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紙

掛紙

“掛紙”是掃墓的俗稱,又叫“壓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掛紙”所用的“墓紙”是長方形的,顏色有黃、白及五色三種。掛紙之前,要先剷除墓上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做波紋狀,再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就是土地神)上。也有一些地區不拘數量和方位,直接將墓紙按入墓土。掛紙可以是象徵著子孫一年一度為祖先的居處所添的新瓦,也可以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如果沒有的,就是沒人祭拜的孤墳了。“掛紙”之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是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掛紙
  • 別稱:壓紙
  • 俗稱:掃墓
  • 所用墓紙: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
  • 象徵意義:寄託對先人的哀思
  • 祭祀節日:清明節期間
客家掛紙,潮汕掛紙,

客家掛紙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常在春秋兩季,春祭往往於立春之後至元宵期間,同樣,清明亦是客家人重要的祭祀節日。
客家人對掃墓有不同的叫法,如:掛紙、釃地和打醮墓。其中“掛紙”說法比較通俗、流行,掛紙方式最具特色,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客家人的掃墓習俗。客家人為祖上建造之墓多為交椅狀的地堂式墓,俗稱為“地”。掛紙時,先修整墓場,剷除雜草,清刷墓碑,然後用石塊將小張黃色草紙(俗稱小腳)繞著半月形的墓周壓緊劃界,一共十二張,俗稱十二敬神,有閏月的年份則需加多一敬,代表年了年祭。然後,將一疊黃色草紙滴以公雞血,放置於墓頭,用石塊壓緊,部分懸空而成掛狀,故稱為“掛紙”。
據說,祭祀時,墓門已開,祖通過墓場與祭者有交流,以雄雞血滴紙和用敬紙劃界,是為避外鬼入侵,客家民俗中,雄雞血用於驅鬼壓邪,巫婆、覡公及江湖術士更是以雄雞血來畫符驅鬼。隨著時代變遷,繁俗趨簡,雞血滴紙方式現已少見,多以紅紙替代雞血,以大張金、銀紙代替黃色草紙,作為墓頭掛紙。祭祀時,墓碑前要供奉茶、酒,地堂湖裡要擺放三牲、糕點、糖果以及紙錢等祭品。祭者持香躬拜(俗稱唱喏),隨後上香燒紙錢,臨走時燃放鞭炮,鞭炮“啪啪啪”,響得越久就昭示後人越發達,前程更遠大。
祭中,長輩會講述先祖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講述先祖與鄰里鄉親互相幫助的事跡,教導後輩們應緬懷先祖的恩德,同時,讓後輩從墓碑鐫刻中認識自已的輩分與源流,激勵後輩奮發向上,光宗耀祖。
以上是二次葬之墓的掛紙方式,而對於先人之墳或已撿金而未安葬的金埕(或稱“金罌”),其祭祀方式亦有不同,必須以“請”的方式進行家祭。“請”時,墳頭或金埕上亦壓掛黃色草紙,祭者須念“請”並上香,再將其中一支燃著的香火帶回神龕進行家祭。
客家話“紙”與“祖”同音,掛紙寓意“掛祖”,言語之白,直接寄託對先人的哀思。祭祀畢,人雖離場,但墓紙仍掛,風在吹,紙在飄,掛紙盡顯子孫孝。

潮汕掛紙

俗念作“過紙”,是掃墓的俗稱,是家祭以外的一項祭祀。清明節掃 墓在唐代便已風行了。除清明節掃墓外,還有冬至節掃墓的,潮人稱為“過 冬紙”。掃墓時,除三牲粿品紙鏹祭獻外,還要用白色或黃色等顏色紙條加上滴幾滴雞血,然後才能置墳頭和墓地四周,用土塊或石塊壓緊,附於墳場附近的土地神土堆也同此。這種紙條, 據稱也是紙錢,但沒有印金銀。掛紙的由來,據說是始於古代的寒食禁菸 火,清明在寒食節期間,故不敢焚化紙錢而掛在墓上。掃墓時往往子孫成 群到墓地祭拜,人數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掃墓時逐年人數減少,就會被 認為衰敗景象。故外出子孫們,常在掃墓時趕回鄉掃墓。掃墓時,還要修整墓場,砍除荊棘雜草,油刷墓碑鐫字。墓地遠者,子孫還常在墓地聚餐, 並分祭品,說是得祖宗福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