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緙絲是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於刺繡和
織錦。
它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緙絲有其專用的織機緙絲機,這是一種簡便的平紋木機。緙織時,先在織機上安裝好經線,經線下襯畫稿或書稿,織工透過
經絲,用毛筆將畫樣的彩色圖案描繪在經絲面上,然後再分別用長約十厘米、裝有各種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分塊緙織。
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作品。緙織彩緯的織工須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緙絲織物的結構則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原則。即:本色經細,彩色緯粗,以緯緙經,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等。由於彩緯充分覆蓋於織物上部,織後不會因緯線收縮而影響畫面花紋的效果。
緙絲其實並非真的用刀來雕刻,這是一種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
熟絲為緯線,採用通經回緯的方法織成的
平紋織物:
緯絲按照預先描繪的圖案,各色緯絲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不貫通
全幅,用多把小
梭子按圖案色彩分別挖織,使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一些斷痕,類似
刀刻的形象,這就是所謂"通經斷緯"的織法。
古人形容緙絲“承空觀之如
雕鏤之像”。舊時刻絲著錄所說的“ 通經斷緯” ,即指此意。其成品的花紋,正反兩面如一。
緙絲技藝起源於河北
定州在宋代以後不斷發展,至清代緙絲業中心已移至蘇州一帶,所用彩色緯絲多達6000種顏色,採用緙絲法臨摹的名人書畫,工藝精湛、形象逼真。緙絲製品至今仍然
被作為高級工藝品生產、收藏。
作品特點
緙絲作品一般有三個特點:
首先是緙絲作品大多是一種集體創作的作品,後人判斷這類作品價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藝和
藝術價值;
其次是緙絲的創作往往很費功夫和時間,有時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幾個月乃至一年以上,所以,一件緙絲作品的完成往往傾注著作者大量的心血;
再次,緙絲作品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許多緙絲作品既有平塗色塊的平緙,也有構圖造型的構緙、齊緙。
緙絲作品一般立體感很強,加上緙絲作品的題材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故其藝術和觀賞價值完全可以和名家書畫分庭抗禮,甚至有所超越。
從緙絲作品在拍賣場上的迭創新高的表現看,未來緙絲作品再創佳績是可以預期的。
源流歷史
據日本學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證,中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緙絲織物製作已很精良。(僅從史料辭彙中探尋,沒有實物無法證明,緙絲最早出現於何時尚待考證)。
中國新疆
樓蘭古城漢代遺址中曾出土“中西(域)混合風格”緙絲
毛織品。
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又發現了緙絲
毛織物,其製作極為精美。
二十世紀初,曾在
亞洲進行過三次深入探險考古的英國文物大盜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年)所著的《新疆之地下寶庫》中,推測緙的工藝由來已久,作為一種特殊工藝的緙絲最早來自
西域少數民族的
緙毛。
1973年,在新疆的吐魯番
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一件十分珍貴的緙絲腰帶,中國的
考古學家考證是公元7世紀的舞俑腰帶,就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件緙絲實物。
緙絲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但從傳世的實物來看,早在中國漢魏之間就有了。在蒙古出土的有漢代“山石樹”絲織的殘片,它的
織造方法“通經斷緯”,與北京雙塔出土的宋緙絲“紫湯
荷花”完全一樣。
緙絲工藝發展到唐朝時期,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斷發展和完善。當時的製作多為絲帶等實用品。緙織技法一般以平緙為主,
花地之間的交接處尚有明顯的縫隙即“水路”。
此外,也有摜、構和搭梭等緙織法。唐代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塗的塊面,還沒有使用
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
地紋,增強了裝飾效果。
北宋時期
北宋的緙絲前承唐代,但花紋更為精細富麗,紋樣結構既對稱又富於變化,並創造了“結”的戧色技法。
緙絲多用作書畫包首或
經卷封面,最為流行的是南北朝以來皇親貴族常用緙絲為書法大家
王羲之、
王獻之的上乘作品做裝裱,如《
二王書錄》。這些摹緙正如
卞永譽所言的那樣:“文倚裝成,質素瑩潔,設色秀麗,畫界精工,煙雲縹緲,絕似
李思訓。”
至北宋晚期,受皇帝的趣味和宮廷
院畫的影響,緙絲從實用和較單純的裝飾領域脫窠而出,轉向層次較高的欣賞性藝術品的製作。在北宋與
南宋的更替之時,隨著
政治中心和經濟的轉移,緙絲也由北方生產地定州,遷移到了南方
蘇杭一帶,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
南宋時期
南宋時,江南的緙絲生產也已有一定規模。緙絲作品大都摹緙名家書畫,緙絲技藝也在各地的能工巧匠的攀比創新中靈活運用摜、構、結、搭棱、子母經、
長短戧、包心戧和參和戧等多種技法,緯絲色彩不斷增加,緯絲的鬆緊處理靈活。南宋緙絲名家
朱克柔緙織的《
蓮塘乳鴨圖》(現藏
上海博物館),緙絲高手
沈子蕃緙織的《梅鵲》、《清碧山水》(現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等作品,構圖嚴謹,色澤和諧,人物、花鳥生動活潑,工麗巧絕,具有自成風韻的獨特藝術風格。尤以朱氏的技法最佳,使得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藝術理論家宋徽宗趙佶對她極為推崇,在她的織品《碧桃蝶雀圖》上親筆題詩:“雀踏花枝出素紈,曾聞人說刻絲難。要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可謂達到了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發展的第一次高峰。
靖康以後,京城遷都臨安(現杭州),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隨著遷都,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帶到了南方,緙絲就在這個時期開始,在松江、蘇州一帶流行並得到發展,後基本集中於蘇州陸慕、蠡口、
光福一帶,一直流傳至今。沈子蕃、
吳圻都是蘇州(
吳郡)這一時期的名工巧匠。自漢至隋唐,漸趨成熟。
元代,緙絲藝術大量用於寺廟用品上和官員的
官服上,並開始採用
金彩,緙絲簡練豪放,一反南宋細膩柔美之風,這對明清兩代的緙絲藝術極有影響。又加之當時是信奉佛教的蒙古人統治中國,對金色的喜崇使織物內加金的作法成為風尚,且金彩又多盛行於與佛教有關的
掛軸製作。如《纂組英華》記載元代緙絲作品釋迦牟尼佛唐卡,其中釋迦佛用
十色金彩織出,異常精美。
明代
明代,朝廷力倡節儉,規定緙絲只許用作敕制和誥命,故緙絲產量甚少。明宮廷“
御用監”下設“緙絲作”,以管理緙絲的生產。但
宣德朝後,隨著國力的富強,禁令漸弛,織造日多,並重新摹緙名人書畫,“南匠北來效技呈能,製作之精不亞宣和”。至明成化年,緙絲生產已再趨繁盛,作品主要產於蘇州、南京和北京等地。緙絲藝術風格深受江南文人繪畫的影響,多摹緙當時名家的
畫稿如緙絲藝人吳圻、
朱良棟、王統等緙織
沈周、
唐寅、
文徵明等人的畫稿即名噪一時,其中緙絲《
瑤池獻壽圖》、緙絲《沈周蟠桃仙圖》等佳作終為宮廷所收藏。
緙絲生產被皇室壟斷,技藝的裝飾意味就顯得尤為濃厚了,創造出
鳳尾戧和雙子母戧等新的技法,甚至在緯線中摻合了孔雀的翎毛等珍貴材質顯示皇家風範。這一時期正值
中國服飾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刻,
江南地區也出現了小型作坊之間的經濟競爭,高檔面料也在不段嘗試新的方法,質地也越發的柔軟,“明緙絲”就這樣應運而生了。此時江南緙絲已經有了相當規模,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當時,蘇州
齊門外陸慕鎮已有一批藝人,從事緙絲織造。名工朱良棟緙制的《
瑤池獻壽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輪廓清晰,尤為冠絕。明代緙絲最大的特點,一是御用緙絲,進獻朝廷,製作皇帝的
龍袍。北京十三陵
地下宮殿出土的皇帝龍袍就是一例。二是把寫實與裝飾相結合,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等,以小幅冊頁為主,富有
裝飾性;尤其緙織人物,前所未有,可稱得上一大創舉。名家吳圻緙織的沈周《蟠桃仙》和《戲嬰圖》,人物開相全系緙織,形態生動,栩栩如生,呈現了緙絲藝術的獨特風格。
從
明萬曆年間到了
清朝的
康乾時期,江南的絲織業被皇權牢牢的控制著,緙絲也成為了皇權的象徵。明清的龍袍
袞服、宮闈之內的日用品、官員等級象徵的標誌——官補,無不是緙絲中的上品佳作。緙絲在大清朝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出現了雙面緙、毛緙絲和緙繡混合法(即融和了緙絲、刺繡、繪畫等多種工藝)。
清代
清代,緙絲藝術品均採用緙、繪相結合,別具一格,創作出一批精巧工細的作品,如緙絲藝術品《
三星圖》、《八仙慶壽圖》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採用詩文通篇緙於幅面的比比皆是,如《御製三星圖》上截緙乾隆皇帝的“三星頌”和《歲朝圖》,下截藍色隸書乾隆御製歲朝詩,文字書法緙織精細,顯示了名工巧匠的高超技藝。
時至晚清,隨著國勢衰弱,中國近代戰亂不斷,緙絲工業出現了瀕臨絕種的狀態,緙絲粗劣之作充斥於市,即便宮廷所用之物也罕有精品。
解放後
解放後,在黨的“保護、提高、發展”的方針指引下,緙絲枯木逢春。1954年成立了“蘇州市文聯刺繡
生產小組”(
蘇州刺繡研究所前身),邀請了兩位緙絲老藝人
沈金水、
王茂仙進行緙絲製作。1956年又在民間發展了一批緙絲人員,同時招收了一批青年學徒,當時共有二十多人,二十多台緙機。先後緙織了《
玉蘭黃鸝》、《
牡丹雙鴿》、《
博古圖》和《雙鵝梅竹》(現藏於
南京博物院)等一批緙絲藝術品。20世紀60年代,緙絲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1962年蘇州刺繡研究所緙絲藝人俞家榮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首次創新了一幅緙絲作品《天壇》,他以一張攝影作品為藍本,在緙織時吸收了
西洋畫的特點,大量增加了
色線,運用多種戧色技法。整幅作品輪廓精確、線條挺括,富有光感、質感、立體感,獲得了很高的
藝術效果。隔年,該所王金山等3人,應
北京故宮博物院邀請,進故宮複製宋代的緙絲作品。王金山在
故宮裡整整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先後複製了南宋緙絲名家沈子蕃的《梅鵲》、《青碧山水》和緙絲名家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複製作品真假難分,受到專家的高度讚揚。
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日本商家大批量的向中國訂購和服腰帶和貴袈衣(日本和尚高檔禮服性袈裟),緙絲行業迅猛發展,蘇州、南通及杭州周遍地區緙絲廠家和作坊也逐漸成立。蘇州先後建立了蘇州緙絲廠、
吳縣東山緙絲廠,蠡口、黃橋、陸慕緙絲廠,稱為五大緙絲龍頭廠,共有六百餘員工,緙機六百多台。除了生產緙絲藝術品之外,主要生產緙絲日用品——和服腰帶。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工藝美術外貿出口任務猛增。和服、緙絲腰帶由於受到日本客戶的青睞,出口
需求量逐年上升,各緙絲廠家紛紛添置緙機設備,人員達一萬之眾,緙機上萬台,超過歷史上任何時代,緙絲生產空前發展,幾乎形成“村村有工廠、家家有機台”的規模。
歷史記載
明周祈《名義考》:“刻之義未詳,《
廣韻》‘緙、乞格切,織緯也’。則刻絲之刻,本作緙,誤作刻。”
宋莊綽《
雞肋篇》:“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
明初
曹昭《
格古要論》稱“
刻絲作”曰:“宋時舊織者,白地或青
地子,織詩詞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鳥獸,其配色如傅彩,又謂之刻色作。”
中國宋代刻絲大盛,據《
清秘藏》所記有“樓閣”、“龍水”、“百花攢龍”、“紫寶階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數十百種。明代宮中設刻絲匠專事御用刻絲物品,中國民間以吳市出品為巨擘,清
乾隆刻絲亦復大盛,且極精好。嘉道之後,則日形衰落,甚至無人業此矣。
緙絲的稱謂
近代學者
胡韞玉認為
本字應當是“緙”,探其究竟,緙絲織制時以小梭織緯,根據紋樣多次中斷以變換色絲,成品只露緯絲不露經絲,可見此“緙”字正合“通經斷緯”的技術特點。對於絲織工藝當謂“緙”,而對於金木工藝則稱“刻”。字各有所當,故“刻”、“克”皆為假借。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中國傳統的
絲織工藝品之一。這是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
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於刺繡和織錦。它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工藝特色
緙絲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它的織造工具是一台木機,幾十個裝有各色緯線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製的
撥子。織造時,藝人坐在木機前,按預先設計勾繪在經面上的圖案,不停地換著梭子來回穿梭織緯,然後用撥子把緯線排緊。織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換數以萬計的梭子,其花時之長,功夫之深,織造之精,可想而知。
緙絲的工藝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經線、牽經線、套筘、彎結、嵌後軸經、拖經面、嵌前軸經、捎經面、挑交、打翻頭、箸
踏腳棒、捫經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
作品種類
緙絲的品種有兩大類:一類是日用品,有包首、手提包、
皮夾、書籍封面、
眼鏡袋、台毯、靠墊和和服腰帶等。另一類為藝術品,有金地屏風、
屏條、中堂、手卷、冊頁等。
蘇州緙絲藝術品自唐至今,在藝術造詣上形成了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特點。宋代的緙絲,在技法上運用“環緙”、“平戧”、“木梳戧”、“披梭”和“篤門閂”運戧等方法,使畫面色彩濃淡自如,給人以美的享受。當今的緙絲藝術品,在繼承傳統緙絲技法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1977年,蘇州刺繡研究所的緙絲藝人,在王金山的指導下,精心織造了寬8米,高2米的大型金地緙絲佳作——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傳統緙絲只能表現
正楷或隸書書法,毛主席詩詞為
草體書法,有
枯筆,對乾濕、濃淡的表現有相當大的難度。王金山根據每個字的虛實變化和乾濕濃淡,除運用傳統的結、摜、勾、戧等技法外,又首創了絞花線緙織技法和斜坡接梭法,精心織造,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毛主席詩詞的博大意境。整幅作品濃淡相宜,層次清晰,字裡行間有起有落,前後呼應,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作品送往首都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好評,現陳列在
毛主席紀念堂西大廳內。
20世紀80年代,王金山又精心緙織了一幅異色異樣緙絲力作《
壽星圖》台屏,正面圖案以銀色為底,緙出一位手持
龍頭拐杖的
老壽星。那壽星身穿絳紅色長袍,面帶笑容,和藹可親。右上方有一枚仿清代大畫家
任伯年的印章;反面圖案以金色為底,緙有一個玄色的篆體“壽”字;左上方有一枚仿清代大畫家
吳昌碩的印章;在這兩枚印章下面,有一枚王金山的印章。作品構圖新穎,圖案精巧,色彩典雅,觀者無不叫絕,作品現藏於
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還有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徐紹青的指導下,緙絲藝人俞家榮等緙織的仿明《十二章
團龍福壽如意袞服》複製品,長1.36米,
腰圍2.26米,袖口0.60米,金黃色底,紋樣以十二團龍為主,其四周有雲紋、海浪、海珠、
金錠、
銀錠、飄帶和輪、傘、蓋、花、魚等,遍身有256個壽字,310隻蝙蝠,217個如意等。龍體用孔雀線緙織,共用了黃、藍、朱、綠、褐等28種色線,金線耗用黃金12兩,
織造工藝超過原件水平,系罕見的精美的緙絲品,1984年榮獲
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現陳列在
北京定陵博物館。同時還創新了緙毛緙絲《牡丹》台屏,雙面
緙繡藝術品《熊貓與白貓》等,這些緙絲藝術品高雅秀麗,情趣盎然,在國內外展出,傾倒了各界人士。
市場價值
古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織中之聖”之稱。緙絲是中國絲綢工藝品中的精華,在明清兩代為帝王御用,為皇室所壟斷。與其它的絲綢工藝品相比,緙絲具備了藝術和工藝的雙重價值。它不但可以用作鑑賞收藏,實用性也非常強,由於緙絲使用特殊的工藝製成,它還可以用來製作成服飾、
手卷等製品。緙絲的強度遠遠高於任何的絲綢類工藝品,歷代存留至今的絲綢藝術品,屬緙絲保存的最為完好。
緙絲工藝極為精湛,在唐代已登峰造極了。一幅上等宮廷緙絲作品,已能使用上純金線,純銀線,
孔雀羽毛等多種名貴的材質進行交匯緙織,再配以部分的
手工刺繡,整幅作品雍容華貴,巧奪天工。緙織的技藝在刺繡及
織錦工藝品中已達頂峰,沒有什麼可超越的技藝空間了。
織錦,刺繡,緙絲成為
織繡拍賣領域的“三大主力”。其中以緙絲最受關注, 2004年,緙絲作品《
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曾在
中國嘉德的春拍中創出3575萬元的高價。而2006年,一幅《清康熙御用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大屏風》更是以 8050萬元的天價成交。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
國際拍賣的《乾隆緙絲梵字陀羅尼黃經衾》以7205萬成交。康隆盛世,國強民富,經濟高度發展,緙絲技術達到歷史的頂端。《
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長1714.5厘米、寬31.6厘米)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古代緙絲作品中最長的一件藝術品,也是收集《蘭亭序》歷代拓本最完整、史料最豐富的緙絲手卷藝術作品。具有緙絲工藝史和書法繪畫史等多種藝術史料價值,其緙絲工藝之精湛,色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在同類傳世緙絲手卷藝術作品中極為罕見,具有紡織史、繪畫及書法和
傳統工藝等多種史料參考
鑑定價值,對重新認識中國清代緙絲史產生重要影響。
相對其它藝術品來說,緙絲的庸品極少。因為仿製實在是太難了。要造假緙絲作品,成本和難度比任何工藝品要大得多。僅一方巾大小的上等作品,就包含上千種漸進色,需高級技師耗費數月的時間方可完工。技術的
含金量,複雜的工藝流程,要求極高的工藝環境加上此等絕活後繼乏人,使得緙絲的價值正扶搖直上。
緙絲技法
緙絲技法有多種,一般分為平緙、
摜緙、
勾緙、搭梭、結、短戧、包心戧、
木梳戧、參和戧、
鳳尾戧、子母經、透緙、
三藍緙法、水墨緙法、三色金緙法、緙絲毛、
緙繡混色法等。
工藝流程其工藝完全用手通過緙絲機操作完成,具體包括:落經、牽經、上經、挑交、打翻頭、拉經面、上樣、搖線、緙織、修
毛10個步驟,最後裝裱上框即可。
遺產名錄
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號: Ⅷ─15
申報城市:江蘇省蘇州市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
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蘇州市的王金山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2009年9月28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緙絲作為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年5月24日,定州緙絲織造技藝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 。
緙絲名家
朱克柔
朱克柔的緙絲畫則以花鳥見長,所緙之花鳥、湖石坡地等無不真實細膩,惟妙惟肖。畫面在絲光變化之下,意境更為雋永秀逸,氣韻靈動,讓觀者真切地感受到絲之魅力,畫之精神。朱克柔留有傳世品7件,上海博物館藏《
蓮塘乳鴨圖》是唯一一件尺幅寬闊的巨幅作品。
沈子蕃
沈子蕃,名孳,出生於1086年的
定州孟莊,卒於1165年,享年79歲,至今定州還有他家祠堂和緙絲坊。在1127年北宋滅亡後,在1128年的定州抗金鬥爭中,被定州太守河北兵馬大元帥、抗金英雄
陳遘保護、護救離開定州(另有專文記述),落戶在江蘇吳郡(
蘇州),在蘇州北部
沈思橋安家落戶,開始了他南方的緙絲事業,也正如《中國絲綢通史》說的“由定州傳入內地,逐漸為內地所接受。”
吳圻
朱良棟
朱良棟,明代
長洲(今江蘇蘇州地區)人。紫禁城乾清宮藏緙絲
瑤池獻壽圖軸,其款為“長洲朱良棟制”。
王金山
王金山(1939年~)
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蘇州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進入蘇州刺繡研究所,拜著名緙絲藝人
沈金水為師,學習緙絲藝術。他酷愛工藝美術、對宋、元、明、清歷代緙絲藝術頗有研究。1963年曾派到
北京故宮博物就研究、複製宋代緙絲名家的作品,先後複製了宋代緙絲名家沈子蕃的《梅雀》《青碧山水軸》和
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緙絲作品,達到了以假亂真的藝術境地。他擅長緙絲花卉、山水、人物、書法等作品,藝術造詣深厚,風格獨特。先後研製、創新的緙絲藝術精品有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和雙面異色異樣《蝴蝶.牡丹.山茶》、《壽星圖》及《紫芝仙壽圖》等等。作品先後獲得
輕工業部、江蘇省創新獎和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部分緙絲精品分別陳列和收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和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
馬惠娟
馬惠娟(1953年~)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蘇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蘇州
民間工藝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蘇州吳中區(原吳縣)
胥口。從小便隨母學習刺繡,掌握了
民間刺繡針法,為以後從事緙絲事業奠定了基礎。1972年馬惠娟進入吳縣機繡廠。後成立緙絲總廠,馬惠娟有幸成為第一批藝徒,師承沈根娣、陳阿多、徐祥山。精通了明清技法,使之得到了繼承延續,並進行了不斷創新,並擔任吳縣緙絲總廠緙絲研究所技術總監。退休後居住在蘇州
吳中區光福,繼續從事緙絲製作、傳承與研究。2011年3月至4月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緙絲、核雕藝術展》。
其主要理論著作有:論文《略談緙絲戧法》、《緙絲基本技法淺談》、《合花線技法在寫意畫題材作品中的運用》等,並於2008年與
吳中區文聯合作完成《中國緙絲》一書。
范玉明
范玉明,姑蘇人,蘇州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師,民族工藝大師,中國織錦工藝大師,蘇州市
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生於姑蘇城西,長於
太湖之濱,幼承庭訓,灑掃耕讀。慈母善刺繡,緙絲。常於母,姊近前目睹耳聞將傳統技藝深植於心。長成獨忠於緙絲,師從
王金山大師,立志發願,殫精竭慮,跟隨大師深研緙絲之法,逾廿春秋,花鳥蟲魚,佛道人物,山水建築師古法而屢有創新。
曹美姐
曹美姐,1957年生於蘇州。憑著對織繡藝術的喜愛,經過30多年的刻苦鑽研和不斷拼搏,曹美姐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的女兒,變成一位擁有自己事業的成功女性。她承古創新,鍥而不捨,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獲獎。為了更好的將緙絲髮揚光大,她成立了中國仁和緙絲研究所。在反覆研究的基礎上,曹美姐改制了緙絲織機,改進了緙絲技術,她開發的一系列的緙絲禮品系列受到各地政府、外辦、僑辦以及各個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她還積極投身於緙絲教育事業,與多所院校合作,為年輕一代了解和學習緙絲提供了平台。
王玉祥
1980年代,出身於紡織世家的王玉祥進入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開始研究復原通緙技術,先後復原出了代表唐宋緙絲特點的本緙絲以及引箔緙絲等技藝,並被評選為南通緙絲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最近十年,王玉祥更關注緙絲作為一門傳統技藝在當代生活中的套用。清朝覆亡後,這門昂貴的技藝隨之而沉,以至於幾十年來,國內的緙絲技藝竟是靠日本市場在維持。正因為此,王玉祥想要緙絲在它誕生的國度重新發揚光大,他創辦了“宣和緙絲研究所”,和國內多家知名服裝品牌建立合作,將緙絲技法巧妙地運用到服裝中,使國人重新認識了這門古老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