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銅車馬(文物)

秦始皇陵銅車馬(文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秦始皇陵銅車馬,秦代,國寶級文物。1980年12月,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現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陵銅車馬一組兩乘,因年代久遠,兩乘車出土時破碎成3000多片,經過近8年精心修復,1989年陳列展出。兩乘銅車馬一為“立車”,一為“安車”,均為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秦代真人車馬1/2比例製作。

秦始皇陵銅車馬整體用青銅鑄造,使用金銀飾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餘個零部件用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線、活鉸連線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作為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馬車,它們對研究中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輿制度、車輛結構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始皇陵銅車馬
  • 年代:秦代
  • 出土時間:1980年12月
  • 出土地點: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館藏地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文保級別:一級甲等
  • 價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 榮譽:青銅之冠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文物歷史,文物特徵,技術工藝,出土環境,文物保護,文物價值,參觀信息,

文物歷史

1980年12月,在陝西臨潼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處出土了兩乘青銅馬車,按前後位置編號為一號車和二號車。銅馬車的大小約為真實馬車的1/2,車、馬、御手全用青銅鑄造,通體彩繪,車馬器和部分裝飾則用金銀製作。
銅車馬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堆西側20米處,與其他一些考古遺存屬“偶然發現”不同的是,秦陵銅車馬是考古工作者有目的、有計畫地進行考古鑽探時所發現。1978年6月,由考古隊業務骨幹程學華先生帶領的鑽探人員,在秦陵西側地下7米多深的土層中探出了一個金光閃閃的金屬馬飾,它就是古代馬絡頭上的一個金泡,就是這一個金泡的發現,揭開了發現秦陵銅車馬陪葬坑的序幕。
1980年10—12月,根據原國家文物局局長任質斌的意見,考古隊對銅車馬陪葬坑進行了發掘清理,發掘工作由考古隊袁仲一、程學華負責,杭德州也參加了田野發掘工作,吳學功、楊秀旦、鄭解放、丁保乾、焦文軒、吳紅艷、楊緒德、田松亭、申渝晴、周柏玲、程蕊萍也一度參與了發掘、清理、繪圖等項工作。經過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在發掘區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以及8匹銅馬、2個銅御手。儘管經過了兩千多年埋藏的歷史歲月,銅車馬被上面的覆土壓塌變形,但整套車馬革皮具齊全,銀質飾品色澤光潔,金質器物閃閃發光,秦銅車馬向後人首次展現出了它的英姿。
為了安全起見,考古隊袁仲一、程學華二位先生在銅車馬坑旁用乾草搭起了一個簡易棚,日夜守護。然而,僅靠人守護,並不是辦法,按傳統的清理辦法又所需時日遠久,更難以保證銅車馬的安全。所以,如何將銅車馬安全、完整、儘快地運入博物館,成為一個十分急迫解決的大問題。這時考古隊副隊長柴中言先生提出了整體提取的方案,現代術語叫“壓力切離法”,這項工作由柴中言主持,經過模擬試驗,1980年12月19日,銅車馬的整體提取遷移工作正式開始,鋼板簸箕用吊車放入坑中,簸箕口對著銅車馬,板台架設千斤頂,逼近簸箕向銅車馬的底層慢慢推進,12月28日,把兩乘銅車馬共分為四部分裹挾入4個木箱,運入秦俑博物館室內進行清理、修復、保護、照相和資料索取等工作。
銅車馬室內清理工作由柴中言、吳永琪主持,二號車由柴中言主持修復,一號車由吳永琪主持修復,先後參加工作的還有毛明福、包達權、傅清秀、劉曉華、楊延臨、方國偉、張志軍、周鐵、郭寶發、常秋月、張永良、謝煥利、夏文乾、裴義民、顧祥華、李蘭、強萬岐、高海英、羅史民、王建華、孟劍明、邢天堂、吳志斌、劉軍發、薛恩光、郭世元、張文立、楊異同、姜彩凡、陳海、王朝珍、李金鳳、高興贊、郭玉山、李永波、楊春等等。
1983年8月,二號銅車馬修復完成,10月1日正式對外展出。
1987年5月,一號銅車馬修復完成,與二號銅車馬一起對外聯展。

文物特徵

秦始皇陵銅車馬一共有兩乘,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據《後漢書·輿服志》記載:“天子所御駕六,余皆駕四。”蔡邕獨斷》記載:“法駕,上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馬。有五色安車、五色立車各一,皆駕四馬,是謂五時副車。”由此可知,銅馬車應該是秦始皇鑾駕車隊中的屬車(也稱副車、貳車)。五時副車由五輛安車和五輛立車組成,一輛安車和一輛立車為一組,均駕四馬。《後漢書·輿服志》還說:“五時車,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馬亦如之。”五時源於五行,對應五方、五色,即青、白、赤、黑、黃分別對應東、西、南、北、中。這兩輛青銅馬車的彩繪顏色以白色為主,與五方色中的西方色相合,從而證明青銅馬車應當是摹寫秦始皇鑾駕鹵簿中的屬車製作的。
一號銅馬車通長225厘米、高152厘米,車輿四面圍欞,後部辟門。圍欞用笭網和禁止物幕蔽。覆蔽體外面繪勾連的菱形紋,內側繪類似織錦的紋樣。輿近前部1/3處的上方,橫置供人憑扶的車軾,表面彩繪精美的幾何紋飾,象徵用錦類織物包裹。輿內豎立一頂高槓蓋,傘蓋內里密布彩繪雲紋。傘槓用一個帶有立柱的十字形座固定,蓋座中的機關異常精巧。傘蓋下站一御官俑,頭戴雙卷尾冠,身佩玉環,背後佩劍,雙手握轡。車上配有銅弩、銅盾、籠箙、銅矢等兵器。《後漢書·輿服志》劉昭注引徐廣曰:“立乘曰高車,坐乘曰安車。”可見一號車應是秦始皇鑾駕中的立車,又名高車。其配有兵器,應該是兵車變化而來。《獨斷》中記述秦始皇法駕鹵簿的車馬儀仗時曾說“又有戎立車以征伐”,說明了立車在御用車隊中還可能有作戰和田獵的作用。
二號車轡繩末端有朱書“安車第一”四字,由此可認定其為古代安車。在秦代,安車又稱轀輬車,曾作為秦始皇出巡乘輿。《史記·秦始皇本紀》關於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的記載,多次提到轀輬車。二號車的出土使人不僅對秦代鹵簿制度和古代馬車陪葬制度有了進一步了解,更對古代安車的形制結構有了明確認識。
二號車通長317厘米、通高106厘米,總重量為1241千克,單轅雙軛,四馬分兩服兩驂。馬高90.2厘米—93.6厘米、長110厘米—114厘米,通體白色,僅鼻孔、口腔等處施粉紅色。車輿分為前後兩室,前室很小,僅容御手就座。青銅馬車中,頭戴雙卷尾冠,身穿長襦,腰佩短劍的御官俑,跽坐於車前室,手中握著轡索。後室是供主人乘坐的主輿,輿寬78厘米、進深88厘米。主輿四周禁止,後邊留門,門上裝有可開閉的門板;前部和左右兩側開窗,前窗裝有能夠向上掀起的菱格形鏤空窗扇,左右窗則以夾心的方式安裝著可推拉的菱格形鏤空窗板。輿室的頂部罩著一面橢圓形的穹窿式篷蓋,蓋長178厘米、寬129.5厘米。輿底上鋪有一面繪滿幾何紋的銅板,象徵柔軟的茵墊。車輿內外遍施精美紋飾,其中輿室禁止體和車蓋以夔龍與鳳鳥紋為主。輿的周邊及前室的內外則飾以流雲紋、幾何紋等紋飾。

技術工藝

銅車馬通體彩繪,所用的顏色以藍、綠、白三色最多。八匹馬通體白色,只有鼻孔、口腔等處施以粉紅色。御官俑的面部和手上有兩層彩繪,內層為粉紅色,外層為白色,更加突出了人物肌膚的質感,頭髮為藍黑色,長襦為天藍色。車身上的彩繪,以白色打底繪以彩色紋樣,色調素雅、清新。彩繪的紋樣有變相的夔龍夔鳳紋、流雲紋以及各種菱花紋和多種多樣的幾何紋。高車以菱形、方格形等幾何紋樣為主,間以各種雲紋、旋渦紋,主要分布在車欄內側、車軾表面和車傘下面。安車以夔龍夔鳳紋為主,流雲紋和幾何紋成了邊飾紋樣,更突出了安車的帝王氣勢,顯示了兩乘車不同的功用。夔龍夔鳳紋主要分布在車蓋內側、後輿四周上層區域、後輿車門內側等主要位置,流雲紋和幾何紋主要分布在車蓋內側的邊角、承托車蓋的骨架上、車前輿內外側欄板、車後輿外側上層、後輿車門內側邊角等區域。
銅車馬上大部分紋樣是用彩色直接描繪,再用墨線或白線勾畫邊輪的。也有一些紋樣先勾畫樣稿,然後填色,最後用墨線勾畫輪廓。一、二號車車輿下層的圖案採用堆繪法繪製,線條突起,有很強烈的立體感。這種藝術手法前所未見,亦屬首次使用。
彩繪不僅使銅車馬更顯華麗,同時也掩飾了銅車馬在鑄造時難以避免的沙眼、修補痕跡等缺陷,而且也延緩了青銅的氧化過程。在青銅器上彩繪這一藝術表現手法是秦代的創舉,它突破了殷周時代在青銅器上鑄紋和春秋戰國時期金銀錯紋飾的局限,使青銅器上的紋樣更加絢麗多彩。
製作銅車馬的主要材質是錫青銅,一般來說錫的含量為6—13%,鉛的含量在1%左右。銅車馬根據鑄件使用的不同性能採用了不同的合金比例:承力較大的構件如馬腿、車撐等,要求機械硬度高,其含錫量就比較高;要求有一定韌性的構件如韁繩、轡繩等,其含錫量就比較低。各部件的機械強度要求不同,含錫量的多少也有所不同。
銅車馬的眾多構件大多是鑄造成型,在鑄造方法上,根據構件的大小、薄厚以及不同的形狀,採用不同的鑄造方法:大而薄的構件如拱形的車篷蓋,採用了鑄鍛結合的工藝,先將車蓋澆鑄成形,再經過加熱鍛打,這是秦代的一大創舉;一些大型厚壁或長桿型鑄件,都採用空心鑄造,既減輕重量,節省大量金屬,又可以避免鑄件疏鬆、受熱產生裂紋等缺陷,改善材質性能。另外,將一些複雜構件分解成一些簡單的構件分別鑄造,再把這些簡單的構件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構件,也是銅車馬鑄造工藝中的一個創新。
銅車馬的連線工藝更是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活頁連線、子母扣連線、子母扣加銷釘連線和紐環連線等。活頁連線主要用在二號車上的門扇與門框、窗扇與窗框的連線上,活頁的結構與現代用的合頁幾乎完全相同。除了銅車馬外,在秦都鹹陽遺址也曾出土過多件,說明秦代的青銅器加工工藝已經較為普遍地用於現實生活。
子母扣加銷釘連線方法在銅車馬的鞍具上被廣泛套用,如靷繩、轡繩、韁繩等,都是用一節節銅質或金銀質的構件,採用子母扣加銷釘的連線方式組成鏈條的。這種連線方法是把兩個小構件的一端分別加工成凹凸狀,再把一個小構件的凸狀一端插入另外一個小構件的凹狀一端,使兩個小構件完全契合,再在契合處加上一個銷釘使之完全連線在一起,但又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紐環連線是用一個圓環將兩個物體連線在一起,如上銅鏑六個帶刺銅球之間的連線就使用了這種連線方法。這種連線方法,結構簡單,製作方便,各部件之間活動自如。

出土環境

秦始皇陵銅車馬位於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於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

文物保護

1995年8月,陝西省文物局授予《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項目“陝西省文物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同年11月,國家文物局授予該項目“國家文物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7月,《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報告分銅車馬坑的形制、一號銅車馬、二號銅車馬、銅車馬的鑄造工藝、車制及銅車馬各部件的名稱五大章節。《秦始皇陵銅車馬修復報告》由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報告分銅車馬的整體遷移、銅車馬的修整復原、銅車馬修復後的幾點認識三大章節。
2002年0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秦始皇陵銅車馬位列其中。

文物價值

《考工記》載:“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說明製作木質車馬的複雜程度,而用青銅製作的銅車馬在製作難度上較木車有過之而無不及。銅車馬的製作綜合採用了鑄造、嵌鑄、包鑄、焊接,以及各種各樣的機械連線、機械加工等工藝技術,反映了中國兩千多年前金屬製造工藝的輝煌成就。
秦陵銅車馬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通過它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車制,特別是對戰車的系駕方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秦陵銅車馬就是秦代皇帝車輿的再現。車體仿照實物製作,所有細節都表現得非常具體逼真。為中國古代美術、車制以及宮廷輿服制度等方面的歷史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體量大。銅車馬是考古所見的最大的組合型青銅器;結構複雜,細節表現清晰、逼真;冶金鑄造技術高超,採用多樣的工藝手法;車中的零部件製作難度極大,工藝精湛;造型準確、寫實,人、馬生動、傳神;駕具、馬飾完整,系駕關係清楚;彩繪紋飾精美,與浮雕結合,表現出了馬車不同部位原本的材質、構造和面貌。
其次,精美。銅馬穿金戴銀,金銀項圈、金當盧、金銀泡等,金銀飾件約占零件總數的一半,雍容華貴。在青銅器上通體彩繪,是秦代的創舉。以白色為底,以紅、紫、藍、綠、黑等色為輔助,花紋色彩斑斕。雖然歷經歲月,乳白的底色大都脫落,但蓋內、車門內外、前窗及廂外等地方的紋飾依然清晰。
再次,工藝先進。銅車馬無論設計還是鑄造、加工、連線、裝配等環節,都不亞於現代許多複雜的機械製造。在鑄造方面,使用了多范合鑄法、紅套鑄法、接鑄、嵌鑄、包鑄等;在連線方面,採用了套接、鉚接、焊接、扣結、子母口對接、合鉸連結、鏈環連結等;在模擬塑形表現方面,使用了圓雕、浮雕、鏨刻、磋磨、沖鑿,以及塗色、彩繪等手段。

參觀信息

2017年,陝西省啟動秦始皇陵的改造提升工程,建設銅車馬博物館。銅車馬博物館是秦陵文化景區建設的重點項目,選址定於銅車馬的原出土位置及其附近,總建築面積約7880平方米,旨在通過原址展示和合理布局,充分揭示銅車馬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全面闡釋秦代車馬文化。
銅車馬博物館位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內。
地理位置:
開放時間:
旺季:03月16日—11月15日 08:30—18:35(17:00停止售票)
淡季: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 08:30—18:05(16:30停止售票)
票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門票實行淡、旺季浮動價格,“一票制”管理。
門票價格為:統一為120元每人。
在校學生和特定人群可以享受門票優惠的政策。觀眾往返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帝陵兩景區參觀,可免費乘坐旅遊專車。
交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距離西安約35千米,可在西安火車站東廣場乘游5專線(306路)、915路、914路到達。
距離臨潼區約10千米,可乘坐915路、914路、101路等營運車輛到達。
飛機、自駕及其他相關注意事項參看官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