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
術中有可能撕破胸膜,最好選用氣管內麻醉。如選用其他麻醉,應作好輔助呼吸的準備。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顯露:同腰骶椎腹膜外顯露途徑。
2.清除病灶 牽開腹膜及輸尿管,顯露腰大肌膿腫後,穿刺如無血液,也無股四頭肌收縮,僅抽膿液時,可在鹽水紗布保護四周創面後先戳一長約1cm的小切口,插入吸引器吸盡膿液。有時腰肌膿腫位於腰肌深部或後側,神經乾被推向前側,故需伸入手指沿切口上下觸摸膿腫壁,症實無血管、神經後,才可用手指順肌纖維方向鈍性分開。膿腫前壁通常很薄,容易分開。然後拉開膿腫壁,刮盡壁上肉芽,膿腫壁的滲血,可用熱鹽水紗布墊堵塞止血。較深的膿腔後壁可見條索狀物,周圍為肉芽包繞,可能是通過的神經乾,切勿誤傷。繼而在膿腫內側找到竇道,即可用刮匙、止血鉗等器械清除竇道內的死骨或壞死組織等。如竇道口大,病灶清除比較容易;如竇道口大小,可在竇道口上下稍作切開及骨膜下剝離,必要時可以鑿除部分骨質,擴大顯露,對照X線片顯示的死骨清除病灶。
如探查無竇道或竇道口太小,難以用上法清除病灶時,可將腹部臟器、主動脈腹部和下腔靜脈向對側牽開,顯露腰大肌內緣及椎體。於椎體前外緣縱行切開膈肌腳及前縱韌帶,兩端彎向中線,結紮、切斷橫行的腰動脈,自椎體上剝離並向中線翻開骨膜韌帶瓣,即可顯露椎體,鑿開並清除病灶。如需行椎間植骨,可以同時進行。
以上所述,系第1、2腰椎椎體結核並發腰大肌膿腫的病灶清除步驟。如同時有第11、12胸椎結核,則可按經肋骨,橫突切除結核病灶清除術於棘肌外緣分開最長肌,切除第11肋骨脊柱端的一段(包括肋骨頭,第11、12胸椎橫突),結紮並切斷肋間神經及血管,胸膜外顯露第11、12胸椎椎體。沿第12肋床的下緣,向後完全切開肋床。將胸膜自膈肌與胸壁向上推開,於椎體前外側切開膈肌腳,再切斷第11、12肋間的肋間肌,使胸、腰椎病灶相通。將腎臟和腹主動脈等向對側拉開,將腰方肌向後拉開,即可同時顯露胸、腰椎病灶與腰大肌膿腫,然後徹底清除病灶。
3.縫合 熱敷壓迫創面止血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置入鏈黴素粉劑1g,縫合椎前韌帶、腰肌筋膜,逐層縫合肌肉、皮膚,不置引流條。
術中注意事項
1.預防胸膜損傷 切開第12肋床時,較易損傷胸膜。預防方法是:切開前讓病人深呼吸或加壓輔助呼吸,以識別胸膜下緣。先自第12肋骨床遠端切開,然後逐漸向上分離並推開胸膜,再切開脊柱緣肋床。如一旦分破胸膜,應先用鹽水紗布壓迫,防止空氣進入,再用肌瓣覆蓋修補。
2.預防腹膜後大血管和輸尿管損傷 清除病灶時,應防止損傷大血管和輸尿管,預防方法是:推開腹膜後,仔細辨認輸尿管、主動脈腹部、下腔靜脈及其分支。一般輸尿管位於腹膜後的脂肪內,比較游離,手摸呈硬索條感,刺激有蠕動,辨認清楚後,應連同腹膜一併牽開以防損傷。腹膜後大血管比較固定,可用紗布墊保護後輕輕拉開;切開前縱韌帶、刮除病灶時,尤應特別注意保護。一旦損傷腹膜後大血管,造成大出血,術者務必沉著、鎮靜,立即用手指或紗布壓迫出血點,在加壓輸血下,吸盡外涌血液,查清出血部位及損傷情況,然後進行修補或結紮。如出血劇烈,無法修補或結紮時,對非主要血管可用止血鉗夾住出血點,對主要血管用紗布條堵塞止血,待7~10日後取出止血鉗或逐漸抽出紗布條,可能挽救病人生命。
3.預防腰動脈損傷 腰動脈共4對,起自主動脈腹部後側,橫越椎體中部,向後自腰大肌(第1、2腰動脈還穿經膈肌腳)與脊椎之間穿出,分為前、後兩支,供應脊椎、腰大肌、腰方肌及骶棘肌,手術切開前縱韌帶及擴大竇道時極易將它損傷。因為術野深而小,腰動脈又位於如韌帶、肌腱等較硬組織之內,損傷後雖不致有嚴重後果,但止血困難,妨礙手術操作。預防方法是:在切開前縱韌帶及擴大竇道之前,應先找出腰動、靜脈,結紮、切斷後再清除病灶。一旦損傷腰動、靜脈,開始出血較劇,此時不急於縫扎,應先壓迫止血,數分鐘後,由於血管收縮,出血將大為減少,再行縫扎或電凝止血。
4.預防股神經損傷 股神經由腰2、3、4神經根組成,神經乾沿髂肌和腰大肌間隙下行,至骶髂關節附近轉至腰大肌前面。如存有巨大腰大肌膿腫,切開腰肌筋膜向下延長切口,特別是採用T形切口時尤應注意避免損傷神經。預防方法是:切開腰肌筋膜前,先在選點切口周圍用針穿刺,觀察股四頭肌有無收縮,如無收縮,可於該點作一條1cm長的切口,經孔伸入示指,協同拇指檢查膿腫壁中有無索狀物。擴大切口時,應避開索狀物。若無索狀物,也不要作銳性切開,宜用手指慢慢分開。萬一不慎損傷神經,應即行吻合術修復。
術後處理
同胸椎結核經肋骨、橫突切除病灶清除術。但需特別注意下列兩點:
1.術中如損傷胸膜,術後應注意氣胸情況,必要時行穿刺或引流術。
2.術後如有血尿,提示可能有輸尿管損傷,應進一步檢查和處理
禁忌症
手術時機
同經口腔結核病灶清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