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解釋,篆刻綜述,簡介,篆刻起源,篆刻種類,篆刻流派,篆刻發展,古代璽印簡解,篆刻工具材料,篆刻技法,石章拋光,印稿寫法,怎樣摹印,刀法,白文刻法,朱文刻法,臨刻古印,臨刻名家,效果檢查,書印關係,篆刻章法要領,篆刻欣賞,
詞義解釋
篆刻 [zhuàn kè]
(1).比喻書寫和精心為文。
漢
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鑽厲求學,而一經不治;篆刻為文,而三冬靡就。” 呂延濟 註:“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
宋
秦觀《贈劉使君景文》詩:“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俠氣上雲空。”
(2).謂雕琢,過分修飾文字。
明
高啟《跋溝南詩後》:“格律深穩,不尚篆刻,而往往有
會理切事之理。”
《明史·文苑傳三·
文徵明》:“﹝
文彭、
文嘉﹞並能詩,工書畫篆刻,世其家。”
清
葉廷琯《鷗陂漁話·米紫來自書詩卷》:“﹝米紫來﹞詩畫皆工秀,兼善篆刻。”
郭沫若《芍藥及其他·竹陰讀畫》:“抱石 ,我看是一位標準的中國藝術家,他多才多藝,會篆刻,又會書畫,長於文事。”
篆刻綜述
簡介
早在
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即現代稱為
甲骨文)。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
刻字”水平。在
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
璽”或鉨,璽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屬上刻制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從此鉨就廢而不用了。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稱“璽”或“寶”,
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
印信”。
篆刻的「
篆」字,古時寫作「
瑑」,從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用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為“竹”。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
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都可稱為“篆刻”,
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
秦始皇時,將全國
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
八體,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
王莽定
六書時,稱為“
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型。唐宋之際,由於文人、
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
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也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學。而此治印之學也有人直接稱為“刻印”、“鐵筆”、“鐵書”、“刻圖章”等。
篆刻起源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歷經了十餘個朝代。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
篆刻藝術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
一個是戰國、秦漢、
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篆刻發展到了唐、宋、元時期,則處於衰微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楷書的套用取代了
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
下坡路。這種形勢到了元末出現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了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藝術進入了復興時期。
明清以來,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在這一時期文彭、
何震對流派篆刻藝術的開創起了重大的作用。
文彭是
文徵明的兒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燈光石”凍石可以當做治
印材料。經過他的倡導,石材被廣泛的套用。在這以後的一段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呈現,出現了
程邃、
丁敬、
鄧石如、
黃牧甫、
趙之謙、
吳讓之等
篆刻藝術家,一時間篆刻藝術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
吳昌碩、
齊白石,從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並且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
神韻。可稱得上“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在我們游心賞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義。篆刻是什麼呢 它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於是
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篆刻
印章起源甚早,據《漢書 祭祀志》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
印璽,以檢奸萌”。
遠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
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但印面並無本來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徵血緣集團的記號,附加在同時代的青銅器或旗子上。雖說是記號,確有一定的讀音。到了周代,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大為興起。各種大小形狀都有,一般分為白文,
朱文兩種。秦代是中國文字由“籀書”演變成為篆書的時期,印的形式也更為廣泛,印文圓潤蒼勁,筆勢挺拔。
漢代印章到達興盛,史稱漢印,字型由
小篆演變成“繆篆”。漢印的印
形制、印紐亦十分精美。
西泠八家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篆刻種類
周璽印:
秦朝以前,不論官印或私印都不稱為印,統稱為“
璽”。
這是中國
印章最早的名稱。璽有大有小,大的幾寸見方,小的只有幾分。印質有銅有玉。璽印採用
大篆、
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氣勢雄健挺拔。小璽則比較清麗。
秦漢官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混亂的六國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統一的字型─小篆。在當時社會,小篆是規範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規範用字。
秦印的形式與以往不同:四周多採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內。
唐宋以來的官私印: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蓋在棉紙上,官印一律採用朱文,當時也有人用
隸書入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則用「
九疊篆」入印。宋元私印變化很多,用途廣泛,質地除銅、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類。當時並且以能看到朱紅
印泥印在書畫作品上,產生
藝術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疊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數是闊邊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邊用漢篆,半邊用滿文。常設正規官,官印是方形;臨時派遣的官,官印是長方形,叫做“關防”。
篆刻流派
魯派(齊魯派)代表人物:
劉興、孟國波、李家棟、張誠、司彬鈺、李暘銘
閩派(莆田派)代表人物:
宋珏、吳晉、練元素、薛穆生、許有介、蘭公漪等
篆刻發展
先秦及秦、漢的璽印,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作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此外,吉語印、肖形印、黃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生活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璽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稱陽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稱陰文)兩種,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異形。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製作精工,或鑿或鑄;璽文精細,
章法生動。
朱文璽有的邊欄寬闊,白文璽多有界格,還有一種朱白文相間的古璽也很別致,可見當時璽的製作已趨成熟。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過3枚類似古璽的實物,有人據此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
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
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又稱半通印)加"日"字格,這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已開後世閒文印的先河。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燦爛輝煌的時期。漢代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
印信。現代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尤以私印的種類最為繁多。
漢印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型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型。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的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西漢末年新莽時期的
印章製作最為精美。東漢的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為東漢末期社會動盪,戰亂不已,官員將領經常調動或陣亡,造成封拜頻繁,往往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預先準備好的印坯上臨時急就刻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飾。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給後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古代璽印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點,但是由於硬度高,堅澀難刻,古代璽印製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據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採用花乳石來刻印。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現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花乳石易於鐫刻,自王冕採用之後,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闢了新的天地。明代文彭也有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的記載。石質印材的廣泛使用,為篆刻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物質條件。
古代璽印簡解
篆刻創作主要採用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大篆以及小篆的幾種變體。
篆刻工具材料
學習篆刻之前,必須作好有關準備工作。猶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備料。否則,“臨渴掘井”,就會影響學習進度與成績。篆刻學習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備置有關的
印譜和工具書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選置恰當,過多雖用時方便,但一時難以齊備,過少則用時不便;過好一般價錢較貴,過賤則難於適用。
為了初學者的方便,現將學習中最主要的工具材料介紹如下:
工具
1.印刀
篆刻印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細、長短、輕重和刀角的大小、銳鈍、平斜,都將直接影響到刻印的效果。選用印刀如同寫字時選用
毛筆一樣,都會影響書寫的表現力。當然其中還有一個熟練掌握的過程,因此在選用時要考慮自己的喜愛與習慣。
(1)刀口,一般
刻石章都用平口刀。兩面開口,刀口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於九十度,刻時易滑刀,不易刻準、刻直。
(2)刀刃的利鈍,與兩面開口的斜面高低成正比,斜面高則銳,斜面低則較鈍。從刀角側視,刀口出鋒角度不宜太銳或大鈍,一般以45度至15度為宜。角度小則太銳,刻出的線條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韌勁;角度大則較鈍、刻出的線條易碎澀,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覺。
(3)刀桿的粗細與輕重、厚薄,一般根據自己的習慣與喜好所定。一般刀桿較粗者重,刀桿較薄者輕。粗重者,墜力大,有助力;但過重則欠靈活;輕薄者,易執使,較靈便,但若過輕薄,則不易執運,不易發力。一般可備輕重二把,粗重者,可寬一厘米左右,二、三毫米厚,較小者可六至七毫米寬,一至二毫米厚即可。
(4)刀桿一般長約十五厘米左右,略高出於之虎口即可。若過長,刻運時擺動大,影響運刀時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若過短,執運不方便,也不易著力。初學時,一般可上書畫社選擇成品。如有條件自製,可根據自己喜好而做。刀桿上可用細線繩(塑膠繩,藤皮或市條等均可)裹纏,以利於鐫刻時緊握著力,同時可免刻時刀柄滑動,傷指或傷
印石。
2、筆、墨、硯
用於臨摹,起稿,拓款等用。
(1)筆一般應備狼毫或兼毫
小楷二支,一支新,一支較舊,用於摹印、起稿、反書上石等用。羊毫大小各一支,大者用以臨寫印稿,小者用以拓
邊款時蘸清水用。
(2)墨油煙墨一錠,或用較好的書畫
墨汁一瓶(如中華墨汁、
曹素功墨汁等)。用時需磨濃,不致滲開為宜。硃砂墨磨出後用於塗抹在深色印石上,再書上墨稿,清晰可見便於鐫刻。有時雖稿誤寫、亦可以來筆修改之。一般用此法的較少。
(3)硯可備二小塊,如不用磨硃砂,一塊硯亦可。硯選用一般的青石硯即可。但要光平、滋潤、易發墨。若有梢好的歙硯、端硯當然更好。平常要保持硯的清潔,尤其是拓款時用墨,一定要事先將硯洗淨,然後研磨,否則托出印款,墨色灰暗。著用
宿墨拓款,裱托後易滲化出墨暈。
3、砂紙(砂布)
用於磨印石,一般可備粗細各一張,更細者可備有水砂紙一張。若無砂紙時,較平坦質細的水泥板或磚石亦可利用。
4、印床
印床是用來固定印章的,以便鐫刻時省力,尤其是刻較堅硬質地的,或較小的印材時更為有效。一般刻質地較軟印材,如
青田,壽山石等,或較大的印章,以左手扶持,也可以不用印床。印床有木製和金屬制二種,一般以木製者為好,既適用,又容易買到。金屬印床結實耐用,具有傳承價值。
5、印刷
印刷用以刷滌印面。一是在刻時刷去石屑粉末,因石粉不宜用口吹,口吹石粉久則對身體無益。二是在鈐印時,先刷淨印面,以免石屑等髒物帶入印泥。一般以小毛刷或以牙刷代用即可。
6、棕帚
一般稱“棕老虎”,用以拓制邊款時用。大城市書畫社有賣。不過一般市上所賣,棕絲粗細未經挑剔,用時容易損破紙面。買時應挑選其較細勻者。初用時過硬,可在熱鐵板上,或砂石、水泥地上摩擦,使之變軟,棕絲變得較細尖,再擦上少許菜油,使之光滑。若市上難買,亦可自取棕絲,選其圓直細勁者綑紮成直徑粗約2一4公分,長約5一8公分的棕帚,兩頭略留一公分不扎,用訣刀切齊,亦可使用。
7、拓包
為拓邊款時用。拓包製法:先取硬版紙,剪成如硬幣二分大小的圓塊,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膠紙和加嘩嘰布一層,最後再用軟細緞包紮一層(或用的確良代之亦可),使成扁圓球狀,其頸部用線紮緊即成。拓包要求包紮得緊,表面光滑。
8、印規
印規是在鈐印時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至。或是複印用之,即第一次鈐印時不夠清晰厚重,可以重複鈐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鮮艷奪國。木或全屬等製成的印規均可用。只要規角成九十度,兩邊各長約三至四厘米,厚約五至十毫米即可。鈐印時,先以印規定位,印章緊靠印規內側鈐蓋。複印時,印規掀壓住不要移動,蘸印泥後再依原印規內側復鈐下即成。一般鈐蓋熟練後,也可以不用印規。
9、印筋
用以調拌印泥用。印泥久不用,油會沉漬滲出,使油泥分離,故用一段時間後,或無冷時易凍,應常攪拌,使之勻潤,用之如新。印筋一般用骨質或玉石材料製成,高級印泥盒內一般配有印筋,不必另外製作或購買。若散裝印泥,則需另備印筋。
10、玻璃小鏡
用以檢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準確時用。一般市上出售之小玻璃鏡即可用。
11、其他
如保護印章的印盒(或印套),鈐印用的硬橡皮墊板;裁鋸印石的鋼鋸條,擦拭印章的軟布(或小毛巾)等等,都可根據情況來備,不一定要馬上備齊。有些東西可用可不用,或取它物代用亦可。
材 料
篆刻用材有印石、印泥、紙張等。
1、印 石
印章材料,有銅、石、金、玉、木、牙、骨、磚、
有機玻璃製品等。但作為篆刻藝術用材,還是以石質材料為主。因為石質印材,柔、脆、膩、堅適中,易於受刀,並能表現出特有的金石韻味,故明清以來多為印人所喜用。同時也促進了篆刻藝術的發展。印石由於產地很多,質地也各有差別,其中以青田、壽山石等為好,產量也較多,價廉物美,到處可買,現將有關印石概略介紹如下:
(1)青田石產於浙江省
青田縣,石質細膩、溫潤、不硬不燥。易於鐫刻。色有黃、白、青、綠、黑、灰等,其中以有凍者更為珍貴。即石質呈半透明狀,如
燈光凍、魚腦凍、
封門青等即是。一般青田石雖不如凍石佳妙,但亦可稱為印材中之佳品。為學習篆刻的理想材料。
(2)壽山石產於福建省福州市,為中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石質較青田石微膩,受刀不如 青田石爽快,但細潤光潔,亦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較豐富,有黃、白、紅、藍、青等。其中較珍貴的如田黃,而田黃石又與
芙蓉石、浙江雞血石並稱為“印石三寶”。
田白、牛角凍、瓜瓤紅等,為世所寶。
(3)昌化石產於浙江省臨安市
昌化鎮。色多呈儲、黑、黃、白等雜色,質地溫潤可刻。但略有膩澀、走刀不如青田石爽快。其中有鮮紅色如同雞血者,俗稱為
雞血石,最為名貴。一般底色較燥,多砂釘與石筋,石質堅硬刀不可入。
(4)
巴林石產於內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又叫赤峰石,石質與壽山、昌化石類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紅似雞血,有商賈冒充雞血石的。
(5)其他產於浙江的尚有:寧波的大松石。色灰黑,間有黑斑,石性較膩,近似壽山石。天台之寶花石。形、色如同壽山石,比較粗松、易脆,溫州之平陽石。形、色近似青田石,質地不如青田石脆,
蕭山之紅石。質較粗,一般尚可作練習用另外還有如冊山
掖縣之萊石,福建蒲田之蒲田石,湖南之
楚石,陝西之煤精石,河北之房山石,豐潤石,以及各地所產之印石,只要質地軟、脆、堅、膩兼備者,皆可作為練習用。
(6)孤山印石
孤山印石,產自南亞,為新品印石。
孤山印石品種分為孤山1號和孤山2號,因其具有適合篆刻的硬度與品質,短時間內受到篆刻同仁的肯定與追捧,業界關注良多。
這裡介紹的是適宜青少年學刻用的普通石章
產浙江青田。最名貴的是“封門青”凍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產福建
壽山。最名貴的是“田黃”,價同黃金,呈黃色半透明。
最名貴的是“雞血石”。因石質紅斑鮮艷如雞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鐵質的砂釘、易傷刀刃。
產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巴林右旗。巴林福
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巴林石中雞血石,有“草原瑰寶”之美譽,該石溫潤脆爽,軟硬適中,宜於鐫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賞之餘,不禁產生豐富的遐想,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稱巴林極品石是集“壽山田黃”之尊,溶“
昌化雞血石”之艷,蘊“青田
封門青”之雅的印壇奇葩,其評價正可為巴林石之寫照。巴林石石質細膩,溫潤柔和,軟硬適中。
其它還有浙江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掖縣一帶的菜石、磨刀石(又稱羊肝石)與其他開採的石源,很多採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紋,還有以蠟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細選擇。
2、印泥
印泥是傳達印章藝術的媒介物,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印章藝術表達的效果。質地好的印泥,鈐印出來則色彩鮮美而沉著,有立體感,顯得有精神。質地差的印泥鈐印出來,則顯得色澤灰暗或淺薄,有的油跡浸出,使印文模糊,更加難看。印泥的品種很多,紅色的一般分硃砂、朱膘、廣膘等。
(1)
硃砂印泥色深紫紅,有人稱為紫紅砂,是漂制硃砂時沉澱在乳缽最下層的一種硃砂,製成的印泥,鮮紅帶紫,厚重沉著,最為美觀。
(2)朱嫖印泥略現紅黃色,比較清雅,是漂制時較上層的硃砂細未與文絲、油等調製而成。硃砂或朱膘也有加銀硃的,也有加調洋紅或其他原料的,故其名稱有八寶、魁紅、鏡面等。不管何種名稱,只要以厚亮細膩、色彩鮮明沉著者為上品。市上一般較好看有三、四十元一兩的,一般初學練習,買三至五元一兩的即可。現製作印泥的城市很多,以上海、樟州,杭州、蘇外等地的產品較好,可供選擇,只要色沉著而不滲油者即可套用。過去有人喜自治!印泥,其原料是“艾”葉的纖維、殺砂和煉製過的菜油(或蓖麻油)等調製而成,方法較複雜,現多不自傲。
(3)還有仿古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藍色、綠色等印泥,作為特殊場台用外,)一般較少用。若有興趣者,亦可備用。印泥的保管,應放置在瓷盒內為好。不要放在金屬盒內,因印泥與金屬物接觸,日久會變黑,影響質量。印泥用一段時間後;要用印筋調拌,使之油、砂、艾絨拌和在一起,否則易結板。印泥日久會變乾,也可適當調人一些印油(印泥店有加工或出售),攪拌後再用。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凍,變得較硬,用之前應在太陽下曬一些時間,使之變軟後再用。
3、印 紙
用於寫印稿,拓邊款和蛻印等。
(1)印稿紙一般的白報紙、毛邊紙等均可。
(2)拷貝紙紙質薄,半透明,用於事印和拓邊款。
(3)生宣紙可用於拓邊款時吸水用,或作鈐印印花、起印稿等。
(樊大牛篆刻作品選)
(4)連史紙用於拓邊款、鈐印花。紙質較薄而勻細,最好的是江西的六吉綿連, (5)印譜紙 一般書畫社有賣的,可供遷用。如自製,可遷用邊史紙,其次是羅紋紙、或較薄的宣紙。主要用於鈐蓋印章和拓款留存。
(6)卡紙有入喜用白卡紙作為貼上“印花”用,口同常用的卡片紙一一樣。可隨時抽檢觀審或修改,或分類保存之用。此根據習慣,不用亦可。
篆刻技法
石章拋光
石章拋光就是把表面粗糙的印石經過處理,使之細膩光潔的簡單工藝。
方法如下:
(一)先把經過600號水砂紙打磨過的石章,用0.02左右的金相砂紙打磨至細潔無紋路,然後在一塊豬、羊皮裡層塗上一層極薄的上光膏(俗名拋光綠油),最後把細石洗淨石粉,稍乾後在膏面快速擦試至光亮即可。
(二)把經過600號
水砂紙打磨過的石章,在金相砂紙上加一滴工業油液,將細石反覆摩擦至光亮即可。
石章拋光的首要條件是砂除表面紋路,其細膩程度決定印石的光亮度。無鈕印石宜磨成平頂的“六面光”形式,除篆印的一面,各棱宜以砂紙輕抹至不刃手為度。
印稿寫法
寫印稿前須磨細面,如磨石時力度不無法均勻,會出現印面傾歪斜,須注意變換印石方位,初學者寫印稿方法如下:
一、反寫法:
先將印稿設計透明度較好的紙上,翻過紙側依照“反稿”用
鉛筆摹寫上石,再用毛筆複寫一遍。如臨印,可將印譜倒頭放置,在選臨的印拓邊置一小鏡,即依鏡中印章樣摹寫上石。印稿上石後,宜用鏡子對照原作仔細審視,作進一步的修正。
二、水印法:
1、先將
毛邊紙(或
毛太紙等)復於印面,在手掌中壓一痕跡,然後在紙透上壓痕範圍內用濃墨臨寫或設計印稿(初學者可先用鉛筆)
2、將墨跡乾透的印稿復於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紙
石浮移位。
3、用乾淨毛筆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濕的清水,再用乾淨的毛邊紙吸乾多餘的水分。
4、復二三毛邊紙於印稿上,用指甲均勻地研磨後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筆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關鍵是:經細砂紙磨平後印面殘剩的粉質不要去。以濃墨寫印稿,宜待墨稿乾透以後再濕水,以微濕均勻為要,刻者可不斷實踐中逐漸改進方法。
印文布排:
印文的字數多少不一,少者一二字,多者數十字。在布排的順序上古今基本相同,一般均是按照先上後下,先右後左順序進行的。在相同字數的印中,又有各種不同的排列方法,這是因為文字結構筆畫繁簡的不同,為了章法的需要而進行的變化。
1.一字印,常見的有置於中央,或靠上或靠左、右。
2.兩字印,布排方式有兩種:
3.三字印,布排方式有四種:
4.四字印,布排方式有六種:
5.五字印,布排方式有八種:
6.六字印,布排方式有八種:
7.七字印,布排方式有十二種:
8.八字印,布排方式更多,只要按照順序規律,容易順讀就可以了。
怎樣摹印
在臨刻前,我們應做一項重要的基本訓練──
摹印。方法是幾乎透明但又不透水的描圖紙工蒙於印拓上,用手輕輕壓住紙不使移動,然後用小號圭筆蘸墨(或碳墨水、繪圖墨水),依原印線條摹寫。要儘量將每個字中筆畫的起筆、收筆、轉折這些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細節,摹寫和接近原作,同時細心體會,記住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這對於以後創作是大有益處的。(摹前須以肥皂洗手,並用紙墊手,以免油膩污紙而難以上墨)。
摹印右列各印,白文摹字的線條,以細線勾邊。如果用臘紙坯或透明又微透水的紙摹印,只要將紙與印花大小相等的印石在伏地挺身下痕跡,(摹印紙與印譜間可襯托一層不透水的透明玻璃紙以保護印譜)摹下後用水印法翻印上石,並且用墨筆稍加修描,即可臨刻。初學宜選工整一點的滿白文入手。
刀法
執刀如同執筆,一般是無定法的。各種執刀都有利弊。無非是適應刻者的習慣。看篆刻作品的好壞,並非觀摩操作表演。但採用適合自己習慣的執刀法可有助於刻好印。編者喜歡採用的執刀法,如同執鋼筆。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執定,無名指、小指輔於中指之後,角度約45°。靠上述三指的關節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運刀方向不變,象打拳一樣便於向外發動。熟練後還可變換刀刃角度、方向,隨意運刀加工細節之不足。另外,三指包抄的方法也被很多人接受。
篆刻是書法與雕刻藝術的結合,故前人稱
刻刀為鐵筆。前人談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虛,實際上運刀法不外沖刀和切刀兩種。
[沖刀]以刀角須要刻之線條推刀向前,並用無名指緊抵石章邊緣,以控制運速度,但這“沖”並非一衝了事,而要一節一節地沖,可免直衝不夠凝重之弊,沖角度較小,約30左右。
[切刀]執刀角度較沖刀直,至60左右,切刀所切線條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將長線條分段,以若干重複動作完成。因純用切刀缺乏氣勢,一般宜沖切兼用,依靠全身之虛勁,通過肘腕運到指間,而不是靠手臀大動作來完成。刻制邊款時一般選用切刀
白文刻法
運刀又有單刀、雙刀之分。單刀即一刀直衝而下(如果刻完後反過來,順刀痕正中帶一刀,略微帶刻掉筆畫中的一部分鋸齒形裂痕,則可不致太單薄)?不宜初學,這裡不作重點介紹。
刻滿白文用雙刀法刻去筆畫,即用流水作業法將一方印分四次刻成:①依次將橫劃的下部刻完,將石章轉動180°。②將橫劃上部全部刻完,輕轉刀角修好筆畫兩終端。③④豎線也依上述辦法兩次刻成,最後收拾印邊及部分不夠之處。刻時“寧使刀不足,莫使刀有餘”,因為不足可補,超過則不可補救。
朱文刻法
刻朱文印與刻白文相反,即留下筆畫、印邊,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也有雙刀流失作業法,一印分四次刻法,最後收拾印邊,剔去筆畫、印邊之外的殘留部分。印不必刻得過深,刻刀須緊貼筆畫,否則刻成鈐出後令人覺得白文變細,朱文變粗。無論刻朱文白文,宜一次完成,即儘可能刻得周到,要刻出寫寫的筆意。根據印文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運刀速度,轉換刀刃方向和角度也很重要。大印要重而沉著,小印宜輕而流暢。切忌不掌握輕重徐使筆畫斷裂,或刮削重複致全印死板。一切須勤學苦練,方能心手相應,運用自如。
臨刻古印
學習
中國傳統藝術,無論書、畫、刻印,臨摹是必經之路。秦漢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高峰,它的成就可以比之於唐詩、宋詞、元曲。臨刻古印開始主要選擇秦漢印中比較平正、質樸一路的印以滿白文為佳。到有了相當的基礎後,也可再選擇有特別的巧思或古拙奇宕一路的印,就象寫字先臨
楷書,再臨行草一樣。辦法是用水印法上石後,先以鏡子校對,要力求寫得與原印接近,刻好後,可用手指染墨輕拍印面,再同鏡中的原稿核對修改。
臨刻名家
明清以來各派名家印,是中國輝煌的篆刻藝術遺產中的又一高峰。各派的不同特點在印章中方寸之地呈現出神采各異的風貌。臨刻名家印,可根據“取法乎上”的原則,在
徽派、
浙派、晚清四大家(吳讓之、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及其他如
趙叔孺、
趙古泥等名家印中選擇接近自己性格的一類。初學一般宜選臨工整一點的。
朱白文都要臨,同樣也要熟記特點,仔細比較,學以致用。
效果檢查
初學者臨刻印章,一般不能一次奏效,儘管刻時小心,或許還會有不到之處。這時可用於指薄蘸墨的輕拍印面,然後用小鏡對照原印,尋找不似之處加以修改,努力做到酷肖原印。並可用敲擊、研磨等手段摹仿原印的殘破效果。對照原印的過程是提高的過程,要花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一來研究對照。
前人說:“小心落墨,大膽奏刀”,修改是次要的。如果是創作,則更應把精力化在構思章法上,章法不好,全印失敗,再怎么也改不好了。
以後在寫印稿時要做到:印寫得不滿意,寧可磨去重寫,也不隨便動刀,如該印實在寫不好,不妨留作下次選用,這次可別選一方印練習。
書印關係
傳統認為,篆刻必先篆後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可以說,篆刻藝術是用刻刀在石頭上寫書法。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並不計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篆刻章法要領
一、平正、勻落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劃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字一樣呆板。一般以筆劃繁者不覺其繁,筆劃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手法為主。漢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細細體會。
二、疏密統一
對印面文字筆劃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劃字不讓其占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調整文字的
異體和繁體,人為地安排疏密(如萬、無、一等)要彼此統一。
三、巧拙、粗細
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
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則就參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則應參之以巧。在傳統藝術中,“漂亮”並非好字眼,常作為貶義詞,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評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細,是在篆印時就得注意用筆,這與作者的書法和金石修養有關。應多的留意並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
四、增減、重複
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增減的筆劃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如增減後變成他字,或章法上並無需要而強自增減,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複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小點代替,如不接連出現,則要變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單調。
五、挪讓、呼應
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劃無法使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占地位,移動文字筆劃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這裡主要指在章法上兩個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間)經過人為的強調,使之起到此呼彼應作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有“對角呼應”、“並頭呼應”、“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
六、盤曲、變化
字型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的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同一內容,如要求連刻數印就要變化字型,或增減、調整其字型結構、位置、或加置印框,或變化流派風格,變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對幾根平行線條,也應使粗、細、長短、波折、頓挫、斜度等取得變化衝破平淡、板滯局面。
七、穿插、 筆
有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與字相互顧盼,往往將其中筆劃隨勢伸縮,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但採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時白文印筆劃繁多瑣碎或平行線條過多,則可對文字作“筆”處理,使全印渾為一體。並筆相當於書畫上的“墨滲”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圍要防臃腫,在內心必留細眼,而不是隨意信手所能達到的。在臨印時應留心學習名印中的筆法。
八、留紅、空白
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的印象。篆刻講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這“布白”也即留出空處,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劃好何處留空,這種範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
九、離合、變形
離是將字形太侷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侷促才好。有些字筆劃繁簡不一,線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型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
十、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布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成只占一個字的地位,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隸、楷外文字
除篆書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須參考“元押”、“龍門二十品”、“漢簡”等資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
漢字結構變能處理,使之與其它渾然一體。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關的傳統資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邊,界劃
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框線。所要注意的是,是所採取的界劃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傳統體制如在
周秦格式中,填以漢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十三、十宜十忌
十宜:
1.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
2.筆劃、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
3.方筆方形字宜豐滿;
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
5.單筆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
6.有相同的筆劃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
7.多轉折之字宜靈活;
8.字的橫劃或直劃宜刻得渾厚;
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
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
十忌:
1.筆劃方正忌板;
2.筆劃圓轉忌滑;
3.字數少忌散漫;
4.字數多忌雜亂;
5.巧忌纖媚;
6.拙忌狂怪;
7.筆劃瘦忌單薄;
8.筆劃肥忌臃腫;
9.筆劃轉折忌露角;
10.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篆刻欣賞
篆刻知識入門
篆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直溯文字淵源,旁通書、畫之理,與其姊妹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又兼涉鐫刻技藝,內含人品性格和文學修養,從裡到外都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關於“篆刻”的含義、“篆刻”與“印章”的關係,以及古代的璽印製度
首都師範大學趙宏教授的《篆刻教程》有生動、詳細的介紹,此處不再枝蔓。
“印宗秦漢”幾乎是所以篆刻學習者的座右銘,可見秦漢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豐碑!傳世的“作品”也不少,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們主動地去創造篆刻之美,是在宋元以後,文人篆刻,才漸漸拉開帷幕。在此之前,“篆”與“刻”通常是由文人和工匠合作進行的,到宋元以後,篆刻的材質也由原來的銅、玉等轉變為石料等,文人才有能力自篆自刻。這種由“被動”到“主動”變化,使得篆刻的藝術性、可視性得到提升。以致到了明清,提出的 “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朱簡語)的刀法觀念,強調“印從書出”,這是篆刻藝術的一大突破!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大量的名家,譬如:明中期的文彭、何震等;清初的程邃、林皋等;清中期的西泠前四家(
丁敬、
蔣仁、
黃易、
奚岡)、後四家(
陳豫鐘、
陳鴻壽、
趙之琛、
錢松)、“皖派”代表
鄧石如、
巴慰祖;清晚期的有鄧的弟子
吳讓之、融合皖浙兩派的
趙之謙、
厲良玉、
吳昌碩、
黃士陵等都是各具特色的大師級人物!
有關
篆刻流派以及篆刻的發展史,請詳細閱讀
沙孟海的《
印學史》這是一本篆刻史上的經典之作。學習篆刻的第一步是學習篆書,學習篆書的第一步是識篆,《說文解字》就是我們識篆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書。在古文人中,文字學屬於“國小”,是基礎的基礎,所以如民國的大學問家
章太炎、
羅振玉、
王國維等,都熟記《說文解字》,對於學習篆刻和篆書者而言,這也是必修課。篆書由秦篆(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等)入手還是清代篆書(
鄧石如、
吳讓之、
趙之謙等)入手說法不一,從客觀講,清代篆書較易入手,比較適合出學,走這個路子的人也比較多;而秦篆對線條力度的要求極高,不允許一絲偏差,容易使初學者失去信心和興趣,故我們不支持由此入手,但日後不能不學。
篆刻與篆書的學習是分不開的,那些急功近利不學書法而直奔篆刻的人是不會有多大成就的。篆刻以刀法至上,而刀法種類繁多,我們主要使用沖刀法和切刀法,這些內容在
西泠印社社員、西泠印社版副總編輯
李早先生的《
怎樣學篆刻》一書中有詳細介紹,該書圖文並茂,清晰直觀,可以幫助初學者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要想提升自己對篆刻章法的認知和理解,可參考西泠印社社員
谷松章先生的《
篆刻章法百講》,內有大量篆刻經典作品,系統化、調理化地給篆刻章法處理技巧分了類別。在平常,我們還需大量觀摩印譜,從前人那裡汲取營養,我認為這個過程是充滿樂趣和享受的。
如何解讀篆刻
面對一件篆刻作品,有些人可能會無法解讀(無法從中獲取信息),就是所謂審美的“失語症”。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著手去解讀呢?既然是審美,那么,它除了具有一些主觀因素外,必然會有一些客觀的評判標準。我根據自己平時的一些經驗,借用平時用來評點菜餚的“色、香、味、意、養、形”六大方面,試著講講對如何進行篆刻作品解讀,或許對一些初涉篆刻的朋友有所啟發。
一、“色”。
主要是指視覺效果、觀感。我們面對一件篆刻作品,首先要大處著眼。解讀作品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章法要看分紅布白是否視覺平衡,是否醒目精神,是否安妥停勻,是否氣韻生動。字法要看配篆是否統一和諧,是否騰挪變形有度,是否生造誇張過度,是否相互關照呼應。刀法要看技法是否使用得當,是否自然,是否刀筆相融筆意傳達到位,是否輕重徐疾富於節奏。總之,在大的視覺效果上要首先把握一個基本的定位。
二、“香”。
指“香氣”,原本是指菜餚的嗅覺效果。用在篆刻方面,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篆刻作品的“氣”或者“氣息”,我們要看作品是否具有金石氣、書卷氣、山林氣、村野氣、江湖氣、廟堂氣、狂狷氣、奇氣,甚至是戾氣、俗氣、匠氣、習氣。它或濃或淡,或清或濁,或遠或近,或俗或雅。篆刻作品的氣息是作品氣質品位的體現,它往往是評判一件篆刻作品高下的重要標準。
三、“味”。
就是口感,落到篆刻作品上,就是作品的風格定位,是醇古還是辛辣,是淡雅安寧還是生猛活脫,是寓巧於拙還是空靈淡定,是艱澀難咽還是味滯雜陳,是形同嚼蠟還是回味無窮,是清淡還是嗆鼻。雖說酸甜苦辣各有所愛,各人口味不同,把握好調味火候,都是能整出佳肴來的。我們在解讀作品時,可以有自己的口味偏好,但也要儘量做到就味論味,嘗盡百味才能成為一名美食家。
四、“意”。
就是指意態、意韻、意境、用意、創意。“意”是判斷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表現力、藝術感染力的重要因素。無論寫意或是工整,缺乏意態意趣的篆刻作品是不成功的創作。用意貴自然,忌做作或用意太顯。
五、“養”。
是指營養。就篆刻作品而言,就是指作品的根源、基礎,要看是否取法有源、是否充分吸收前人經驗,是否根正苗紅,是否缺鈣軟骨缺鐵貧血,是否脂肪過剩導致痴肥,是否營養不良萎靡不振,是否內分泌失調導致滿臉豆豆,是否氣結虛火徒生浮躁,是否催生早熟,是否夾生囫圇,是否營養失衡。
六、“形”。
是指形制、形式、樣式,一些可視的外部特點。篆刻中的三要素章法、字法、刀法都會通過一定的“形”表現出來。我們要看作品所採用的形制形式是否適當(比如,隨意形、加分欄是否套用得當),陰刻陽刻的使用是否得當,印文布局配篆是否合理,章法字法刀法是否配合協調到位,邊欄與印文是否和諧,等等。
以上六方面的發揮,直接影響作品的效果。另外,每一種藝術都具有自身特質,但是它們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共性的東西,譬如,篆刻之於文學繪畫的意境,篆刻之於書法的筆情墨趣,篆刻之於音樂舞蹈的旋律節奏,篆刻之於建築雕塑的空間結構,等等,所有這些,都為我們在解讀篆刻作品時提供更廣闊的聯想空間,我們可以“印外讀印”,可以從作品中獲取到更多的信息。
總之,解讀篆刻作品的過程是複雜而有趣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解讀是“二度創作”當我們掌握了一套解讀的路徑,可以對一件篆刻作品從外而內地層層分析理解,那么,解讀的過程就成為我們不斷提高自身水平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了。
篆刻藝術的發展
先秦及秦、漢的璽印,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此外,吉語印、肖形印、黃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生活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璽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稱陽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稱陰文)兩種,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異形。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製作精工,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朱文璽有的邊欄寬闊,白文璽多有界格,還有一種朱白文相間的古璽也很別致,可見當時璽的製作已趨成熟。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過3枚類似古璽的實物,有人據此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又稱半通印)加"日"字格,這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已開後世閒文印的先河。
現代的
篆刻家在繼續開創篆刻流派藝術的發展道路,借鑑民族的優秀藝術傳統,突破秦、漢璽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規範,勇於革新,不斷探索,揭開了現代篆刻藝術新的一頁。現代有成就的篆刻家有
丁仁、王□、
易熹、王大昕、
喬曾劬、
錢瘦鐵、
趙叔孺、
陳半丁、
壽石工、
來楚生、
傅抱石、
黃琦等,而以
齊白石影響最大。他的篆刻初學
丁敬和黃易,進而又追摹
趙之謙和漢鑿印。他還把《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等漢、魏碑刻書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他以簡練的單刀法和漢代《急就章》的神韻,創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齊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