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類 腸病毒 在
病毒學 上的分類是屬於微小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中的腸病毒群(enterovirus)。EV 71為目前腸病毒群中最晚發現的病毒,其感染性強且致病率高,尤其是神經系統方面的併發症。其它同屬於腸病毒群之病毒尚包括
小兒麻痹病毒 (Polioviruses;具3種型別)、
柯薩奇病毒 (Coxsackieviruses;A型具23 種型別、B型具6種型別)、伊科病毒(Echoviruses;具31 種型別)及腸病毒(Enteroviruses 68~72型)。
發現歷史 早在1957年,紐西蘭曾爆發一場神秘的疫情,很多3歲以下的孩子先後出現了手足發紅等症狀,並有孩子死去。
腸道病毒71型 到底是“誰”盯上了這么小的孩子,答案到了第二年才部分揭曉。之所以說部分揭曉,是因1958年只是從患兒的體內分離出了
柯薩奇病毒 (Coxsackieviruses),1959年,這種病被命名為
手足口病 (hand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此次疫情爆發12年後的1969年,EV71病毒在美國被分離出來,而這個發現的過程也頗為曲折。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的醫學研究人員從一些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兒糞便標本中分離出部分病毒毒株,在電子顯微鏡下,這些毒株的形態與已知的普通腸道病毒沒有兩樣。
但是,在其後的試驗中人們發現,這種新發現的毒株與之前已知的腸道病毒在生物學特性上並不完全一致。鑒於這種情況,1979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種病毒定為了一種新型腸道病毒。
腸道病毒 於1997年造成偶蹄動物感染之
口蹄疫病毒 也與腸道病毒一樣同屬於微小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因此,當1998年台灣地區腸道病毒大流行時,便有輿論認為引起人類
手足口病 (hand -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主要是由於對感染口蹄疫的病死豬做掩埋處理不當因而污染環境,導致病毒反撲所致。事實上,腸道病毒與
口蹄疫病毒 雖然屬於同一病毒科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病毒,故此二者的致病機制並無直接相關性。但不可否認的,當年處理病死豬的方式的確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 由於腸道病毒在
病毒學 上的分類是屬於無外套膜(non-envelop)的病毒,因此它對於周遭環境的
抵抗力 很強,可以耐酸達pH 2,故不會被胃酸破壞,可以通過胃酸到達腸道繁殖,這也是它被命名為
腸病毒 的原因之一;腸道病毒對乙醇(ethanol)亦具耐受性(tolerance),故酒精對腸道病毒並無抑制作用;腸道病毒甚至可以對抗一般的清潔劑(detergent),故一般家庭用的洗手乳及肥皂對腸道病毒無殺菌效果;因腸道病毒可在下水道污水中存活3~5天之久,故在腸病毒大流行期間甚至可由下水道污水中分離出腸道病毒。目前已知需濃度約1~3%之漂白水才能有效的消滅腸道病毒,因此在大流行期常用此濃度的漂白水對病患所接觸過之物品及環境進行噴灑消毒。
病例數曲線 特點與方式 腸病毒 的流行與季節轉換、環境變異有著極大的關聯性,腸病毒只在夏季及初秋流行,每年六~九月為高峰期,氣溫過低的地區並不利於腸病毒生存。根據
流行病學調查 ,腸病毒之傳染途徑主為糞--口傳染(stool - oral),感染腸病毒的患者會經由糞便排出病毒,這些含有高濃度腸病毒的糞便會污染環境甚至地下水源,在公共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極易經由污染的水源而散播該病毒。由於腸病毒除了在腸道外亦可在
扁桃腺 增殖,因此病患的唾液或口鼻分泌物也會帶有高濃度的病毒,所以不排除經由空氣或接觸等傳染途徑。因此防治腸病毒之流行除了重視個人衛生外,公共衛生及環境衛生亦不容忽視。
於1998年台灣地區
腸病毒 流行期間,對於是否需關閉游泳池以杜絕腸病毒之蔓延,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事實上,如前所述,濃度1~3%之漂白水即可有效殺死腸病毒,因此,經營者能依規定在游泳池內添加足夠含量的漂液增加余氯值,應可避免因游泳而導致腸病毒感染。但水中至少需含有多少濃度(mg/L)的余氯才能有效抑制腸病毒,目前並無一確切標準,仍有待實驗室之驗證。由流行病學資料顯示,EV 71具有季節性且無地域性限制,故於全世界各地均有腸病毒流行之報告,包括澳洲、日本、香港、馬來西亞、瑞典、保加利亞、匈牙利及法國等。然而出現腸病毒致死病例的卻只有少數地區,除了台灣地區外,於1969~1998年間曾經造成大流行並有多名致死病例之地區尚包括保加利亞、匈牙利及馬來西亞等地。依據這些地區之
腸病毒 流行報告顯示,EV 71侵犯的對象主為學齡前幼童,而由1998年台灣地區EV 71大流行時之統計數據發現,三歲以下之幼兒幾乎都無EV 71之抗體,故為最主要之高危險群。 腸病毒流行發生於每年的夏、秋二季,六~九月為高峰期,容易侵犯15歲以下兒童,感染後會有2~10天(平均約3~5天)的潛伏期,並可經由呼吸道的飛沫傳染或經由胃腸道的糞便傳染。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高,在咽喉及糞便中都可發現有病毒的存在,腸病毒可持續存在於病患的口鼻分泌物達3~4周,而由腸道排出病毒的期間則可持續6~8周之久。
由於EV 71對於
中樞神經系統 有極高的感染性,故臨床上出現之症狀包括
腦炎 (encephalitis)、
無菌性腦膜炎 (aseptic meningitis)、急性無力肢體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手足口症 (hand - foot - mouth disease)、皰疹性
咽峽炎 (herpangina)、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acute hemorrhagic conjuctivitis)、肌肉僵直(myoclonic jerk)、頭痛(headache)、發燒(fever)及嘔吐(vomiting)等,而其中以手足口症及泡疹性咽峽炎最為常見。一般而言,感染
腸病毒 多為無症狀(約50~80%)或出現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病人會自然痊癒而產生抗體,但因感染腸病毒且轉成重症之患者卻有極高的機率死於心肺衰竭及廣泛性的腦幹傷害,實不容小覷。
鑑別要點 造成1999年台灣地區
腸病毒 流行的另一種主要病毒株為柯薩奇A16型(Coxsackievirus A16),其與EV 71一樣均會引起
手足口病 ,單就臨床症狀而言,此二者很難分辨(但一般EV 71較易導致高燒且高燒期間較久),只能依靠實驗室的病毒檢驗技術來鑑別,但就後遺症而言,柯薩奇A16型要比EV 71小,但仍須密切注意。
檢測方法 目前檢測腸道病毒之方式除了傳統的病毒培養鑑定法外,國內已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
生物晶片 (Biochip)技術研發出“腸道病毒鑑定晶片”(EV typing chip),可快速檢測出
腸病毒 之型別,不致延誤病患就診治療的首要時機。因腸道病毒感染易引起併發症,且往往在一星期內即轉成重症,所以若能提早確知所感染的病毒類型,即可掌握對症治療的第一時間。腸道病毒鑑定晶片主要是針對併發症較嚴重之EV 71、Cox A15、Cox A16及Cox B3等幾型腸道病毒所設計出的生物晶片,利用腸道病毒鑑定晶片的特定基因序列來鑑別腸道病毒鑑定晶片的類型。其檢驗程式是先萃取出檢體(包括血清、咽喉拭子或培養過的病毒液)中
腸病毒 之RNA,經反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RT)成核酸(cDNA),再利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放大特定之核酸片段後,進行核酸雜交反應(Hybridization),之後再利用生化方法呈色,依據腸病毒鑑定晶片上不同的顯色型態即可得知腸道病毒的類型。
治療 臨床表現 腸道病毒70型感染
EV70主要引起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腦膜炎、癱瘓型疾病、多發性神經根炎。
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起病急促,突然眼痛、畏光、流淚及
眼瞼水腫 。通常發生於一隻眼睛,幾小時後波及另一隻眼睛。約20%的患者出現發熱、頭痛及全身不適等表現。EV70所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在病程的2~3天出現特徵性表現,即眼
球結膜下出血 ,從細小的出血點至整個球結膜下出血不等,也可伴角膜炎,但極少累及鞏膜和虹膜。患者眼部常可並發細菌感染。兒童病例2~3天痊癒,成人1~2周內完全恢復。
神經系統併發症主要為類似
脊髓灰質炎 的癱瘓,發病極少,常發生於起病後5天至6周。臨床上表現為先有1~3天的發熱和全身症狀,而後出現
神經根 痛和急性癱瘓,呈不對稱性,一個或多個肢體癱瘓。第2~3周出現
肌肉萎縮 ,常遺留後遺症。半數病例可出現
眼球 麻痹,偶可出現呼吸困難。
腸道病毒71型感染
手足口病
人們最早發現
手足口病 的病原是柯薩奇A16(CA16),後來發現
柯薩奇病毒 A組4型、5型、9型、10型以及B組2型和5型等腸道病毒也可引起手足口病。自1969年首次分離到EV71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此病傳染性強,常見全家發病,並可造成局部暴發流行。患者以4~5歲以下小兒多見,成人也可患病,但病情多較輕。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5、6月份為多發。潛伏期2~5日。傳播途徑不僅是糞-口傳播,病毒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人群密集處易發生病毒的流行,幼托機構內的學齡前兒童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症狀 感染初期患者表現為低熱、流涕、食慾下降、口痛、嘔吐、腹瀉等。口腔黏膜出現小
皰疹 ,常分布於舌、頰黏膜、硬齶,也可以出現在
扁桃體 、牙齦及咽部等,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在口腔病變的同時皮膚可以出現
斑丘疹 ,以手足為多見,皮疹主要分布於手背、指間,偶見於軀幹、大腿、臀部、上臂等處,呈離心性分布,斑丘疹很快轉為小皰疹,直徑約3~7mm,質地稍硬,自幾個至數十個不等,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大多數為良性過程,多自愈,但可復發,有時伴發
無菌性腦膜炎 、
心肌炎 等。在馬來西亞、我國台灣省、新加坡、香港特別行政區、澳大利亞等地暴發的
手足口病 中,均出現與EV71感染有關的嚴重中樞感染,甚至發生致死性腦病、肺出血和心肌炎猝死。EV71累及神經系統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1~2歲幼兒發病率最高。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EV71累及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
無菌性腦膜炎 、
腦炎 及癱瘓性疾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幼兒,1歲以下嬰兒發病率最高。臨床表現變化多樣,病情輕重不一,一般表現為陣攣、嘔吐、
共濟失調 、
意向性震顫 、
眼球震顫 及情感淡漠等。頭顱MRI及腦電圖檢查有助於明確疾病的嚴重性。
神經源性肺水腫
最早描述EV71感染引起的神經源性肺水腫來自1995年美國的一個3歲女孩,大量的病例來源於亞太地區的EV71流行。其症狀為起病第1~3天內突然發生
心動過速 、呼吸困難、發紺和休克,胸片顯示雙側對稱性非心源性肺水腫,90%的病例於發病後12小時內死亡。大量屍檢和組織病理學研究表明,EV71引起的肺水腫是神經源性的。EV71首先破壞腦幹組織特定的具調節功能的結構,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的紊亂,最終導致肺水腫。Chang等的研究還表明,高血糖、白細胞升高和急性鬆弛性癱瘓共同構成了神經源性肺水腫的高危因素,其機制尚不清楚。
其他表現
發熱是嬰幼兒EV71感染的常見臨床症狀,患者絕大多數是小於6個月嬰兒。急性呼吸道疾病是EV71感染的又一常見臨床症狀,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和1998年我國台灣省的EV71流行中都有報導。它包括一些常見呼吸道症狀,如咽炎、哮喘、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發病年齡一般為1~3歲,需要住院治療。急性咽喉炎也是EV71的一個臨床症狀,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台灣省和日本地區的EV71流行中都曾有報導。其中1998年我國台灣省EV71流行期間急性咽喉炎患者比例較大,達到10%以上。
發病機制與病理 病毒從咽部或腸道侵入,在局部黏膜或
淋巴組織 中繁殖,並由局部排出,此時可引起局部症狀。繼而病毒又侵入局部淋巴結,並由此進入血液循環導致第一次
病毒血症 。病毒經血循環侵入網狀內皮組織、深層淋巴結、肝、脾、骨髓等處大量繁殖並由此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可隨血流進入全身各器官,如
中樞神經系統 、
皮膚黏膜 、心臟等處,進一步繁殖並引起病變。
易感者感染EV71後,出現血管
變態反應 和組織炎症病變。當病毒累及中樞神經系統時,組織炎症較神經毒性作用更加強烈,中樞神經系統小血管內皮最易受到損害。細胞融合、血管炎性變、
血栓形成 可導致缺血和梗死。在
脊髓 索、
腦幹 、
間腦 、大腦和小腦的局部組織中,除嗜神經性作用外,還存在廣泛的血管周圍和實質細胞炎症。
傳染方式 人類是
腸病毒 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周之久。潛伏期為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
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是由腸道病毒EV71引起的
傳染病 ,簡稱為EV71.多發生於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
心肌炎 、
肺水腫 、無菌性腦膜
腦炎 等併發症。
該病的潛伏期為2~7天,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
飛沫傳播 ;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
人群對腸道病毒EV71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是全球性
傳染病 ,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導。澳大利亞和美國、瑞典一樣,是最早出現EV 71感染的國家之一。1970年腸道病毒71型(EV 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亞均發生過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
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一些病人還有嚴重的呼吸系統症狀。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暴發以
中樞神經系統 為主要臨床特徵的EV 71流行,僅保加利亞就超過750例發病,149人致癱,44人死亡。日本是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發病較多的國家,歷史上有過多次大規模流行。20世紀90年代後期,EV71開始肆虐東亞地區。1997年以來,該病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大規模爆發流行,並發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而導致死亡病例增多,引起世界各國關注和警惕。1997年4—8月馬來西亞共有2628例發病,4~6月死亡2 9例,死者平均年齡1.5歲。
預防治療 預防是關鍵
1、就地隔離避免接觸。早期發現傳染源,凡發現手足口徵候的孩子,不要再送託兒所、幼稚園;隔離治療,分開食宿,用具、玩具應分開;以免感染其他兒童。
預防 2、把住病從口入關,防密切接觸。EV71感染主要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食物和物品密切接觸傳播,兒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避免糞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與食物,徹底處理好孩子的糞便排泄物,尿布要洗淨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經常消毒。
3、養成衛生習慣。教育孩童、學生自幼養成衛生習慣,改掉吮手指的習慣,遠離垃圾及不潔環境;養成遊戲後、飯前、便後一定徹底洗手的習慣。大人感染後沒有症狀,成為隱性傳染源,更危險。
4、強化環境衛生。對幼托機構的環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須嚴格消毒。注意糞便無害化處理,絕不允許污染用水。
健全疫情報告制度。凡出現發熱、感冒或呼吸道症狀,或發現手足口皰疹皮疹病兒,應速去醫院就診。
注意衛生,遠離病毒
目前
腸病毒 感染除了
小兒麻痹病毒 有疫苗外,其餘腸病毒感染並無特殊治療藥物,故臨床上對無併發症患者之治療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而有並發其它症狀的病患,因考慮到重症病例的急性惡化主要與心臟衰竭有關,故治療準則建議避免給予大量靜脈輸液,應優先選擇加強心臟輸出功率與降腦壓的藥物。
消毒 對於即將來臨之腸病毒流行高峰期(六~九月),家中有15歲以下兒童之家長應提高警覺,做好預防措施,防治腸病毒必須由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著手,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正確洗手,注意飲食及飲水必須煮熟及煮沸,尤其在流行期若飲用之水源為取自地下水更應注重消毒問題,對於腸病毒患者所接觸過之物品及受病患排出之口鼻污染物、糞便所污染之器具,應避免直接接觸且必須加以消毒以減少腸病毒之蔓延;患者應多補充水分、多休息、儘量減少外出以避免傳染他人,家中若出現第二個受腸病毒感染之病患需特別注意,因其所接受之病毒量往往較高,嚴重程度可能提高;在環境衛生上,必須維持居家環境的通風與清潔,建立良好的下水道系統,腸病毒流行期間更應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此才能減少腸病毒的傷害。
提高人體免疫力,抵抗病毒
病毒流行季節,除了要遠離病毒外,加強自然免疫力以抵抗病毒也是必須的。這就要求我們適當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人量。同時,可以儘量選用含有某些抗病作用物質的食物,像大蒜、姜、綠茶、銀耳、百合等。蘋果能增加血液中白細胞的數量,獼猴桃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梨、鳳梨、西瓜、草莓、葡萄、香蕉等應季水果也都有益於我們的免疫系統。
宣傳畫 我國疫情 我國自1981年在上海發現該病,以後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東、湖北、廣東、安徽等十幾個省(市)均有報導。我國香港地區1987年發生過EV71流行。1995年武漢病毒研究所從病人中分離出EV71病毒,1998年深圳市衛生防疫站從患者分離出2株EV71病毒。1998年我國台灣省發生EV71引起的感染疾病和
皰疹性咽峽炎 暴發流行,在6月和10月兩波流行中,共監測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死亡病例大多為5歲以下的兒童,併發症包括
腦炎 、
無菌性腦膜炎 、肺水腫或肺出血、急性
軟癱 和
心肌炎 等。2000年5~8月山東省招遠市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暴發,市人民醫院接診患兒1698例,年齡最小5個月,最大14歲,3例合併暴發心肌炎死亡。2008年疫情在多個省市爆發。
2009年
手足口病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各地衛生部門須對手足口病疫情實行“24小時報告”制度,並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主任鄧海華2009年4月10日指出,2009年3月全國通過
傳染病 網路直報系統報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是54713例,死亡31例。從今年年初到4月7號,網路直報顯示,全國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115618例,其中重症773例,死亡50例。
在死亡病例中,山東菏澤13人、河南商邱11人、河南開封5人。報告病例比較多的是河南、山東、江蘇、廣西、安徽、廣東、河北、湖北、湖南和浙江,這十個省報告的病例數占總病例數的80%,報告的病例以
嬰幼兒 為主,5歲以下占到了94.8%,3歲以下占到了77.6%。
鄧海華表示,目前
手足口病 防治的形勢和特點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還是主要流行在農村地區。而且今年疫情的發病比往年有所提前,病例空間主要出現在兩個區域,一個是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交界的區域,另外是廣西、廣東、雲南的局部地區,這兩個地區呈現了一個高發的態勢。今年我國內地的手足口病的發病還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段,今後一段時間報告病例數還會增加,在5-7月份有可能達到一個高峰。
同時,鄧海華表示,衛生部將繼續關注全國
手足口病 流行的情況,指導、支持各地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傳染病管理 衛生部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強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和報告,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的要求,在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未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在重點地區和高發季節,要加大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動搜尋工作。
衛生部要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監測方案,組織開展系統的
哨點監測 ,以掌握我國
手足口病 的流行病學特點、病原分布及變遷情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規定及時、準確地發布轄區內的法定
傳染病 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確保公眾的知情權。
同時,衛生部還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支持有關防治機構和科研機構在發病機理、疫苗和快速檢測試劑研發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為進一步完善我國手足口病防治技術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