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緙絲

定州緙絲

定州緙絲,被譽為雕刻了的絲綢。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皇家御用,中華傳統手工藝。宋代是歷史上緙絲藝術品的鼎盛時期。北宋時期定州緙絲著稱於世。文獻記載:北宋絲織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定州緙絲“以宣和時期製作最盛”。可是宋金之戰後,北宋與南宋交更替,政治和經濟中心也隨之戰略南移到臨安,緙絲也由發源地定州,遷移到了南方蘇杭一帶,故人言“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不過在宋以後,由於定州地處戰略咽喉之地,經常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亂中心地帶,民不聊生,社會動盪,經濟衰敗,民間手工業尤其是緙絲這種複雜的手工藝術逐漸衰敗,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少直至瀕危狀態,再後來,緙絲這一民間古老獨特的藝術就在定州漸漸失傳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州緙絲
  • 批准時間:2013年
  • 非遺級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報地區:河北省定州市
  • 名錄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編號:5-8-36
定州緙絲概述,定州緙絲現狀,

定州緙絲概述

緙絲,亦稱“刻絲”、“克絲”,是以蠶絲為原料,以“通經斷緯”的高超技法,使之花紋圖案像鏤刻一樣的高檔手工藝品,有“織中之聖”、“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宋代緙絲最富盛名,當時“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宣和時期製作最盛”。緙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及價值,一直成為帝王和貴族追捧的對象。“定州緙絲”於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定州緙絲
定州緙絲 富貴牡丹圖
據宋史料莊綽《雞肋篇》記載:“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棦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如婦人一衣,終歲可就,雖作百花,使不相類亦可,蓋緯線非通梭所織也。”
定州緙絲是漢族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是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緙絲的編制方法不同於刺繡和織錦,它是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從莊綽《雞肋篇》記載:“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來看,定州緙絲的織造工具是一台簡單的平紋織機,然後有幾十個裝有各色緯線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製的撥子。織造前,藝人先“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即:描稿,就是把稿本放在經線下面,在經線上勾勒稿本輪廓,透過經線按畫樣織造。然後“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即:按預先設計勾繪在經面上的圖案,不停地換著梭子來回穿梭織緯,然後用撥子把緯線排緊。織完之後因為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一些斷痕,類似刀刻的形狀,故“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
緙絲的工藝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經線、牽經線、套筘、彎結、嵌後軸經、拖經面、嵌前軸經、捎經面、挑交、打翻頭、箸踏腳棒、捫經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
緙絲的織造技法為:結、摜、勾、戧、繞、盤梭、子母經、押樣梭、押簾梭、蘆菲片、篤門閂、削梭、木梳戧、包心戧、鳳尾戧等,技法眾多。但無論做什麼緙絲品,結、摜、勾、戧這四個基本技法是絕對不可少的。
定州緙絲在我國民間文化藝術史上享有崇高的美譽。作為絲織文化的活化石,其獨特的織造技法是手工時代極致的體現。

定州緙絲現狀

歷史考證記載,河北是古代絲綢之路絲紡織技藝最輝煌的地區,盛唐時期河北為絲綢之路貢賦的絲紡織品全國第一。河北人文學者梁勇經過多年的研究認定,在古代絲綢之路上,11世紀世界上最富庶的東方大國宋朝供給世界最富麗、最精絕的絲紡織品就是“定州緙絲”。雖說緙絲起源於定州,但是自南宋以後不斷發展,至清代以後至今緙絲業中心已移至蘇州一代,目前定州緙絲從業人員越來越少,已將至瀕臨斷絕,現如今僅在定州古城區崇文街思本堂緙絲藝術館和趙村鄉附近還有製作緙絲的藝人。為了使更多的定州人們去了解起源於家鄉的古老文化產品,去認識緙絲的獨特魅力,定州緙絲傳習所以承繼緙絲藝術、弘揚華夏文明為己任特地從蘇州聘請國家級緙絲大師到定州來進行緙絲教學,希望更多的人來學習緙絲,使緙絲這門古老的藝術能傳承下去。
定州緙絲
定州緙絲 皆大歡喜
緙絲鼻祖-沈子蕃
緙絲,因為創於定州,又稱“定州緙絲”,也稱作“刻絲”或“尅絲”。與刺繡、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藍並稱中國四大特種工藝品,與雲錦合稱中國兩大珍品手工絲織物。
2009年9月28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緙絲作為我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定州是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茶馬互市”、南北物資交流繁榮之地,是中國緙絲的發祥地。文獻記載:北宋絲織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定州緙絲“以宣和時期製作最盛”,緙絲技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並通過“絲綢之路”走出國門。
北宋滅亡之後,定州藝人舉家南遷蘇州,成為蘇州緙絲的鼻祖。最著名的緙絲藝術家沈子蕃,系定州孟家莊人,他從國小藝,緙絲技藝非常高超,他的緙絲作品以書畫為粉本,織物高雅古樸,圖案生動傳神,其代表作世代珍藏。《花鳥圖》、《梅雀圖》分別藏於台灣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被稱為國之瑰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