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地理環境,歷史沿革,營建歷史,歷代狀況,布局結構,仿建鹹陽,構造特點,陵區布局,墓穴結構,主要建築,城垣,封土,地宮,宮牆,宮殿群,考古歷程,出土文物,石甲坑,兵馬俑坑,最新發現,文物保護,價值影響,軼聞傳說,爭議,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驪山是
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約25千米,南北寬約7千米。傳說因此山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因而得名。驪山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的地壘,海拔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構成了一條條南北走向的山谷,並由此發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於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積扇上。
這一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這段山脈左右對稱,林木蔥鬱,谷峰相問,山體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狀似盛開的蓮花,帝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猶如蓮蕊居於正中。以當時的實用角度和後代的風水觀念來看,此處均為設定陵園的理想之地。
在秦始皇陵東側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餘米,一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餘米,殘高2至8米,它就是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
此外,在陵園東側,有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載:“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
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正是秦始皇陵最主要的地理特徵。
歷史沿革
營建歷史
擇址
出於現實和心理的雙重需要,古人常選擇地勢較高、環境優美的地方來設定陵寢,特別是帝王陵。秦始皇執政於都城鹹陽,但陵園卻選在遠離鹹陽的驪山之阿。之所以這樣做,據
北魏時期的
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酈道元的觀點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不過也有學者提出過異議,持否定意見的一方認為,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之阿一是取決於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
秦始皇先祖及
宣太后的陵園葬在
臨潼縣以西的
芷陽一帶,秦始皇陵園選在芷陽以東的驪山之阿是當時的禮制所決定的,因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時的尊卑、上下排列。《禮記》、《爾雅》等書記載:“南向、北向、西方為上”。“西南隅謂這奧,尊長之處也”。東漢《論衡》一書記載得更為明確:“夫西方,長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東……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飲食;宅,人所居處,三者於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陽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與兒子之間,即“西望吾夫,東望吾子”,似乎亦是按尊長在西、卑幼居東的原則。秦始皇先祖已確知葬在芷陽的有
秦昭襄王、
秦莊襄王和
秦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臨潼縣以西,作為晚輩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陽以東了。作壁上觀若將陵墓定在芷陽以西,顯然有悖於傳統禮制,所以秦始皇陵園選在驪山腳下完全符合晚輩居東的禮制。
另有學者研究認為,秦始皇帝陵選址驪山北麓,脫離其祖父和父親陵園而另闢新園的做法,是其一墓獨尊思想的反映。嬴政完成統一大業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因而將自己的陵墓獨立出來,以顯示其地位的特殊與尊貴。此外,從堪輿學上講,秦始皇帝陵南有驪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臨平原”的“山沖”之地,恰恰處於驪山北坡大水溝與風王溝之間的開闊地帶,位當渭河南岸三級階地與驪山山地之間的台塬上,不但地勢較東西為高,而且受東西兩側水流的拱衛,是一處極為理想的墓地。
營建人
丞相
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少府令
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營建過程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王位時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園營建工程就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但秦始皇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
胡亥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縱觀陵園工程,前後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
初期階段。自秦王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26年,這一階段先後展開了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園工程的規模和基本格局。
中期階段。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歷時9年,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最多72萬囚徒來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的主體工程。
最後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歷時3年多,這一階段主要是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任務。在這一階段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華里的戲水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秦帝國危在旦夕時。此時已擢升少府令的
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當即準奏,命章邯率領修陵大軍回擊起義軍,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草草完工。
歷代狀況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
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令20戶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護。
但即使如此,秦陵也未得安穩。《漢書·劉向傳》記載,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結果有一隻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著火把到地洞中去尋找,不料竟然走進了秦陵地宮,引發大火,將秦始皇的棺槨燒掉了。對《漢書》所記,《水經注·渭水》也作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新莽末年,
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將發掘出的葬具、銅槨熔化掉,以取銅材。
唐代末年,黃巢攻入關中,秦始皇陵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破壞。黃巢盜秦陵一事歷代都有傳說,明人
都穆《驪山記》云:“始皇陵內城周五里,舊有四門,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並峙,人日: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虛冢耳。”都穆《驪山記》中所記黃巢盜秦陵的事情,在新、舊《唐書》均不見記載,所以,不少學者對其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五代時,軍閥
溫韜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地盜掘秦始皇陵。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下令臨潼縣保護和修整秦始皇陵。
清代陝西巡撫
畢沅,曾為秦始皇陵立碑。
清光緒年間,秦陵又一次被盜墓賊光顧。當地官府獲悉後立即派人趕來調查,發現盜洞後將洞口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嚴加看護,防止再次被盜。但這樣重大的事情,地方志卻沒有記載,所以可能是現代版本的“牧羊人尋羊燒之”。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政局混亂,社會動盪,在陝軍閥又一次挖掘秦陵。劉鎮華是河南軍閥,發跡於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的北洋政府時期。民國十五年(1926年),劉鎮華率十萬“鎮嵩軍”由豫西進入關中,將楊虎城、李虎臣二部圍困於西安城長達8個月之久,城內餓死和戰死的軍民有好幾萬人,時稱“
二虎守長安”。劉鎮華盜秦陵就發生在其主政陝西期間,並且,被其盜掘的並不僅僅是一座秦陵。
除劉鎮華外,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孫連仲,也曾在秦陵上“挖戰壕”。知情人後來稱,孫連仲是暗渡陳倉,裝模作樣,實際是在盜陵。
布局結構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占地近8平方千米。
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
仿建鹹陽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陵園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
以封土為核心,秦始皇陵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面設定高大的門闕,形制為三出闕的屬天子之禮,是帝國頒布政教法令的地方。
宏偉壯觀的門闕和寢殿建築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構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態,而這種形態,顯然模仿的是秦都鹹陽的宮殿和都城格局。
構造特點
整個陵園可分為四個層次,即地下宮城(地宮)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為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陵園的核心是地宮。秦陵地宮位於內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當於秦始皇生前的“宮城”。
其次是內城。內城是秦陵園的重點建設區,內城垣內的地面地下設施最多,尤其是內城的南半部較為密集。內城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這種布局清晰地說明:內城南部為重點區,北部為附屬區。而南北兩部設施的內涵,均屬於宮廷的範圍。
再次是外城,即內外城垣之間的外廓城部分,其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為密集,南、北兩區尚未發現遺蹟、遺物。這種布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其內涵為象徵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與內城相比,顯然居於附屬地位。
最後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有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和打石場等,北邊發現有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屬於最次級邊緣的地位。
陵區布局
整個陵園由南北兩個狹長的長方形城垣構成。內城中部發現一道東西向夾牆,正好將內城分為南北兩部分。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內城的南半部,是整個陵園的核心。陵園的地面建築集中在封土北側,陵園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東西兩側。形成了以地宮和封冢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規範的帝王陵園。
秦始皇陵園的總體布局與其它國君陵園相比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布局上體現了一冢獨尊的特點。過去發現的魏國國君陵園,其中並列著3座大墓,中山國王陵園內也排列著5座大墓,秦始皇陵園內只有一座高大的墳墓,充分顯示了一冢獨尊的特點。而其它國君陵園的布局則顯示了以國君、王后、夫人多中心的特點。這一區別正是秦國尊君卑臣的傳統思想在陵寢布局上的反映。
二、封冢位置也有別於其它國君陵園。其它國君陵園大多是將封冢安置在回字形陵園的中部,而秦始皇陵封冢位於內城南半部。有學者認為這是按照“以西為上”的禮制安排的。從陵園總體布局來看,始皇陵封冢並不在西半部。封家圍起於陵園南半部的原因正是封家"樹草木以象山"的設計思想決定的。
三、陵室嚴密的防盜系統。秦始皇陵的地宮中有防盜機關,其中暗弩有明確記載,司馬遷在《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中設有暗弩,當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就會被強弩射死。與暗弩配合的機關還有陷阱等等。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掉入陷阱中摔死。此外,秦陵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水銀蒸發的氣體中含劇毒,無孔不入防不勝防。
墓穴結構
從已發掘的秦始皇陵遺蹟看,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宮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帶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實現這一點,非建造廣闊的墓室難以如願。據《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提到了中羨門、外羨門,應該也有內羨門。這似乎表明地宮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閉在中羨門以外的地方,內羨門以內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
據考古勘探,以及對墓道兵馬俑位置的判斷,專家認為,秦始皇陵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卻採取了坐西向東的格局。
堅持秦人起源於東方的學者,如
何漢文在《嬴秦人起源於東方和西遷徙情況初探》所論,秦人是上古時代在齊魯淮海一帶的氏族部落,發祥地在今山東境內的萊蕪泰山附近一帶。他們認為由於東方是秦人祖先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對東方懷有特殊的感情,因而採用面朝向東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堅持秦人起源於西方的學者,如
呂振羽主張秦與周原屬同一氏族,是由夏族發展而來的。秦人採用“頭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顯他們來自中國西部。無論“東方說”還是“西方說”,有一點是不變的,即秦朝歷代王陵和秦始皇陵都採取了坐西向東的葬式。
主要建築
城垣
秦始皇陵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今尚殘留遺址。
內城呈矩形,周長3840米,北牆有2門,東、西、南3牆各有1門,內城裡即為封土所在。外城呈矩形,周長6210米,四角各有門址一處。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群在北。
1974年7月,在陵園外城東門附近初步調查了門闕遺址,出土門礎石和石條等建築遺物。8月份對內城的系統勘探,訂正了1962年調查時認為內城是方形的認識,經實測內城形狀是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
封土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漢書·楚元王列傳》載:“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
漢承秦制,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厘米,五十丈即約115米。秦時一里為414米,五里約為2070米,封土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另一資料:封土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可是經過兩千多年的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剝削,現存的封土比原來的封土縮小了很多,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
地宮
秦陵封土下面就是地宮,地宮呈方形,秦始皇陵的一切建築都是以地宮為中心。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
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里,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里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系教授
段清波介紹,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探測,地宮就在封土堆下。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封土堆頂台及其周圍以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
宮牆
2003年11月29日,秦始皇陵考古遙感與地球物理技術成果驗收會在北京召開,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
段清波宣布,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著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即所謂的宮牆。經驗證,宮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
宮牆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緻和堅固。在修建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宮牆頂面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在土牆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一道石質宮牆。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
這種宮牆是前所未有的發現,這種嶄新的墓葬形式稱為“秦陵式”。
宮殿群
城門
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殊特。
201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園的內城西北部勘探發現了一處長方形的十進式院落的龐大建築群,猶如紫禁城,總體上南北長690米左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達17萬平方米,為北京紫禁城1/4。
這處規模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雖然僅僅保留下了牆基部分,但其格局基本完好,對研究人類古代皇宮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寢殿便殿
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發現三組大型宮殿建築群遺址,南北長約750米,東西寬約250米,占地面積18.75萬平方米,建築密集,規模宏闊,是陵園的禮制性建築即陵寢建築遺蹟。
甲組宮殿遺址位於陵墓封土北部偏西53米處;距離原先封土的北邊沿僅有10餘米,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地面建築。南北長65米,東西寬55米,面積3575平方米;建築四面有散水,並繞有環廊,高出環廊1.2米的方形台座上為主體建築。遺址上部覆蓋有殘碎瓦片及紅燒土、灰土等。根據已知情況分析,這座建築結構是重層、瓦頂,中心建築為雙層或三層的大型建築。
乙組宮殿建築遺址位於甲組的北側10餘米處,向南距離陵墓封土北邊沿130米,西邊與內城西牆相鄰。此遺址東西長240米,南北寬20米,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遺址內有6座建築基址由東向西分布在一條直線上,而且面積從東到西逐漸增大,呈梯次形,大者有1000平方米,小者只有60餘平方米。其中有的建築規格較高,裝飾華貴,設有環廊和散水;有的建築基址內出土了彩繪俑頭殘片及鐵鋌銅鏃等兵器。
丙組宮殿建築遺址位於乙組北側僅2米處,南邊距離陵墓封土150米。遺址內共有4座建築基址,東西向做橫一字形排列,成為一個建築組群。建築基址內出土有鋪地及貼牆用的大批青石板,有瓦當、板瓦、脊瓦、筒瓦等建築材料,錛、鍤、鑿、鏟、鋪首、栓板等鐵質器物,陶井圈、陶灶門及殘銅器等。瓦當背後的半圓形筒覆扣於房脊的一端,瓦當遮住脊部的檁頭,既起到防朽保護作用,又具有美觀裝飾的作用。
在丙組建築遺址以北,還有大批的建築基址,並有石子路面、成排的石下水道及大量的碎瓦、紅燒土等遺物發現。分布情況好像與乙、丙組建築遺址一樣,也是由多座基址作東西向排列成組群。從而和甲、乙、丙三組一起構成由南向北一組組的大型建築群。這批建築群可以籠統地稱為秦始皇陵的陵寢建築。
文獻大多記載,陵園內建立寢殿的制度創始於秦始皇時代,如《獨斷》所記:“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於墓側,漢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稱寢殿”。秦始皇陵園內的寢殿、便殿規模宏闊,寢殿內應當與漢代一樣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陵園內發現的飤官遺址,是掌管寢園祭祀供應膳食的處所。而且和漢代一樣,每日都要為寢殿上食及薦新物,並有專人理被枕,像對待活人一樣照料始皇靈魂的日常生活。
考古歷程
根據考古考察,陵園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外城之間有葬馬坑、珍禽異獸坑、陶傭坑;陵外有馬廄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員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千米。
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
1962年,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千米,相當於近78個
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
1974年0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
1974年07月,秦始皇陵園的第一支考古隊進駐工地。
1980年初,地宮南牆出土。1979年到1982年間,封土西側與北側的墓道及東側的五條墓道相繼被發現。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約20米的一座陪葬坑內,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
銅車馬,這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20世紀考古史上發現的結構最複雜、形體最大的古代青銅器。其中一號銅車馬為雙輪、單轅、駟馬系駕,總重約1.061噸。二號車通長317厘米、通高106厘米,總重量為1.241噸。它重現了秦始皇銅車馬鑾駕出巡的真實面貌,被譽為“青銅之冠”。
1985年後,除兵馬俑外的陵園考古工作因故擱置,直到1995年3月,為配合臨馬公路的拓寬工程,在距封土北邊沿130米處,清理了由6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築構成的陵寢遺址。
1996年至1997年間,在內外城之間的東南部又發現了一座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
1998年7月對新發現的大型陪葬坑進行了試挖掘,出土了大批青石鎧甲,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10月,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合作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陵園開始進行有計畫的考古發掘保護和全面的勘探工作。
出土文物
石甲坑
K9801陪葬坑於1998年發掘,位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距離封土約200米,平面為長方形,主體部分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南北兩邊的東西端各有一條斜坡門道。連同四條斜坡門道,該坑總面積達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為止秦始皇帝陵園城垣以內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在試掘方中出土有大量密集疊壓的、用扁銅絲連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其中石質鎧甲約87領,石胄約43頂。
據考古專家分析,石甲冑的製作應該結合了當時的玉器加工工藝:石料的開片及製作甲片的粗坯;細緻打磨基本形成的片體;鑽孔與拋光;編綴成形。通過實驗,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計算,需要工時344—444天,也就是說,製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時間。
在這個龐大的坑內,估計有上千件石質鎧甲、頭盔,還有二號坑曾經出土過的馬韁索、青銅車馬器構件、青銅錛、箭頭及其他軍用裝備文物,所以,有關專家認為,這個陪葬坑,應確切地稱它為秦兵馬俑地下宮城的軍備庫。
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後兩片構成,前甲護胸,後甲護背,有的還配有護肩膀的披膊甲。據考古工作者介紹,裙甲不僅多採用小甲片,而且甲片與甲片之間的間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這一別具匠心的特殊設計,使裙甲上下翻動更加靈活,從而使勇士身著鎧甲行軍作戰不受拘束。
石質頭盔頂部到側片下端長度約為30厘米,直披肩膀,對頸部和肩部起到了較好的保護作用,使整個頭盔顯得更加完美。甲衣和頭盔的設計,充分說明秦時中國的軍隊戰服設計已十分先進,不僅注重了外觀的美,更注重了實戰的需要。
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盔甲整齊疊壓的狀況判斷:秦軍的管理十分嚴謹,不僅隊伍排列整齊分明,而且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統一,井然有序。
從出土的文物看,兵馬俑的質地與鎧甲的質地完全不同,顯然鎧甲的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的泥土燒制工藝要考究得多,精細得多。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斷,當時秦軍有著嚴明的等級和待遇區分。
中國古代甲冑在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以皮革為原材料。
而除了鎧甲、頭盔,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了披在戰馬身上的馬甲以及和車馬配備的青銅零部件等。這些跡象都表明K9801陪葬坑的功能類似於一個大型的“軍備庫”。
兵馬俑坑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1974年春被當地打井的農民發現。由此埋葬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兵馬俑坑現已發掘3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還有4萬多件青銅兵器。
坑內的陶塑藝術作品是仿製的秦宿衛軍。近萬個或手執弓、箭、弩,或手持青銅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的陶質衛士,分別組成了步、弩、車、騎四個兵種。
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衛士都是面向東方放置的。據鑽探得知共有三個陪葬坑,其中1974年發現的一號坑最大,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左右,長廊和11條過洞組成了整個坑,與真人馬大小相同、排成方陣的6000多個武士俑和拖戰車的陶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號坑的東北約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發現的二號坑,它是另一個壯觀的兵陣。南北寬84米,東西長96米的二號坑,面積921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7016平方米。二號坑內有多兵種聯合陣容,包括步兵、車兵、騎兵和弩兵等。二號坑西邊是三號坑,1989年10月1日開始允許遊客參觀。南北寬24.5米,東西長28.8米的三號坑面積為500多平方米。三號坑經有關專家推斷,被認為是用來統帥一、二號坑的軍幕。一乘戰車,68個衛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內。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千米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秦始皇陵實質上是按古代禮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設計的。因為秦始皇即位後,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當時他率領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從而併吞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顯示他生前的功績,以軍隊的形式來陪葬似乎是一種必然。
最新發現
2016年11月,在對秦始皇陵最新的鑽探工作中,新發現了大量陪葬坑,其中有的陪葬坑的面積甚至達幾千平方米。
此前在秦始皇陵園內共發現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餘座,本次鑽探新發現了幾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已發掘的陪葬坑裡,基本以陶製品為主,在秦始皇陵陵區外圍,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大量的盔甲、胄等,且都為石制。
據考古專家推測,這些武器應該不用於實戰,因為石制物品不僅沉重而且很脆,用這樣的裝備上陣殺敵,盔甲很容易脆裂,其真實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文物保護
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秦始皇陵為陝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0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此後,對秦始皇陵的保護和各項研究工作逐步展開。
1979年10月0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成立。
2002年07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建設秦始皇陵遺址公園。
2005年07月30日,陝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陝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為陝西帝王陵保護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2008年10月31日,國家文物局批准《GIS在文化遺產地資源管理中的套用研究—以秦始皇陵區為例》(課題契約書編號:2003021)課題通過結項驗收,同意該課題結項。
2009年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負責秦始皇陵遺址的總體規劃、長遠建設、考古發掘、科研業務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2009年07月07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秦始皇陵遺址公園設計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09〕50號)。
2010年09月3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麗山園(秦始皇陵遺址公園)開園儀式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
單霽翔,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
關強,國家旅遊局紀檢組組長
劉金平,中共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
趙樂際,陝西省委副書記、省政府代省長
趙正永,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
孫清雲等人出席開園儀式。
2010年10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陝西秦始皇陵和漢陽陵、唐大明宮遺址三處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11年04月8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呈報秦始皇陵博物院等13單位館藏文物搶救性保護修複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1]100號),原則同意《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彩繪青銅水禽保護修複方案》。
2013年01月27日,陝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積極推動帝王陵保護立法工作。這是陝西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立法保護帝王陵。
2013年05月27日,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聯合下發《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秦始皇陵列入“十二五”期間重要大遺址。
2013年12月11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呈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大門建設及廣
場環境改造項目設計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3]168號,原則同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大門建設設計方案二、入口標誌設計方案二以及大門前廣場、二道門入口廣場改造方案。
201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估。該評估對第一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1—2013年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檢視。專家組和第三方機構打分平均值顯示,陝西大明宮、漢陽陵、秦始皇陵名列前三。
價值影響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個奇蹟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蹟,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蹟,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建築影響
東漢蔡邕《獨斷》記載:“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於墓側,漢因而不改”,稍後的應劭也有相同的說法,帝王陵園專門設寢當始於秦始皇。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都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歷代陵墓基本上都繼承了這個建陵思想。
為了體現至高無上的皇家威嚴和權威,同時也為了讓自己在死後也如同活著時一樣處理政務和飲食起居,始皇帝打破了秦之前人們祭祀先王不在墓地進行的傳統,從自己開始,首次將祭祀用的寢殿建在墓地。將“寢”從原來的宗廟裡分割出來,建到了陵墓的邊測,即活著的時候有“朝”(又稱廟),死後也要設“朝”,活著的時候有“寢”,死後也要有“寢”。這種新制度有效地影響了其後兩千年的帝王陵寢制度。
藝術影響
秦始皇陵兵馬俑之所以震撼世人首推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幾千件魁偉英武的大型陶塑藝術作品,以整體形象排列在將近兩萬平方米的空間裡,氣勢磅礴,體現出秦人駕馭宏大藝術題材、追求整體氣韻和藝術創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則從形體把握、神韻處理、色彩運用、細部刻畫等方面表現出作者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成就。作品寫實主義的風格不僅給世人留下了一個高超的古代藝術範本,同時也留下了許多關於秦代的極富價值的歷史記錄。
科技影響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改寫了人們對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認識,以大量的實證材料形象地展現了秦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1、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現的秦代冶金和金屬加工技術比以往的估計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銅防鏽技術的大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當時已是一種很成熟的技術,秦俑出土的絕大多數兵器表面都塗有這種保護層。這種絕技從漢代以後就失傳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千多年後的1937年,現代鍍鉻技術才在德國產生。在這項技術上,中國領先世界兩千多年。
2、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確印證了秦簡中關於“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是一種標準化概念,秦人在標準化實踐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這種標準化既是秦人管理藝術發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標誌。秦人加工的青銅弩機器件精密、形體標準,相同規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換。許多特殊的加工工藝,如青銅鈹脊上的紋飾生成,纖如毫髮的金屬小孔鑽刻技藝,也都令人嘆為觀止,一些工藝至今還是不解之謎。由於古代統治者們有重政治、重倫理、崇人事而輕科技的傾向,史書關於科技的記載往往簡略殘缺,正因為如此,秦俑考古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就更加重要。
軍事影響俑坑數千兵馬俑所展示的軍事內容無疑是軍事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形象的資料之一,許多資料使人們對古代軍事領域的認識更進一步。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制、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譬如,關於當時的兵種構成、組合搭配和結陣形式,兵器、兵器配置形式以及甲具防護裝備,軍伍組織結構和指揮系統,甚至軍伍士卒的來源等,都有珍貴的資料價值。二號坑弩兵的單獨結陣,騎兵、輕車兵的編隊和配合,是以前有所不知或知之不詳的重要資料,以之對照《
孫臏兵法》中關於車、步、騎配合原則的論述,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古代軍事著述中關於兵器配置中長短相雜、相救的原則在秦俑坑兵器配置中也有直觀表現,同樣有其軍事科學上的研究價值,所以有人將秦俑三坑稱為一座內容豐厚的秦代軍事博物館。
歷史影響
歷史本身賦予了秦俑多種歷史文化價值。秦俑所折射的歷史層面多而廣,在建築史、服飾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認識價值。即使是秦俑的身高、體魄、服飾髮髻、刻記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產工具和勞作痕跡,都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秦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質,反映出秦興亡的歷史真諦。
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豐富,是秦代物質成就的直接見證。讓人們重新認識和評價秦朝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值得探討的歷史課題,如關於帝王權力的重新認識、秦代文化的特質、秦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等等。
軼聞傳說
陵墓飛雁
秦陵地宮內有哪些珍貴的隨葬品,千百年來由此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地宮飛雁就是一個十分迷人的傳說。
據《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一直朝南飛去。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到三國時期,(寶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張善,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金雁,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
漢代有關的文獻記載,在司馬遷和班固的記述中有“黃金為鳧雁”的文字,顯然兩位史學大師記載的是墓內有用黃金製作的“鳧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演義和“創作”了飛雁傳說的故事。
爭議
秦陵坐向
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歷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非常奇特。
有人認為,
徐福一去杳無音訊,秦始皇親臨東方仙境的願望終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於天國。基於此,秦始皇陵坐西向東。
還有人認為,秦國地處西部,為了彰顯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死後仍要威懾東方六國。
第三種說法是,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風俗有關。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秦漢時期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東。秦始皇天下獨尊,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坐西向東。不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據考察,陝西境內已發掘的917座秦墓,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東方。秦人葬式的這一特點,越早期越為明顯。
兵馬俑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軍事情況,但在具體問題上觀點又不一致。
在兵馬俑的身份界定上:有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為《尉緩子》所說的“常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就是單純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認為兵馬俑是現實秦軍的反映,但具體是何種編制,又有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兵馬俑是秦始皇東巡
衛隊的象徵;第二種觀點認為,兵馬俑象徵著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為
宿衛軍,三軍拱衛京師;第三種觀點認為,秦俑軍陣是由正、奇兵和指揮部組成的軍陣;第四種觀點認為,兵馬俑不是左、中、右三軍,而是秦代中央軍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號坑不是指揮部,是象徵郎中令統領的宮廷侍衛郎衛;一號坑是衛尉統轄的宮城衛士,或稱之為南軍;二號坑是中尉統領的京師屯戍兵,可稱之為北軍。
宋代被盜
據清人
徐松從《永樂大典》所輯出的《宋會要輯稿》禮三八之三至四載,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盜。在歷代的史書文獻中,也有過多次秦陵被盜掘的記述。對這一觀點,有學者認為司馬遷編纂《史記》,距秦始皇入葬僅百餘年,《史記》中有專門篇章論述秦始皇,但對陵墓被盜掘一事隻字未提,而六百年後的
酈道元卻做了詳細記述,這不能不令人生疑。
從秦始皇陵
銅車馬的出土位置來看,其位於封土下的地宮西墓道耳室里。如果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屢遭火焚和洗劫,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才對。以銅車馬如此的體量和貴重,不可能為盜墓者所忽略。
鑽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牆,宮牆還用磚包砌起來,並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的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只發現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這兩個盜洞均遠離地宮,尚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之內。至於封土層,除當年國民黨軍隊留下的幾個戰壕外基本完整。考古工作者還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這一事實更是秦陵未遭到盜掘的有力證據,因為地宮一旦被盜,水銀就會順盜洞揮發掉。由上述理由推斷,秦始皇陵地宮可能沒有被盜。隨著最新科技手段的運用,地宮是否被盜掘和焚毀的真相將會大白於天下。
水銀河
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引起諸多的爭論,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
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中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
史記·貨殖列傳》是司馬遷專門記敘從事商業活動的傑出人物的列傳,而
巴寡婦清是唯一一個因經營丹砂入選的人,巴渝文化專家李永明認為,在當時有能力提供這100噸以上水銀的人,只有巴寡婦清。
秦始皇與巴寡婦清之間有著良好的關係:一邊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一邊是地宮建設與不死之藥的原材料“生產大戶”,而這或許便是兩者之間神秘關係的紐帶。
發掘秦陵
多年來,在是否發掘秦始皇陵問題上爭論不斷,同意發掘的人列舉出諸多好處,但具體主張卻陷入了認識的誤區。
首先,
國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確規定——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這是必須堅定不移執行的既定政策。
其二,秦始皇帝陵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發現的陪葬坑就有180多個,這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考古任務,每項考古科研成果都將增加對秦始皇陵的認知程度。
其三,秦始皇帝陵的保護與發掘是一項循序漸進的考古科學大工程,在對局部或外圍尚且認識不足,文物保護技術還不足以擔當的情況下,任何對地宮的“念頭”都是違背科學精神的。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種對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對文物某種程度的破壞或損害。所以,進行的大多是搶救性發掘,比如因施工、被盜等人為因素或自然災害使文物遭到破壞,必須進行搶救性發掘以保護文物。因為文物在地下埋藏數百年、數千年,其內部已經形成了平衡狀態。一旦挖掘,這種平衡就被打破,就會造成對文物損害。不僅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即使別的地下遺存,只要條件允許,可以勘探、可以試掘,但除非必須,一般也不會主動發掘的。特別是對陵墓最關鍵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穫,還不足以解釋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結構、布局,連基本的解釋都無法形成體系。在文物保護技術還不足以擔當的情況下,任何挖掘地宮的“念頭”都是違背科學精神的,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
旅遊信息
交通:從火車站東側乘綠色306路旅遊專線大巴士可達,車費20元。
門票:通票旺季:150.00元 淡季:120.00元
美食: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岐山面、餃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