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麗山園)為依託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眾多陪葬坑為主體,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

200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評首批國家AAAAA旅遊景區,景點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麗山園。兩個景點相距2200米,觀眾可乘坐免費旅遊專車往返。2008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評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取得團體考古領隊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外文名稱:Emperor Qinshihuangs Mausoleum Site Park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竣工時間:2009年02月11日
  • 開放時間:2009年02月11日
  • 館藏精品:兵馬俑、百戲俑、青銅兵器
  • 門票價格:120元/人
  • 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現任館長:侯寧彬
  • 所屬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陝西省西安市
地理環境,發展歷史,建築布局,基本陳列,兵馬俑一號坑,兵馬俑二號坑,兵馬俑三號坑,銅車馬展廳,文官俑坑,百戲俑坑,真彩秦俑展,館藏精品,價值意義,學術研究,學術委員會,省部級獎項,出版書目,出版書籍,對外交流,榮譽稱號,機構設定,旅遊信息,相關活動,

地理環境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腳下,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帝陵·驪山園。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秦始皇帝陵東側,秦始皇帝陵·驪山園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相距不到2千米。

發展歷史

1961年03月04日,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03月,秦兵馬俑坑被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1975年08月,國務院決定在秦兵馬俑坑遺址上建立博物館。
1975年11月,陝西省文化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建處成立。
1976年06月,陝西省文化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備處成立。
1979年10月0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開放。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
1987年1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89年09月27日,秦兵馬俑三號坑遺址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1994年10月01日,秦始皇帝陵文物陳列廳建成開放。
1999年10月01日,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2007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評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8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評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9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取得團體考古領隊資格。
2009年2月11日,陝西省文物局以“陝文物發[2009]8號”文轉發陝西省編辦“陝編辦發[2009]4號”文,決定在保留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前提下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將負責秦始皇陵遺址的總體規劃、長遠建設、考古發掘、科研業務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秦陵遺址公園為依託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為陵區文物保護和世界文化遺產傳承奠定了基礎。
2010年10月01日,占地3386畝位於秦始皇陵核心區,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始皇帝陵遺址考古公園建成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築遺址、陪葬坑等。
2011年6月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秦陵博物院啟動9901陪葬坑和秦陵部分建築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2011年09月30日,秦始皇帝陵K9901、K0006陪葬坑陳列廳正式對外開放。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及9901、0006陪葬坑陳列廳與已開放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同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秦陵文物事業發展的基礎。
2013年12月27日,秦始皇帝陵園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3年考古新發現”。
nullnull

建築布局

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K0006陪葬坑陳列廳,K9901陪葬坑陳列廳,同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秦陵文物事業發展的基礎。
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位於秦始皇陵園的核心區,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築遺址、陪葬坑的具體位置範圍、百戲俑坑博物館、文吏俑坑博物館等,約56.25平方千米。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1.5千米處,占地面積218萬平方米。
K0006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內城以內、陵墓封土的西南角,東西向,總面積約410平方米。
K99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總面積約700平方米。
秦始皇陵博物院遠景秦始皇陵博物院遠景

基本陳列

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帝陵東側1.5千米處西楊村南,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已發現三座,分別編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三座俑坑占地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內有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整齊有序。陶俑的形象各不相同,神態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兵馬俑一號坑外景兵馬俑一號坑外景
1974年3月,臨潼區西楊村的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試掘,確認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即一號兵馬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距現地表深4.5~6.5米,面積為14260平方米。根據試掘已出土陶俑、陶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號兵馬俑坑內約埋藏陶俑、陶馬6000件,同時還有大量的青銅兵器。

兵馬俑二號坑

1976年4月,在一號俑坑的東端北側20米處,又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
兵馬俑二號坑外景兵馬俑二號坑外景
二號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據現地表深gq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從試掘的情況推斷,二號兵馬俑坑內埋藏陶俑、陶馬1300餘件。二號俑坑較一號俑坑的內容更豐富,兵種更齊全,是兵馬俑坑中的精華。

兵馬俑三號坑

1976年5月,在一號俑坑的西端北側25米處,又發現了三號兵馬俑坑。
兵馬俑三號坑外景兵馬俑三號坑外景
三號俑坑的規模較小,平面呈“凹”字形。東邊有斜坡門道,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4.57米,距現地表深5.2~5.4米,面積520平方米。坑內埋藏陶俑、陶馬72件。有學者認為,它是統帥一、二號兵馬俑坑的指揮部,古代稱為“軍幕”。

銅車馬展廳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掘出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於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這是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對研究中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輛結構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青銅之冠——秦始皇陵銅車馬青銅之冠——秦始皇陵銅車馬
銅車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徵著秦始皇鑾駕的一部分。銅車馬的形制是模仿實實在在真車的形狀。以前考古發現的車都是木質的,出土時已腐朽,銅車馬的出土使今人能夠清楚地看到古代御用車駕的真實面貌。銅車馬是按秦始皇御用車隊中屬車二分之一的比例縮小製成的,車蓋以及車輿內外彩繪著精美的紋樣;兩乘銅車馬上的金銀飾品重達14公斤,顯示了銅車馬高貴的等級。
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兩乘車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中間兩匹馬稱為服馬,主要用來駕轅;旁邊兩匹馬協助服馬拉車,稱為驂馬。為了使四匹馬各處其位,齊力拉車,銅車馬上還裝有防止驂馬內靠及外逸的專用部件——脅驅和韁繩,脅驅的作用就是防止驂馬內靠;為了防止驂馬外逸,在驂馬的頸上還套有一根韁繩,韁繩的另一端系在衡、軛的交接處,防止驂馬過分遠離。通過這些裝置,驂馬與服馬始終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可以始終並駕齊驅。

文官俑坑

文官俑坑即K0006陪葬坑,2000年秦始皇帝陵園勘探發現的一座陪葬坑,該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內城以內、陵墓封土的西南角,東西向,略呈“中”字的地下坑道式全木結構建築,總面積約410平方米,由斜坡門道、前室和後室三部分組成,前室、後室東西錯位,形成兩個擁有不同埋藏物的相對獨立單元,前室主要埋藏陶俑,後室埋藏馬骨。此坑是秦始皇帝陵園中少見的未被焚燒過的陪葬坑,因而木結構遺蹟較為完整,經清理髮現有棚木、廂板、鋪地木、封門木等。
文官俑文官俑
K0006陪葬坑前室長10.6米、寬4.05米,在南壁有一長3.8米、寬2.9米的廂房,前室內出土陶俑12件,可分為袖手俑(8件)和御手俑(4件)兩類,出土時陶俑已殘破為碎塊,與一號兵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相比,較顯文弱,上身穿單層或雙層交領右衽齊膝長襦,腰束革帶,下著長褲,足蹬齊頭方口淺履。陶俑身上原有紅、綠、黑、粉、白色等彩繪,因地下水侵蝕及坑體倒塌,出土時僅面部保留較多彩色殘跡。這12件陶俑頭戴長冠,擁有一定的爵位。
從陶俑破碎的程度和個別陶俑破碎的方式看,人為破壞痕跡明顯,而且是在此坑建成後不久、棚木尚未坍塌時被破壞的。此外,前室中還出土陶罐、銅鉞等遺物。在前室西部、斜坡門道的入口處發現木車殘跡一處,車為單轅、雙輪木乘車。
K0006陪葬坑後室長20.2米、寬3.9米,出土馬骨骼等遺物。按照馬骨排列的密度推算,後室原應葬馬20餘匹,均以頭北尾南排列。

百戲俑坑

百戲俑坑即K99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封土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總面積約700平方米,試掘出土一件青銅鼎和11件陶俑。這些陶俑上體裸露,下著彩色短裙,與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各異,是秦陵出土陶俑的新類型。根據這些陶俑的姿態,此坑暫定名為“百戲俑坑”。
百戲俑百戲俑
1999年3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一座陪葬坑,該坑平面呈“凸”字形,東、西兩端各有一斜坡門道。該坑東西長40米,西端寬16米,東端寬12.3米,內有兩條東西向的夯上隔梁,三個東西向的過洞。兩端門道長20.8米,寬7.6—11.4米。坑距現地表深約5米,面積約700平方米,為地下坑道式上木結構建築,經火焚坍塌。
該坑試掘方中出土一件青銅鼎和11件陶俑。坑中出土的11件陶俑上體裸露,下著彩色短裙,與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各異,是秦陵考古發現中首次見到的造型。
結合《國語·晉語四》、《漢書·廣川惠王傳》、《淮南子·修務訓》、《西京賦》、《抱朴子·辯問篇》等文獻對各種“百戲”的記述,以及這些陶俑的姿態,推測這些陶俑可能是為宮廷提供百戲表演的百戲俑。因而,該陪葬坑暫定名為“百戲俑坑”。
“百戲”是古代散樂雜技的總稱,表演內容極為豐富,包含扛鼎、尋校橦、角力、俳優等項目。從試掘方出土的陶俑姿態來看,這些陶俑表演的有扛鼎、尋橦、旋盤等技藝項目。

真彩秦俑展

歷經數十年考古發掘與保護,鮮為人知的秦俑彩繪得以重現,那些神秘多姿的色彩也將引發無盡的思索。“真彩秦俑”集兵馬俑發現40年來的彩繪研究成果,為公眾展示了秦瑰麗神奇的顏料用色,匠心獨運的裝飾技藝,揭示出秦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秦人的色彩審美情趣。
真彩秦俑展真彩秦俑展
第一單元:色彩的奧秘
1、古代的色彩;2、色彩的旅程;3、秦俑顏料盒
第二單元:裝飾的靈感
1、千人千面兵馬俑;2、絢麗多姿兵馬俑
第三單元:喪葬的藝術
1、喪葬文化;2、俑的意義;3、色彩與禮儀
第四單元:智慧的延續
1、褪去的色彩;2、重現的光輝
nullnull

館藏精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銅甬鐘
通高27.10厘米,甬長8.70厘米,直徑3.95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長甬,甬中空。甬中部有弦紋一道。旋作半環形,鉦間飾蟠螭紋,內壁光素,製作規範。甬鐘發現與兵馬俑一號坑的指揮車上發現過完整的鼓跡和銅甬鐘,是將帥掌握金、鼓用來指揮作戰的。銅甬鐘反映了秦代軍隊建制和軍事制度。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箭鏃
長16.50—20.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兵馬俑坑出土的箭鏃約有4萬件,大體可分為小型和大型銅鏃兩類。大型銅鏃鋌長,鏃首特大,鏃首呈三稜錐形,鋌呈圓柱形。小型銅鏃數量最多,首呈三棱形,鋌為圓形後三棱形。所有鏃首和鋌都接鑄為一體,茬口清晰。銅鏃首與鋌重量大體相等,符合力學原理。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戟
戈通長26.70厘米,援長16.40厘米,胡長12.80厘米,內長10.00厘米,矛通長17.5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戟為戈、矛的組合體,兼具勾刺的作用。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鈹
通長35.30厘米,鈹身長24.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鈹的形制和短劍相似,鈹身為兩側六面的扁體,前銳後寬,近莖處裝“一”字形格。鈹的作用和矛一樣是長柄刺兵,但比矛長而鋒利,穿刺力更強。以往出土過完整的鈹,也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秦俑坑銅鈹的發現糾正了過去將鈹認作是短劍的錯誤,補充了中國兵器史研究的空白。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戈
通長26.70厘米,援長16.40厘米,胡長12.80厘米,內長10.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戈為勾啄兵器,秦俑坑出土的青銅戈部分刻劃有小篆文字,內容多數是編號,少數帶有紀年和督造、製造者等銘文。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矛
通長17.50厘米,骹長5.50厘米,葉最寬3.7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三號坑。秦俑坑出土的矛,通體寬扁且直,中部起脊,直刃前聚鋒,橢圓筒形骹,製作規整,刃鋒銳利,表面光潔,是純粹的刺兵,製作簡單但殺傷力非常大。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劍
劍身修長,兩面起脊,四縱四鍔,中脊較厚,截面近似菱形,近鋒處有一段束腰,莖截面近似橢圓扁體。身和莖一次鑄成,表面呈青白色,菱形格,鼻形璏。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俑坑鋪地磚
秦代陶器,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用於墁鋪秦俑坑底部的鋪地磚,有大型、中型、小型跳轉和近似方形磚幾種。磚多為青灰色,個別的為橘紅色,表面有細繩紋,質地堅硬。磚上還發現有“宮水”、“左司空”等戳印文字。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下級軍吏俑
秦代陶器,通高189.00—191.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下級軍吏俑頭戴單版長冠。有的不穿鎧甲屬於輕裝步兵,有的穿鎧甲是重裝步兵,但甲衣上沒有彩繪花紋,他們一手握劍,一手執矛、戈等長兵器。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中級軍吏俑之一
秦代陶器,通高189.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右手握弓,左手握劍。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中級軍吏俑頭戴雙版長冠,手中握劍,有的立於高級軍吏俑身旁似為副手,有的立於士兵佇列中似為領隊。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中級軍吏俑之二
秦代陶器,通高191.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一號坑。右手半握拳,左臂向前舉起持長兵器。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中級軍吏俑頭戴雙版長冠,手中握劍,有的立於高級軍吏俑身旁似為副手,有的立於士兵佇列中似為領隊。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高級軍吏俑
秦代陶器,高級軍吏俑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頭戴鶡冠,雙手交垂於腹前拄長劍。迄今出土的秦俑中級別最高的就是高級軍吏俑。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跪射俑
秦代陶器,通高128.00厘米 ,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跪射武士俑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東端的弩兵陣中心,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右側綰一髮髻,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髮狀。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並且文物原本的彩繪保存狀況完好,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情景。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騎兵俑
秦代陶器,頭後綰扁髻,戴皮弁。上穿齊膝長襦,下呈折形裙式,外罩齊腰鎧甲,無披膊。面部,手臂,鎧甲組滕上殘留多處紅色。下穿長褲,足蹬皮靴。左手半握,似持兵器,右手牽馬狀。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鞍馬俑
秦代陶器,鞍馬是騎兵的坐騎,四蹄直立,勁健有力,兩耳如削竹,耳前有鬃花,尾巴成辮形,馬背上皆有鞍韉,中部下凹,鞍面上雕有鞍釘,馬肚下有一條肚帶將鞍韉固著於馬背,帶頭相接處有一參扣,參扣於馬肚左側,馬尾可拆卸。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鞍馬騎兵俑
秦代陶器,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秦人以養馬起業,秦陵區內也發現有大量的陶馬和真馬陪葬,可見其對馬的重視與珍愛。鞍馬騎兵俑塑造了秦代騎兵和戰馬的形象,騎兵短小精悍,戰馬健壯有力,說明了秦代騎兵作為新興起的兵種,篩選的標準應該非常嚴格,是研究古代軍事史的重要物證。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車士俑
秦代陶器,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秦兵馬俑坑出土的戰車一般每乘車上有甲士3人,即御手、車左和車右。御手居中,車左和車右分立於御手兩側。車士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小腿上綁著護腿,頭戴介幘。車左俑左手持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用則是右手持長兵器,左手作按車狀。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御手俑
秦代陶器,通高192.00厘米,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御手俑頭綰扁髻,戴單板長冠,褐色鎧甲,無披膊,下穿長褲,足蹬方口履,雙臂前舉作執轡駕馭狀。秦代戰車上有甲俑三件,中間駕車是御手俑,車士俑居左右兩側。御手俑的職責是駕馭車馬,保護車馬進退得宜,併兼當主帥受傷可以代替其執掌指揮工具金和鼓。御手俑是秦代戰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再現了戰車部隊行進作戰的情形。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彩繪跪射俑
秦代陶器,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跪射武士俑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東端的弩兵陣中心,它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右側綰一髮髻,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髮狀。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並且文物原本的彩繪保存狀況完好,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情景。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夔紋大瓦當
秦代陶器,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跪射武士俑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東端的弩兵陣中心,它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右側綰一髮髻,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髮狀。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並且文物原本的彩繪保存狀況完好,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情景。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雲紋瓦當
秦代陶器,為建築材料。秦代雲紋瓦當變化繁多,風格秀麗,雲紋是由動物中的蟬紋、鳥紋、饕餮紋,植物中的樹枝、花朵,自然中的雲朵、光芒綜合演變而來,反映了秦代瓦當藝術由寫實到寫意,融合與變化的過程。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繩紋板瓦
秦代陶器,通長58.00厘米,寬37.00—46.00厘米,厚2.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園北側魚池遺址,為建築材料。灰陶質,呈弧度較平的長方形板狀。凸面飾繩紋,凹面為素麵或戳壓多樣化紋飾。通常板瓦與筒瓦組合使用,先將板瓦凹面向上逐行疊壓密排,然後將筒瓦扣合在板瓦的行縫上。繩紋板瓦為研究先秦手工業製作和建築提供了依據。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五角排水管道
秦代陶器,為建築材料。截面近似五邊形,平底,厚壁,五個面均飾以粗繩紋,內表素麵。質地細密堅硬。頂部作成三角形,符合力學原理,管壁厚,能夠承受重壓。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跽坐俑
秦代陶器,高64.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側小型馬廄坑。此俑系男性,腦後梳圓形髮髻,面目清俊,有髭無須,身穿交領右衽長襦,雙臂下垂,雙手半握,自然置於膝上,雙腿跽坐狀,似一年輕的圉人,象徵管理馬廄以及飼養珍禽異獸的人員,造型生動,體型完整。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袖手俑
秦代陶器,通高184.00厘米,肩寬44.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0006陪葬坑。2000年,在秦陵封土西南50米處的陪葬坑中,發掘出土了不同於秦兵馬俑的8件文官俑,它們頭戴長冠,身穿長襦,右側腰帶上懸掛著帖塑的削和砥石,袖手而立一派文官風度。這些陶俑所象徵的身份和遺址坑的性質還有待研究,但對認識秦陵遺址內涵和秦代政治等都有很大意義。在此遺址上已建設開放了0006陪葬坑展廳進行原址展示。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石甲冑
秦代石器,石鎧甲通長75.00厘米,共有甲片612片,石胄通高31.50厘米,共有胄片72片,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801陪葬坑。製作這些石甲冑的材料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質地細密,色澤均勻,經過磨製和鑽孔以青銅絲串系。其中較精細的石甲有甲片近800片,與秦俑身上塑造的鎧甲相比更顯得精製用工,反映了秦代高度發達的手工製造業和秦陵修建的繁複艱巨。這些石質鎧甲、胄、馬甲的發現,形象說明了秦代軍人防護裝備的狀況,彌補了文獻對秦代甲冑記載的缺失,豐富了人們對秦代軍事問題的認識。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跽姿俑
秦代陶器,通高127.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跽姿俑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指併攏伸向下方;右臂上舉,肘部微屈,上身直挺,雙膝跪地,足尖抵地,似乎準備由跽姿向站姿起立。專家分析考證,跽姿俑的形體姿勢應該是正在擊鼓、鐘之類的樂器。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樂府鐘
秦代青銅器,通高13.30厘米,1976年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園西側內外城垣間的飤官遺址。鼻形紐,有錯金蟠螭紋、流雲紋、錯銀雲紋、陽線雲雷紋飾於鐘上。紐部刻有“樂府”二字,證明秦代已經設有樂府機構。經測試,此鐘聲音清脆悅耳,音調準確,鐘聲屬於C調。樂府是皇家慶典和祭司時管理音樂的官署。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天鵝
秦代青銅器,通高39.50厘米,通長91.5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青銅水禽在秦代考古中屬首次發現,這對豐富和評價秦始皇帝陵的文化內涵具有重大學術價值。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鶴
秦代青銅器,通高77.50厘米通長101.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站立於對角的鏤空雲紋踏板上,長曲頸下伸至地面作覓食狀,喙中含一銅質蟲狀物;翅端羽毛垂落於尾後;腿爪細長,爪趾與踏板塑於一體;鶴體高大,造型逼真,表現的是鶴從水中覓得蟲蝦後尖喙離開水面的瞬間姿態。通體殘留有少量白色彩繪。銅鶴等青銅水禽屬於秦始皇陵園中的另一類陪葬品,象徵著宮廷苑囿。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銅權
秦代青銅器,通高7.30厘米,肩徑3.90厘米,底徑5.4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園外城垣西側飤官遺址。銅權呈十七棱面,空心,權身刻有兩詔銘文。陵園西側內外城之間的食官遺址內共出土3枚銅權,它們均鑄於秦二世時代,三權的重量不一,其中1枚因鏽蝕嚴重,土銹沒有清除,重為325克,其餘兩枚分別重254.6克、256克,僅差1.4克,比較接近,此重量約為秦的1斤。權上均有刻文,內容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統一度量衡的兩個詔文。秦權是秦統一全國後推行貨幣、度量、文字等制度的物證。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銅印
秦代青銅器,高1.10厘米,底徑1.45×1.45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側陪葬墓。1976年上焦村墓葬中有兩座墓各出土銅印章l枚。一個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棺內出土方形橋紐銅印l枚,刻有陰文小篆“榮碌”二字,應為墓主的私印,墓主名為“榮祿”。此印為研究墓主人身份提供真實資料,推測墓主應為秦始皇之子。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陵一號銅馬車
秦代青銅器,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銅馬車整體用青銅鑄造,採用了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線、活鉸連線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中國考古史上迄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銅車馬通體施以彩繪,有雲紋、幾何紋、夔龍紋等圖案,紅、綠、紫、藍等色彩艷麗豐富,生動描繪了秦代皇家屬車的華貴富麗。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陵二號銅馬車
秦代青銅器,秦陵二號銅馬車為“安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銅馬車整體用青銅鑄造,採用了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線、活鉸連線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中國考古史上迄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銅車馬通體施以彩繪,有雲紋、幾何紋、夔龍紋等圖案,紅、綠、紫、藍等色彩艷麗豐富,生動描繪了秦代皇家屬車的華貴富麗。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銅盾
秦代青銅器,盾為方首,弧肩,曲腰,平底。正面有一縱脊,中部隆起,背面有握手。銅盾內外兩面均為變相的夔龍紋彩繪紋樣,龍體屈曲作飛騰狀,故又名龍盾。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銅箭箙
秦代青銅器,銅箭箙呈長方形盒狀,弧形底,有左右兩片可自由開合的蓋,通體彩繪紋樣,內裝銅箭54支。此種箭匣未見過實物或圖像資料,為首次發現。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銅箭鏃
秦代青銅器,出土於秦始皇帝陵西側銅車馬陪葬坑,為秦陵一號銅馬車上的配件。在一號車高車上的銅籠菔內裝有54支銅箭,其中4支為平頭異形箭,其餘50支為尖鋒四棱鏃。平頭箭鏃為矢鏃,古名志矢,漢曰平題,後世曰骨骲或骲箭,是一種禮儀習射用品。銅矢鏃通體塗白,像骨鏃。尖頭四棱鏃鏃首的截面呈菱形,應為弩所用的鍭(hou)矢。這種箭鏃用於強弩,飛行疾,穿透深,殺傷力強。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立姿御手俑
秦代陶器,通高91.00厘米,重70.60千克,出土於秦始皇帝陵西側銅車馬陪葬坑,為秦陵一號銅馬車上的御官俑。御手頭戴鶡冠,身穿長襦,背負青銅劍,雙手恭謹地握著轡繩,雙目注視前方,面部表情沉靜,嚴肅中透出一絲輕鬆。從御者的冠飾和腰間佩劍、佩玉情況來看,他們不是一般的御手,而是高級御官。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坐姿御手俑
秦代陶器,通高51.00厘米,重51.92千克,出土於秦始皇帝陵西側銅車馬陪葬坑,為秦陵二號銅馬車上的御官俑。御手通體彩繪,頭戴鶡冠,身穿長襦,腰束革帶,下穿長褲,與秦俑坑出土的高級軍吏俑相似,也是具有一定爵位的軍吏。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金當盧
秦代金器,金當盧是秦始皇陵銅馬車馬頭部飾物。正面有細線勾畫出流雲紋,中部有兩條蟠虺紋組成蟬狀紋樣,紋樣凸起呈淺浮雕形。當盧背面印刻“十二”,鈕上有“上”銘文。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有披膊的石鎧甲
秦代石器,通長75.00厘米,披膊長20.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801陪葬坑。鎧甲由前、後身甲和一對披膊組成,共有甲片612片。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無披膊的石鎧甲
秦代石器,通長64.00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801陪葬坑。鎧甲由前、後身甲和一對披膊組成,共有甲片380片。鎧甲的開合口位於右側肩、胸的交接處。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石胄
秦代石器,共有胄片74片,石甲冑的材料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質地細密,色澤均勻,經過磨製和鑽孔以青銅絲串系,與秦俑身上塑造的鎧甲相比更顯得精製用工,反映了秦代高度發達的手工製造業和秦陵修建的繁複艱巨。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百戲俑
秦代陶器,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一號百戲俑,殘高152.00厘米,右臂有刻劃文字“鹹陽親”。三號百戲俑,殘高172.00厘米。四號百戲俑,殘高152.00厘米。十九號百戲俑,殘高181.00厘米。1999年,考古人員在秦陵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的陪葬坑內,試掘出土了陶俑11件,它們上體裸露,下體著裳。動作有直立狀、雙手卷衣狀、一手叉腰一手高舉、雙腿弓箭步、半跪狀等。是模擬古代百戲娛樂的場景,百戲是古代散樂雜技的統稱,包括扛鼎、尋橦、角力、俳優等。所以,也被稱作“百戲俑”,它們仿佛正在參加一場宮廷聚會,各施手段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藝,反映了秦代宮廷活動的豐富。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青銅鼎
秦代青銅器,通高61.00厘米,口徑65.50—71.00厘米,腹深34.00厘米,重212千克,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出土。是出土於百戲俑坑的一件青銅鼎,形體碩大,所以稱它秦陵大鼎。此鼎造型穩重,上有繁複精美的紋飾,因與百戲俑同出於一個遺址坑,有學者認為應該是舉鼎時的一件道具,也有人認為是禮器因為秦末戰亂而被掩埋。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價值意義

秦始皇陵布局縝密、規模宏富,具有重大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秦始皇陵陵區已發現各類陪葬坑、陪葬墓等600餘處。1961年,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7000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鈹、矛、戈、戟、殳、弩機以及大量的箭鏃等。大部分兵器歷經兩千多年依然鋒刃銳利,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側,還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每乘車前駕有四馬,車上各有一御官俑。銅車馬造型逼真,裝飾華美,大量使用金銀為飾品和構件,製作非常精巧,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始皇兵馬俑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已接待中外觀眾近7000萬人次,其中包括近20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秦兵馬俑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城市展出,海外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秦兵馬俑每到一處就引起當地轟動,已成為增進國際間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10年10月1日,占地3386畝位於秦始皇陵核心區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築遺址、陪葬坑等。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的對外開放標誌著中國又一處大遺址保護工程的建成。既是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傳播中華優秀文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舉措,又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帶動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
nullnull

學術研究

學術委員會

為了提高科研水平,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實行科研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科學決策,秦俑博物館決定設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擬定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草案》,並提交館黨委會研究,2007年8月27日,經館黨委會研究決定,通過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明確了學術委員會的工作職責、產生辦法、組織形式、權利義務、議事規程。依據章程,每一委員將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群策群力,積極為秦俑博物館科研事業的繁榮發展獻言獻策,在館黨委的領導下,緊緊依憑學術委員會,制訂博物館科研人員專業技術職稱資格審查、推薦及評審辦法;科研成果評獎管理辦法;課題申報與管理辦法;科研課題及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通過制度來管理科研,促進科研的發展。
2012年9月13日,秦陵博物院召開學術委員會委員改選大會,依據《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章程》規定,根據投票選舉結果、經2012年9月19日院黨委會議研究:一、曹瑋、田靜、周鐵、吳永琪、郭向東、張衛星、黨士學、朱學文、史黨社、彭文、趙昆同志擔任秦陵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二、學術委員會主任由曹瑋同志擔任,副主任由田靜、周鐵同志擔任。下設辦公室,主任由田靜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武天新、朱學文同志擔任,秘書由蘆建華同志擔任。

省部級獎項

獲獎人
獲獎論著或項目
獲獎時間、等次及頒獎單位
袁仲一
《秦代的陶文一組》(論文)
1982年獲得陝西省第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秦俑考古隊、
秦俑博物館
《秦陵二號銅車馬》(專刊)
1986年獲得陝西省第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袁仲一等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專著)
1990年獲得陝西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
袁仲一
《秦代陶文》(專著)
1990年獲得陝西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文立
《秦俑的衝擊波——試論秦俑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論文)
1990年獲得陝西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袁仲一
《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專著)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仲立、黨士學
《秦陵銅車馬車輿結構與車輿衣蔽再探》(論文)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張文立等
《秦始皇帝陵》(專著)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李淑萍、孟劍明
《秦漢經濟學說之歷史影響和文化價值》(論文)
1994年獲得陝西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吳永琪等
秦陵一號銅車馬複製技術
1995年7月獲得國家文物局1994年度文物科學技術進步四等獎
吳永琪等
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
1996年5月獲得國家文物局1995年度文物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袁仲一等
二號坑陳列藝術照明工程試驗研究
1996年5月獲得國家文物局1995年度文物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1997年12月獲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命名的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
吳永琪等
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
1997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吳永琪等
計算機多媒體文物管理系統
1997年9月獲得1996年度國家文物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張文立
《秦始皇帝評傳》(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袁仲一
《秦文字類編》(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張仲立
《秦陵銅車馬與車馬文化》(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李淑萍
《傳播在博物館中的作用》(論文)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徐衛民等
《秦政治思想述略》(專著)
1998年12月獲得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袁仲一等
陝西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陪葬坑第一階段發掘
1999年11月榮獲1996年至1998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獎
吳永琪等
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
獲得2001年——2002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袁仲一等
《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專著)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張仲立
《才士才官考論》(論文)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徐衛民
《秦都城研究》(專著)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袁仲一
《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專著)
2001年10月獲得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袁仲一
《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專著)
2004年1月獲得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吳永琪等
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
2005年1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俑土遺址及相關文物防霉保護研究
2005年11月獲得國家文物局2005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二等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溢彩流光——陝西出土秦金銀器展”(展覽)
2005年獲得第六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最佳綜合效益獎
曹瑋
《陝北出土青銅器》
陝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出版書目

序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秦陵二號銅車馬》
秦俑考古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考古與文物叢刊
2
《秦代陶文(上中下三編)》
袁仲一
三秦出版社
3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論文選》
袁仲一、吳永琪、張文立、張中立
西北大學出版社
4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上下)》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5
《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
袁仲一
文物出版社
6
《秦文化·秦俑研究特刊》
《文博》編輯部
陝西人民出版社
7
《秦俑研究文集》
武伯倫、張文立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秦俑研究文集》
袁仲一、張占民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9
《秦陵傳說軼事》
王寶玲、黃曉明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秦史人物論》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1
《秦文字類編》
袁仲一、劉鈺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2
《秦刑罰概述》
王關成、郭淑珍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博物館學論文選》
李淑萍
西北大學出版社
14
《博物館學論著要目》
孟劍明
西北大學出版社
15
《講解藝術論》
馬青雲、賈志強、楊維中
西北大學出版社
16
《秦建築文化》
徐衛民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秦陵銅車馬與車馬文化》
張仲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8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辭典》
袁仲一
文匯出版社
19
《詠秦詩》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秦成語典故》
朱思紅、朱君孝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1
《秦俑藝術論集》
田靜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2
《秦政治思想述略》
徐衛民、賀潤坤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3
《秦始皇帝評傳》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4
《秦俑學研究》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秦帝國史》
王雲度、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6
《秦始皇帝陵志》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三秦出版社
27
《博物館裡的計算機》
郭寶發
西北大學出版社
28
《秦宮廷文化》
田靜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9
《秦始皇陵兵馬俑文物保護研究》
張志軍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0
《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31
《秦始皇陵銅車馬修復報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32
《秦史研究論著目錄》
田靜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3
《秦文字通假集釋》
袁仲一、劉鈺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4
《秦俑學》
張文立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5
《遺址博物館學概論》
吳永琪、李淑萍、張文立
陝西人民出版社
36
《秦都城研究》
徐衛民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7
《秦軍事史》
郭淑珍、王關成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8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39
《秦俑秦文化研究》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人民出版社
40
《秦陵兵馬俑》
何宏
陝西旅遊出版社
41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講解辭彙編》
何宏、蘆建華
陝西旅遊出版社
42
《秦俑百題》
孟劍明
陝西旅遊出版社
43
《秦戰爭述略》
張衛星
三秦出版社
44
《中華秦文化辭典》
袁仲一
西北大學出版社
45
《秦漢文化比較研究》
吳永琪、楊緒敏、邱永生
三秦出版社
46
《秦漢文化史大辭典》
林劍鳴、吳永琪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7
《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
袁仲一
陝西人民出版社
48
《博物館工作研究》
田靜
陝西人民出版社
49
《秦都鹹陽與秦文化研究》
雷衣群、徐衛民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0
《秦學術史探賾》
張文立
陝西人民出版社
51
《話說秦史——秦始皇帝》
彭文、趙震
陝西旅遊出版社
52
《驪山史話》
張敏、張寧
三秦出版社
53
《歷史的瞬間——各國領導人在秦俑》
孟劍明
陝西旅遊出版社
54
《秦兵馬俑坑》
袁仲一
三聯出版社
55
《秦甲冑研究》
張衛星、馬宇
陝西人民出版社
56
《秦始皇陵及秦陵兵馬俑》
吳永琪
三秦出版社
57
《秦文化論叢選輯》
《論叢編委會》
三秦出版社
58
《秦俑博物館二十五年紀念集》
吳永琪
三秦出版社
59
《陝西出土秦金銀器》
吳永琪、羅文利、郭向東、朱學文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60
《夢幻的軍團》
孟劍明
陝西旅遊出版社
61
《秦始皇》
張敏、張文立
西安出版社
62
《博物館學論文集》
《博物館學研究》叢書編委會
陝西人民出版社
63
《華縣東陽》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64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雷玉平
西安出版社
65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0》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66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1——2003》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文物出版社
67
《戰國銅鼎回歸記——捐贈實錄》
吳永琪
68
《秦始皇帝和他周圍的人》
張文立
科學出版社
69
《走出帝王陵》
劉珺
西北大學出版社
70
《秦陶文喔新編》
袁仲一
文物出版社
71
《回顧與創新——秦俑博物館三十年紀念文集》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三秦出版社
72
《開創宏圖——秦俑博物館三十年紀念集》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西北大學出版社
73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科學出版社
74
《文物巡展的探索與思考
——秦始皇兵馬俑全國巡迴展實錄》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科學出版社
75
《平廬影譜》
董作賓
三秦出版社
76
《殷暦譜》
董作賓
巴蜀書社

出版書籍

《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匯集秦始皇陵出土文物的大型圖錄。
《秦陶文新編》:袁仲一、劉鈺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上、下編,共收錄秦代陶文及刻符3370件,是在《秦代陶文》藝術的基礎上吸納新發現的資料纂成。
《平廬影譜 平廬印存——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董作賓先生遺稿》:董作賓著,三秦出版社出版。
《殷暦譜》:董作賓著,巴蜀書社出版。全書線裝,一函8冊,根據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董作賓手批“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45年4月初版影印,具有很高學術價值。
《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坑發掘報告(第一分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秦始皇陵的二號兵馬俑坑第一階段的考古發掘報告。
《回顧與創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紀念文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三秦出版社出版。該書為紀念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而出版,分“回顧篇”與“創新篇”。
《秦始皇帝和他周圍的人》:張文立著,科學出版社出版。
《文物巡展的實踐與探索——“秦始皇兵馬俑全國巡迴展”實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巡展工作的親歷者撰稿,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回顧了這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
《有朋自遠方來——參觀秦俑的各方貴賓》:吳永琪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精心選輯了200餘幅珍貴照片,真實記錄了中外貴賓參觀秦兵馬俑時的情景,以此角度反映出秦俑的巨大魅力與廣泛影響力。
《開創宏圖——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三十年紀念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紀念獻禮之作,由集體創作編纂,回顧了博物館三十年來各方面工作情況。
《走出帝王陵》:劉珺著,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文化散文形式敘述歷史與生活的學術作品。通覽全書可見,作者認為在顯見的歷史之外,另有一種隱藏的歷史存在。《走出帝王陵》所欲達成的,正是對這種隱性歷史的探尋和理解。
《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秦俑學第七屆年會學術論文集》:本書為配合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秦俑學第七屆年會的順利召開,將參會代表提交的85篇論文,分歷史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館研究學研究三大類進行編輯校對,並裝訂成冊。
《中國博物館學會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學術論文集》:本書為配合中國博物館學會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的順利召開,將專委會成員提交的涉及考古與遺址博物館的概念界定、博物館管理模式、展示方式、教育活動、與媒體合作形式,以及文化遺產管理、虛擬博物館技術、博物館文化產業開發等20餘篇學術論文進行編輯校對,並裝訂成冊。
nullnull

對外交流

2010年 加拿大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蒙特婁藝術博物館《中國秦兵馬俑展》
2010年 瑞典 東方博物館《中國的兵馬俑》
2010年 澳大利亞 新南威爾斯藝術博物館《秦始皇及其地下大軍》
2011年 新加坡 亞洲文明博物館《千秋帝業:兵馬俑與秦文化》
2011年 美國 寶爾博物館 休斯敦自然科學博物館《秦漢唐文物精品展》
2012年 荷蘭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中國秦兵馬俑》
2012年 美國 紐約探索時代廣場展覽館《中國秦兵馬俑展》
2012年 日本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華大文明展》
2012年 美國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亞洲藝術博物館 《中國秦兵馬俑展》
2013年 瑞士 伯爾尼歷史博物館《兵馬俑軍隊與統一的秦漢王朝—中國陝西出土文物展
2013年 羅馬尼亞 國家歷史博物館《華夏瑰寶展》
2013年 芬蘭 瓦普里克博物館中心《當傳奇與歷史相會:陝西西安兵馬俑——來自中國的始皇帝寶藏》
2014年 美國 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中國陝西秦兵馬俑:始皇帝的彩繪軍陣》
2015年 丹麥 摩斯蓋德博物館《秦始皇——中國陝西兵馬俑展》
秦兵馬俑出國展覽所到國家(地區)示意圖秦兵馬俑出國展覽所到國家(地區)示意圖

榮譽稱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科研學術、大遺址保護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5A”級景區等榮譽,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全國文化先進集體”。
秦始兵兵馬俑發掘面世30年來,已接待海內外觀眾達8000多萬人次,經過25年的艱苦創業,秦俑博物館已躋身於世界一流的遺址博物館和重點文物科研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74年3月,沉睡於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馬俑被臨潼西楊村一群掘井的農民發現而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震撼了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秦兵馬俑與秦始皇陵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30年來,秦兵馬俑地下大軍,先後接待觀眾近5000萬人次,其中共接待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187批,副總統、副總理和議長506批、部長級客人1852批。秦兵馬俑還步出俑坑走向海外,應邀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5個城市巡迴展出,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先後在國內14個省市和13個城市巡迴展出,加之開館前參觀人數,海內外共有8000多萬人次參觀了秦兵馬俑,堪稱中國在世界上被參觀最多的出土文物。
秦兵馬俑博物館自197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已先後建成並開放了秦俑一、三、二號坑和文物陳列廳。秦俑博物館面積已擴大到46.1公頃,擁有藏品5萬餘(套)件。秦俑博物館還組建了秦俑考古隊,發掘秦俑一、二、三號坑,將先進科技手段運用到考古工作中,使發掘與保護、發掘與研究相結合。經過10年多的艱苦努力,文物保護工作者和發掘人員合作,成功地發掘清理和保護彩繪陶俑。二號坑考古發掘工作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發掘一等獎。在發掘秦俑坑的同時,秦俑考古隊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對秦始兵陵進行普探和試掘,相繼發現了石鎧甲坑、百戲俑抗、文官俑坑、水禽坑等秦陵主要遺址,對全面了解秦陵文物的內涵起了重要作用。
秦俑博物館用了8年時間,修復了秦陵彩繪銅車馬。“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館還與國外的文物保護機構合作,建成了“彩繪文物保護與修復”、“微生物研究”兩個實驗室,被列為國家文物局首批重點科研基地。同時還成功召開了“秦俑彩繪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及6屆“秦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學術專著40餘部,論文數百篇,秦俑館已成為秦代歷史和秦文化研究的重要陣地之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俑博物館充分發揮文物資源的優勢,認真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免費接待學生百餘萬人,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
秦俑博物館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並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樹立了現代化博物館的新形象。
2004年10月01日,因在兵馬俑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績,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重點科研基地。
2013年10月,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製的大型圖錄《秦始皇帝陵》在印刷行業最權威的全球印刷大獎第61屆美國印刷大獎頒獎典禮上,獲得被譽為全球印刷“奧斯卡”的班尼金獎和全場大獎的書籍。
2013年10月,全球最大的旅遊網站Tripadvisor根據世界各國旅行者的真實評論和評分,發布了“2013全球最受歡迎的博物館”名單,共有25個博物館上榜。中國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列第11名,這也是東亞地區唯一上榜的博物館。在25個上榜的博物館中,美國和歐洲占了名單的絕大多數。
2013年10月22日,一年一度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頒獎典禮在西班牙北部城市奧維耶多舉行,中國的秦兵馬俑考古項目被授予了“社會科學獎”。這是中國首次獲得這一重要國際獎項。西班牙王儲、阿斯圖里亞斯王子費利佩向來自西安的代表頒發了證書與獎盃。評審會給兵馬俑項目的評價是,西安兵馬俑考古發掘隊進行了多學科的研究,還原了中國兩千多年前的歷史原貌。
2014年07月14日,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合作研究成果為素材、由著名英國獅子電視台和香港鳳凰衛視聯合拍攝的電視紀錄片《最新探密兵馬俑》,在大英博物館舉行的頒獎活動中獲得英國考古協會頒發的“英國最佳公眾考古展示獎”。
2014年09月17日,由《環球時報》和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景區創新論壇暨《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14》發布在北京舉行,同時,由《環球時報·環球旅遊》周刊聯合攜程旅行網攻略社區頻道、搜狐新聞客戶端、《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舉辦的“中國最佳旅遊景區評選”結果正式揭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繼榮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最受歡迎的博物館等殊榮後,此次在參選的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27個景區中脫穎而出,再獲殊榮,榮膺“中國最佳旅遊景區”稱號。
2015年05月18日,第十二屆(2014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頒獎儀式在河北博物院舉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揭曉了此次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獲獎名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評的“真彩秦俑”展榮獲該獎項第一名。
2015年01月13日,第四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實驗室發布了中國景區國際影響力20強排行榜,根據各景區國際知名度及海外遊客旅遊意願綜合計算,秦兵馬俑景區位列第四。
2018中國西北旅遊行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機構設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院黨委統籌,院長、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下設行政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工會、監察室、人事科、財務部、公安科、陳列部、保藏部、文物保護修復部、研究室、考古部、宣教部、信息資料中心、文管所、後勤部、動力設備科、創優辦、基建科、票務科、經營部和秦始皇陵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開放時間:
旺季:03月16日—11月15日 08:30—18:35(17:00停止售票)
淡季: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 08:30—18:05(16:30停止售票)
票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門票實行淡、旺季浮動價格,“一票制”管理
門票價格為:統一為120元/人
在校學生和特定人群可以享受門票優惠的政策,觀眾往返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帝陵兩景區參觀,可免費乘坐旅遊專車
交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距離西安約35千米,可在西安火車站東廣場乘游5專線(306路)、915路、914路到達
距離臨潼區約10千米,可乘坐915路、914路、101路等營運車輛到達
飛機、自駕及其他相關注意事項參看官網

相關活動

2018年國慶長假前,百度聯合全國10家知名博物館共同開啟“博物館奇遇季”,百度“AI博物館計畫”在博物館正式落地,為用戶提供文物拍照識別、語音智慧型導覽等提升遊覽體驗的服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加此次活動 ,在逛博物館的時候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可以直接掏出手機打開百度App,直接拍照識別“百度一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