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過程的語言學視角》是2018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莉娜。
基本介紹
- 書名:翻譯過程的語言學視角
- 作者:徐莉娜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14657
- 版次:1
《翻譯過程的語言學視角》是2018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莉娜。
《翻譯過程的語言學視角》是2018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莉娜。內容簡介本書從語言學角度審視了翻譯過程。全書由三大部分組成。第1部分涉及翻譯性質以及與翻譯活動相關的基本問題。第二部探索了跨文化交際語符...
《關聯與順應:翻譯過程研究》以文化意象的翻譯為個案,從"關聯-順應研究路向"的語用學視角對翻譯過程進行了研究。該研究視角是,本文作者在Sperber和Wilson的關聯理論以及Verschueren的順應論的基礎上嘗試性構建出的一個理論體系,其旨在研究翻譯過程中譯者大腦思維運作的動態過程。《關聯與順應:翻譯過程研究》描述了譯者...
《翻譯能力的構成與習得:生成語言學視角》是2018年12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朋志。內容簡介 《翻譯能力的構成與習得:生成語言學視角》是作者胡朋志同一研究領域的第二本專著,第1本專著(《翻譯能力的自然化研究》)主要討論翻譯專項能力,《翻譯能力的構成與習得:生成語言學視角》則聚焦翻譯能力中的...
《翻譯研究詞典》是由沙特爾沃思,考伊編寫,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內容簡介 這套譯叢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是當代的,所選基本上是近十餘年間的西方翻譯理論著作;其二是多視角的,而不僅是語言學派的,文學學派的,或其他什麼學派的,亦即有代表性.以擬收入本譯叢的十本書來說,(1)從語言學視角探討...
《翻譯研究:從教學到譯論》是2008年7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志平。內容簡介 現代翻譯研究的視角可發端自與原文和譯文有關的、以語言轉換、文化交鋒為內容的客體研究,亦可源自對譯者、作者、讀者有關的、以翻譯過程為內容的主體研究。但從教、研、譯三位一體的視角探索翻譯活動,在翻譯研究領域還不多...
《英譯的轉喻視角研究(英文版)》是當代語言學研究文庫之一。對比研究發現:翻譯只能是一個部分代替整體的轉喻過程,《論語》這樣的經典作品的翻譯也不能例外。翻譯過程中,譯者的取捨受到意識形式、贊助人、主導詩學等外在因素以及譯者主體性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不同的歷史條件會產生不同的譯本,相同或相近的歷史條件也...
《文化視角下的翻譯策略:以漢語熟語的德譯為例》是2012年12月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漢毅。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翻譯學領域中的根本爭端之一是翻譯過程系統化與譯者創造性之間的矛盾。對於此爭端,可以說:只有進行系統化的努力,才能指明譯者創造性的空間所在。在對(文學作品中熟語的)文化信息進行科學...
是2016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尚喜梅。內容簡介 《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多模態語篇翻譯研究》本書先是扼要地闡述了系統功能語言學及其翻譯研究與多模態語篇分析之間的關係,然後主要從多模態語篇分析的角度對涉及翻譯研究的翻譯本質、翻譯標準、翻譯過程、譯者的地位等一系列翻譯核心問題進行了重新闡釋。
《英漢文化翻譯教學與實踐研究》是2021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璐、羅穎、汪銀萍。內容簡介 本書將英漢翻譯理論講解與翻譯實踐指導結合起來,在內容上重點研究了翻譯基本概念、技巧,對比語言文化,從語言學視角下介紹了翻譯觀,從思維方式、地域文化、歷史典故、文學知識差異與翻譯、社會習俗差異與翻譯等方面...
翻譯是實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開展交流的橋樑和中介。隨著國與國交往的日益緊密,翻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中西方學者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與以往的翻譯研究相比,當今的翻譯研究已經從一項單純的雙語交際活動轉向一門學科、一門專業,研究者將研究的視角也擴大到多個領域,如語言學、文化學、文體學、...
《翻譯語境描寫論綱》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運興。本書具體介紹了基於經驗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三個範疇的翻譯語境描寫體系。內容簡介 《翻譯語境描寫論綱》共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模式—途徑”和“語境張力”兩個視角對50餘年來現代翻譯理論的發展進行梳理,集中對語言學途徑進行反思,...
1.3 問題之二:翻譯的是什麼?1.4 問題之三:翻譯有何作用?1.5 本教材編寫思路 第二章 翻譯是什麼?2.1 翻譯的歷史概述 2.2 翻譯活動的豐富性 2.3 語言學視角下對翻譯的認識 2.4 研究視角的多元整合 2.5 譯學研究的機遇與挑戰 2.6 翻譯之特性 第三章 翻譯是如何進行的?3.1 狹義的翻譯過程 3...
《翻譯語境描寫論綱(修訂版)》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運興。內容介紹 本書具體介紹了基於經驗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三個範疇的翻譯語境描寫體 系,共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模式-途徑”和“語境張力”兩個視角對50餘年來現 代翻譯理論的發展進行梳理,集中對語言學途徑進行反思,...
2.2.1 文學語言的特點 2.2.2 視覺思維:敘述學視角與翻譯 第三節 繪畫美:《楚辭》的視覺思維與英譯 2.3.1 視覺思維:詩中畫 2.3.2 楚辭繪畫美的特徵及其英譯 第四節 音樂思維與翻譯 2.4.1 音樂與語言 2.4.2 文學語言的特點 2.4.3 音樂美樂翻譯 第三章 邏輯思維與翻譯 第四章 語義思維與...
三 運用翻譯實例解讀翻譯過程 第二節翻譯認知心理學對翻譯過程的解讀 一 翻譯認知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翻譯認知過程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 翻譯過程中的語言認知與思維 四 翻譯過程中的思維模式 五 翻譯的心理過程 六理工科學生翻譯過程中的認知思維調查 第七章修辭認知與翻譯 第一節修辭認知視角——象似性 一語音象似性...
而心理學關注的則是作為個體的人: 如語言的使用者,語言的學習者。因為語言教學涉及個體掌握雙語的習得過程,其理論必然涉及語言使用和語言學習的語言學和心理學概念。語言教學理論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些主題進行探討。該章為下面探討語法—翻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第四章論述了語言學中的結構...
本書從接觸語言學的角度,採用理論研究和語料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借詞的整個“動態”過程為“綱”,以借詞的分類為“目”,以語言、社會、文化等因素為切入“點”,多層次、全方位地研究英語中的漢語借詞。研究表明,英語對漢語的借用,主要以辭彙為主,音譯借用多為“命名”之需;結構借用較少,主要體現在仿譯...
2.3 神經語言學對翻譯失語現象的解釋30 2.4 翻譯轉換障礙的檢測41 2.5 本章小結51 第3章 翻譯失語症研究的心理語言學視角53 3.1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背景53 3.2 心理語言學對翻譯心理過程的解釋60 3.3 本章小結79 第4章 翻譯單位邊界意識缺失導致翻譯失語症81 4.1 翻譯單位概念81 4.2 翻譯單位的標記性...
《中國書籍文庫·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譯註法研究:以多種日譯本為文本》主要關注古典作品《三國演義》中的職官、稱呼語、人名地名、兵器戰船等文化辭彙在翻譯成現代日本過程中文化信息的傳遞問題。 劉齊文,貴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1968年生,重慶市人,文學博士,副教授。專業領域中日語言文化比較研究,已發表學術...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翻譯教學視角下的語言與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第五章 認知語言學與當代中國的翻譯教學 第一節 認知語言學及其對翻譯教學的作用 第二節 範疇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套用 第三節 隱喻理論在翻譯教學中的套用 第六章 翻譯能力闡微 第一節 翻譯能力的定義 第二節 翻譯能力...
《翻譯能力的自然化研究:生物認知視角》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翻譯能力的自然化研究--生物認知視角》基於自然化視角,以Chomsky的生物語言學為理論預設,結合大量學生譯文語料,嘗試重繪翻譯認知過程,並細緻分析了譯者程式性翻譯能力的構成、特徵、發揮和影響因素。除緒論外,全書分5章,分別...
第五節翻譯心理學的未來 參考文獻 第一章翻譯思維機制:符號的認知意義 第一節語言、思維與現實 1.1語言與語言學 1.2思維 1.3語言和思維的關係 第二節信息加工的大腦機制——語言編譯機制 2.1大腦——語言信息加工處理的基地 2.2語言編譯機制的形成 2.3語言編譯機制的操作過程 2.4人類的記憶——語言認知...
《文學翻譯的認知研究》是2023年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文學翻譯也是一種人類認知活動,可以用認知語言學理論來解釋翻譯過程,從而合理地解釋源語和目的語之間是如何聯繫及翻譯的創造性等問題,《文學翻譯的認知研究》從翻譯的認知角度,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全書分為六章,內容涉及多重概念整合視域下...
譯者行為批評理論既完善了翻譯者的自身人格,也融通了文化,錘鍊了翻譯藝術,回歸了傳統的文化視角,為有效破解我國翻譯創新發展的困局起到了借鑑作用。理論簡介 1. 譯者行為批評對翻譯批評發展的“三階段”劃分 語文學批評專注於語言文字層面的是非和譯文的好壞;結構主義批評主要特點是將現代語言學納入翻譯批評;解構...
在《聖經》翻譯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對等。簡介 為使源語和目的語的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尤金·A·奈達從語言學的...
《差異·認知·界面》是2017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華文。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基於對比語言學、認知語言學以及界面理論,針對漢譯英實施對其中翻譯單位、翻譯過程、翻譯目的、翻譯方法、翻譯策略予以學理性的思考,以期對漢譯英實現較為深入的認識,能夠對從事漢譯英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多向視角,從而...
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背景 1995-1998年 上海外國語大學攻讀“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文學博士學位。2002-2003年 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英語系作博士後研究,師從語言學家Paul Hopper。研究領域 包括英語語言學,語用學,功能語言學,...
他認為,構建中國翻譯學要立足本位,也要參照外位,既要注重共性,也不能忽視特性。具體說來,構建中國翻譯學要立足於本民族的語言、文化、思維方式,從本民族的語言與文化現實出發,依據外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描寫翻譯實踐過程,展開翻譯理論研究。要在全球化對話中建立中國譯學理論體系,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結合當代...
哲學解釋學、權力話語和目的論與譯者主體性三元素中的能動性、受動性和為我性。哲學解釋學與譯者主體性中的能動性因素:哲學解釋學是西方哲學中語言論轉向後深刻影響翻譯研究發展的一種理論,它改變了人文學中的科學觀點,給我們帶來了時間和歷史的視角。根據解釋學觀點,理解的過程就是譯者的視域和原文本的視域不...
忠實原則也稱語際連貫原則,源本文和目的文本中存在一種前者向後者提供信息的關係。忠實原則受到目的原則和連貫性原則的制約,在某些情況下,會失去其作用。比如在目的和形式衝突較大的情況下,譯員為了服務於目的語目的,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本身做了較大的調整。心理學中的目的論 隨著目的論的發展,該理論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