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
- 外文名:Hmong
- 主要分布:黔、湘、川、桂、瓊等
- 外國分布:寮國、越南、美國,法國等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中國境內苗族的人口數...
苗族的食俗,亦稱之為苗族的食俗文化。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
捕魚節是貴州中部獨木河及南明河兩岸苗族的節日。獨木河發源於雲霧山,在貴州境內北流至尤里、福來交界處與南明河匯合,再北流注入烏江。這個節日最初是在播種插秧需要水時,苗族人民在河邊祈禱龍王降雨的求雨節,但年長月久,就逐漸演變...
苗族花山節,流行於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的傳統民俗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花山節又叫“跳場”“跳花”“耍花山”“踩花山”,是祭祀苗族遠古祖先“蚩尤”的節日,通常在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間進行,主要活動內容有倒爬花桿、...
在苗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古老的搶親習俗,他們稱為拉咪彩。在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基礎上,雙方共同商定了搶親的時間和地點。屆時,男方約幾個要好的夥伴,去把新娘搶回家。據說,實行這種形式上的搶親,如果將來夫妻不和或男方喜新...
農曆五月,漢族的端午節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居住在貴州的苗族也有在農曆五月過龍船節競渡龍舟的風俗。漢族的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龍船節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龍船節苗語叫“咋瓮”(意即劃龍船),又名“婁...
據苗族古歌記述,過去,苗族聚居的地方,都有過姊妹節的習俗,從正月間至三月間,分別選不同的日子,以不同的形式過。施洞地區的姊妹節,最有代表性,是苗族的情人節,一個被喻為“藏在花蕊里的節日”。姊妹節的傳說,主要來自長達...
清雍正年間開闢苗疆,大量的軍屯和民屯進入到苗族地區,帶來了漢族文化。特別是實行改土歸流制度以後,外來文化與台江縣當地文化碰撞交融,舞龍噓花在走向成熟並開始盛行。由此可見,舞龍噓花習俗在台江已有幾百年歷史。台江苗族認為“台江縣...
2.多樣性:作為民族節慶活動,四月八姑娘節底蘊深厚,內涵豐富,集民間祭祀、喜儀慶典、跳花跳月、歌舞表演、生活習俗等於一體,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習俗風情。3.獨特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與廣西、貴州、湘西地區的四月八姑娘節雖然相通,...
金乎"偏苗"中,保有女子婚後"住娘家"習俗,農忙時節到夫家幫忙數日,或逢年節才回夫家佐,但頭日到夫家,次日黎明即返娘家。住娘家期間,男女雙方仍可參加"遊方"的社交活動。待生第一個孩子之後,即回夫家長住。苗族結婚後離婚者...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
苗族搭橋習俗是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貞豐縣。傳承保護 2019年6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19〕10號)》,苗族搭橋習俗被列入貴州省...
苗族臥堆習俗是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榕江縣。傳承保護 2009年9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09〕30號)》,苗族臥堆習俗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
苗族祈雨習俗是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劍河縣。傳承保護 2019年6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19〕10號)》,苗族祈雨習俗被列入貴州省...
苗族鬥牛習俗是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施秉縣、凱里市、開陽縣。傳承保護 2009年9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09〕30號)》,苗族鬥牛習俗被列入...
苗族八大碗習俗是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松桃苗族自治縣。傳承保護 2019年6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19〕10號)》,苗族八大碗習俗...
苗族祭祖習俗是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花溪區、納雍縣。傳承保護 2019年6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19〕10號)》,苗族祭祖習俗被...
苗族命名習俗是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平壩縣。傳承保護 2009年9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09〕30號)》,苗族命名習俗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省級...
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連同相關營造習俗形成了苗族吊腳樓建築文化,它對於西江苗族社會文明進程和建築科學的研究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居住理念的改變,西江當地的年輕人不再願意居住吊腳樓,也無興趣學習相關營造技藝,吊腳樓...
苗族自古就以陰曆十月為歲首,有過苗年的傳統習俗。近代以來,有些地區的苗族開始改為過春節,而不興過苗年了。但在不少苗族地區,既過春節,又過苗年,並且更重苗年。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大多仍在陰曆十月,也有在十一月或...
如鎮寧苗族,一般在陰曆十一月第一個卯日或亥日過苗年。屆時,各家各戶都祭祀祖先,集體舉行踩鼓(木皮鼓或銅鼓)、鬥牛、跳蘆笙、賽馬、斗鳥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熱鬧異常。過苗年期間,走親訪友也是傳統習俗。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隨著...
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苗族同胞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開闢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濃郁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其建築、服飾、語言、飲食、有自己獨特的傳統習俗。以前由於交通不便,通訊信息閉塞,這裡的經濟社會發展舉步難艱。如...
儀式習俗 習俗 海南苗族同全國各地的苗族一樣,亦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其中的“花山節”是隆重的、饒有風趣的節日。在空曠、潔淨、布置得十分莊重的山場上,人們按照自己的習俗豎起兩根幾十公尺高的花桿,一根藍色,一根紅色。桿的頂端,...
苗族的習俗,出嫁的女兒結婚當日是不能在男方家住的,必須在來年的二月初二這個龍的日子,由女方的哥弟送到男方家居住7至9天,這就是苗族特有的“送新娘”習俗。如果女方喜得貴子,就從此不用“坐家”。所以,苗家人為了實現這一願望...
苗族女子的銀飾,當屬盛裝時所佩最美,每遇重大喜慶節日或有貴客來時,苗族女子便全身上下綴滿銀飾,有如中國古代武士般周身鎧甲,氣度非凡.苗族女子有戴銀角及其它銀飾的習俗,有些老人竟也滿頭銀飾,還要綴上彩色羽毛,繁花似錦、富麗至...
後來一部分苗族人民提前過節,把“腦戛先”改為“腦戛列”(即吃秧包),節日改在古歷六月八日(卯日)過。為隆重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一到節日,苗族人民就舉行各種聚會,趕熱鬧場、跳蘆笙、跳銅鼓,輒夜歡歌,熱烈慶祝。相關習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