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車馬

1978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側約20米的地方鑽探時,在地下7米多深的土層中探出了一個金光閃閃的金質馬飾,根據其形狀和花紋,專家認定該馬飾為馬絡頭上的一個金泡。就是這一金泡的發現,揭開了發現秦陵銅車馬陪葬坑的序幕。考古工作者在發現金泡的區域重點鑽探,終於探明了這裡是一個平面呈“巾”字形、長、寬各55米的大型陪葬坑,是秦始皇陵的一個車馬房,銅車馬就出土於其中。根據發現的有關木跡,這一組銅車馬原來是被安放在一個長6.8、寬2.1、高2米的木槨內,出土時兩乘銅車馬作面西一前一後縱向排列。考古工作者把前面的一乘車編為一號車,把其後的另一乘車編為二號車。為了保證秦陵銅車馬的安全和發掘清理工作的科學性,1980年12月底,秦俑考古隊將發掘出土的這一組兩乘銅車馬整體裝箱運入室內,經過近三年的清理、修復和保護,二號銅車馬於1983年10月1日首先對外展出。1988年5月1日,一號銅車馬與二號銅車馬一起正式展出。
一號車為安車,輿為橫長方形,進深48.5,輿廣74厘米,輿中部豎一獨桿圓形傘蓋,蓋徑1.22米,御官俑立於傘下偏右處,手執六轡,身佩長劍。在車輿左前闌板上有承放弓弩的承弓器一付,同時在輿內前闌板內側還置有一個彩繪銅質箭箙,箙內尚存50支三棱帶羽銅鏃和4支平頭帶羽銅鏃。此外,車輿內還發現一件製作精美,形狀完整的銅盾牌,盾牌為“出”字形,四周彩繪幾何紋,中間繪變形龍紋。這種銅盾從形制上,應是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的對稱雙弧形盾,把它配備在戰車上,可能就是戰國、秦時專用於戰車的防護裝具“孑盾”。一號銅車馬重1061公斤,每件馬個體重230公斤,配件3064個。尺寸大小是按真車馬的二分之一按比例而縮小 的。根據《後漢書-輿服志》注引蔡邕曰:“立乘曰高車,坐乘曰安車。”《晉書-輿服志》又載:“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亦謂之高車。”《釋姓-釋車》曰:“高車,其蓋高,立乘載之車。”一號車屬於立乘,其名稱應為立車或曰高車;
一號銅車馬一號銅車馬
二號車名為“安車”,分為前後兩室,前室較小,廣35,進深36.2厘米,僅供御手一人乘坐,後室輿廣78,進安全深88厘米,上罩一個穹窿式的篷蓋,蓋長178,寬129.5厘米,狀如龜甲,前後室均罩於篷蓋之下,具有防風避雨、防塵防曬的實效。御官俑身佩長劍,跽坐於車前室,手中握著轡索。後車室內沒有發現兵器,輿內僅置有銅方壺和銅折頁各一件,輿底為類似於古車軟墊的“文茵”方形大銅扳。銅方壺古時稱為“鴟夷”,漢代學者楊雄名賦《酒箴》里有一段描寫鴟夷的記載,其文曰:“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常為國器,托於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家。”從中可以明了鴟夷的形狀、大小、作用、使用方式等等問題。車輿後室的正前和左右兩側各有一窗戶,前窗為刻有菱形花紋的鏤空固定窗,左右兩邊的車窗互相對稱,窗子可以開合,既利於通風采光,又利於密護,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可調節室內溫度。“開之則涼,閉之則溫。”當時把這種車叫做轀輬車,體現了豪華、舒適的特點,據說秦始皇出巡天下時乘坐的就是這種車。二號銅車馬總重量為1241公斤,其中馬個體重約230公斤,御官俑重51.95公斤。車總共由3462個零部件組成,其中青銅製件1742個,金質製件737個,銀質製件983個。這輛坐乘安車,雖然不一定就是秦始皇本人所乘之車,但從那穹窿式的銹有花紋的篷蓋,以及後室內所鋪的“文茵”,外加可以啟閉的窗戶等等來推測,它也是具有很高規格的皇宮府僚所乘之車。古代等級森嚴的乘輿制度,到秦始皇時已成定製,其中每乘車構件的質地、車飾、駕車馬的數量、顏色等等都有明確規定。
二號銅車馬二號銅車馬
秦陵銅車馬的出土,解決了古代車制研究方面長期爭論的一些學術問題,特別是車輿、馬飾各部件的名稱,車馬的系駕關係通過秦陵銅車馬都一一得到了科學的證明。另外,秦陵銅車馬製作工藝複雜,結構合理,比例準確,鑄造精緻,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嵌鑄、鑲嵌以及多種多樣的機械連線等工藝技術,凝聚著兩千多年前金屬製造工藝方面的輝煌成就,在中國和世界冶金史與金屬工藝史上,將占有重要的一頁。秦陵銅車馬是繼秦兵馬俑發現之後的又一秦代考古重大發現,被譽為世界“青銅之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