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兒魚

耗兒魚

耗兒魚,學名綠鰭馬面魨file fish),又稱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麵包魚、燒燒魚、扒皮魚、羊魚、老鼠魚、迪仔、沙猛。

暖水性中下層魚類。20世紀80年代以來是中國海洋捕撈中產量居第二位的重要經濟魚類。分布於東海、黃海及渤海,也見於朝鮮、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綠鰭馬面魨
  • 拉丁學名: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Gunther)
  • 別稱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麵包魚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鯰
  • :革魨科
  • 亞科:甲鯰
  • :甲鯰
  • 分布區域:太平洋西部
形態特徵,產地及產季,生物學特性,漁業利用,

形態特徵

體甚側扁,長橢圓形。頭側視呈三角形,上緣斜直,吻長,尖突。口小,前位。上、下頜分別有牙2行和1行,呈門齒狀。鰓孔較大,側位。鱗細小,上有數行小刺,直接生在基板上。背鰭2個,第一背鰭有2鰭棘,第一鰭棘始於瞳孔上方。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同形。兩腹鰭退化,合成一短棘,連於腰帶末端,不能活動。尾鰭圓形。體藍灰色,第二背鰭、臀鰭和尾鰭綠色。
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於眼下方,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並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於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鰭形狀與第二背鰭相似,始於肛門後附近;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
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耗兒魚

產地及產季

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主要產於東海及黃、渤海,東海產量較大。其主要漁場和漁期如下:在溫台外海、對馬海峽和閩東漁場,旺汛期為12月至翌年3月。
釣魚島漁場旺汛期為3至5月;舟山漁場舟外漁場的盛漁期為5至6月;在黃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漁期為4至10月。

生物學特性

生活在外海底層,棲息於水深50~120米的海區。適溫範圍在13~20℃,以14~17℃為最適溫度。喜集群,在越冬和產卵期間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一般白天起浮,夜間下沉。雜食性,主食橈足類、等足類和介形類等浮游甲殼動物,兼食軟體動物和珊瑚等。產卵前後均大量攝食,而在產卵盛期則少食或不食。晝夜間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攝食,而在下半夜到上午則較少攝食或不攝食。綠鰭馬面魨的垂直移動現象不僅由於追食餌料生物所引起,主要與其本身生活習性有關。
體長一般在180~220毫米,據東海區測定,1齡魚平均體長119.5毫米,體重44.5克; 2齡魚159.9毫米,70.9克; 3齡魚194.8毫米,136.9克; 4齡魚215.2毫米,190.8克; 5齡魚229.2毫米,231.3克; 6齡魚245.9毫米,283.5克; 最高壽命超過10齡,體長超過300毫米。
東海綠鰭馬面魨的產卵期為3~5月,產卵盛期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黃海綠鰭馬面魨為5月下旬至6月底。東海產卵場範圍在東海外海釣魚島西北部、北部,25°30′~27°N、122°~125°E一帶水域。產卵的適宜溫度為17.5~19.5℃,鹽度為34.6‰~34.8‰。黃、渤海的產卵場主要在近岸7~40米淺海區,產卵適溫15~21℃。卵粘性,卵徑0.63毫米,具單油球,油球徑0.20毫米。懷卵量5.49萬~32.78萬粒,一般為6萬~10萬粒。1年產卵1次,屬分批產卵類型。受精卵在17℃水溫下,經77小時陸續孵出。初孵仔魚全長1.96毫米。雌性初次性成熟的體長為107毫米,最小體重為20克。產卵群體的年齡組成中,以2~3齡魚為主,也有少數1齡魚參加產卵活動。
東海產卵群有長距離洄游現象,以標誌放流重捕情況分析,洄游距離在300海里以上的占20%,最長距離達870海里。10月前後,主要在濟州島西南一帶海區活動,之後部分魚群逐漸向五島、對馬漁場移動,部分魚群向32°~27°N、沿80~100米等深線一帶洄游,12月至翌年3月上旬,魚群在這兩個海區越冬,3月魚群到達東海中南部海區,4月前後在這一帶產卵,5月上旬產卵後的魚群洄游至東海北部及黃海索餌,5月下旬至7月在舟山漁場索餌的魚群向舟山、呂泗外海及濟州島南部海區移動,6月下旬至8月在海洋島附近海區索餌的魚群逐漸向黃海南部及東海北部洄游。在五島、對馬漁場越冬的魚群有一部分游向日本海和日本本州東部近海。

漁業利用

耗兒魚耗兒魚
黃、渤海的主要漁場在黃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密集區主要有海州灣、乳山漁場、煙威漁場、萊州灣漁場、遼東灣漁場和海洋島漁場。其中以乳山漁場和海洋島漁場的漁獲量最大,漁期在5~6月上、中旬。東海的中心漁場在浙江南部外海,漁期在1~6月,3月為旺汛,5~6月漁場移至舟山、長江口外側。各漁場中以東海漁場的產量較高。漁具主要是拖網、圍網、小對網及圓網等。民眾漁業多用圍網在白天捕撈,機輪則多以拖網在夜間作業。綠鰭馬面魨漁業是在20世紀70年代前後才發展起來的,漁獲量逐年上升,1974年年產量為4.5萬噸,到1978年已達27萬噸。1987年達40.73萬噸。1974~1985年間東海區總漁獲量為200萬噸,平均年產量為16.5萬噸,成為中國海洋漁業中僅次於帶魚的主要捕撈對象。黃、渤海年產量在60~70年代曾達1萬~2萬噸,80年代的年產量在3000~8000噸上下。
為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年產量僅次於帶魚。營養價值甚高,蛋白質約與大黃魚、銀鯧相等,肝可制肝油。除鮮食外,還製成罐頭、冷凍魚片、魚糜食品,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綜合利用的程度也很高,主要產品有濃縮魚蛋白、魚粉、蛋白腖、生化培養基、禽用魚肝油、降脂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