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

巴林石

巴林石,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巴林石與福建省的壽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昌化石齊名,統稱為中國“四大名石”。巴林石屬於葉臘石的一種,成份與青田石和廣東豐順石几近一致,其產地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石的硬度為摩氏2—4度,不僅透明度較高,而且質地細膩,軟硬適中。

與其它印石相比,巴林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色澤斑斕,紋理奇特。由於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市場上流通的巴林石,既有赤、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基本色素,又有深、淺、濃、淡、清、濁、明、暗等多變的色調,成色天然,色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

2007年11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巴林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林石
  • 產地名稱: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
  • 品質特點:質地溫潤,色澤絢麗,硬度適中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7年第170號
  • 批准時間:2007年11月21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主要成分,種類劃分,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巴林石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並稱為“中國四大印石”。
巴林礦主要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鎮西北,雅瑪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帶,其學名叫葉臘石。石質細潤,通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雞血石白玉紅巴林雞血石白玉紅

主要成分

巴林石為高鋁酸鹽礦物,別名滑石、林西石,在礦物學上稱為葉臘石。距今已有一億多年,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
根據地質學研究,巴林石是富含元素的流紋岩,受到火山熱液蝕變作用而發生高嶺石化形成的。巴林石在成礦晚期,一些硫化物和其他礦物質沿高嶺石的裂隙貫穿,或斑布、浸染,因而擴大了高嶺石的品種數量。另外,除了等元素的存在和比例上的變化,也造就了巴林石豐富的色彩。如鐵元素較多的會使石頭呈黃、紅色,錳元素的侵入,就出現了石中有水草花的現象,鋁元素多了,石材就會呈現灰色和白色。

種類劃分

巴林石按質地、顏色的不同可分為巴林雞血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凍石、巴林彩石、巴林圖案石五大類,百餘個品種。
雞血石
巴林雞血石指含有紅色辰砂的巴林石,質地多為透明、半透明;血色有鮮紅、朱紅、暗紅、橘紅等。血形呈片狀、塊狀、條帶狀、星點狀等。各品種均以各種“紅”命名,如夕陽紅、彩霞紅、牡丹紅、金橘紅。
福黃石
凡主體呈黃色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屬此類.還可按色調及紋理細分若干品種,如雞油黃、密蠟黃、流沙黃等。其中金橘黃可與田黃媲美。
凍石
凡透明半透明、無血又以黃色為地的巴林石均為凍石,是巴林石品種最多的一類。按其主體特徵因素命名,有水晶、芙蓉凍、羊脂凍等。
彩石
凡無血非黃非凍的巴林石均為此類,最明顯的特徵是質地不透明而色彩豐富,因而品種命名也就豐富多彩,如紅花石、黃花石、咖啡石、木紋石等。
圖案石
指巴林石中帶有各種天然景物圖案並有一定觀賞價值的一類,可憑藉主題而命名。

產地環境

巴林石和冰石林不同,這種石頭埋在山下。一億多年前,赤峰曾發生過火山噴發,由於火山熱液的作用,各種礦物質之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形成了巴林石礦脈。
赤峰開採挖巴林石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一萬多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以及此後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都十分豐富,至今依然可以在礦山上看到遠古時代的採挖痕跡。
古坑最早是在1974年被發現的。剛發現石,坑並不大。根據當時的考證和地表分析,專家認為這幾個坑是經過多次開採。第一次可能距今6000年的紅山時期。
巴林石金銀凍巴林石金銀凍

歷史淵源

巴林石的開採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歷經了遼代及明清,曾經輝煌一時。
曾為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屬地——喀啦沁旗錦山的靈悅寺內,供奉著一尊石佛(高14厘米、寬7厘米、厚4.5厘米),其石質屬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雜質。因屬朝產,多年供奉,具體資料已無從考證。觀察石佛,與眾不同,頭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態,帶發罩,露出兩根辮子,服飾為窄袖長袍,衣紋線條流暢,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盤坐在蓮花台上,應該說,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從雕刻手法上看,此佛應是唐宋時期所刻。
有文字記載: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落的慶功宴上,屬下奉獻一隻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滿美酒,頻頻舉杯,不住口地稱讚:“騰格里朝魯!” 意思是“天賜之石”。清朝時,石碗成為上奉朝廷的貢品。2007年,在一座古墓中,還發現了殉葬的黃色巴林石碗。在喀啦沁旗博物館裡,珍藏著兩方巴林石大印,一方上刻著“喀啦沁王之寶”,另一方刻著“世守南漠”,一方刻的是小篆,一方刻的是隸書,兩方章是在王爺府院內地下挖出的,不知是哪代王爺之印。民國初年,礦物學家張守范命名巴林石為“林西石”,日軍侵華時期,曾抓勞工開採過礦石,行動很詭秘,管理森嚴,勞工也不懂采的為何物,雞血紅和彩石礦脈都被開採過。
20世紀70年代初,地質部門前去考察,發現有遺留采坑多處,規模很小。民間流傳歷史上曾有南方人用駱駝馱走過巴林石。1973年,正規開礦時,發現一個采洞內有點燈用的油碗,一隻陳舊的鹿角,一把不是當地人所用的刀子,一個粗雕成型的佛像,這些現象表明,過去確有南方人前來探險和採石。
現代巴林石的開採利用始於1973年投資建礦,巴林石聲名鵲起,交易量逐年上升,被收藏界、金石界所青睞。

生產情況

2012年,巴林石雕刻作品遠銷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僅海外銷售額就達1億多元。帶動加工、經銷企業152家,從業人員6000多人。巴林石文化產業園、巴林石商城、巴林石一條街、巴林石地質公園已組成了巴林石文化旅遊專線,每年接待遊客30多萬人,年收入1.7億元。
2013年,巴林石加工、經銷企業152家,從業人員6000多人,產品已銷往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國內上百個大中城市,年銷售流通量達50多億元人民幣。
2014年,赤峰市巴林石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有一定規模的巴林石專營店有350家,年營業收入達20到50億元,銷售範圍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5年,巴林右旗巴林石加工、經銷企業達152家,從業人員6000多人,產品銷往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國內上百個城市,年銷售額50多億元。
巴林雞血石巴林雞血石

產品榮譽

2007年11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巴林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巴林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人民政府《關於給予“巴林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請示》(右政發[2006]63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現轄行政區域內礦區,即東經110°21′30″至118°24′30″,北緯43°46′00″至43°47′30″。

質量技術要求

(一)外觀特徵
不透明、半透明、微透明至透明;石質硬度適中,受刀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可雕性和拋光性。按其顏色、質地、結構的不同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和圖案石五個亞類。
1.雞血石:含有紅色辰砂的巴林石,血色有鮮紅、朱紅、桔紅、暗紅等,按整體和質地顏色劃分為夕陽紅、翡翠紅、桃花紅、彩霞紅、白玉紅等主要品種。
2.福黃石:顏色為純黃色、桔黃色、蜜蠟黃色、水淡黃色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巴林石(雖不透明但黃色純正也歸此類)。
3.凍石:整體結構細膩、透明、半透明或微透明的巴林石。
4.彩石:不透明,由單一或多種顏色組合的巴林石。
5.圖案石:具有天然景物圖案的巴林石。
(二)理化特徵
巴林石是天然珠寶玉石,屬含水的鋁矽酸鹽類。是以高嶺石、地開石為主的多種礦物組成的粘土岩。
1.主要化學成分:主要為Al2O3和SiO2,含部分HgS和微量Fe、S、Ti、Mn等元素;
2.摩氏硬度:2至4;
3.密度:2.4克/立方厘米至2.7克/立方厘米;
4.折射率:1.3至1.7;
5.光澤:為油脂光澤、臘狀光澤、無光澤。

專用標誌使用

巴林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