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烏蘭巴托市)

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市一般指本詞條

烏蘭巴托,蒙古國首都,位於蒙古高原中部,面積4704.4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約143.5萬人,蒙古國將近一半的人口居住於此,以年輕人居多,市區流淌過圖拉河,市中心是成吉思汗廣場

烏蘭巴托是蒙古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科技中心。烏蘭巴托有300多年歷史,始建於1639年,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烏蘭巴托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化大城市。面積為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3.5萬(2017年底),目前蒙古全國46%人口居住在烏蘭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青壯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人口,人口分布,區域劃分,交通運輸,文化藝術,藝術,文字,飲食文化,社會,教育,空氣污染,旅遊景點,著名人物,姊妹城市,社交習俗,禮節禮儀,信仰禁忌,旅遊注意,

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代今烏蘭巴托地區就有人類居住,博格達山附近挖掘出人類獵殺的動物骨骼遺留。土拉河沿岸還挖掘出匈奴時代的墓葬。
烏蘭巴托始建於清朝崇德四年(1639年),原為蒙古喀爾喀部最大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駐錫地,時稱“敖爾告”(Өргөө,宮殿、宮邸之意),但當時的敖爾告是移動場所,位置並不固定,在草原上遊牧。
上世紀70年代的烏蘭巴托上世紀70年代的烏蘭巴托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降旨哲布尊丹巴北京恰克圖商路上的駐地設立城防,取名庫倫,意為柵欄圍起來的草場。在清代中期後庫倫屬於烏里雅蘇台庫倫辦事大臣轄區,為土謝圖汗部中旗駐地。庫倫逐漸成為漠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商業宗教中心,在東西部還有東庫倫西庫倫為衛星城。1906年改稱大庫倫(Их Хүрээ),是喀爾喀喇嘛教的中心和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沙皇俄國等國還在此設立了領事館和僑民區域。
1913年的庫倫和甘登寺1913年的庫倫和甘登寺
1911年末,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宣布博克多汗國(外蒙古)獨立,自立為皇帝,又改稱“京都庫倫”(Нийслэл Хүрээ),這時的庫倫人口已經達到6萬人左右。
1921年蒙古革命成功後,蒙古人民黨建立君主立憲制政府,定庫倫為首都。
1924年,蘇聯和人民黨推翻了蒙古王公和活佛的統治,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蒙古第一屆大人民呼拉爾決定將“庫倫”改名為“烏蘭巴托”(Улаанбаатархот,意為“紅色英雄城”,當時譯為“赤勇城”),並以其為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部分老的蒙古包區在蘇聯的資助下被替換蘇聯樣式的街區,20世紀50年代後開始城市規劃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1956年修通蒙古縱貫鐵路聯通北京和莫斯科。
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改稱蒙古國,憲法規定烏蘭巴托為蒙古國首都,沿用“烏蘭巴托” ,其他地區人口大量湧入烏蘭巴托。2009年到2010年,烏蘭巴托平均房價漲了45%。當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約190美元,但普通新房售價約每平方米1000美元,地段好的甚至高達3000至5000美元。現與中國呼和浩特、台北、天津和俄羅斯莫斯科、烏蘭烏德和韓國首爾等城市有友好城市關係。
現代烏蘭巴托現代烏蘭巴托

地理環境

烏蘭巴托市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脈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地處北緯48度23分32秒,東經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烏蘭巴托市距中國邊境718公里,距俄羅斯邊境542公里。烏蘭巴托市寬廣整齊、風景秀麗。
烏蘭巴托市旗幟烏蘭巴托市旗幟
這裡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最低氣溫達-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15一-22℃,夜間有時可達-39℃;夏季短而炎熱,7月平均氣溫+20~+22℃,最高可達+39.5℃。年平均降水280毫米,一年中有180天為晴天,無霜期109天。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烏蘭巴托春季(5至6月)較短,一直到5月中旬方才天氣轉暖,樹木發芽,草原變綠。夏季(7至8月)晝熱夜涼,紫外線強,游沙漠地區尤為如此,陰雨天和夜晚時天氣會驟然變涼。秋季(9至10月)天氣變幻無常,有可能突然變冷,甚至下雪。冬季(11至4月)天寒地凍,漫長的冬天幾乎每天都在飄雪,最冷時可達攝氏零下四十度。
巴彥吉如合、博格達汗、青格勒台等山四面環繞著烏蘭巴托,兩面環繞的山群中烏蘭巴托狹長的城市建築林立著。南北群山連綿,東西是廣闊的草原,與中央省、肯特省、色楞格省的10多個蘇木相連。圖拉河從烏蘭巴托市南面的博格多山腳由東向西緩流。色楞格河曲北向南將烏蘭巴托市分為河東、河西兩部分。圖拉河北岸的市區分為3個台地:第一台地海拔1880米,寬2700米;第二台地海拔1290米,寬2300米;第三台地海拔1300米,平均海拔1351米。年平均氣溫-1.9℃。烏蘭巴托烏蘭巴托市中心在第二台地上。烏蘭巴托市東西長,南北窄,面積47.04萬公頃。所屬領土面積相當於全國土地面積的3%,總面積的69%為牧區、5.5%為市區、1.1%為道路、23.5%為森林和曠野區、0.9%為湖泊和河流。其整個地區處在六級地震區。
烏蘭巴托夜景烏蘭巴托夜景
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總統府和成吉思汗廣場。烏蘭巴托連線中俄的鐵路貫穿烏蘭巴托,北至蘇赫巴托,南抵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二連浩特市

自然資源

截至2015年烏蘭巴托開採煤礦,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提供國內70%的石油需求。烏蘭巴托正在建設可發展能源,預計2021年可出口本國電能至俄羅斯。
日益發展的房地產日益發展的房地產

經濟發展

烏蘭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變成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全國大部分工廠企業設在這裡,工業以輕工業、建築材料、金屬材料和食品工業為主,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烏蘭巴托重工業有所發展。全市工業總產值約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烏蘭巴托市地毯廠生產的純羊毛地毯多次獲得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獎牌,還有裘皮服裝、山羊絨和駝絨製品,成了該市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隨著蒙古國的經濟逐步復甦,烏蘭巴托的經濟也在逐年遞增,僅2001年經濟產值就達到9278億圖格里克,增值3567億圖格里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4.1%。2001年烏蘭巴托市企業產值為1.139億圖格里克,銷售額2.094億圖格里克。其中電產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8%,煤產量的50%以上。烏蘭巴托工業中,燃料、動力工業占17.4%,輕工業占38.9%,食品工業占19.2%。私營工業企業產值占全市總產的60%以上,截止至2001年,在烏蘭巴托的外資企業達到334家,引進外資1.222億美元,投資最多的國家為中國、韓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和日本等。
烏蘭巴托市一角烏蘭巴托市一角
首都烏蘭巴托範圍內有牲畜27.58萬頭,其中約70%為私人牲畜,大多放牧在離市區較遠的草原上。在嘎楚爾特、扎日嘎郎特區設有奶牛改良站。烏蘭巴托近年來電子產業發展迅速,2009年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個本土品牌微型計算機,烏蘭巴托通訊的程度較高,70%以上的住宅均安裝了電話,全市80%的地區普及了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用戶達到28.95萬人。

人口

人口分布

烏蘭巴托常住人口143.5萬人,人口密度為305人/平方千米,其中大多數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全國人口的38%,其中15歲以下的兒童占30.2%,15—59歲的成年人占64.5%,5.3%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中年輕人占絕大多數。烏蘭巴托市民平均年齡非常輕,30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0%,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之名。
建設中的烏蘭巴托建設中的烏蘭巴托
隨著烏蘭巴托的城市化建設和多元化開發使烏蘭巴托以外的人口大量移近,人口不斷增長。其中55%的人口生活在烏蘭巴托市區,其餘人口生活在烏蘭巴托市區周圍以及烏蘭巴托郊區。烏蘭巴托占地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0.5%,但是全國超過35%的人口生活在烏蘭巴托。因烏蘭巴托社會保障較高的因素,蒙古國各省市的人口大量移進烏蘭巴托。已建設的住宅遠遠滿足不了烏蘭巴托人的需求,所以面臨著一系列的住宅樓盤開發問題。
在烏蘭巴托市居住著許多民族和種族,其中喀爾喀蒙古人占88%,哈薩克人占2%,杜爾伯特人占1.5%。此外,還有巴亞特、達里崗嘎、烏梁海、扎格欽、達爾哈德、圖爾古特、烏格勤德、烏乾圖等種族。

區域劃分

烏蘭巴托共分為9個區121個小區,烏蘭巴托市劃分為9個區分別是巴彥祖爾赫區、巴彥格勒區、宋給納海爾汗區、青格爾泰區、蘇赫巴托爾區、汗烏拉區、納來哈區、巴嘎諾爾區和巴彥杭蓋區等市區。蒙古政府已將這些郊區規劃為烏蘭巴托衛星城。其中巴嘎杭蓋和那來哈市郊是蒙古政府重點開發的城市。
烏蘭巴托市區與人口
市區
小區
人口 2007.01.01
人口增長率(%)
人口 2008.01.01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平方千米
巴嘎諾爾區
5
25,731
0.9
25,969
620.2
41.9
巴彥杭蓋區
2
3,827
1.0
3,864
140.0
27.6
巴彥格勒區
23
160,818
2.7
165,159
29.5
5,598.6
巴彥祖爾赫區
28
211,614
4.7
221,565
1,244.1
178.1
納來哈區
7
27,297
3.1
28,152
687.6
40.9
宋給納海爾汗區
32
211,056
4.4
220,295
1,200.6
183.5
蘇赫巴托爾區
20
123,041
5.2
129,486
208.4
621.3
汗烏拉區
16
90,925
4.1
94,670
484.7
195.3
青格爾泰區
19
132,883
2.4
136,014
89.3
1,523.1
合計
15 
952,410
3.8
1,025,174
4,704.4
217.9

交通運輸

烏蘭巴托是全國的交通運輸中心,以鐵路、公路為主,空運為輔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北京—莫斯科鐵路幹線經過該市,貫穿全蒙南北。從烏蘭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鐵路幹線,不僅在蒙古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而且是連線中蒙俄三國並繼續延伸的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烏蘭巴托市成吉思汗國際機場烏蘭巴托市成吉思汗國際機場
烏蘭巴托市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是全國最大的國際航空港,位於烏蘭巴托南部30公里處的宗莫德蘇木,有定期航班通往國際各大城市的航班,也有通往全國各省會的航班。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市區沿著圖拉河布局,呈狹長形,西部有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市區南面有蒙古的聖山,山頂有蒙古人民革命紀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議會大樓,總統府和成吉思汗廣場。烏蘭巴托也是蒙古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連線中俄的鐵路貫穿烏蘭巴托,北至蘇赫巴托爾省,南抵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二連浩特市
烏蘭巴托市是全國交通運輸的樞紐。這裡有通向全國各省市的公路網和飛機航線,有鐵路同中國、俄羅斯相銜接。還有固定的航班開往北京和莫斯科。烏蘭巴托鐵路局同中國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鐵路局在國際聯運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烏蘭巴托鐵路局統管蒙古全國的鐵路及國際聯運,承擔著全國貨運周轉量的80%和客運周轉量的近50%。烏蘭巴托有Aero Mongolia、Hunnu air和Eznis等航空公司,截至2014年,成吉思汗機場未能滿足蒙古國內航空需求,因此蒙古政府交通部在烏蘭巴托以南新建了4E級的國際機場,截至2018年10月份,已經開始運營。
烏蘭巴托公路烏蘭巴托公路

文化藝術

藝術

蒙古人民共和國在1924年立時,便為首都起了這個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名字。廢除了帝制,也不承認活佛轉世(其後達賴喇嘛再確認了活佛九世),而活佛八世的冬宮,也成了宮殿博物館(Museum of Bogd Khaan),收藏及展出蒙古幾百年來皇室和喇嘛教的寶物,包括多尊金身或青銅佛像、刺繡和全世界唯一的豹皮蒙古包。馬頭琴、喉嘜是烏蘭巴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結晶,已向世界非物質文化組織列入名單。蒙古總統2009年宣布發揚傳統文化,隨著政府的支持烏蘭巴托各學校開設了馬頭琴和喉嘜的課堂。
甘登寺甘登寺
喇嘛教自十三世紀傳入蒙古後,一直占了蒙古人生活中一個重要部分。蒙古人民九成以上都篤信喇嘛教,單是烏蘭巴托建了不少喇嘛寺。但在社會主義時期,很多寺廟都遭到大肆破壞。

文字

整個烏蘭巴托使用西里爾蒙古文(新蒙古文),蒙古國政府2015年通過法律規定加強推廣使用回鶻式蒙古文,2015年3月,蒙古中學學生已開設蒙古文課堂,將2025年廢除使用西里爾文恢復使用蒙古文。

飲食文化

在蒙古國,即使是吃蒙餐,無論在家還是在外,桌子上始終擺放著刀叉和勺子。許多餐廳看上去都很西化,選單上既有西餐,也有蒙餐,區分不是很明顯。蒙古人最愛吃肉和奶類食品,尤以羊肉食用最為普遍。“手扒肉、烤全羊、石烤肉”等都是他們常用的民族傳統佳肴。他們用餐慣用以手抓飯,時而也用刀叉。他們吃肉樂於把整塊肉下鍋煮,待六節成熟時例撈出,然後用手撕或以小刀切著吃,而且大多食量驚人。蒙古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講究實惠,注重菜餚的鮮嫩。
2、口味一般口味都偏鹹。
3、主食一般慣以牛羊肉為主食。對中國的羊肉餡包子、餃子等食品也感興趣。
4、副食愛吃牛肉、羊肉、雞、鴨、蛋類、鹿、野羊雉子等;也以乳製品為主要副食品;近來他們開始吃蔬菜。
5、製法對烤、涮、蒸、燴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6、中餐喜愛中國的蘇菜及清真菜。
7、菜譜很欣賞炒羊肉絲、紅燒牛肉、烤全羊、烤羊腿、青椒牛肉絲、脆皮雞、煎烹雞脯、牛肉丸子、青蔥炒蛋、烤肉等風味菜餚。
8、水酒愛喝烈性酒、尤對馬奶酒偏愛,啤酒也樂於品嘗;還喜歡飲用紅茶和奶茶。
9、果品喜歡吃瓜果,甜瓜是最愛吃的瓜類品種;乾果愛吃杏仁、核桃仁等。

社會

教育

烏蘭巴托文教程度遠遠高於蒙古其他各地,學校眾多。有官方的蒙古國立大學、蒙古國立藝術大學、蒙古科技大學、蒙古農牧業大學及私立高等院校有百餘所,規模最大的是蒙古國立大學。還有100多所綜合性中等學校。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國8所高等院校,這裡就有7所。蒙古國立大學是蒙古國最高學府,除此之外還有烏蘭巴托大學、蒙古科技大學。還有中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和十年制中學。據統計,烏蘭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學。蒙古國公民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位居亞洲首列。蒙古國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第一投資建設。
蒙古國立大學是蒙古最早成立的規模最大的大學。在蒙古,每三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有一個畢業於該校。自1995年開始國立大學陸續開設學士、碩士、博士課程。 如今,國立大學已經成為了一所擁有12,000名學生(2006年數據)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學。該校自建校以來培養了大批的各個專業的專門人才,約占全國知識分子的三分之一,活躍在蒙古的各個領域,並擔任各種領導職務。該校設有生物學、化學和地理地質學等三個系,下設數學與計算機、物理與電子學、信息技術、蒙古語言與文化(蒙古學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社會科學、國際關係、經濟、法律等九個學院,共80多個專業,並在科布多、扎布汗和鄂爾渾省設有分校。
蒙古國立大學蒙古國立大學

空氣污染

長達8個月的冬季,近60%的烏蘭巴托居民居住在市區周邊的平房區,,他們儘可能利用各種可燃物取暖,冬季空氣中的煙塵甚至超過國際標準7倍以上。
市中心CBD市中心CBD

旅遊景點

佛教著名寺院甘登寺博格達汗宮博物館、喬金扎瑪博物館等12家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蒙古國烏蘭巴托市軍事博物館
蒙古國烏蘭巴托市軍事博物館裡面的藏品基本上就是一些古老的大刀、火槍、火藥炮、老式的俄式步槍、機槍等,還有個別的日本、美國的步槍和機槍,還有一些頭盔、彈藥及服裝等。主要是圖片和一些實物展品。
特日勒吉國家森林公園
特日勒吉國家森林公園距烏蘭巴托以東80公里,肯特山脈中的一處自然保護區。特日勒吉度假村全年開放。這裡有魏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河水,還有三友洞、烏龜石等獨特的自然景觀。晚上遊客可以在度假村蒙古包過夜。觀賞特日勒吉河岸原始而無污染的迷人景色,您真正體會到歸大自然的感覺。特日勒吉森林公園是一處自然保護區,群山、森林、河水等自然景觀,而且喔這裡可以過夜,當然啦是住在蒙古包里,體會一下這兒的夜晚多么迷人。湛藍的天空、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來前聽說這兒是難得被污染的地方,看來確實是不錯,很合心意。
從度假村往下走,這些度假村都是在草原坡上,所以站在那緩坡上看這兒感覺還是不錯滴。特日勒吉河水叢林環繞,要是來的時候夠棒,還能看到山上雪水融化,滾落下來之氣勢,場面可是相當壯觀,想想當年那些草原上的英雄在這些河流邊小憩之景,真是增添了些豪氣。
甘登寺
甘登寺是蒙古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裡面擺放著蒙古國的國寶——金佛像,這裡有從各國來的信奉者,寺院廣場有著很多的鴿子,如果您是佛教的信奉者,就應該來到這個地方。
國家歷史博物館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是蒙古國成立最早、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原為革命博物館。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共有三層,一層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時代遺址和岩石雕刻,二層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裝,三層則集中展示了蒙古遊牧文化的代表藏品。重點展示介紹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及其繼承者建立蒙古帝國,進而建立元朝和蒙古獨立後的情況。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

著名人物

1、朝青龍明德:日本相撲選手。
2、狄傑:蒙古國人氣演員
3、斯日其瑪:著名歌手

姊妹城市

南楊州市,韓國
烏蘭巴托罕烏拉區南部烏蘭巴托罕烏拉區南部
安卡拉,土耳其
首爾,韓國(1995)
伊爾庫茨克,俄羅斯
莫斯科,俄羅斯
聖彼得堡,俄羅斯
烏蘭烏德,俄羅斯
丹佛,科羅拉多州,美國
曼谷,泰國
札幌市,日本
青森市,日本
台北,中國
烏蘭巴托蘇和巴托區一處烏蘭巴托蘇和巴托區一處
呼和浩特,中國
天津,中國
北京,中國
舊金山,美國
河內,越南
東京,日本
黃金海岸,澳大利亞
新德里,印度
利茲,英國
莫斯特,捷克
科倫坡,斯里蘭卡(2012-2016)

社交習俗

烏蘭巴托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烏蘭巴托人性直爽,舉止大方又開朗;待人態度極真誠,給人印象好交往;喜歡客隨主人意,實實在在最理想;紅、黃、蘭、白四種色,倍受表睞和讚賞;民族禮儀有傳統,奉獻哈達表敬仰。
成吉思汗雕像成吉思汗雕像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烏蘭巴托以待客態度非常真誠而聞名於世。只要他們得知賓客臨門,男女主人總會恭敬地站在門口熱情迎侯佳賓。賓主機見,不管過去是否相識,都要向客人問侯“您好!”、“向您請安了!”等等。客人告辭時,主人往往要舉家相送,並一再說些“再見!”、“歡迎再來”、“一路平安!”之類的送行話。烏蘭巴托人與客人見面時,還有個特別的待客習慣。他們喜歡拿出自己珍愛的鼻煙壺讓客人嗅聞。客人若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誠心實意地嗅聞,然後把壺蓋兒蓋好還給主人。他們與親人或朋友打招呼問題方式極為特殊。相互見面,一般不習慣先問對方身體如何,而是習慣先問對立的牲畜是否平安?這是蒙古國人的一種傳統習禮。其原因主要是他們遊牧民族整日以牲畜伴,牲畜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離開牲畜他們就等於沒有了自己的經濟支柱。故此,親友相遇一般都不先問對方身體如何,而是先要問牲畜是否平安。  烏蘭巴托人對不同色彩有著不同的愛好:他們崇尚藍色,認為藍色象徵著永恆、堅貞和忠誠,因此,他們習慣把自己的國家稱為“藍色的蒙古國”;他們珍視黃色,認為黃色是黃金與珍寶的顏色,黃色是榮華和富貴的象徵;他們偏愛紅色,認為紅色象徵著幸福、勝利和親熱;他們昵愛白色,認為白色寓意著潔淨、質樸和公正。烏蘭巴托很注意尊敬年邁的老人,也很講究男女之間的相互平等。
烏蘭巴托特日勒吉旅遊區烏蘭巴托特日勒吉旅遊區

禮節禮儀

烏蘭巴托人在社交場合與賓客相見時,一般也施握手禮,但獻哈達要屬蒙古民族最正統的禮節方式了。尤其是在迎接貴賓時,獻哈達是民間傳統的一種禮儀。不過烏蘭巴托人敬獻的哈達不同於中國一些民族的白色哈達,而是由絲綢製成的天藍色有哈達。他們在獻哈達的同時,還要向客人獻上一碗鮮奶,以表達他們對佳賓的深深敬意。他們相互見面一般都不施脫帽禮。請讓客人只以右手示意,即施請安禮。如果人在馬上要先下馬,坐在車上要先下車,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請安的時候,男子要單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施禮則要雙膝彎曲。蒙古人親屬間相見時,一般要施親吻禮,晚輩出遠門或歸來,長輩列要吻晚輩的前額,以示祝福。

信仰禁忌

1、烏蘭巴托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是喇嘛教,還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2、烏蘭巴托人最厭惡黑顏色。把黑色視為不祥的色彩。
3、烏蘭巴托人忌諱別人用菸袋或手指點他的頭部,認為這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舉止。忌諱生人依坐在他的蒙古包上,這種舉止有失禮貌。
4、烏蘭巴托的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忌諱使用豬製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問題。
5、烏蘭巴托人在飲食上不吃蝦、蟹、海味及“三鳥”(即雞、鴨、鵝)的內臟,也忌諱吃魚,因為有些地區的蒙古人視魚為神的化身。他們不愛吃糖和帶辣味的調味品;不愛吃帶汁的、油炸的菜餚,不太愛吃米、麵食品和青菜;他們還不愛吃豬肉及糖醋類菜餚。

旅遊注意

1、草原晝夜溫差大,到草原旅遊一定要帶外套和長褲。
2、在草原上住宿,夜晚難以辨別方向,帶上手電筒是必需的。
3、草原上的飲用水大多鹽鹼含量較高,初來乍到者有時難以適應,有必要準備一些礦泉水。
4、草原上光照充足,紫外線較強,最好帶上防曬霜太陽傘
5、草原上開車、騎馬要在指定範圍內活動,以免迷失方向或破壞草場。
6、實行夏令時,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末起至9月最後一個周末止,比北京快1小時(與北京無時差)。
7、主人迎客要立於門外西側;要“淺茶滿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邊界,要扶客人上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後方可返回包房。客人應在包房後下馬;勿手持馬鞭進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騎馬闖入羊群,不得追打獵犬和看家犬;不要稱讚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經允許不要進入包房;在包房內不要隨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將腿伸向西北方或爐灶,不要吐痰,不要從主人的衣帽、枕頭、被褥上跨過;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門欄;不要用煙竿、筷子、剪刀指別人的頭部;禮品要成雙,送接禮品用雙手,忌用單手,更忌左手接禮;告辭時從左側離開包房,出門後,不應馬上上馬或上車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