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工作特點,職業描述,素質條件,知識要求,技能要求,經驗要求,職業素養,能力要求,適應新聞事業激烈競爭的需要,新聞媒體不斷創新求異的需要,推出新聞精品的需要,搞好深度報導的需要,豐富版面內容的需要,提高能力,素質要求,胸懷工作大局把握髮展趨勢,樹立市場意識選題策劃到位,注重文化傳承倡導創新精神,學習精神,現狀與前景,收入狀況,職業趨勢,
介紹
策劃編輯是指在廣泛調查研究市場後,正確判斷社會文化走向和文化市場需求,依此對出版活動的具體方案做出設計、決策、監督實施並保障最大限度地實現出版目標和出版效果一致的編輯人員。
策劃編輯是編輯職業的一種,是一個出版社或圖書公司的核心,也是促進出版產業發展的組成部分。
策劃編輯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圖書市場,提出選題。一個選題不是隨便提出的,要經過周密的分析和市場調查等,然後作出詳細的圖書策劃案。圖書策劃案要基本要說明為什麼要做這個選題,你認為這個選題的可行性有哪些,全書內容啊,結構啊,包括印刷,設計風格等等。公司領導及相關人員會就這個選題開會研究,如果通過的話,就可以實施了。
這時候策劃編輯就要組稿,具體的編輯工作交給
圖書編輯做,但是策劃編輯要跟進,監督質量和進度,包括後期的版芯設計,
封面設計,印刷什麼的,策劃編輯都要跟進。最後直到圖書出版。
策劃編輯的收入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工資,另一部分就是你所策劃圖書的提成。按照賣出去的冊書來,賣的越多提的越多。一般有個比例的,按照總碼洋的百分之幾提。這個就看跟出版社之間的約定了。
工作特點
策劃編輯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圖書市場,提出
選題。一個選題不是隨便提出的,要經過周密的分析和市場調查等,然後作出詳細的圖書策劃案。圖書策劃案要基本要說明為什麼要做這個選題,你認為這個選題的可行性有哪些,全書內容啊,結構啊,包括印刷,設計風格等等。公司領導及相關人員會就這個選題開會研究,如果通過的話,就可以實施了。
這時候策劃編輯就要
組稿,具體的編輯工作交給
圖書編輯做,但是策劃編輯要跟進,監督質量和進度,包括後期的版芯設計,
封面設計,印刷什麼的,策劃編輯都要跟進。最後直到圖書出版。
職業描述
編輯是出版的產物。
造紙術與
印刷術的產生與發展,為出版業奠定了物質基礎。只有當專業的以商業為目的的出版業的興起,才有編輯活動的勃興,也才有了編輯職業的產生。由於出版業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出版物策劃創意的競爭,從而使編輯的功能也不僅表現為對作品的選擇、蒐集、加工和整理上,而是要針對市場的顯現或
潛在需求,將出版資源轉化為社會需要的文化產品,使投入得到相應的市場回報。於是策劃編輯在各家出版社紛紛登台亮相,策劃的範圍包括:市場調查、信息
採集、
選題設計、選題價值、物色作者、組織
稿件、稿件
審讀、文字加工、封面製作、版式設計、
讀者定位、市場預測、效益預算、宣傳推廣、發行策略、
信息反饋、
成本核算等等一系列的內容。圖書能否適銷對路,是否適合市場需要,能否成為暢銷書或精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來稿,而策劃編輯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策劃編輯“策劃”了編輯與出版的方向和目標,“策劃”了如何贏得新作者,“策劃”如何發行創收,如何能最合理、高效地運作資金等等。
素質條件
策劃編輯隊伍無論從學術水平、工作能力、思想水平等方面都應該是出版社人才的精華,他們必須達到以下素質要求:
知識要求
策劃編輯通常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造詣,較寬的知識面,知曉國際慣例與法規,最好有新聞出版、傳媒等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技能要求
具有較強的市場調研、策劃、設計、
公關、談判及組織管理能力,有經營頭腦,掌握
成本效益的分析能力,具備對整個出版過程全程策劃和監控的能力,善於捕捉市場熱點,能夠判別來稿的優劣,發現和識別優秀作者資源,思想敏銳,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經驗要求
具有兩年以上的編輯工作經驗,對行業狀況以及不同層次讀者對圖書的需求有較準確的把握;擁有豐富的出版信息資源。
職業素養
具有深厚的文化
素養、廣泛的閱讀興趣,獨到的感受力和美學眼光,悟性高,富有社會責任感和進取心,具備風險意識和
競爭意識,社會接觸面廣。
能力要求
關於編輯的業務素質,過去一直僅僅理解為“六會”:會選稿、會改稿、會擬制標題、會
組版、會畫版、會校對。然而,隨著新聞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僅僅滿足於這“六會”,顯然已無法適應編輯崗位的要求,策劃意識和策划水平越來越成為編輯所應具備的基本功之一,並成為衡量一個編輯業務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可以說,一個編輯,如果不會動腦子、想點子,就不能給讀者以更新、更深的東西。關於策劃能力對一個編輯的重要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適應新聞事業激烈競爭的需要
新聞改革與激烈競爭已迫使新聞從業人員要拿出絕招,辦出自己報紙的風格。如果說,過去的編輯只要“六會”即可安穩度日的話,那么今天的編輯則必須具備善於謀劃的本領。近幾年,
華西都市報的崛起引起了
新聞界的廣泛注意。該報1 9 9 5 年元旦創刊時發行量為1 萬份,而到了1 9 9 7 年春,即已突破3 0 萬份,兩年間增長了3 0 倍。奧秘何在?總編輯
席文舉一語道破“天機”:“我們的成績來自報紙質量和發行戰略的整體策劃抓得新、抓得硬。”
新聞媒體不斷創新求異的需要
任何新聞媒體,它的信息傳播的內容、形式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固守不變,不能根據讀者市場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那么勢必會逐漸被讀者所遺棄。這就需要編者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創新和求異,而這種創新和求異又基於編輯們策划水平的高低。凡能在實踐中不斷出新點子、出新思路的編輯,就會贏得讀者的青睞。揚子晚報一炮打響後,沒有裹足不前,而是不斷調查研究,先後經過三次改擴版。三次精心策劃後,發行量突破1 0 0 萬份。
該報為了突出“老少鹹宜”的味道,去年又策劃開設了《作文園地》欄目,刊登優秀作文和點評文章,受到了小學生們的喜愛,從而爭取了一批小讀者,擴大了讀者群。
推出新聞精品的需要
新聞產品應牢牢樹立精品觀念。在各種新聞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誰如果不能經常地推出“精品新聞”、“精品欄目”,亮出自己的特色,就無法吸引住更多的客群。新聞實踐表明,凡善策劃的編輯,如中央電視台《
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節目的策劃;
經濟日報“小機斗大機”報導的策劃;光明日報公民意識、職業道德大討論的策劃等等。時常總能推出一些帶“響”的新聞,就能給讀者以眼前一亮、心中一喜的感覺。同樣報導一件事實,不同的策劃力度和取向,結果大不相同。1 9 9 6 年7 月2 6 日,新聞出版報一版刊登了一條引人注目的訊息:《新華日報精心策劃佳作迭出,五屆中國新聞獎贏得五塊“金牌”》,這便是極好的例證。
搞好深度報導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僅僅知道“是什麼”,而更想知道“為什麼”,而深度報導從確定主題到組織采寫再到版面設計,無不需要編輯的精心策劃。深度報導的題材往往需要編輯慧眼識珠,精心挖掘。1 9 9 0 年初,我國鋼產量突破6 0 0 0 萬噸,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起初,經濟日報只發了個訊息,後來,編輯們為了增強宣傳強勢,充分揭示這件新聞事實的意義,經過精心策劃,從對6 0 0 0 萬噸鋼材的成就談到五個“意味著什麼”、五個“變遷”、五個“變遷的背後”三組系列報導。在讀者中引起了較強烈的反響,達到了預期的宣傳目的。
豐富版面內容的需要
編輯除了對規定的一些新聞宣傳報導之外,還可以根據已有信息和線索,結合新聞單位具體情況和自身點搞一些社會性、新聞性較強的活動,以豐富版面內容,增強客群的興趣。如新民晚報近年來組織的“夏令熱線”、“慈善熱線”等策劃報導,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可讀性和參與性,既開拓了報導題材,也豐富了版面內容,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而這些活動的成功,是與編輯的策劃能力密不可分的。
提高能力
著眼未來,編輯的策劃能力已成為編輯所應具備的“硬功夫”之一,那么,編輯該如何著手提高自身的策劃能力呢?
1 .吃透“兩頭”,提高自身新聞敏感。編輯人員要想提高策划水平,首先應該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培養高度的新聞敏感。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新聞敏感,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報導策劃,多角度多側面地去挖掘它的內在價值,取得更好的宣傳效益。否則,連新聞事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編輯自己也吃不透、看不明,也就根本談不上更有效地去組織策劃,挖掘其
新聞價值了。
2 .努力增強自己的敬業精神。做好策劃工作,關鍵要發揮編輯自己的
主觀能動性,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工作熱情。這就需要編輯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的敬業精神,以飽滿的熱情和創新求異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始終想著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新聞宣傳搞得更好,要有爭取編輯好標題、好新聞、好欄目、好
版面的迫切要求,這樣才能調動自身的潛力,在組織策劃上動腦子、想辦法,以高標準來求得高質量的策劃效果。
3 .加強理論和實踐的學習。不但要向理論、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多學習兄弟新聞單位在策劃方面的可取之處,轉化為自身的技能。同時,要加強思維方法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8 0 年代以來,
資訊理論、
系統論、傳播學、
運籌學、
決策學等理論知識傳入我國,改變了廣大新聞工作者的知識結構,激發了他們創新求變的意識。作為編輯,應該加強這些知識的學習,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
發散思維和
逆向思維的能力,使自己的策划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作為新聞媒體,也要對編輯的
策劃能力建立一套科學的評估與考核體系,在實踐中培養編輯的策劃能力,激勵編輯的策劃創新意識。
編輯在進行策劃活動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堅持事實第一的原則。所謂策劃,是從新聞宣傳活動的籌劃、組織上來講的,決不是對新聞事實而言。編輯在進行
新聞策劃時,必須始終堅持
新聞事實第一的原則,從報導主題及形式上去策劃,決不能強扭角度,任意改變事實。為了宣傳需要而策劃假新聞的做法應該禁止。對於那種“
客里空”的策劃及不擇手段為了某種利益而對商企界進行的“廣告新聞策劃”應予以抵制。堅持唯物論的
反映論,這是編輯在進行報導策劃時的立足點、出發點。
2 .編輯策劃不等於報導計畫。編輯策劃不能混同於新聞媒體一般意義上的報導計畫。報導計畫僅僅是新聞單位近段時間的報導活動大體實踐方案,而編輯策劃則是一種有創意的新聞報導活動,它是編輯為了達到一定的宣傳目的、形成一定的宣傳強勢而經過精心籌劃的報導活動,它具有創新性、選擇性和深度性的特點。
3 .編輯策劃應加強科學性、預見性。策劃不是一種盲目的行為,它應建立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縝密考慮的基礎之上。編輯在進行策劃前,首先應當對客群的興趣和喜好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應該清楚地知道這個
新聞策劃活動(包括報導主題、版面編排、欄目設立以及改版改欄等)能不能引起客群的關注,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從而增強策劃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保證策劃活動能實現既定的目標。
素質要求
近年來,隨著圖書市場化運作程度的提高,出版社的市場競爭已越來越趨向於圖書
選題策劃的競爭和較量。圖書選題策劃已成為決定編輯工作成敗的關鍵,也是圖書行銷工作的核心環節。一名現代圖書策劃編輯除應具有基本的業務功底和專業素質外,還應努力提高三種素質。
胸懷工作大局把握髮展趨勢
了解把握國家出版工作的大政方針。要清楚並掌握國家出版行業發展的大局,堅持出書育人走正路,努力在工作中貫徹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更好地服務於廣大讀者。
對出版行業市場大趨勢、
大格局要瞭然於胸。圖書產品優劣要通過市場來檢驗,圖書產品消費要通過市場來實現。編輯在策劃選題時,要對圖書產品的市場大局瞭然於胸。要懂得市場需求趨向,根據市場需求大勢策劃選題、設計產品。圖書選題策劃人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圖書產品必須進入市場進行銷售才能體現出圖書產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圖書產品能夠進入市場進行交換的使用價值是它所蘊藏的
文化價值、知識承載功能與審美情趣的統一。這也是圖書選題策劃的要義,是圖書產品的生命力之所在。我國一些優秀出版單位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也在廣大讀者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究其原因是他們圖書選題策劃較好地把握了市場需求的大趨勢、
大格局,才使得圖書產品在市場上有長久的生命力。
關注圖書編輯出版乃至發行的全過程。圖書選題策劃必須同出版社專業出版方向、出版特色、銷售渠道、行銷能力、作者隊伍現狀、編輯能力以及投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相結合。這些因素既緊密相聯又相互影響。圖書選題策劃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注意處理好局部與大局的關係,與出版社的工作大局相適應。
樹立市場意識選題策劃到位
樹立市場效益回報是檢驗選題策劃工作試金石的觀念。出版社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圖書產品要在市場中取得回報,策劃編輯必須有強烈的市場意識,並把此貫穿於編輯出版乃至
圖書行銷的各個環節,充分調動圖書產品作為商品的各種市場元素。圖書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獲得,只有通過市場滿足讀者的消費需求實現銷售才能最終體現。讀者是市場的主體,要認真了解研究讀者的閱讀需要、興趣、消費能力,有針對性、有目的地策劃選題,設計產品。策劃編輯要明確圖書具體的讀者對象,能根據讀者對象的實際情況來研究書稿的內容、形式、裝幀和定價等問題。圖書出版後會不會受到讀者的歡迎,往往要看我們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的基礎如何。圖書市場的實踐表明,那些做得好、賣得好的圖書在
選題確定、出版行銷等環節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特定的讀者群,甚至有其獨特的銷售渠道。
選題策劃要與產品行銷過程相結合。在現代
出版活動中,成功的選題策劃總是離不開生產經營活動的每個環節,總是與產品行銷過程相結合的。圖書選題策劃人員不僅要根據細分市場設計產品,同時還應考慮生產經營與市場行銷各環節。要考慮作者選擇、內容體系、版式設計、編輯加工、印裝工藝、
價格定位、成本核算、出版時機、發行折扣、宣傳
助銷方式等市場行銷的一系列問題。要懂得行銷各環節的市場作用,要學會算經濟賬。
在現代出版業中要有品牌意識。品牌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之一。策劃編輯要有明確的品牌經營的觀念和思路,這是市場經濟對出版業的新要求,也是市場意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重文化傳承倡導創新精神
把握市場發展的新節奏、新變化、新趨勢。在知識爆炸、信息萬變的新世紀,圖書選題策劃編輯要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經濟生活高速發展變化中善於發現新的文化需求,創造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開拓圖書出版工作的新境界。
處理好文化傳承與產品創新關係。在圖書選題策劃中,要以導向為前提,市場為依據,產品為核心,效益為目標,使圖書選題策劃具有
獨創性和開拓性。獨創性指在書籍的內容、形式、寫作角度、編撰體例、設計裝幀等方面的創新;開拓性指開發新的選題領域或者在原有的
選題領域中
拾遺補闕方面。每一個選題都應該有新的構思形成鮮明的個性特色,避免和已經出版的圖書雷同。
做到創新內容與形式有機統一。創新內容不僅僅強調原創性,對學術的貢獻,還要求編輯與出版社成為整個創新活動的主導者和組織者,對各類學術文化創新活動進行前瞻性的規劃和組織,成為思想創新、科技創新、
文化創新的橋樑和紐帶。創新形式要求不拘一格地表現文本內容,以及別具一格的版式和裝幀設計。要從讀者的需求出發,以讀者最能接受的方式來為其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在選題策劃工作中,強調創新內容與創新形式的統一是由圖書產品的特殊性決定的,只有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才能在市場上形成自己的品牌,實現品牌的創新。
學習精神
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信息化浪潮方興末艾,信息技術尤其是信息
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各種各樣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充斥著社會的各個角落,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全新的
信息環境,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起到了
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這種環境使社會成員和信息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也使
信息素養成為人們的必備素養之一。從
工作性質和特點來看,編輯工作實質上就是對信息的獲取、最佳化、加工和傳播的過程。作為肩負傳播文化重任的編輯,其信息素養是編輯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一點業界是有共同認識的,本文不必贅述,而筆者在此只擬結合一些出版實踐活動,簡要闡述一下有關策劃編輯如何開發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問題。
利用與開發信息的能力是策劃編輯信息
素養的核心,也是策劃編輯創造力的表現之一。要有效地利用與開發獲取的信息,需要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功夫,不僅要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從眾多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更需要進行
創造性思維。有人說,編輯的日常工作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創新性。編輯對作者交來的書稿進行審讀、加工等一系列工作,實際上就是一種創新,我們的每一位編輯都在進行著創造性勞動。確實,編輯的工作源於知識的創新,他們的工作對象——書稿是作者進行知識創新的成果,編輯又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即對書稿進行加工和提升,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作者知識創新的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編輯工作確實帶有創新性質,編輯活動始終是一種創新活動。作為策劃編輯,除了要具有編輯層面的創新外,更應該具有策劃層面的創新,以自己獨具的知識慧眼、敏銳的
信息意識、暢通的信息渠道,掌握社會需求信息,通過對已經出現、正在出現和將要出現的新理論、新觀點及各種新知識的選擇、重組、提升和包裝,創造性地策劃出一些能夠滿足社會需求並引導知識流動和知識創新的選題,特別是能夠引起較大社會反響的重大選題和系列選題,並使這些重大選題和系列選題最終變成眾多讀者的心中至愛和案頭常備。例如,
南京大學出版社在80年代出版的《法律知識小百科》,就是在捕捉到當時社會上急需法律知識這一信息的情況下策劃出版的。《法律知識小百科》出版後,該社根據
市場反饋信息,又策劃出版了《當代百科知識大辭典》和《當代社會科學大辭典》。真可謂,
選題從信息中來,又滿足了信息社會和知識時代的需求。
作為策劃編輯,對信息的開發利用重點體現在創新上。所謂“創新”,簡單說來就是走出常規,突破傳統,不落俗套,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策劃編輯作為創新主體,貫穿其
選題策劃活動始終的是創新內容與創新形式。
上海文藝出版社的《話說中國》的策劃出版,就是一個典型的在內容和形式上創新性地開發利用信息的案例。《話說中國》的策劃編輯團隊通過分析眾多的國內出版的歷史類圖書現狀,得到“既立足學術,又著眼大眾,具有現代意識和表現手段,能夠符合最廣大讀者需求的歷史文化出版物,是一個空白”的有用信息,精心策劃出一套大眾愛看,同時兼具學術高度和一流出版水準的
歷史書。《話說中國》在內容方面的創新體現在如下三方面:“一是突破了以往大眾歷史讀物主要講述大歷史事件、政治鬥爭、朝代更替、制度沿革等內容的局限,有細節地、多方位地、全面地展示了中國歷史”。“二是突破傳統的歷史觀,及時將中國史學界新觀點、新成果生動地加以反映。他們在編輯過程中強調不但要有現代意識,還要有科學意識;不但要參考已有的史料,還要及時收集新的信息”。“三是突破了單一的敘事模式,以多種表現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歷史生活”。而在形式方面,他們更是匠心獨運,創造了一種“從任何一頁都可以開始閱讀”的全新閱讀方式。讀者翻開任何一頁,看到的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和它的相關知識點。這是“以讀者為中心”進行反覆思考的結果。又如,《話說中國》的
策劃者充分考慮現代人利用網路的習慣,採用了網路頁面式的設計形式,給歷史圖書帶來了新的氣息。在每個歷史故事的右上角,標畫出了一個類似“導航條目”的區域,其中包括人物、關鍵字、故事來源和典故這幾個節點,如此可對讀者起到導讀、分類、檢索等作用,力圖給讀者提供有如網路般的快捷、方便的閱讀途徑;而且故事編號就相當於網址,通過
卷末目錄可以搜尋到所有相關的知識點內容。正是這些出奇制勝的創新,讓《話說中國》不僅在銷售上取得驕人的業績,更成為“上海出版人新創的一個文化品牌,其價值不只體現在文化傳承、學術普及、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開拓了出版的新理念、新空間、新路徑,呼喚和整合出版界與學術界的有效協作、雙向互動,鑄造和構建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文化品牌和出版品牌”。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一個出版社來說,策劃編輯是否具有創新意識,直接關係到它所出版的圖書質量的優劣和市場前景,直接關係到出版社的興衰成敗。
現狀與前景
出版業的市場規模決定了出版人才市場的規模。中國出版業目前已形成了書、報、刊、聲、光、電六大領域 ,包括出版教育、出版科研、
著作權代理、出版物資供應、出版物進出口等門類在內的產業體系,年增加值約4000億元。書業、報業、期刊業和音像業是出版業版圖上的四大板塊。從機構數量和從業人員來看,出版社以及從業人員的數量從1995年以來一直在穩定增長,人員規模趨於擴張。
但是,與此同時,非紙介出版物、
網路出版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的圖書出版和發行形成了很大的衝擊,圖書市場的規模增速緩慢,甚至有下降傾向,庫存圖書也幾乎接近年度銷售額。如果以人均購書冊數為指標來衡量圖書市場規模的話,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人均購書冊數呈下降之勢。2005年我國國民
閱讀率為48.7%,比1999年下降了11.7%。因此,出版業在大盤上揚的態勢中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在人才的吸納使用上自然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目前新聞出版業還是就業熱門,大學新聞出版專業畢業生連續幾年就業率高出大學平均就業率19%。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出版科班的學生就業壓力是越來越大。2007年初上海文化行業人才招聘會上,上海解放集團、文新集團、文廣集團三大滬上傳媒集團招聘的記者、編輯類崗位數加起來不超過100個,而現場應聘編輯、記者的應屆生卻突破了6000人。再加上大量的非應屆生,崗位爭奪之激烈也可謂“熱門”。
出版業編、印、發三大環節普遍人員過剩,但缺乏優秀的出版人才。《2005年—2010年全國新聞出版人才培養規劃》指出,出版業現有人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知識結構等方面都嚴重不合理,綜合素質亟待普遍提高,整個人才隊伍的結構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狀態。領軍人物不足、專業骨幹流失、經營人才奇缺、新老
青黃不接、結構比例失調(大都是中文、歷史、新聞專業的),不懂現代傳媒新的傳播手段和技術,編輯的知識領域不夠、市場應變能力不高等問題普遍存在。
其次,出版社需要“複合型人才”和“高端型人才”。複合型人才就是集“
雜家”和“專家”於一身的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的通才。據2005年的一項高校調查統計,在專業知識、跨學科知識、套用性知識、基礎知識和工具性知識五類中,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跨學科知識,其次依次是工具性知識、
專業知識、套用性知識、基礎知識。用人單位認為最應提高的是工具性知識和跨學科知識,認為學校最應加強培養的也是跨學科知識。事實上出版社很少錄取
出版專業科班的
畢業生。它們更青睞那些既懂相關專業理論,又了解出版實務的複合型人才。至於“高端型人才”,需在長期的業內實踐積累,並非高校真空能夠獨立培養。
出版業的市場化決定了編輯由單一加工型向策劃型轉變,策劃在整個出版業務工作中將居於核心地位。策劃編輯工作涉及選題策劃、出版運作、行銷策略、品牌推廣等多個方面,要具有規劃多種出版平台的能力,依內容特性開發出紙版書、有聲書、影像書、光碟版、網路出版、e-book等各種形式,因此策劃編輯不但要具備互動式的編輯概念,可能還得具備多種才能,如善於與讀者互動,經營讀者社群等。實際上變成了全程策劃,成為“項目經理”。1992年末、1993年初,上海率先出現了策劃編輯的身影,隨後各家出版單位或機構紛紛效仿,如今,“策劃編輯制”已在出版業十分普及,為此,對策劃編輯的需求也逐年上升。
收入狀況
策劃編輯的收入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工資,另一部分就是你所策劃圖書的
提成。按照賣出去的冊書來,賣的越多提的越多。一般有個比例的,按照總碼洋的百分之幾提。這個就看跟出版社之間的約定了。策劃編輯的工作直接影響著出版社的前途與命運,一次成功的策劃能夠為出版社帶來滾滾財源,因此策劃編輯的收入自然可觀,年收入大多超過20萬元人民幣。
職業趨勢
發展路徑:策劃編輯只有不斷尋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佳”的創新之路,才是出版社的生存之道,也是策劃編輯的發展之路。
轉型機會:出版社一般根據分工的不同,將編輯細分為策劃編輯、
文案編輯、版式編輯、終審編輯。又根據內容不同,分為時尚編輯、專業科目編輯等等。策劃編輯可依據自己的能力和專長在行業內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