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大都(北京舊稱))

元大都(北京舊稱)

大都(北京舊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元大都,簡稱大都,是元朝的首都,蒙古語稱為Dayidu,突厥語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由元代科學家劉秉忠規劃建設,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為元代京師。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土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大都
  • 外文名稱:Dayidu,Khanbaliq
  • 別名:大都
  • 行政區類別:元朝首都
  • 所屬地區大都路
  • 地理位置:今北京市市區
城市名稱,歷史沿革,建設,改建,城市規模,環水布置,設計特點,50坊,街道,中心台,商業分區,城市用水,城市結構,布局,城防體系,現存遺蹟,旅遊資源,景點介紹,交通,行程規劃,

城市名稱

元代大都的名稱,在源自漢語的“大都”之外,還大概源自畏兀兒語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譯為“汗八里”或“汗八里克”。這個詞在《馬可·波羅遊記》的各種西文譯本里有兩種拼寫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這兩種形式都常見於當時的西文文獻。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蒙古人只說“大都”、“上都”,Khanbaliq這個詞可能並不為蒙古人所用,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個蒙古語辭彙。汗八里是包括畏兀兒在內的突厥語伊朗語各分支語言人群所使用的,他們甚至到明代還用汗八里稱呼北京。
後來元朝北撤,蒙古人仍然保留著對大都的記憶和懷念,並繼續用“大都合托”(Dayidu Qota)一詞來稱呼明朝都城北京。

歷史沿革

建設

蒙古帝國實行諸子分封制度,其中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國大部地區被稱為大元帝國,或元朝。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來已分裂,演變成為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國)以及位於其西部的四大汗國,其中元朝包括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國大部地區。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後,以元上都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對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在1264年忽必烈在解決了與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後,決定把遷都燕京地區。
燕京地區當時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歷經金朝末年的戰爭,自1215年5月31日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攻陷之後,其城內宮殿多被拆毀或失火焚毀,而且其城市供水來源——蓮花河水系已經出現水量不足的情況,無法滿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1215年蒙古攻占金中都後改名為燕京。1264年八月,忽必烈下詔改燕京(今北京市)為中都,定為陪都。1267年決定遷都位於中原的中都,1272年,將中都改名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將上都作為陪都。
忽必烈遷都燕京後,乃居住於城外的金代離宮——大寧宮內。至元四年(1267年),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興建工作。中書省官員劉秉忠為建設都城的總負責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兒負責設計新宮殿。郭守敬擔任都水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並以京郊西北各泉作為通惠河上游水源。
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時,大都的大內宮殿、宮城城牆、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牆、金水河、鐘鼓樓、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等重要建築陸續竣工。至元二十二年,發布了令舊城(金中都故城)居民遷入新都的詔書:“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為一份,其地過八畝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
從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有四十至五十萬居民自金中都故城遷入大都。此時期還陸續完成了宮內各處便殿、社稷壇、通惠河河道、漕糧倉庫等建築工程。元大都的建設工作至此基本完畢。此後元朝各帝陸續又有添建,如孔廟國子監、郊祭壇廟和佛寺等,但對元大都總體布局沒有變動。

改建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曆1368年)夏,朱元璋遣將領徐達常遇春率軍北征,七月抵達通州,元惠宗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攜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門出城北逃,前往上都避難。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明軍攻陷大都齊化門,由此入城。明太祖將大都改名為北平
由於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勢空曠,在防守時城上軍人無可依託,因此徐達在攻城後不久,即於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將城垣變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牆靠近居民密集區,戰時守城士兵可以從容籌畫衣食。由於新築城牆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勝門以西處向西南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將此段新城牆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廢棄,原來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一併廢棄。這四門的城樓,以及被劃在城外的官署、住宅盡被拆除。
但是,元大都北城垣雖被廢棄,但並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衛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變時,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勝門外土關”的健德門附近)仍有明軍駐守。北平此後為燕王朱棣駐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餘年中沒有變化。永樂四年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南牆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滅。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經被剝蝕為數座土丘,並被稱以“下崗”、“上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蹟已完全消失。

城市規模

元大都位於金中都舊城東北。其城郭殘垣,在薊門橋西南、中國政法大學東門與北京郵電大學西門之間,仍可以看見,並設有標誌“元大都城牆遺址”。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就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的,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陽區芍藥居附近,大體與捷運10號線北段重合。馬甸附近土城牆高12.5米、寬31米。德勝門外,有一處名叫土城關的地方,即為元代健德門遺址。
元大都西城桓土城遺址元大都西城桓土城遺址
至元四年(約1267年)開始動工,歷時二十餘年,完成宮城、宮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於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詔令規定,遷入大都新城必須以富有者和任官職者為先,結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舊留在中都舊城。在當時人的心目中舊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舊城並稱為“南北二城”,二城分別設有居民坊七十五處及六十二處。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8.6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相當於唐長安城面積的五分之三。元大都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考古發掘證實,大都中軸線上的大街寬度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寬度為25米,小街寬度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寬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牆用土夯築而成,外表覆以葦簾。由於城市輪廓方整,街道砥直規則,使城市格局顯得格外壯觀。

環水布置

元大都新城規劃最有特色之處是以水面為中心來確定城市的格局,這可能和蒙古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傳統習慣與深層意識有關。
由於宮室採取了環水布置的辦法,而新城的南側又受到舊城的限制,城區大部分面積不得不向北推移。元大都新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區和城門口居民結集地帶。其中東城區是衙署、貴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較多,有東市、角市、文籍市、紙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質明顯反映官員的需求。北城區因郭守敬開通通惠河使海子(積水潭)成了南北大運河的終點碼頭,沿海子一帶形成繁榮的商業區。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熱鬧,各種歌台酒館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匯集於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一應俱全。稍北的鐘樓大街也很熱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鼓樓附近還有一處全城最大的“窮漢市”,應是城
市貧民出賣勞力的市場。西城區則有駱駝市、羊市、牛市、市、驢騾市,牲口買賣集中於此,居民層次低於東城區。南城區即金中都舊城區,有南城市、蒸餅市、窮漢市,以及新城前三門外關廂地帶的車市、果市、菜市、草市、窮漢市等。由於前三門外是水陸交通的總匯,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城鄉結合部和新舊二城交接處的繁華地區。由此可見,元大都的商市與居民區的分布,既有城市規劃制約因素,也有城市生活及對外交通促成的自發因素。元大都城市建設上的另一個創舉是在市中心設定高大的鐘樓、鼓樓作為全城的報時機構。中國古代歷來利用里門、市樓、譙樓或城樓擊鼓報時,但在市中心單獨建造鐘樓、鼓樓,上設銅壺滴漏和鼓角報時則尚無先例。
德勝門外的土城溝便是元大都北京護城的遺蹟德勝門外的土城溝便是元大都北京護城的遺蹟

設計特點

50坊

元大都因系擇址新建,城市規劃不受舊格局約束,所以其居民區與金中都新舊坊制混合形式不同,全部為開放形式的街巷。按照方位,元廷將大都街道分為50坊:
元大都元大都
福田坊,在西白塔寺,即今北京白塔寺一帶。阜財坊,在順承門內金玉局巷口,即今北京民族文化宮以北。 金城坊,在平則門內,即今北京阜成門內大街以南之大水車胡同一帶。 玉鉉坊,在中書省前相近,即今北京故宮午門以東。保大坊,在樞密院北,即今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帶。 靈椿坊,在大都路總管府北,即今北京安定門內大街之西靈光胡同一帶。 丹桂坊,在靈椿坊北。 明時坊,在太史院東,即今北京建國門內觀象台一帶。 鳳池坊,在斜街北,地近海子,即今北京鼓樓西大街以北。 安富坊,在順承門羊角市,即今西皇城根南街以西、甘石橋東北。 懷遠坊,在大都城西北隅。 太平坊,有大承華普慶寺,在今北京西直門內寶產胡同一帶。 大同坊、文德坊,以其取義,或在元大都國子學和宣聖廟,即今北京國子監一帶。 金台坊,有齊政樓,即今北京舊鼓樓大街一帶。 穆清坊,地近太廟,在今北京朝陽門內以北。 五福坊,坊在中地,或在中心閣附近,即今北京鼓樓一帶。 泰亨坊,地在大都城東北。 八政坊,地近萬斯倉、八作司 。時雍坊,有慶壽寺,即今北京電報大樓西側一帶。 乾寧坊,在大都城西北。 鹹寧坊、同樂坊、壽域坊、宜民坊、析津坊、地近海子,即今北京積水潭東北、鼓樓西大街一帶。康衢坊、進賢坊、嘉會坊,在大都城南部。平在坊,在大都城北部。和寧坊、智樂坊、鄰德坊、有慶坊、清遠坊,在大都城西北隅。日中坊,在今地安門西北。寅賓坊,在大都城東部。西城坊,在大都城西部。由義坊,在今北京阜成門內北三里。居仁坊,在大都城東市。睦親坊,地近諸王府。仁壽坊,地近御藥院,在今北京隆福寺一帶。萬寶坊,大內前右千步廊之西,在今北京故宮午門以西。豫順坊,有福壽興元觀,即今北京西直門內樺皮廠胡同一帶。五雲坊,大內前左千步廊之東,即今北京故宮午門以東。湛露坊,近官酒庫,在大都城東部。樂善坊,地近諸王府,與睦親坊相近。澄清坊,地近御史台,在今北京米市大街甘雨胡同一帶。
元大都的坊皆以街道為界線,雖有坊門,但無坊牆,坊門只不過是標誌而已。《析津志》稱元大都有50坊,但《日下舊聞考》引《元一統志》只列49坊,或有遺漏。《析津志》又載有里仁坊、發祥坊、善利坊、樂道坊、好德坊、招賢坊、善俗坊、昭回坊、居賢坊、鳴玉坊、展親坊、惠文坊、請茶坊、訓禮坊、鹹宜坊、思誠坊、東皇華坊、明照坊、蓬萊坊、南薰坊、遷善坊、可封坊、豐儲坊等坊名,均為《元一統志》所不載。《析津志》著於元末,其所記坊名當即舊坊所改,或元末所增設。

街道

元大都的街道,規劃整齊,經緯分明,相對的城門之間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馬可·波羅遊記》述云:“全城的設計都用直線規劃。大體上,所有街道全是筆直走向,直達城根。一個人若登城站在城門上,朝正前方遠望,便可看見對面城牆的城門。城內公共街道兩側,有各種各樣的商店和貨攤……整個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塊棋盤。”雖然大都城南面三門、北面二門,但從麗正門北穿皇城正中的崇天門及大明門、大明殿、延春門、延春閣、清寧宮、厚載門,直抵中心閣的中軸線上,亦有一條寬闊的御道。經勘查,在今北京景山公園(延春閣、厚載門遺址)之北發現的御道遺蹟,寬達28米。《析津志》載:元大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其著名街道有“千步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鐘樓街、半邊街、棋盤街”。經勘查發現,“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幹大道的東西兩側,等距離地平列著許多東西向的胡同。大街寬約25米,胡同寬約6~7米”。元大都內的胡同,其規劃是以相鄰兩城門區間為一區域。在元大都光熙門(東北門)至大都城東北隅進行勘查,計發現東西向胡同22條。值得注意的是,今北京東直門(元崇仁門)至朝陽門(元齊化門)之間現仍保存的東西向胡同也是平列的22條。可見,相鄰兩城門區間內平列22條胡同,當是元大都城規劃的統一格式。今北京東西長安街以北的街道,因同在元大都和明北平(北京)城內,所以改動不大,至今仍多保留元大都時期的格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1969年出土的元大都和義門遺址1969年出土的元大都和義門遺址

中心台

元大都城有中心台,是城市東西南北的中心,這在中國城市建築史上尚屬首創。實際情況是,中心台距元
元大都民居遺址元大都民居遺址
大都南北城垣相等,但距城東垣比西垣略近些。中心台占地一畝,其旁有中心閣。《析津志》載:“中心台在中心閣西十五步。”在中心台正南有石碑,刻“中心之台”四字。中心閣在中心台之東,正位於大都城的中軸線上。《析津志》又載“齊政樓,都城之麗譙也。東中心閣。”齊政樓即元大都城的鼓樓,其在中心閣西,亦即大都中軸線西,位於今北京舊鼓樓大街。明代,始將鼓樓和其北的鐘樓向東移至今北京鼓樓、鐘樓位置,亦即城市中軸線上。元大都鼓樓上置有壺漏、鼓角等計時、報時工具;鐘樓上有閣樓,飛檐三重,內置大鐘,聲響洪亮,全城遍聞。鐘、鼓樓是元朝統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馬可·波羅遊記》述云:“新都的中央,聳立著一座高樓,上面懸著一口大鐘,每夜鳴鐘報時。第三次鐘響後,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緊急事務,如孕婦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請醫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外出的人必須提燈。”“夜間,有三四十人一隊的巡邏兵,在街頭不斷巡邏,隨時查看有沒有人在宵禁時間——即第三次鐘響後——離家外出。被查獲者立即逮捕監禁。”

商業分區

元朝統治疆域十分廣闊,作為京師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煙茂盛,商業經濟十分繁榮。僅《析津志》所載,元大都城內外的商業行市即達30餘種。其中,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窮漢市、鵝鴨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寶市)、柴炭市、鐵器市,皆在今北京積水潭北的鐘、鼓樓一帶,這是因為南方來的漕運船隻皆停泊在積水潭上的緣故。《析津志》描述其地盛況云:“鐘樓之東南轉角街市俱是針鋪。西斜街(今北京積水潭東北)臨海子,率多歌台酒館,有望湖亭,昔日皆貴官游賞之地。樓之左右俱有果木餅面柴炭器用之屬。”又云:“鐘樓……本朝富庶殷實莫盛於此。”大都鐘、鼓樓一帶是元大都最繁華的商業區,因這裡沿積水潭北岸是一條斜街(今北京鼓樓西大街),所以又稱斜街市。順承門內羊角市也是大都城內繁華之地,有羊市、馬市、牛市、駱駝市、驢騾市、窮漢市,買賣奴隸的人市也在此處,其址大約在今北京西城區甘石橋至西四一帶。此外,和義門、順承門、安貞門外各有果市,中書省前(今北京南河沿大街以東)有文籍市、紙札市,翰林院東(今北京舊鼓樓大街東北)有靴市,麗正門外三橋、文明門丁字街、和義門外各有菜市,等等。市場上出售的商品,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為當地產品外,很多商品來自全國各地。當時,海運大開,河運通暢,“川陝豪商,吳楚大賈,飛帆一葦,徑抵輦 下”,為大都城提供了豐富商品。當然,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達官顯貴享用的氀毷貂豽等珍貴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異寶,錦紈羅氎等高貴紡織品。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述:在大都市場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國境內南北的豪商巨賈,而且還有遠自中亞、南亞的商人,“凡世界上最為稀奇珍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特別是印度的商品,如寶石、珍珠、藥材和香料”。“根據登記表明,用馬車和馱馬載運生絲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輛次。”元大都城和境內外其他地區的這種經濟關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其作為封建社會都城的經濟特點。
元大都(大都(北京舊稱))

城市用水

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北京地區,特別是城市生活面臨的一個難題,金中都時期如此,元大都時期也是如此。大都城市用水有四種:一是居民飲用水,主要依靠井水;二是宮苑用水,由西郊引山泉經水渠導入太液池,因水從西方來,故稱金水;三是城濠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給;四是漕渠用水,此渠即大都至通州的運糧河通惠河。由於地形落差較大,沿河設閘通船,所需水量很大。
四者之中以漕渠用水最難解決,金朝曾引京西的盧溝水(即今永定河)入注漕渠未成,元朝水利專家郭守敬(1230~1310年)改用京北和京西眾多泉水匯集於高梁河,再經海子而注入漕渠,曾一度使江南的糧食與物資直達大都城中,因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獎。但由於上游各支流被權勢和寺觀私決堤堰澆灌水田、園圃,使水源日見減少,漕運不暢,朝廷雖然嚴申禁令,也未見效。縱觀金元兩朝百餘年的治漕史實,從京城至通州的漕渠用水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解決辦法。

城市結構

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東西短、南北長的矩形,城牆全長60里又240步,辟十一門,南、東、西三面各三門,北面二門,被附會為哪吒“三頭六臂兩足”。
建設大都時,先在全城的幾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閣”,然後以此為基準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閣以南為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欞星門,左右有千步廊。蕭牆的東牆外為漕運河道。皇城並非以大內宮城軸線為基準、東西對稱,而是以太液池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這種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點。大內正門為崇天門,北面為厚載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崇天門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橋(相傳今北京故宮內之斷虹橋)。大內正殿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場所,面闊十一間,後有廊廡連線後殿。大明殿之後為延春閣,為皇后居所。此外還有玉德殿、內藏庫、鷹房、羊圈等建築。
皇城外,南面和東南為官署區,北面積水潭一帶為鬧市,東面為太廟,西面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開三門(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相關記載。
在中心之閣西面,為鼓樓、鐘樓,是全城的報時機構。鐘鼓樓之西為積水潭,是元代漕運終點,也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還有望湖亭、萬春園等園亭。
元大都的道路為土路,在建城時在城市主幹道兩側設定了排水明溝,用條石砌築。明朝之後,許多明溝被加蓋覆蓋,變為暗溝。

城防體系

元大都城防體系包括城牆、城門、護城河。城牆是夯土築成,周長60里240步(28.6公里),高約10至12米,基寬20至24米,頂寬10至15米。築城時採用宋代舊法,即在牆內先設永定木,然後再加橫向的紝木,然後加土夯築。由於大都夏季多雨,土城牆容易被雨水沖刷浸泡、導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議以磚石包覆,但因財力不足而作罷。後元廷專門抽調軍隊,負責收割蘆葦、編織葦席,每年入夏以葦席覆蓋城牆牆體,稱為“葦城”,民間俗稱“蓑衣披城”。但是元文宗時天下動亂,懼怕起義百姓放火焚燒葦席,因此終止“葦城”之舉,改為每有牆體松垮塌方時臨時徵調民夫修補。 元大都城城牆走向取直線,東西向城牆7400米,南北城牆長6650米。南城牆西段順承門與麗正門之間有一處城牆呈向外凸出的弧形。據《析津志》記載,修築南城牆時,該段城牆走向正值慶壽寺西的海雲、可庵二大師塔,“時相奏,世祖(忽必烈)有旨,命圈裹入城內”。
元大都共有十一門。各城門的命名都與《周易》卦象相關。南垣正中為麗正門,取《周易》“日月麗乎天”之意;東為文明門,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剛健而文明”之意;西為順承門,取《周易》“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之意(坤為西南方位)。東垣正中為崇仁門,取東方屬春、屬仁之義;南為齊化門,合《說卦傳》“齊乎巽,巽東南也”之義;北為光熙門,取《周易》“艮(東北),止也……其道光明”之意。西垣正中為和義門,取西方屬秋、屬義之理;南為平則門,北為肅清門。北垣東為安貞門,取《周易》“乾上坎下……安貞吉”之意;西為健德門,取《周易》“乾者健也,剛陽之德吉”之意。
元大都城門門道沿用宋金時代的舊作法,為大木過梁式方門。由於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無外來威脅,因此未構築瓮城(當時南宋許多城市已經在城門處設有瓮城、並用磚包砌城台,例如靖江城)。至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蜂起,方於不宜施工的至正十九年冬季草草修築十一門瓮城。城門外設木製吊橋,以跨越護城河。

現存遺蹟

元大都土城現存北段、西段城牆遺蹟,以及護城河(小月河)。現被開闢為元大都遺址公園。肅清門瓮城土牆南半部遺蹟也清晰可見。

旅遊資源

景點介紹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分為海淀和朝陽兩段,全長十餘公里,是北京市城區內最大的帶狀公園,集歷史遺蹟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休閒遊覽於一體。沿河岸可以步行瀏覽自然風光,的確是鬧市中的一個好去處。
城區最大的海棠林——“海棠花溪”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十個景區之一,為觀賞海棠的主要地點。該景區位於朝陽段奧林匹克公園、中華民族園南側,中軸路熊貓環島南東西兩側。
門票價格:無門票
地址:北京市沿10號線南側,西土城至北土城段。
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
景區里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諸多品種的海棠樹近2000多株,是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
改造後的海棠花溪景區分為西區和東區,西區主要觀賞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等品種,東區集中展示新優品種,火焰、露易莎、春雪、粉屋頂、粉手帕、凱爾斯、亞當、印第安魔力、道格等28個品種。由於該公園是開放式公園,每年海棠花節的活動期間,遊客可以免費在“海棠花溪”景區遊覽賞花。
由於知名度較高,遊人如織,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每年四月的海棠花節與香山植物園的桃花節、玉淵潭的櫻花節並稱京城春日裡的三大花事。
海棠花期:為四月初至四月二十日前後。
元大都土城遺址
元大都城牆的建築形式、建造方法和規劃設計極為周密嚴謹。幾百年過去了,2006年,此段城牆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的北城牆和西城牆的北段如今算是真正保存了下來。現存牆長約12公里,牆基寬約15米,殘高約6米,俗稱土城,是元大都城殘留下的北城瑞和西城牆北段,為公園中懷古的好去處。
公園內其他看點
公園在原有的城垣遺址基礎上改造後,建成“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三個一級景區,六個二級景區分別為“雙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新景區加舊遺址,時光的交錯感在這裡完美展現。
“大都鼎盛”
位於安定路小關路口東側,再現了元大都建設場景和鼎盛景象。
景區內氣勢恢弘,極具震撼力的“大都鼎盛”組雕及總長達80米的大型壁畫,配以駿馬、石羊、木亭等園林小品,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元代在各個方面的特點和傑出成就,表現出粗獷豪邁的草原特色,展現了悠久凝重的歷史文化。目前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組雕。
“龍澤魚躍”
在公園的東端,面積達17000多平方米,是城區內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 再現了古人對土城外的自然風光的描寫,“滿雨翠花隨處有,綠茵啼鳥坐未聞。”也體現了現代人渴望回歸自然的精神需要和對現代北京城市發展的憧憬。
“薊門煙樹”
是公園最西端的起點,城台保留清乾隆御製“薊門煙樹”題詞,被稱為燕京八景之一,象徵著古城北京發展的早期階段。
“鞍韁盛世”
元代被稱為馬背上得天下,“鞍韁盛世”就是以馬為主線,利用地形起伏變化,在局部地段營造蒙古草原的自然風貌,並以八匹高大雄偉、栩栩如生的駿馬雕塑緊扣主題,表現蒙古人當年策馬征戰天下的恢弘氣勢。
園內不少遊人,尤其是孩子們都愛騎上馬背,留下一個賓士不息的形象。

交通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橫跨海淀與朝陽兩個區,分布在西土城和北土城之間。
1、“海棠花溪”景區可在捷運10號線北土城站下車,或是乘公交在“安貞西里”或是“安貞醫院北站”下車即可。
2、若是想徒步整個公園,可從西起點捷運10號線“西土城”站下車向東徒步,或是從東起點10號線“芍藥居”站向西皆可。

行程規劃

春季海棠賞花游
元大都遺址公園橫跨較長。若是專為賞花而來,可直接奔赴“海棠花溪”景區,很快就可遊覽完。翹首駐足間,漫天的海棠花雨定能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春天。
元大都遺址公園徒步游
從西土城為起點,一直到公園東邊為終點(反之亦可)。陽春時節,溫度正好,可以相約三五個好友徒步休閒,爬土城、觀古蹟、學歷史、賞風景,詩意盎然,定會是個美不勝收的周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