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遊戲《賽爾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生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遊戲《賽爾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生物日耳曼神話中的生物精靈汽車有限公司的品牌網路遊戲醫學名詞馬來西亞恐怖電影分子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天堂II》種族之一Crisalis Collection作品蘇運瑩演唱歌曲蔬菜種子名Super Junior官方歌迷名稱魔幻網遊《巨龍大陸》中的角色J.R.R.托爾金小說中的種族中國台灣樂團日本輕小說《精靈使的劍舞》中的術語《古蘭經》的記載上古世紀種族網路遊戲《星鑽物語》中的職業《魔獸爭霸與魔獸世界》中的設定林大晉演唱歌曲輕小說《約會大作戰》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生命體《神武2》角色《瘋狂賽車》的角色2015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攜帶型四旋翼飛行器林俊傑演唱歌曲張含韻演唱歌曲《龍與地下城》的角色遊戲《巫師之怒》中的角色漢語詞語《遊戲王》卡組系列GNZ48《第一人稱》公演曲叫寶寶演唱歌曲中國漫畫《摺紙戰士》中的術語四川方言《戰錘》種族長城汽車旗下微型車遊戲《巫師3:狂獵》中的種族遊戲《公主連結!Re:Dive》中的種族遊戲《洛奇》中的種族遊戲《奧奇傳說》中的生物演員遊戲《鎮魔曲》中的武器遊戲《夢幻模擬戰》中的兵種遊戲《元氣騎士》中的角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別名:
- 性別:
- 登場作品:賽爾號
- 年齡:
- 身高:
- 體重:
- 序號:
- 屬性:
精靈形象,精靈參數,名稱與序號,屬性,性別,身高體重,喜歡食物,品質,等級,進化,能力值,種族值,魂印,技能,性格,學習力,特性與特質,個體值,抗性,刻印,皮膚,精靈分類,初始精靈,PVE精靈,野生精靈,活動精靈,BOSS精靈,二代精靈,收費精靈,巔峰精靈,
特彆強調,遊戲中也有占據id但實際上未實裝的精靈,通常為活動特殊BOSS以及早期劇情BOSS,如舊版
咤克斯(暗影·神秘系)、舊版
機械塔克林(龍系)、舊版
威斯克(暗影系)、寶箱、大西瓜和雷劍等活動關卡BOSS。
屬性
屬性克制是遊戲《賽爾號》中的一個核心的概念。它區別了不同精靈在攻防中的克制與被克的關係。精靈受到攻擊時,以技能附帶屬性和被攻擊精靈的屬性為函式參數計算出克制係數,從而附加到傷害值中。
賽爾號屬性包括26個單屬性,分別是(按倉庫顯示的順序排列):
除單屬性之外還有雙屬性,
賽爾號屬性亦包括92個雙屬性。
所有精靈在使用與自身屬性完全相同的技能時,造成的傷害會附帶1.5倍的本系加成。雙屬性精靈使用與之相關的屬性(指構成它的兩種單屬性中的一個)的技能時也會附帶本系加成,單屬性精靈使用相關雙屬性技能時無法獲得本系加成。
單屬性技能攻擊單屬性精靈的克制關係可通過查閱下表得到;其中第一列代表進攻方技能屬性,第2-4列代表防守方精靈屬性。
(因詞條字數限制,被攻擊的克制係數不再給出,請參考相關網站。)
計算單屬性攻擊雙屬性或是雙屬性攻擊單屬性時,首先要把雙屬性拆開,分別計算這兩個單屬性被目標單屬性攻擊或攻擊目標單屬性的係數,從而得出兩個克制係數,設為X和Y。如果X=Y=2,那么最終的克制係數為4;如果X=0或Y=0,那么最終的克制係數為(X+Y)/4;其他情況的克制係數為(X+Y)/2。例如計算地面·超能攻擊機械系時,X=F(地面→機械)=2,Y=F(超能→機械)=0.5,那么最終的克制係數為(2+0.5)/2=1.25。
計算雙屬性攻擊雙屬性時,應該把攻擊方看做一個整體,分別求出攻擊方雙屬性技能攻擊防守方的兩個構成屬性的克制係數,其平均值即為最終的克制係數。例如在計算火戰鬥技能攻擊冰暗影精靈時,應將攻擊方(火戰鬥)視為整體。首先分別求出火戰鬥打凍的克制係數(4倍)和火戰鬥打暗影的克制係數(0.75倍),其次計算二者的平均值,得到(4 + 0.75) / 2 = 2.375。因此火戰鬥打冰暗影的克制係數為2.375倍。
性別
2010年推出
繁殖精靈系統後衍生出的概念,為同種族精靈共有的一個參數。分為“雄性”、“雌性”和“無性別”三種。部分雄性精靈和雌性精靈可以通過精靈繁殖系統生產二代精靈。另外,部分精靈的技能和魂印對不同性別的精靈效果不同,如
格蘭諾的技能“冰冷之舞”、閉月貂蟬的魂印“貂”等。需要注意的是精靈的性別可能與劇情不相符合,比如劇情中米魯、巧克利這類精靈都是有雄有雌,而玩家獲得的為單性別雌性。
在精靈性別方面淘米鬧出過不少笑話。如
邪靈王·摩哥斯的第一、第二形態為雄性,超進化後的第三形態變成了無性別,完全體及封王又變回了雄性。像這樣有性別變無性別、無性別變有性別的精靈不勝枚舉。更有甚者,個別雌性精靈經過異能化(
伊卡羅尼→伊傑羅尼)居然變成了雄性。還有幾個雌性精靈(
虞姬、
昊希莉娜等)出的頭幾天顯示為雄性。不少網站如4399還對精靈性別進行主觀臆斷,存在大量的錯誤(如
馬爾修斯顯示無性別,實為雄性),而且新的精靈圖鑑無法查看精靈性別,只能在精靈養成系統中或跟隨時查看已經擁有的精靈的性別,使得很多精靈性別存在爭議。好在,大多數精靈的性別對戰鬥的影響微乎其微。
身高體重
同一個序號的精靈共有的參數,跨度很大,身高最高的精靈
哈莫雷特高達40米,精靈介紹上也說“他擁有山一般的身高”(但2012年後被修改為4米),
庫貝薩也高達38米(其超進化及完全體更高,甚至可能比哈莫雷特還高,但
上古魔尊·庫貝薩身高卻大幅度縮水),龍系三元老(
塔西亞、
塔克林、
塞維爾)也都高達30米以上(也均在2012年後被改為3米)。而最矮的精靈水草蛙只有2厘米多一點。體重最重的精靈塔克林重達96噸(96000千克),龍族、三靈獸等精靈也有驚人的體重(20-80噸),而體重最輕的精靈
譜尼和
奧斯卡以及
沙丘之狹等少數精靈沒有重量(顯示為0KG)。
早期精靈身高普遍偏矮,大部分精靈只有幾十厘米或1米出頭,體重則千奇百怪,如刺爪蟹的體重(KG)比身高(CM)的數字還大,納多雷只有145CM卻重達600KG;還有些精靈比如初期的暗影系精靈體重非常輕,有的只有不到1KG。而如今人形精靈越來越多,雄性精靈身高普遍在170-240CM的區間,雌性則大多在160-180,也有袖珍型精靈和巨人型精靈;人形精靈的體重通常按照人類的標準,雄性有的較重(
BMI在25以上),有的則比較標準(BMI在17-21);雌性則普遍較輕,BMI普遍不超過18。
精靈的身高是只算本體,體重是算上附加物(如大表哥、裝甲等)。
在《賽爾號》中,精靈身高和體重對實戰沒有影響,只能在劇情或者同人創作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也是因為這樣,2014年圖鑑和背包更新後就不能在這兩個地方看到身高和體重了,但此後時報上還可以看到一部分;2015年4月中旬左右時報也經歷改版,那之後出的精靈在遊戲中已經找不到顯示身高體重的地方(幾個SPTBOSS在SPT主界面上還能看到);其他精靈則一般只能在卡牌、集合大圖鑑等周邊上看到了。雖然最新頁面上統一刪掉精靈身高體重的信息,但是所有的精靈身高體重信息一直都隨著精靈圖鑑的更新而更新。現今玩家查看精靈的身高體重,可以藉助某些第三方軟體進入老版精靈圖鑑,或者解析相應數據檔案(可以不直接進入遊戲)來查看精靈的相應資料。
特殊的,與《
賽爾號》互為姊妹作的《
約瑟傳說》中,同種精靈可以有不同的身高體重,但這些屬性對實戰會有一定影響的。
喜歡食物
和身高、體重一樣,這兩個設定均來自於口袋妖怪。舊版精靈圖鑑可以查找精靈的聲音和喜歡的食物,如今在遊戲中只能在瞭望倉右下角的裝置中聽到。另外,序號在2568(滅世戰魂)之前的精靈可在官網資源庫中查到精靈的聲音。早期的精靈聲音比較接近小動物,其中不乏有較為鬼畜者,比如
雷伊的聲音被認為是“殺豬叫聲”。後期出現了包含信息的人聲,比如
摩哥斯的聲音為“快點給我力量!”,
妖王摩哥斯的聲音為“束手就擒吧,賽爾!”。喜歡的食物這個設定,序號在300之前的精靈半數以上(180多隻)具有,序號300之後的只有
洛洛斯、
木木等30多隻精靈具有了,最後一隻有喜歡的食物設定的精靈為序號1373的
露娜。這兩個設定和身高、體重一樣對實戰無影響。
品質
在精靈技能與機制的發展中,遊戲中也出現了將精靈分為三六九等的的精靈品質評級:為B、A、S、SS四個等級。精靈分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分級精靈的實力,但這種分級通常也帶著官方的主觀意志,不能完全代表精靈實際實力(不少精靈分為SS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在劇情中有著強大實力以及出場率)。B級精靈通常為過時的精靈、絕版精靈以及野怪;A級精靈為能力強於B級但在多數場合無使用價值的精靈;S級精靈為有著一定實力的PVE精靈或PVP精靈,部分S級精靈搭配合適陣容、刷法或套裝有奇效,但也不乏濫竽充數者,以及未開發其用法的“璞玉”;SS級精靈代表著最強戰力,雖不乏過時者以及徒有虛名者,但這些精靈通常也受玩家青睬:SS精靈通常有著更廣的泛用性,或者與套裝更契合的搭配度。遊戲官方通常不會修改精靈等級,但也有例外,通常為付費精靈的重新評級。
通常,劇情中強大的精靈(如首領級精靈,以及代表絕對力量的精靈)以及精靈王和¥100大R精靈(包括尊享購買的付費精靈和年費精靈)通常都分級為SS級;劇情實力參差不齊但每周固定更新的主打精靈(實際上,周主打精靈實力參差不齊,但也不乏在PVE和不同套裝下的PVP對戰中的佼佼者)、¥60-80的小R精靈、兌鑽精靈(精靈和三件套全部獲得至少需要¥18,種族值和強度通常不及小R精靈,以及部分主打精靈),以及
賽爾號巔峰精靈(強度總體逐漸下滑,但不乏有著傑出本領的)現通常分級為S級;低於S級的精靈通常為難度不高對戰元素並非主要元素的全民活動精靈,共有A、B兩大分級,部分如
藍露、
明翼的老主打精靈是較高種族值但被列為A級的精靈,老巔峰姬也是被分類為A級的(後來在抽獎中被改為S級),部分退環境的¥60小R也被列為A(雖然不排除炎魔之王的腐蝕戰將),以及從S級降級為A級的活動精靈
月之子·奇拉美,從SS降為S的
八岐大蛇;部分如
蠻荒之鱷的S級精靈在抽獎時晉升為SS,在精靈分級制度制訂之前的
天父·奧丁曾以S級精靈進入獎池-但在新版獎池中已晉升至SS;B級精靈通常為野怪以及低強度的活動精靈;但大多數3000序號以前的精靈無評級。
等級
分為1-100級,同樣的一隻精靈高等級比低等級不但有更高的能力值數值,而且計算傷害值時等級高者也更加有利。精靈的升級需要通過經驗分配器中的經驗灌注或通過對戰取得經驗。最初精靈只有通過對戰和匱乏的分配經驗可以獲得經驗,且沒有道具和翻倍時間段,升到60級以上就比較厲害了,2010年獲得經驗途徑稍稍增多,但玩家也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將一隻精靈升到滿級,而自從2012年開始賽爾號每周都會贈送大量經驗券,還有升級藥劑,一隻精靈升到滿級變成了一件相當容易的事,一般情況下小於100級的精靈也沒多大意義了。
儘管在2016年幾乎沒有人會擔心到不了滿級,升級系統基本形同虛設,但仍有不少人用低等級的精靈鑽空子。比如薩瑞羅斯的魂印效果“受到的傷害大於350,則恢復自身所有體力(BOSS免疫);每回合雙防+1”,1級的薩瑞羅斯對很多常規輸出精靈來說基本打不死;
時空界王的技能“破間無影戰”有雙方互換血量的效果,很多低等級的
時空界王由於體力較低可儘可能多地換血;又如
希爾妮妮的魂印“反彈1/3傷害”等等,對於滿級精靈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行為。後來巔峰聖戰禁止了非滿級精靈出戰,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才漸漸消失。
不過,低等級的精靈在PVE戰場上仍有用武之地,典型的就是
幻影蝶/
帝皇之御自爆或者封屬時神寂·克羅諾斯等接會反彈傷害的低等級
萬人敵張飛、
埃爾尼亞、
六界神王/
六界帝神等彈傷精靈,將Boss直接彈到殘血狀態,後用其他精靈補刀即可。且低於一定等級時可避免boss開屬性技能導致翻車。這種方法在一些PVE環境下有著很好的效果,不過彈傷超過100%的技能大多PVE無效。
低等級精靈彈傷法進化
進化分為自動進化(即等級進化)和選擇進化(分支進化和任務進化)以及無進化。
等級進化是精靈從較低形態轉變為較高形態的過程,進化後的精靈會發生種族值的改變(通常是增加),精靈達到最高形態之後種族值固定。最初除了
雷伊、
譜尼這種不會通過升級進化的精靈外所有的精靈都是通過達到一定等級進化,有的精靈分兩個形態進化(不完全變態),有的分三個形態進化(完全變態)。其中分支進化的精靈、機械系精靈以及其他極個別精靈(諾拉德等)需要在精靈轉生倉里進化(2013年6月雷多之後的機械精靈不需要在轉生艙進化)。
2010年傑拉德超進化為
傑西卡,掀開了任務進化(即超進化)的大潮,進化方式為通過一系列活動(參與活動、收集道具或是充錢)來進化精靈。隨後
遠古魚龍、
上古炎獸等紛紛開啟了超進化,“12輪對戰”更是將很多老精靈推上了超進化的舞台,很多新精靈(如
尤米娜)也需要靠道具才能進化到最高階段。與此同時,正常進化的精靈中,由於升級變得越來越方便,三形態進化精靈開始絕跡,二形態進化精靈和無進化的精靈占據主流,現今最後一隻三形態進化精靈為
閃光卡斯達克,如果排除閃光等亞種就是2013年8月的
地獄魔蛛。
由於超進化是獨立於精靈獲得的方式的操作,所以超進化精靈也屬於二代精靈。
精靈進化後種族值通常是增長的,但也有部分特例。比如
米咔的一超
米瑞爾(事實上,米咔超進化的活動中,玩家是跳過米瑞爾,直接獲得米瑞爾的進一步進化米瑞斯的)。
米瑞爾的種族低得嚇人,遠遠低於原版米咔,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米瑞爾設計時是當做米瑞斯的小形態設計的,以當時絕大多數精靈的小形態種族值為標準,卻忽略了原版米咔的種族值。而單項種族值隨著進化的縮減已是屢見不鮮的事了,例如
蒙娜麗莎超進化為
生靈之主蒙娜麗莎後特防從優秀的115跌倒了中等水平的110,甚至還不如
麗莎布布的112;
魔靈仙女、
霸王龜、
魔齒鯊等相對於原版更是顛倒了本攻和非本攻,很多老技能派不上用場;另有很多精靈如
暗翼魔聖進化前後總種族值不變但最佳化了分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早期淘米設計精靈時大量參考了口袋妖怪中的種族值,如本攻不分明、有些精靈雙防飛上天而輸出極低的設定。早期的超進化最初只是修改種族值(
魚龍王、
炎魔等),但後來慢慢地開始添加新技能甚至增強魂印(但
蒙奇克的超進化
蒙奇多克反而把原先的魂印摒棄了)。第一個超進化增加多個技能的精靈是
魯迪諾斯,第一個增加魂印的是
九尾火狐。
2015年,隨著
妖王摩哥斯的“極致蛻變”,完全體(對於大多數精靈是二次超進化)時代開啟。完全體的精靈大多數不需要獲得初始精靈或超進化後的精靈,而是一隻保持了原精靈技能和魂印種族特點(有些精靈未必,比如
王之哈莫、
斗天武神瑞爾斯等)的獨立的新精靈(事實上,2013年的
哈克薩斯等就採取了這種方式),但還是有極少數精靈(如三主寵)保留了原先的進化方式。非超進化的精靈基本上只有一個進化形態了,而2016年7月開始,只有閃光達比拉(先後進化為閃光達拉克和
閃光卡斯達克)、小桃(進化為
桃桃)、晶(進化為
晶仔)、
彌爾(進化為
彌薩爾)這四隻精靈仍然保持著等級進化的概念,現今最後一個等級進化精靈是SPT精靈彌薩爾的初始形態彌爾。
第一隻完全體:萬妖王·摩哥斯能力值
精靈對戰時使用的參數,與種族值、個體值、性格、學習力都有關係。
除此之外,還有繁殖精靈的二代加成、異能精靈的異能加成、閃光暗黑精靈的超能加成、體力上限和特殊精靈的特訓等因素都可影響能力值。這些屬於改變精靈能力值的內因。除此之外,還有戰隊加成。滿級(5級)的戰隊最多可讓一個精靈獲得30點體力加成、10點速度加成、15點其他屬性加成。
體力加成最初並沒有上限,但在遊戲中極其稀有,全賽只有屈指可數的地方可以獲得體力合劑。後來體力合劑開始泛濫,則規定使用體力合劑的上限為20點。玩家也可以通過精靈養成系統增加體力上限。
特訓是在原有能力值基礎上增加一定的數值,為了更公正地衡量特訓後的能力值通常將增加的能力值折半算入種族值。但是特訓的數值是固定的,而真正的種族值結算為能力值時會因性格修正出現輕微的偏差。
對於精靈能力值的改變,也有外部因素。精靈的能力值也會受到套裝與稱號的影響。稱號與套裝通常作用背包所有精靈,但
月玲瓏稱號和龍王子套裝只強化指定精靈。
特彆強調,玩家也可以通過使用暫時性加成道具對單個精靈加成,暫時性加成道具有使用次數,超過使用次數自動失效。
種族值
種族值即基礎能力值,是指在沒有任何其他加成的條件下精靈種族共有的能力水平,分為攻擊、防禦、特攻、特防、速度、體力六種,
一點種族值等於2點能力值。這個數值總體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強。在2009年,大多數精靈種族值都不到550且非本攻多半浪費(可高達90-110,不少精靈酷似雙刀但技能並非雙刀),而2017年時已經有不少精靈到達715種族的水平且非本攻不浪費(不超過80,一般為70甚至更低,如
聖輝·達赫迪的特攻低達65)。
現今種族值最低的最終形態精靈為
哈爾浮,僅為457。最高為
聖靈譜尼,高達820,但淨含量為710不敵年費精靈。
特訓後譜尼種族值高達750
種族值實際上基本不能完全代表精靈的實力與分級,但種族值總和是精靈在劇情中逼格的表現,一般而言,劇情中地位和能力越高的精靈種族值越高。某些RMB精靈並沒有在劇情中出場,但可以根據其種族值總和推測它在宇宙中的地位。最終形態的
譜尼和索倫森與2018年之後的年費高達750甚至800餘;神獸完全體的種族值都達到了730(但劇情殺與主線情的冷落下,神獸的種族值也早已落後主打)。
目前,精靈種族的設計已自成套路了,每一項都壓制在某一個區間裡調控(
萬世北溟·玄武、
凡爾斯及其衍生形態、
極天之翼·托魯克等少數精靈例外) 。現今,非年費精靈的非本攻固定為70;並且天啟帝君及之後的年費精靈速度控制在140種族值,且基本沒有非年費精靈速度超過140;雙攻在130-140浮動;雙防在105-115浮動;體力在170-180之間浮動。但如今精靈普遍的種族值提升,卻導致了魂印強度越來越低且多數魂印BOSS無效,使新推出的主打精靈強度幾乎無法適應巔峰玩法。
魂印
又叫專屬特性,是
蓋亞特訓第一次引入的概念,出現於2011年3月。早期的魂印對對戰只起到輔助作用,如增加5點威力、每回合回復幾滴血等等。2014年上半年之前帶魂印的精靈並不多且多半只是個聊勝於無的效果,但2014年下半年魂印改版,絕大多數魂印推出了可以左右戰鬥局面的魂印,如“反彈致命一擊”,再往後發展魂印成了精靈的主要甚至核心亮點所在。一個精靈只擁有一種魂印,且無法替換,但部分精靈魂印可以強化升級。和第五技能一樣,多數精靈魂印需要挑戰兌換激活權,或者付費購買,但部分付費精靈的魂印是自動激活的。每一個精靈的魂印都有其獨特的判定,判定的優先權也很關鍵地決定了精靈的強度。但大多數的精靈魂印通常BOSS無效,這也奠定了賽爾號這一遊戲的發展方向是PVP而非PVE。
絕大多數魂印都顯示為一個漢字,但少數魂印為圖案(2015年之後的年費精靈、四神獸超進化、邪影之尊、機王
馬爾修斯、奧德迪爾等)、數字(
締笙)、字母(
機甲戰神聯盟未超進化的形態、
阿爾法熊)或數字與字母的結合(巡邏兵T1、
護衛者P2、
追擊者M3、
變形者C4)。在魂印普及度極小之前的魂印都可以在舊版背包中顯示,2014年背包改版後出的都不能了;甚至有個別新舊背包顯示不同的情況(如斯凱爾舊版顯示“奇”,新版卻顯示“絕”)。
目前,魂印發展的趨勢是“字數描述越來越多”、“實際強度越來越低”,甚至部分精靈魂印效果濫竽充數卻BOSS無效。這種“種族值虛高”趨勢也導致了無論PVE戰場還是PVP玩法都趨於固化,以至於2020年之前的強力精靈的保質期甚至能夠延續至今。
技能
精靈對戰時使用的技能,分為物理攻擊、特殊攻擊和屬性攻擊三種。物理攻擊的傷害取決於攻擊方的攻擊能力和防守方的防禦能力,特殊攻擊的傷害取決於攻擊方的特攻能力和防守方的特防能力。物攻和特攻本質沒有區別,但一般情況下物攻的攻擊動作是跑到對方附近,特攻是呆在原地,且物攻型強力精靈基本一直多於特攻型。屬性攻擊沒有威力,能起到輔助戰鬥的作用,但也十分重要(雖然PVE開始封屬及封屬魂印現世後重要度略有下降),不少新手或小學生帶4個威力最大的攻擊技能(包括非本攻)一直飽受詬病。
一隻精靈可以學習很多技能,且不同的精靈可學習的技能數也不同。單只精靈可學習的技能數最少僅為10個(亨姆),最多可達40個以上(王·雷伊);大多數精靈除第五技能以外可學習的技能數為16個。所有精靈只能選擇4個技能(不包括第五技能)裝備在技能欄,用於各類對戰。精靈技能的最高威力為350,為“魔·黑天暗罰”,是五位
大暗黑天長老的合體技能。
第五技能:2014年3月推出“第五技能”系統,是一個位於對戰面板左下角的固定技能格,一般都是攻擊技能,通常擁有較高的威力(超過99%固定為160),並且通常能夠消除對手回合類效果或者強化狀態。一般第五技能需要通過一些活動或者花費人民幣獲得。第一個第五技能為
拉奧斯的超空間碎裂。目前顯示威力最低的進攻類第五技能是
萬獸之尊·猛虎王的“狩·無限連爪”:威力5,但可以連續攻擊20-100次;實際最低的是
戰神蓋亞的“戰神破天閃”,威力僅為100;最高的是
戰神·蓋亞的“神諭滅魔擊”,在特訓和夥伴效果的加成下可高達190。此外,
聖光靈皇和
聖諭邪魘的為180,
重生之翼和
聖光·奧爾德的為170,
蒼魂·青龍和
天尊·白虎的為165,其餘的均為160。目前非攻擊技能的第五技能包括馬爾修斯(二代)的“王·異甲同心”、跡的“無跡”、衛岳的“岳·命尋星嘆”、武心嬋的“嬋·命定星緣”、破世之拳·特羅斯的“止戾·颯空龍心”、墮息·跡的“墮·無神無跡”和憐羽的“殉道者聖別”(其中“止戾·颯空龍心”為
額外第五技能)。
第五技能格子 第五技能在2014年也是強力精靈或逼格高的精靈的標誌,甚至被淘米吹成“沒有第五實力下降至少一半”;獲得難度也比現在大,甚至要花費大量鑽石。2014年後,第五技能逐漸開始在新推出的精靈中普及。2016年之後,除個別野怪級精靈外,所有最終形態的精靈都擁有第五技能。從技能效果來看,2015年下半年後的第五技能幾乎都是必中,且幾乎都有“消除對手回合類效果”或“消除/吸取對手強化”的效果。
另外,精靈可以使用非自身技能庫的技能,包括特訓技能、聖光技能與技能石生成技能。
聖光技能:隨著
聖光火鳥的上線,獨屬於聖光精靈的“聖光精靈技能替換”功能也被正式引入。玩家可前往發明室對應裝置,將已獲得的聖光精靈的150威力大招替換為同屬性技能庫中任意一個150威力的技能。首次進行替換免費,之後每次進行替換需花費1米幣。
技能石生成技能:所有精靈均可以通過
技能石學習任意一個(已推出技能石的)單屬性的技能。技能石有D、C、B、A、S五個品質,品質越高,威力越大,可使用PP越少。
性格
精靈個體的一項指標,除了少數平衡性格之外,會導致五項能力值(除體力)參數的其中一項產生1.1倍的加成,另一項產生0.9倍的減退。一般來說,擅長物理攻擊的精靈優先選擇扣除特攻的性格,而擅長特殊攻擊的精靈優先選擇扣除物理攻擊的性格。精靈性格可以通過道具修改,也可以在精靈養成系統和作戰實驗室修改。
淘米製作精靈宣傳時會推薦固執、開朗、膽小、保守這四種性格,但這並不代表這些性格對於所有精靈是最好的選擇。比如靠後手吃飯的
邪冥·獸皇和速度極慢的
生靈之主蒙娜麗莎,選擇增加速度的性格反而是一種浪費,降低速度的性格反而能起到較好的作用。部分高防精靈針對部分高紅傷常客或者是PVE拉防差戰的時候可以選擇增加某一個防禦的性格。
邪冥獸魂印效果學習力
精靈單項參數的加成,無性格修正時每4點學習力折算為1點能力值且向下取整。單項能力最多255點學習力,一隻精靈最多灌注510點學習力。精靈在學習力未滿時參與對戰在對手身上習得對手擅長的學習力(打任何精靈都會加學習力,太空站的等級基地除外)。
2009年學習力系統是隱藏的,大多數玩家只注重亂刷野怪升級,偶爾有些玩過口袋妖怪的玩家會刷學習力,但還要用紙筆等方式記下來,非常不方便。2010年正式給出了學習力版面,玩家開始學會刷學習力,但大部分都是無腦攻擊/特攻255+速度255,在2011-2013年
托魯克、
勇氣號等橫行的控場時代更是這樣。隨著技能和魂印的多樣化,漸漸衍生出不少學習力的新刷法,包括三刷、四刷甚至五刷,但隨著刻印對精靈能力值的控制力逐步增強,學習力的刷法又向簡單粗暴的方向發展了,比較簡單典型的刷法有攻速255、攻體255和速體255等等。但是,學習力刷法並不是唯一死板的。
特性與特質
2010年融合精靈系統衍生出的概念,後被推廣到全體精靈。融合精靈在完成元神轉化後會獲得一種特性,而非融合精靈需要通過道具開啟特性。特性是一種輕微影響戰鬥局面的能力,但部分特性能夠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目前已開放獲得50種特性(不排除以後推出新特性)。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升星加強,最多升到5星。然而,少部分特性實際上用處不大,“亂舞”特性因為組隊系統的取消而毫無價值,所有單屬性威力提升特性對帶有此屬性的雙屬性技能無效,以及普及“所有攻擊必中”的PVE戰場也令“虛無”、“迴避”失去了BOSS對戰的價值。最新推出的特性是2016年推出的“吸血”和“反彈”,吸血和反彈兩個特性無法隨機洗出,只能用珍稀的專屬特性修改晶片激活。
淘米在很多精靈的獲得界面上都顯示極品特性是“
瞬殺”,“瞬殺”在很多地方都被淘米大肆宣傳,且“瞬殺”通過一般手段洗出的機率也比其他特性低,甚至商店中還有專門的限量付費瞬殺晶片。但玩家應根據精靈本身用途選擇合適的特性,且現在免疫瞬殺的PVE關卡也越來越多(所有帶有必先標記的BOSS必定免疫瞬殺)。另外,特性的判定優先於技能和抗性,所以帶電、陰森這類被動觸發的控制類特性的觸發理論上是無條件、不會被削弱的,因此被動控制類特性屬於PVE的主流特性。
賽爾號瞬殺特性名稱 | 效果 | 類型 | 備註 |
---|
| | | 對於雙屬性技能無效,其他單屬性強化亦無法提升雙屬性技能;對於對應的技能石有效;加成比萬金油特性“強襲”、“精神”高 |
| | | |
| | | |
| | | 所有被動弱化特性在我方使用技能之後在BOSS對戰中停止弱化判定 |
| | | |
| | | |
| | | |
| | | 萬金油特性,所有被動毒特性、被動扣血特性BOSS有效 |
| | | |
| | | |
| | | 萬金油特性,BOSS有效,適合獅盔精靈以運用裸傷理論攻擊BO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次級萬金油特性,非必先BOSS有效,對於高紅傷精靈的增益不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萬金油特性,無法使用重組劑洗出,無法使用全能特性晶片修改,只能使用專用特性晶片修改 |
| | | 萬金油特性,無法使用重組劑洗出,無法使用全能特性晶片修改,只能使用專用特性晶片修改 |
同特性一樣,特質也是一種輕微影響戰鬥局面的能力。特質隨
異能精靈系統而推出,但與特性不同,特質並未在其它精靈中普及,這一設定幾乎已被遊戲策劃拋棄。在新版精靈背包面板上,特質龜縮在特性那一欄中,顯得毫無存在感。不過,部分特質的效果實際上是相當強力的。曾經“淨化”特質(所有攻擊技能附帶消除對手能力強化效果,PVP無效)被套用於攻克“異能王”
奧爾德等BOSS關卡,“強化”特質(所有攻擊技能造成的傷害增加20%,PVP無效)能夠大幅增強異能精靈在PVE對戰中的輸出能力。不難想見,如果能讓2016年之後推出的一些專精PVE的精靈持有特質,將會使它們
如虎添翼。
個體值
又稱天賦、潛力值,是精靈個體的能力,分為0-31這32個檔次。同樣的一隻精靈,個體值越高則能力值越高(滿級且無性格修正時每增加1個體所有能力值增加1點)。31個體的精靈被稱為“滿個體”。滿個體的精靈經過鑑定台可以在跟隨以及基地展示時發出“炫光”。個體值可以在實驗室的精靈養成系統、賈斯汀太空站的作戰實驗室或通過道具修改。
31個體炫光精靈抗性
2015年10月下旬推出的新系統,在精靈“達赫迪”之後序號的所有精靈幾乎都擁有抗性(野怪與部分B級精靈沒有)。抗性首先需要通過泰坦神石來解鎖(只能解鎖可開啟抗性的精靈),解鎖後激活傷害抗性和異常抗性,而有抗性的純R精靈一般都是自動開啟抗性。
抗性面板傷害抗性分為致命傷害減免、固定傷害減免、百分比傷害減免。其中固定傷害減免包括吸收對手固定體力造成的傷害,百分比傷害減免包括吸收對手一定比例體力造成的傷害。這三種傷害抗性最初都是5%(即減免5%的傷害),通過紅寶石可以強化,最多每種傷害抗性可強化到35%。每種傷害抗性點滿需要155個紅寶石,3種全部點滿需要465個。消耗護佑神石即可將所有傷害抗性重置回初始狀態,並返還80%的紅寶石。
異常抗性開啟後精靈可以通過一定比例閃避對手施加的異常狀態。分為控制類(睡眠、石化、麻痹、疲憊、害怕、癱瘓、冰封、焚燼)和弱化類(燒傷、凍傷、中毒、易燃、失明、流血)。寄生、混亂、衰弱不受異常抗性影響。控制類和弱化類異常狀態只能分別擁有隨機的三種,可以通過綠寶石強化異常狀態,通過寬恕神石重置異常抗性(返還80%綠寶石),通過輪迴神石隨機更換異常狀態。當綠寶石注入達到200時開啟全免抗性,所有異常狀態(除寄生、混亂、衰弱)額外增加5%的免疫幾率。
抗性系統推出後一段時間陸續有老精靈開啟了抗性(目前不超過20個),沒有像特性那樣全精靈普及。抗性的介紹面板上說抗性來自泰坦星域,只有此星域的精靈才能開啟抗性,其他精靈要在泰坦星域中發生奇遇才可能有抗性,而實際上,序號在抗性推出之前的精靈現在在PVP和PVE中都起不到很大作用,基本沒有必要普及。
刻印
刻印類型 | 獲取方式 | 功能描述 |
---|
刻印孔無限制 能力刻印 | | 最初的巔峰之戰只提供技能刻印和能力刻印,早期能力刻印的加成十分有限,體力最低只有10,最高45;速度最低只有3,最高18;其他四項最低5,最高35,且獲得較為吃力。但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數值逐漸增長。拿2014年2-3季度出現的神魔之戰和全國聯賽系列能力刻印舉例,單項體力55,速度21,其他40,還出現了更多多項能力值的刻印,數值完爆早期刻印且獲得比早期刻印要簡單,此後刻印在一段時期內全民化。然而,由於數值遠不及全能刻印,不久就被全能刻印取代。 不過,能力刻印後來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巔峰聖戰開始提供免費的高級能力刻印,其他活動出現了很多數值可以比肩全能刻印的能力刻印。加上能力刻印無需強化、無需綁定,能力刻印又漸漸開始在某些方面取代全能刻印。 2016年巔峰S2賽季推出後能力刻印停止更新。 |
2、3號孔(現已不限制) 技能刻印 | | 最初的巔峰之戰只提供技能刻印和能力刻印,技能刻印的效果為給某些技能增添新效果,早期技能刻印主要亮點有先制消強、增加控場率等等。技能刻印可以和能力刻印合成為全效刻印。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停止更新,由於增加技能效果的功能已經被全能刻印的寶石取代,技能刻印最終無疾而終。目前仍然可以用的技能刻印只有震天·猛虎王和鎮魂·猛虎王的“不屈雄心”,以及 劍魂·特蘭西的“化羽無極”等,且都是用在PVE,PVP的技能刻印已經幾乎不再被使用了。 |
刻印孔無限制 全能刻印 | 獲取精靈時附帶的專屬全能刻印;參與每周支線任務或活動獲得;付費購買;巔峰聖戰通過巔峰幣兌換;全國巔峰聯賽的冠亞軍、八強和幸運觀眾獎勵等 | 2014年1月推出了第三種刻印“全能刻印”,由於全能刻印的數值多半遠高於能力刻印,精靈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全能刻印分為兩角、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唯一的六角刻印是譜尼專屬全能刻印B,且分解不出泰坦之靈,名稱的顏色也只是代表最低品質的白色),除少數外形設計有誤的全能刻印(如 火舞天尊, 尼古拉斯等)外有幾個角的全能刻印即可提升幾種能力值,而這種提升要消耗一種叫做“泰坦之靈”的道具。另外,全能刻印可以綁定寶石,使精靈的技能增加使對方一定機率陷入異常狀態、增加固定傷害等效果。 同年7月全能刻印系統改革(也就是著名的722事變),一隻精靈可以同時佩戴兩個全能刻印,加上通過人民幣購買可以獲得較高能力的全能刻印而平民幾乎只能用賽爾豆得到的二、三、四角刻印,此舉徹底拉大了付費玩家和平民的差距。不少高配精靈的體力突破800、直逼900,甚至超過了1000(在精靈王刻印推出前已經有六隻精靈可以超過千血,雙王刻印時代越來越多的精靈突破了極限體力)。 2016年11月全能刻印系統再次改革,一隻精靈可以同時佩戴三個全能刻印,但三個不能是同一系列的刻印。刻印的強化由原先的看臉變成必定強化,分為0-5六個等級,每升一級都需要越來越多的泰坦之靈。某些刻印在全滿後還會增加額外的隱藏屬性加成。這次改版後出現了更多獲得刻印和泰坦之靈的途徑,尤其是泰坦之靈由改版前的匱乏到改版後的幾乎過剩。 2017年出現了更多強力2-3角,很多時候比一些低廉的4-5角更加實用。但最頂級的刻印仍然是V10、十年以及神獸一流。 |
| | 魂石系統,可將技能刻印和能力刻印合成為全效刻印。由於技能刻印的無疾而終,全效刻印和魂石系統也最終絕版。 |
賽爾號徹底摒棄了口袋妖怪傳統的培養精靈的方式,精靈配置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刻印的好壞和培養程度。刻印是賽爾號轉型的主要功臣。尤其是全能刻印推出之後,刻印成了精靈培養的重點方向。
雖然摒棄了口袋妖怪的傳統培養方式,以至於刻印等額外加成的比重逐漸上升,但精靈的基本能力卻依然重要(尤其體現在速度)。玩家就算有很多高級刻印依然要重視個體、學習力、性格等。
皮膚
2016年推出的新系統,主要作用是改變精靈的出場外貌和動畫,使精靈的顏值更高或增加流暢度,能力和不帶皮膚的精靈沒什麼區別。精靈皮膚主要分為普通皮膚、史詩級皮膚和傳說級皮膚,普通皮膚主要是精靈的小形態,花費98鑽石直接獲得;史詩級皮膚和傳說級皮膚和原精靈外貌有較大區別(一般傳說為明顯改變精靈外貌,史詩則僅為變色,但也有例外,如
萬古邪皇·威斯克的傳說皮膚,除變色外僅改變了盾牌的樣式;而
魔王·咤克斯和
白炎的史詩皮膚明顯不同於原版;還有精靈王Q版皮膚,雖然也是史詩但效果堪比傳說),多數需要通過完成任務獲得,少數需要直接購買。
滄嵐皮膚精靈分類
初始精靈
2014年之前:三主寵(布布種子、伊優、小火猴)
2010年2月三主寵推出融合精靈,布布花和小豆芽融合為
黃金布布(
麗莎布布),巴魯斯和小鰭魚融合為
伊優達(
魯斯王),烈焰猩猩和吉爾融合為
炎火猴(
魔焰猩猩),2012年10月融合三主寵開始特訓。融合三主寵在2010-2011年幾乎壟斷了PvP和PvE兩大戰場,麗莎布布的高體高防和超強續航能力、魯斯王的高攻和克制神技、魔焰猩猩的高速和絕命火焰成為了許多玩家對賽爾號的珍貴回憶。
2019年6月《賽爾號》頁游十周年更新的活動中,淘米推出了初始三主寵的未來版本(外觀是萌版三主寵的樣子)
未來·布布種子、
未來·小火猴和
未來·伊優,並附贈了限時強化道具。未來三主寵的PvP、PvE強度均高於融合三主寵完全體,在限時強化期間甚至有上巔峰的能力,也是目前三主寵系列實力的頂點,但現已落伍,成為新版免費贈送精靈。
2014年之後:戰神聯盟(雷伊、蓋亞、卡修斯、布萊克、繆斯) 步入2014年,精靈的總體實力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以三主寵作為初始精靈顯然增加了新手上手遊戲的難度,於是淘米修改了新手任務,初始精靈改為
雷小伊。新手需要通過使用雷小伊完成一系列任務熟悉遊戲的玩法,最終將雷小伊進化為
雷伊並直接贈送融合三主寵、戰神聯盟等作為新手獎勵。戰神聯盟可謂是淘米的親兒子、親女兒系列的精靈,在推出後不但頻繁進化、強化以保證實力,還是《賽爾號》衍生動畫和電影的主角擔當。
新的初始精靈:明星戰神聯盟
戰神聯盟在2013-2018年的多次強化中,始終保持著巔峰級別的戰力。2018年2月至今,戰神聯盟沒有開啟新的強化,強度開始落後於時代,但部分封王和聖靈化/混沌化的戰神聯盟形態在巔峰仍有一戰之力。王·雷伊憑藉無條件吸強和鎖回合的法則級魂印在巔峰幾起幾落,目前仍然是腐蝕套裝的一大戰將;聖霆·雷伊擁有優秀的先制控場和絕境爆發能力;混沌布萊克憑藉兩條命和高機率閃避和良好的屬性,成為巔峰最常見的戰神聯盟精靈形態。
除原版戰神聯盟外,戰神聯盟還有不少衍生精靈,如戰神聯萌、唐裝(華年)戰神聯萌、機甲戰神聯盟(戰甲、聖甲合體、聖甲超進化三個階段)、
暗黑戰神聯盟(原版、超進化、完全體、完全體再進化四個階段)、
九霄雷魂(超進化後為
九霄雷神)、
夜魔龍戰(超進化後為
夜魔龍御)、夜戰·布小克等等。
隨著遊戲的發展,新手贈送的精靈越來越多、越來越強,三主寵超進化以普通活動精靈的身份淡出了初始精靈行列。隨後,新手註冊後一周可以通過不同方法輕鬆獲得
光之子·米瑞斯、
萬妖王·摩哥斯等強力精靈,但這一版本的新手精靈也逐漸落幕了。
2021年H5時代
總之,淘米修改初始精靈的行為飽受非議,很多中途放棄遊戲的所謂“老玩家”以此為黑點發出“賽爾號變了”等“神論”。但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最初精靈很難升到滿級的時候,獲得較高等級的初始精靈已經可以在PvP戰場有一戰之力了;而在強力精靈橫行的2014-2016年,未經超進化的戰神聯盟等精靈與主流精靈的差距非常明顯,在PvP戰場上根本毫無勝算。從某種意義上說,2014年之後的新手任務看似提升了新手精靈的實力,其實新手上手遊戲的難度並沒有降低,淘米修改初始精靈的行為無可厚非。
PVE精靈
PVE精靈並非某一個特定的精靈團體,而指的是自身機制適合進行PVE對戰的精靈。
2017年之後,新手或回歸玩家進行PVE對戰主要使用“PVE三巨頭”(
艾歐麗婭、
幻境界皇、
王之哈莫)以及往往被稱為“PVE第四巨頭”的
千裳。除此之外,限時活動精靈
四九聖尊和
拉斯塔特的PVE能力也達到了一線水平,但因持有率較低未被列入“巨頭”。
部分魂印BOSS無效,但技能效果中帶有可傳承的鎖傷、引爆效果的精靈也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妖王·吉羅德(可傳承鎖傷)、
幻境界皇(可傳承引爆)、
魔王·咤克斯(可傳承引爆)、
布克哆(可傳承鎖傷)。一些技能效果中帶有不可傳承的鎖傷、減裸傷效果的精靈也可以應對一些特定關卡的挑戰,例如:貝希摩斯(減裸傷)、
聖光靈神(鎖傷)、
瑪格尼亞(減裸傷)、檀杏·花信(鎖傷)、
索格迪亞(鎖傷)。
“不死大隊”指的是魂印中帶有免死、復活和機率復活效果的精靈。“不死大隊”精靈可以成為攻克高傷與
必先必秒關卡的主力軍,如
泰坦/
墮落泰坦、
聖光靈神、
幻影蝶、
帝皇之御、
烏瑞婭、
諾伊爾頓/
暗影極夜·諾伊爾頓、
熾羽炎凰·朱雀、
不死魂王(機率復活)、
瑪洛恩(機率復活)等。部分技能不死精靈:如勞奇、 誒西斯/誒西歐等精靈可以在非封屬關卡幾乎達到無條件續航。部分精靈魂印雖有復活效果但BOSS無效,如
愈靈·克里婭、
瑪洛迪斯等,這些不可用運用到PVE關卡,故需要區別。特彆強調:頑強與回神特性亦可達到機率“不死”效果;但頑強適合獅盔精靈持續在BOSS不開屬性的條件下輸出,回神適合高血量誘導BOSS開屬性得到補PP的回合差,二者不可劃等號。
部分精靈甚至有自爆技能。這些精靈通常用來犧牲自己,讓下一個隊友得到合適的回合類或者次數類Buff。最經典的自爆精靈有
斯加爾卡和
斯普林特。現版本最常用的自爆精靈是
帝皇之御,自爆神技“守御八方”可以無視對手屬性封鎖限制,產生綁定全隊伍的次數類的必先必爆Buff。
幻影蝶、
費約克/
費德約克 、
神王宙斯也能讓隊友獲得此類效果,但無法應對封屬效果;且
費約克/
費德約克 、
神王宙斯 沒有不死魂印,以至於很可能自爆失敗(不等施放出自爆技能就被BOSS擊殺)。
部分有著2倍以上的克制倍數屬性的精靈、甚至4倍克制屬性的精靈,可以用來作為強攻手。尤其是部分有著條件增傷技能的精靈,也可以作為強攻手。若以上條件均滿足,則可以作為重點培養的PVE強攻手。
魔鈺、
月照星魂、
時空界皇等同時有著4倍克制屬性、增傷與必先綁定同一個技能的精靈是最為傑出的強攻手。
毀滅機甲有著無條件300威力且副作用PVE無效的技能,也可以當做傑出強攻手。強攻手通常需要在戰鬥開始之前刻意損失血量以達到增傷條件,且非必先強攻手通常需要搭配自爆、鎖傷與護盾保護。部分強攻手也可以裝備毒特性(指帶電、陰森這2種特性),讓BOSS在不擊敗自己的情況下壓低自己的血量,並讓BOSS掛上控制類異常狀態。
2015~2020年間推出的年費精靈(參考下文“收費精靈”一節)都有一定的PVE單體作戰和團隊輔助能力。聖光靈神擁有復活效果的魂印,重生之翼的魂印使其具有“復活幣”功能,瀚宇星皇自帶回血Buff,天啟帝君的魂印擁有“地圖奶”效果和增傷效果,混元天尊的魂印包含死亡增益效果,啟靈元神具有護盾保護效果及一定的單挑能力。2021年年費精靈弒序神羅不具有PVE有效的團隊輔助能力,僅“惡念初現”一個技能擁有威力翻倍效果可用於強攻,PVE作戰價值十分有限。
野生精靈
在各個星球的場景內自由活動、可以任意捕捉的精靈,捕捉方法為將精靈體力降低但不致死後使用精靈膠囊進行捕捉。一般情況下只能捕捉最低形態的精靈,但有些高形態的野生精靈,如赫爾卡星的閃光電擊兔和限時捕捉活動中並不屬於野生精靈的卡魯耶克也可以直接捕捉。
玩家惡搞的“神獸皮皮”並不是所有精靈都能輕而易舉地捉到。超能系的
尼爾和尼奧有時會偽裝成其他精靈出現;有些精靈在對戰開始後幾回合內會逃跑;異能野生精靈需要用特殊的異能膠囊捕捉;逾時空通道傳送場景的野生精靈需要用時空膠囊捕捉(以前卡BUG或現在直接從圖鑑傳送過去的可以用普通膠囊捕捉);部分野生精靈不總是出現在場景內,只在特定時間或隨機小機率出現在場景里,被稱作“稀有精靈”。在初期,稀有精靈是大多數玩家夢寐以求的,有很多人蹲點等稀有精靈,甚至發生了“300個膠囊沒有抓到2010年春節左右推出的‘扎克’等精靈”的事件。2010年之後,真正意義上的稀有精靈幾乎沒有繼續推出了,目前最後一隻稀有精靈是2021年推出的稀有精靈幽靈鐵甲。
野生精靈在獲取後可以通過放生的手段令其離開倉庫,而其他類型的精靈多半都無法放生。如果試圖放生其他精靈,會顯示“你的精靈與你的感情已經非常親密了,捨不得離開你”的提示(但少數活動精靈如
賓尼納拉依然可以放生)。不過,2015年之後的野生精靈也無法放生了(推測可能是種族值≥660的精靈無法放生,因為2016年7月的閃光卡斯達克可以放生)。有些精靈無法放生實為一種防盜號機制,並且這種機制也給予了玩家擁有感與安全感。
野生精靈在2009-2010上半年是大部分玩家的中堅力量,比較典型有
布魯克克、
柯藍等。在2011-2012活動精靈和收費精靈崛起的時候也出現過一些優秀的野生精靈,如炫彩星的
多格雅、
亞蘭洛和
卡西露。再往後發展野生精靈越來越少,偶爾出現的一兩個基本只有收藏價值了(這裡的“收藏價值”指的是精靈的相對實力,野生精靈的絕對實力確實還是逐漸增強的,只是在全精靈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了)。另外,近年曾出現一些活動精靈成為野生精靈的現象,比如高人氣、難獲得的融合精靈
卡魯耶克就曾經一度淪為任人捕捉的野生精靈。
野生精靈承載了玩家許多的回憶,淘米也對幾乎所有的野生精靈進行了超進化。目前最強超進化後的野生精靈是已經完全體的
神翼·波斯蒂加(
皮皮)。她又被稱為“皮神”,最初源於網友的惡搞,但於2013年超進化時這個稱號被官方肯定,2016年進化為完全體。另外,2016年的野生精靈
普羅擁有一個獅盔技能,曾一度被稱為“最強野怪”;
魔靈仙女(
魔花仙子的二次超進化)、
冰凰獸(
急凍獸超進化)也是不錯的新手精靈。不過,這些野生精靈的超進化總體上來說不瘟不火,已沒有能穩定上巔峰的存在。
活動精靈
2009年開始出現的一類精靈,最初的活動精靈是有著時效性的,推出一段時間後很可能就絕版了。最初的活動精靈是通過做任務獲得,如
尼斯克、
塔奇拉頓等。不久推出了不少可以獲得活動精靈的支線任務,但當時可以獲得的活動精靈大多數也就是野怪級別,遠不能撼動三主寵和Boss精靈的地位。
超人氣活動精靈:賽爾號精靈王2012年推出了“12輪對戰”,在特定時間掛機並挑戰系統精靈,無論輸贏還是逃跑都能獲得新的活動精靈或老精靈超進化所需的道具。12輪對戰的活動精靈一度與收費精靈分庭抗禮,不少精靈甚至在巔峰(如
聖光天馬等)和PvE戰場(如
魔域仙子等)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2014年“12輪對戰”取消後活動精靈幾乎全部採用了“半RMB挑戰”的形式,獲取一隻精靈及其三件套或是其他獎勵需要通過大大小小十幾個關卡,這其中有些是挑戰Boss、有些是完成小遊戲、有些是簽到、有些是精靈試用等等,如果某一個關卡打不過去,可以選擇花費人民幣去“一鍵通關”。活動精靈的難度在2015年達到了極致,湧出了大量難度極高甚至無解難度的Boss,使得活動精靈成為了變相收費精靈,引起了大波玩家的不滿甚至退賽。以2015年的“二·六事變”為例,當時的Boss咤克斯被設計為“四條命、必先必秒”,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且當天玩家發現平衡能量珠可以減少秒殺傷害時,淘米做出了線上修復,再次令咤克斯無解。此後6個月時間裡,無解系列(
必先必秒4命,甚至“必先必秒4命,必須在3回合內擊敗”這種徹底無解)肆虐賽爾號,淘米掀起了繼2013年以來第二波收費狂潮。
2015年下半年情況開始好轉,必先必秒的無解Boss成為了歷史,更多活動精靈需要拼運氣獲得,最為典型的是
王之哈莫的四、七星挑戰(目前已修改保底規則);但2016年暑假後又出現了強度極高、操作無腦卻免費入手極其容易的福利精靈,導致一段時間巔峰烏煙瘴氣。2017年中期至今,活動精靈的難度基本保持不變,且基本不存在必先必秒的情況(目前的獅盔流、毒特性流精靈已可以應對必先必秒多命)。但之後,在精靈戰鬥挑戰難度降低之後,拼運氣挑戰類關卡更加興起:機率成功或機率獲得道具類、非保底點燈類、吃雞類、多命單精靈類等關卡層出不窮,極大增加了免費獲得的周期,蟲後
奧佩婭、
X博士奧古斯特、
逆魂·佩特菲德的挑戰更是成為了
典中典。甚至部分關卡專門為付費精靈設計以至於誘導玩家氪金付費PVE精靈(如一些關卡幾乎只能通過帝皇之御的輔助通過,或者在帝皇之御的協助下能夠極大縮短對戰速度),這也一向使帝皇之御等精靈成為PVE的人權精靈。
2021年4月,由
莫伊萊關卡開創的精靈因子,開啟了關卡挑戰的新的里程碑,並且在以這種關卡下獲得的精靈中不乏高強度的精靈(如精靈因子開創者莫伊萊超進化“
命運之輪·莫伊萊”,以及前地面系精靈王超進化“
混靈·萊茵哈特”)。精靈因子關卡通常分為三種難度,在不同難度下通關,會得到不同的獎勵。但是精靈獲得周期依然與其他關卡無異。
活動精靈的強度有高有低,部分精靈基本已經成為了巔峰聖戰的中流砥柱(民間尚有八核、十核的說法),部分難度低的也能成為新手的過渡精靈或PVE精靈。
BOSS精靈
BOSS精靈指通過直接攻克一個比玩家本身強得多(主要體現在血量與額外特性)的精靈的方式來獲取這隻Boss的精元或者精靈本體,以及其超進化資格的精靈。其中最典型的是
賽爾先鋒隊挑戰BOSS,
暗黑武鬥場BOSS以及神獸級BOSS(譜尼、四神獸、異能王、初態索倫森)。這些精靈關卡只能通過挑戰通關,而非付費一鍵通過。
“無冕之王”譜尼——永恆的傳說
早期的PvE挑戰和PvP沒什麼兩樣,很多Boss甚至可以用“同生共死”、“鎮魂歌”這類技能輕鬆消滅,以及“海洋之心”的輔助,而隨著時間推移,Boss開始免疫上述技能和比例扣血效果。同樣做出改變的還有附帶弱化和異常狀態的技能,早期這些效果同樣PvE有效(比較有名的是
譜尼的第二、三封印和
泰格爾、
菲尼克斯的守護獸),甚至可以通過耗招的方法使Boss毫無還手之力,而這些技能效果也漸漸失去了作用。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新增了“免疫”狀態圖示,有該圖示的boss均為免疫異常/弱化、PP無限以及所有技能必中(註:特性及個別魂印可無視免疫異常和弱化,個別魂印和技能可消除PP,獅盔/龍威技能可免疫攻擊傷害及效果)。此外,以前部分boss還有弱化版的“免疫”狀態(免疫異常狀態,PP無限)。當Boss被擊敗時免疫圖示會消失(有時玩家也可能獲得“免疫”狀態,如
聖魂奧斯卡的第一部分挑戰)。2021年,精靈
克洛托及後續個別更新的精靈的的部分關卡的特性,重新返璞歸真到不免疫同生共死的模式,這也讓部分曾經的老精靈重新派上用場。
Boss精靈在2009-2011上半年是絕大多數強力精靈的代名詞,幾乎每個星球上都會有SPT Boss。以2010年推出的聖靈系Boss精靈
譜尼為例,剛推出時其難度極大,種族值和技能質量遠高於同期所有精靈,全服擁有譜尼的人屈指可數。在2011年有了比較詳盡的攻略之後,譜尼才慢慢普及,且正趕上巔峰之戰的推出,譜尼和
羅德利斯、
吉米麗婭成為最早的一批巔峰級精靈。2014年之後,由於精靈整體水平上升,譜尼的挑戰遠沒有最初那么困難,新手只要稍微花費一些精力即可獲得,終於在2015年譜尼迎來了特訓,特訓後的譜尼以750的種族值獨占鰲頭;2017年更是迎來了820種族的超進化,序號直升5000(其實當時序號只更新到3400多,聖靈譜尼原序號應為3431,後來改為5000),擁有一個七合一的頂級魂印和諸多強力技能,截至2021年仍然是賽爾號精靈強度的天花板,無愧於“最強精靈”的稱號。
譜尼超進化——聖靈譜尼由於活動精靈的大範圍普及,2015年第二季度後推出的新精靈基本不再輸出精元,而是完成相應活動後直接給精靈(但H5版本的SPT挑戰又推出了四神獸和麒麟超進化形態等新精元)。同年的
黑暗三角獸也跟隨了潮流,挑戰勝利後直接給精靈。此後長達4年時間SPT不再更新,只是不斷推出用道具兌換的SPT超進化,直到2019年底才推出了一隻新的SPT Boss——彌薩爾。由於單純地挑戰Boss多半無法獲得如今絕大多數精靈賴以生存的魂印、專屬刻印和第五技能,因而Boss精靈逐漸不再出現。目前仍然有挑戰性的Boss精靈只有
泰坦、四神獸超進化/完全體、
異能王超進化和最後幾隻SPT Boss的S級挑戰,以及近年更新的副本新版命運之輪和無盡之戰推出的幾隻Boss精靈,這些可以視作挑戰精靈最後的遺存。
Boss精靈近年來也紛紛迎來了超進化,除了上面說過的譜尼之外,索倫森的完全體
混沌魔君索倫森目前是巔峰的法則級精靈。也有奧爾德的完全體
聖世之光·奧爾德。還有經歷了完全體、封王后繼續突破的哈莫雷特(
龍神哈莫,另外
王之哈莫有極強的PvE能力)、瑞爾斯的聖靈化形態
聖戰瑞爾斯、阿克希亞的完全體再突破形態
冰之契約·阿克希亞、平民攔截
皮特薩拉羅(
皮特薩羅的超進化)也都能在巔峰一展身手(戰神聯盟前面已經提過,這裡不再說明)。但這些精靈的獲得方式也擯棄了純BOSS挑戰模式,甚至可以一鍵獲得。
二代精靈
索比拉特超進化:索比斯融合精靈是2010年年初推出的系統,主要作用是加強了三主寵,另外推出了許多強力的精靈。融合三主寵上文已經提過;
卡魯耶克開創了單屬性神秘系,神秘系的前幾隻精靈都是由融合精靈推出的;
索比拉特和
托雷塔斯這兩隻精靈被普遍認為是融合精靈中的佼佼者;電系融合精靈
泰瑞的技能“急速電容球”是先手控的鼻祖(但因機率過低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
提姆提姆繼承了
查爾頓的特點,是一個可以戰勝譜尼的大肉盾。目前部分現代精靈關卡仍然可以讓部分融合精靈有著實戰價值(如
妖族元皇·蘭蒂斯的最後一關的BOSS萬獸之尊·猛虎王,可以用融合精靈布克鳥的超進化形態颶風·布克鳥進行挑戰)
繁殖精靈最初來源於2010年暑假精靈王爭霸比賽的獎品——一對雌雄精靈
格蘭諾和
格拉諾,他們可以生產冰系精靈
格多爾諾。繁殖精靈具有特殊的二代加成。比較知名的就是淘米號稱“譜尼殺手”的
熾焰之刃。加上二代加成,它的速度最高甚至能超越當時的極限速度
托魯克。2016年,熾焰之刃的完全體
神火炎刃推出。
異能精靈是2011年賽爾號探索異能星時發現的新精靈。它們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質系統,而且
異能精靈有紅光、藍光、黃光三種能力加成。最早的異能精靈有異能Bug,可以通過該Bug同時刷四項255學習力,從此在PvP戰場所向披靡(後來被修復)。相對於繁殖精靈,異能精靈的戰績非常輝煌,比較知名的有單挑王伊傑羅尼、火象
迪諾恩、能夠叫板異能王的PvE精靈
卡迪達克。可惜異能系統在2011年後便長期不再更新,直到2019年異能星劇情才重新更新,推出了傑里的異能化形態傑內。
精靈在推出之後,由於版本的更新和劇情的深入,導致其戰鬥力跟不上當前對戰環境以及劇情實力;但是作為遊戲中玩家使用率高的精靈,為了延續其人氣,這些精靈會獲得超進化的資格。精靈在超進化之後,自身種族值會提高,並且會學習新的技能,甚至是得到專屬的魂印。精靈超進化之後,形態會發生變化,但所有可改變性能(如等級、學習力、個體、通用刻印開啟情況等)以及獲得日期都將繼承原精靈。超進化之前的形態稱之為“前置形態”。多次超進化的形態也稱為“完全體”,但也不排除完全體再次超進化的情況(部分玩家直接引用寶可夢的“究極體”說法)。
融合精靈、繁殖精靈、異能精靈是淘米早期對平民玩家的極大福利,但隨著時代的推移,目前仍然能用的融合只有神融合三主寵完全體和
索比拉特的超進化
索比斯了(主要用途都在PvE,在PvP只能用做新手或娛樂精靈)。2016年11月的“情懷精靈:融合精靈月”活動引薦了
瑞德爾、
沃德斯特和
布克鳥的超進化,實力比起初始形態自然是大大增強,但遠不能讓人滿意,並且活動直接贈送融合精靈前置形態也讓玩家失去了自我動手融合精靈的樂趣。而繁殖與異能系統也基本退出了賽爾號舞台。
收費精靈
收費精靈是自2010年起推出的全新精靈類型,獲取方式為充值超能Nono或使用米幣直接購買。賽爾號推出的第一隻收費精靈是2010年的
猛虎王(充值超能Nono一年獲得),之後陸續出現了
遠古魚龍、
上古炎獸等實力超過大多數精靈的收費精靈。從2011年開始,一大批收費精靈開始橫行巔峰戰場(尤其是多精靈對戰),平民精靈在它們面前也開始暴露出劣勢。到了2013年,賽爾號更是推出了一批擁有無賴招數的收費精靈,如風靡一時的精靈
勇氣號的先手神技“旋風破”,令很多平民玩家苦不堪言。
讓人又愛又恨的RMB精靈勇氣號賽爾號收費精靈的價格自2013年起發生變化,從原有的20-40元逐漸漲到了60元、80元甚至100元,引起了第一波收費狂潮。收費精靈的體系定型於2015年,大致可以分為VIP精靈、鑽石精靈和兌鑽獎勵精靈三類。
VIP精靈即在規定時間內充值一段時間的VIP(原名“超能Nono”)的贈品,可分為年費、半年費、季費、月費等。自2015年起,
賽爾號年費精靈開始推出,每年的年費都是一個實力強大、擁有著一般精靈沒有的特殊機制的人形精靈,並且也有著其他精靈望塵莫及的種族值。
年份-精靈 | 特殊機制 |
---|
| 兩條命(該機制在早期魂印中有先例,且後續逐漸在普通精靈中普及) |
| |
| |
| |
| |
| “放逐”:隨機限制對方切換精靈 (嚴格來說,該機制的創始者是“癱瘓”異常和 冰魄·柯爾德;但此二者為無法切換所有精靈,啟靈元神為隨機限制切換部分精靈) |
| 隨機為對手技能添加次數類debuff“致命印記”,並且可以通過累計層數提高debuff的影響力,以在不同程度上干擾對手使用技能。 自身隊友被擊敗之後,會為對手添加持久性debuff“致命裂痕”,影響對手的戰鬥力,防止對手的野蠻推隊。 |
| 背包內所有精靈全屬性+8%;每次受到攻擊時若自身體力高於最大體力的1/2則受到的攻擊傷害降低15% |
| 己方背包內所有精靈全屬性+8%,己方在場精靈體力恢復效果提升15%,回合開始時若自身體力低於1/2則當回合修改為恢復效果提升30% |
半年費一般在6月登場,在規定時間內充值6個月VIP獲得;與年費的爆炸強度不同,半年費基本只有普通活動精靈水平。季費為充值3個月VIP獲得,自2016年第二季度後便不再推出。月費為充值1個月獲得,年費用戶可免費領取不包括三件套的月費。月費精靈的強度較低,除少數有PvE用途之外,大部分都是充值年費的附贈品。
鑽石精靈,或稱為R精靈,是玩家只能通過道具“鑽石”(原“賽爾金豆”、“
米幣”)購買獲得的精靈,1元RMB=10鑽石(另有任務可免費獲得少量鑽石)。鑽石精靈的強度參差不齊,通常與其價格和遊戲經營年份成正比。這其中有
天父·奧丁、
希瓦等巔峰大害級PVP精靈,也有
德馬斯克、
帝皇之御等為PVE服務的精靈(甚至遊戲PVE部分關卡專門為帝皇之御設計,以至於玩家為了通關被迫購買帝皇之御)。目前主流R精靈價位有100R與80R,通常100R為SS級,80R為S級。在精靈分級制度(見“品質”一節)制定完善之前,也有部分售價為60R但在獎池中歸類為S級的精靈。但是也有部分優秀的60R精靈(如
天父·奧丁)即使種族值低於700,也從S級晉升到了SS級。
兌鑽獎勵精靈是用米幣兌換鑽石(可在遊戲內消費)達到一定數量時兌換所得的獎勵,總體來說強度中等(通常為S),但也有不少可以在巔峰上一戰的精靈。也有部分通過“買水晶送精靈”活動推出的精靈,這些精靈通常強度不高以至於只能評級為A;但是搭配價格遠低於原價的
通用刻印激活水晶一同售賣,這種促銷方式也是比較划算的。
和野生精靈、Boss精靈一樣,資歷較老的收費精靈也紛紛推出了超進化形態(其中鑽石精靈進化可以獲得折扣優惠)。不過,由於大部分收費精靈不出現在劇情中,其總體實力已不如處於頂峰等級的活動精靈。較早的收費精靈目前實力已經不如野怪級別,往往淪為“全民送”精靈。
猛虎王2012年就推出免費獲得的途徑,在2016年更是僅靠簽到即可獲得其超進化版本,只在2018年完全體時恢復收費地位。2010年的半年費
遠古魚龍經過兩次超進化得到的
神·魚龍王也加入了簽到免費送行列,其第三次超進化——魚龍帝王曾是998鑽石的大R,但後來也賤賣到僅98鑽。2013-2014推出的四隻年費、半年費組成的“
紫金神寵聯盟”成員精靈(
斯塔克、
哈迪斯、
斯凱爾、
龍尊),在2016年完全體時也成為免費精靈。由勇氣號、烈焰號、神力號合體而成的
希望號,以及
X戰隊的6個成員也是如此。
曾經的年費淪為了“全民送”巔峰精靈
“
巔峰精靈”是2016年巔峰聖戰S2推出後新增的精靈系列,且一直更新到今年的S4賽季。最早的巔峰精靈是2016年STL巔峰聯賽的選手和幸運觀眾的專屬精靈夜香刀神,隨後在S2賽季推出後,每個月都會推送一個巔峰精靈。玩家要在打到一定段位後,解鎖當月精靈兌換許可權,通過巔峰聖戰贏得的貨幣和該月印記(目前已不需要)兌換精靈和皮膚;另有
貞德、
無限自由等參與或觀看比賽獲得的特殊巔峰精靈(現貞德、無限自由只能在抽獎中獲得)。如果當前賽季沒有及時兌換巔峰精靈,只能在巔峰精靈返場活動中付費購買。
巧合的是,巔峰精靈除了
彌卡爾、
無限自由之外均為雌性人形精靈,故又有“巔峰後宮團”、“巔峰姬”的稱呼。從強度來看,2016-2017的巔峰精靈屬於中等偏上的強度(
魔鈺為最著名的高強度巔峰姬),但2019-2020年巔峰精靈總體強度有些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