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論(Theory of Reflection)是指思維反映存在的理論。認識者通過對實在物的直接的感性直觀認知到存在的東西。反映論和認識論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二者並不等同。認識論是反映論的高級形態,只有人才有認識,特指人的反映,而不是講動物的或其他更低級的反映。凡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都必然是反映論者。
認識反映論源自於心靈與獨立的世界的關係。這一通往認知的古老進路至少可以追溯到《理想國》的第十卷,在對模仿(mimesis)的論述中,蘇格拉底提到了對鏡子的使用。根據蘇格拉底的表述,對於思考柏拉圖的形式的人而言,反映會使事物顯現出來,但這並非它們真實所是的樣子。
這一一般的認知進路在爭論中一而再地出現。英國古典經驗論的奠基者之一培根認為認識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消除一系列會導向錯誤的錯誤幻象和邏輯謬誤。他相信心靈在適當的條件之下會反映世界。在培根看來,認識“取決於保持眼睛持續地聚焦在自然的事實之上,並由此如它們所是的樣子獲得它們的圖像”。
“reflection”這一術語被人們以諸多不同的方式在使用,而它依照詞典有兩個核心的義項:深入或仔細地思考,比如沉思;以及被反射,比如說,一束光被反射回來。在一個認知的語境中,這一術語主要是在第二種意義上被使用,它所表達的是,認識者通過對實在物的直接的感性直觀認知到存在的東西。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表述的話,反映論顯然與表象主義相關,而一個反映就是表象的個別的或精確或受限的情況,它是超乎單純的模仿之上的。比如一個返送、反射或反映它的精確的圖像的光滑鋥亮的表面。
馬克思從未探討過一種作為對現實事物的反映的認識的進路。但在他辭世之後,他與這一觀點的關聯被恩格斯建立了起來,並被列寧和許多後繼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確認。恩格斯在他後來的著述中重述和改進了他的反映論,而他關於認識反映觀的形式受到了培根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是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不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係,把認識只看作是消極地、被動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同時舊唯物主義認識論也不了解認識過程的辯證法,不懂得認識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因此也就不了解認識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性。
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特徵,就是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原理出發。把人的感覺、表象和思維看作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列寧說:“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意識,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 不言而喻, 沒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賴於反映者而存在的”(《列寧選集》第 2卷,第65頁)。古代唯物主義者以樸素直觀的形式表達了這一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共同原則。古希臘的恩培多克勒提出“流溢說”,認為認識是從物體流溢出來的物質經過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謨克利特則提出“影像說”,認為感覺和思想是物體的影像到達於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義者F.培根認為“知識就是存在的映象”。J.洛克雖然認為有的知識來自人的內部心靈活動,但他認為認識的產生主要是外界事物作用於人的感官,從而在心靈這塊“白板”上留下印記。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和19世紀德國的L.費爾巴哈也把認識看作是類似鏡子映物那樣的反映。這些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觀點都帶有明顯的狹隘性、機械性和被動直觀性等缺陷。
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認為,人的認識並不是客觀現實作用於人腦的消極的、被動的產物,而是在人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只有腦而無外界事物作用於感覺器官也不能產生心理,這與其它生命意識予以區分。這正如列寧所著重指出的:“沒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它被反映者是不依賴於反映者而存在的。”反映就是使某種東西在人腦中形成映象,腦對不同的東西可以產生不同的映象。從根本上說,心理終究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儘管心理的內容遠遠可以超過當時面臨的客觀現實,歸根到底不能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它雖然可以不只是對當前某一事物的反映,它終歸是正在接觸和曾經接觸的客觀現實的反映。這樣就把人的認識看作是客觀現實而存在的東西,而不是脫離客觀現實而存在的東西,從而否定了一切形式的先驗論。“反映論”這一術語是由列寧最終確立和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