西討、威震歐亞的“蒙古兵法”。

庫蘇古爾湖

庫蘇古爾湖位於蒙古國北部,是蒙古國面積最大的湖泊,水域總面積為2760平方千米,素有“東方的藍色珍珠”之美譽。

額爾德尼昭

額爾德尼昭位於烏蘭巴托西部的哈拉和林,是蒙古國第一座喇嘛廟,面積為0.16平方千米,始建於1586年。

蒙古帝國首都哈勒和林遺址

蒙古帝國首都哈勒和林遺址位於烏蘭巴托以西365千米處,是13世紀蒙古帝國的首都遺址。1220年成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首都,1368年毀於明朝軍隊手裡。哈勒和林是蒙古國最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歷史上的繁華重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的蒙古僅有的人類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