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畫

緙絲畫

緙絲畫是一種以名人繪畫為稿本,利用通經斷緯工藝製造的中國傳統藝術珍品。緙絲工藝最早起源於漢代,到了唐代才有用絲線製造的緙絲。從宋代開始,特別是南宋,緙絲作品開始從實用品轉向純藝術品,並出現了許多緙絲畫。在古代,蘇州緙絲畫也與杭州絲織畫、永春紙織畫、四川竹簾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緙絲畫
  • 說明:利用通經斷緯工藝製造
  • 起源於漢代
  • 簡介:以名人繪畫為稿本
起源,緙絲,

起源

宋代、明代留下的緙絲畫相對較少,在清代,緙絲畫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流傳下一些有較高藝術水準的作品。在清代以前,緙絲畫主要以文人畫為稿本,在清代,緙絲畫主要以表達祝福、吉祥的繪畫為稿本。

緙絲

緙絲(ke si)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織工藝品之一,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緙絲是一種透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工藝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