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

汛期

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汛期
  • 詞性:水利名詞
  • 釋義:河水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
  • 分類:春汛、凌汛、伏汛等
  • 形成地區:江河、湖泊等地
  • 災害:洪澇
基本信息,簡介詞義,一般類型,不同特點,汛期釋義,

基本信息

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時性的水位上漲時期,叫汛期。
“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
汛期
都在汛期。
河流徑流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河流的補給條件,我國河流的補給來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補給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夠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會成災。
各地由於降雨時間的差異,汛期並不一致。長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夠形成水災
在中東部地區,在雨量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發洪災。
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凍時,在特殊地理環境下的一種現象。有的北方河流,某些區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如黃河河套的甘肅寧夏到內蒙古段和黑龍江的一些區段,春季解凍時,上游先解凍,浮冰順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凍,造成浮冰堵塞,引起水位上漲,而且浮冰切割堤岸,更容易穿堤造成水災。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現在經常採用爆破方法排除險情。
我國的北方河流,受到凌汛威脅的主要是黃河黑龍江,黃河的凌汛是在3月,黑龍江晚一些。
每年5月1日~10月20日是汛期,上海地區在汛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故江河水位比冬天要高,但上海地區江河水位受潮汐影響較大,每年5~10月由於日、月引潮力大,高潮位高,故習慣上我們把5~10月稱汛期(上海地區一般3月下旬起就有可能出現暴雨,到10月下旬暴雨消失)。
【又】汛期,中醫名詞,指經期。見《赤水玄珠》。

簡介詞義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出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漲水季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
汛期汛期
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流域內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顯著上漲。春季,氣候轉暖,流域上的季節性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漲稱春汛。因正值桃花盛開時節,故亦稱桃汛(或桃花汛)。中國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凍引起的漲水現象專稱為凌汛黃河寧夏-內蒙段,山東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積雪融化,使河水急劇上漲,稱夏汛。中國習慣上把發生在夏季三伏前後的汛水稱為伏汛。秋季由於暴雨,河水發生急劇上漲稱秋汛。
中國不同地區的河流,汛期出現的時間、次數以及它們的組合情況都不相同。

一般類型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為4種汛期:
(1)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2)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
汛期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在黃河上,由於上游開河的凌洪傳到下游,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故又稱春汛期為桃汛期。因為伏汛期和秋汛期緊接,又都極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稱為伏秋大汛期,通常簡稱為汛期。

不同特點

中國多數江河的暴雨洪水發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節性雨帶南北移動和颱風頻繁活動有密切關係,所以各地區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時間的劃分,一般用該時段洪水發生的頻率來反映。以超過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稱為“大洪水”。汛期時段的確定,是要保證90%以上的“大洪水”出現在所劃定的時段內;主汛期則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來確定時段。例如:江南地區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為汛期,其中4~6月為前汛期,7~9月為後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長江5月至10月中旬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黃河7~10月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分析表明,中國各地汛期開始時間隨雨帶的變化自南向北逐步推遲,而汛期的長度則自南向北逐漸縮短;珠江錢塘江、甌江和黃河漢水、嘉陵江等有明顯的雙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後汛期,後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
世界各地汛期各不一樣,例如非洲的尼羅河每年的7~10月為汛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2~5月為汛期,南美洲的亞馬孫河6~7月為汛期。
另外,由於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政府部門規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時間長一些。如政府部門規定珠江汛期起止時間為4月1日~9月30日,長江為5月1日~10月31日,黃河為7月1日~10月31日,松花江為6月1日~9月30日等。

汛期釋義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節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規律地顯著上漲時期。流域內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顯著上漲。春季,氣候轉暖,流域上的季節性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漲,稱春汛中國北方,冬春季節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礙而引起的明顯漲水現象稱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積雪融化,使河水急劇上漲,稱夏汛。人們習慣把發生在夏季三伏前後的汛期稱為伏汛。秋季,由於暴雨,河水發生急劇上漲,稱秋汛。
由於地理位置、天氣系統等差異,我國七大江河的汛期遲早不一。據降雨、洪水發生規律和氣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劃分如下:珠江:4~9月,長江:5~10月,淮河:6~9月,黃河:6~10月,海河:6~9月,遼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大致劃分如下:珠江:4~9月,長江:5~10月,淮河:6~9月,黃河:6~10月,海河:6~9月,遼河:6~9月,松花江:6~9月。汛期是指江河中由於流域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時期。我國汛期主要是由於夏季暴雨和秋季連綿陰雨造成的。從全國來講,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主要由各地區的氣候和降水情況決定。南方入汛時間較早,結束時間較晚;北方入汛時間較晚,結束時間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習慣上把這一段時間稱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時時期,容易引起洪澇災害,因此應做好防汛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