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軟癱
- 英文名稱:five kinds of flaccidity
- 就診科室:兒科
- 多發群體:早產兒及體弱兒
- 常見發病部位:頭項、口、手、足和肌肉
- 常見病因:先天胎稟不足,或後天調護失宜
- 常見症狀:不能抬頭,或抬之不高、抬之不久;口軟則虛舌出,或啜食咀嚼無力等
病因,臨床表現,鑑別診斷,辨證施治,其他療法,
病因
五軟之病因,多為先天胎稟不足,肝腎虧損,氣血虛衰,筋骨肌肉痿弱無力;或後天調護失宜,病後失養,以致脾胃虛弱,氣血化生無源,筋骨肌肉失於滋養。或感受外邪,損耗氣血津液,灼傷筋脈,而成五軟之證。
臨床表現
患兒頭項軟則不能抬頭,或抬之不高、抬之不久;口軟則虛舌出,或啜食咀嚼無力;手軟則不能握舉,或握之不緊;足軟則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行之不遠;肌肉軟則全身肌肉或部分肌肉痿弱無力。
鑑別診斷
辨證施治
治療原則以培補脾腎,益氣養血。
1.肝腎虧損
(1)證候 生長發育緩慢,精神呆滯,智力遲鈍,天柱骨無力,頭項傾斜,不能抬舉,手足筋骨軟弱,不能握舉及站立。舌淡苔白,脈細弱。
(2)治則 補益肝腎,填精益髓。
(3)主方 補腎地黃丸加減。
(4)方藥 熟地黃、山茱萸、牛膝、山藥、茯苓、補骨脂、肉蓯蓉、菟絲子、龜板、杜仲等。
偏於陽虛者,可酌加熟附子、肉桂。偏於陰虛者,加麥冬、桑椹子、女貞子。氣血俱虛者,加黨參、黃芪、當歸、何首烏。精神呆滯者,加石菖蒲、遠志、丹參。
2.脾胃虛弱
(1)證候 面色萎黃,精神倦怠,少氣懶言,肌肉消瘦,皮膚鬆弛,四肢痿弱,手不能舉,足不能立,口唇軟薄,咀嚼乏力,舌常伸出,涎出不禁,納呆便溏。舌淡,脈細弱。
(2)治則 益氣補脾。
(3)主方 補中益氣湯加減。
(3)方藥 黃芪、黨參、白朮、茯苓、當歸、升麻、柴胡、甘草、陳皮。
兼有肝腎不足者,加熟地黃、山藥、補骨脂。智力遲鈍者,加石菖蒲、益智仁、丹參。
其他療法
1.外治法
(1)取生附子、生南星各等量及薑汁適量。將前二味研為細末,以薑汁調和如膏狀,取藥膏攤貼在膠布中間,貼敷於天柱穴上,2日l換。主治小兒頭項軟。
(2)取五加皮適量,研成細末,用酒調成糊狀,塗頸骨上,每日數次。主治小兒頭項軟。
2.針灸療法
(1)針刺 取大椎、安眠、啞門、陶道、百會、印堂、內關、合谷、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中等刺激,補法。每日1次。
(2)耳針 取心、腎、肝、腦幹、皮質下。隔日1次。
(3)穴位注射 取5%當歸液,注射足三里穴,隔日1次,20次為1個療程。
3.飲食療法
(1)杜仲豬腎湯 豬腎1個,杜仲、枸杞子。將豬腎剖開取去筋膜,杜仲、枸杞子用紗布包好,加水共煮至熟,食肉飲湯。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之功效。
(2)杜仲豬骨湯 杜仲、狗脊,豬骶骨適量,加水久煮,飲湯食肉。有補腎壯腰,強身健體之功效。
(3)黨參黃芪牛肉粥 黨參、黃芪,牛肉片適量,粳米、鹽少許。將黨參、黃芪用紗布包好,加水與牛肉、粳米共煮,煮成稀粥,加入調味品溫食。有補脾益氣,強壯身體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