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文物出土,精心修復,車馬概況,一號車,二號車,製造工藝,仿真技藝,冶煉技術,焊接技術,榫卯技術,防腐蝕,鑄造技術,拉絲工藝,機關,銅盾,銅籠箙,馬 具,意義影響,
基本信息
【名稱】:秦陵銅車馬
【數量】:2輛
【類別】:銅器
【年代】:秦代
【文物原屬】:秦始皇陵陪葬品
【文物出土】:1980年出土於陝西臨潼
秦始皇陵西側通往地宮的甬道。
【文物級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文物出土
1978年6月,為了更加全面了解秦始皇帝陵園的布局和地下文物埋藏情況,陝西省秦俑考古隊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約20米的地方周密細緻地進行著日常的勘探工作。突然,一位隊員在探鏟所帶出的泥土中發現了一個金光閃閃的物體,小心清理掉上面的泥土,一個小小的金飾
出現在他的眼前。接著泥土中發現了一個銀泡和一塊黃金碎片。1980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同意,陪葬車馬坑發掘清理工作正式開始。1980年11月至12月底,考古隊員們在銅車馬陪葬坑最北邊的一個耳室里,發現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因地層的坍塌、擠壓,兩乘銅車馬破碎成3000多塊。但破碎的銅車馬部件齊全,並且沒有大的移位,整套車馬鞍轡齊全,銀質飾品仍然色澤鮮亮,金質器物閃閃發光,所呈現出的高超的製作工藝讓人驚嘆。
精心修復
出土時,一號銅車馬破碎為1360多塊,二號銅車馬破碎為1650多塊,其中大部分殘件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形,所有連線的關節和銷鎖的部分都已經銹死不能活動,一些細小部件鏽蝕嚴重。
專家們從修復技術的策劃、彩繪的保護、黏結劑的選擇、焊接材料的確定、焊接工具的選取、矯形方法的制訂、矯形工具的設計等關鍵問題出發,開展了充分的研究以及近千次的測試、實驗與論證。直至1982年4月,銅車馬的修複方案和實施細則終於通過專家論證,並獲得國家文物局的認可。修復工作正式拉開了序幕。
修復專家們按照零件大小、所處位置、殘破程度、有無彩繪等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修復技法進行修復。修複方法以黏結為主、中低溫焊為輔,不能焊接的地方,採用銷釘加膠接或打孔用螺絲連線加膠固化的辦法進行修復。
在修復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青銅殘片的矯形問題。因為長年受土層擠壓,很多零部件發生了形變,所以先要對其進行矯形“正骨”手術,使其恢復原樣,才能進行修復。青銅本來就易碎,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長年掩埋在地下的青銅殘片更加脆弱。為此,修復人員專門設計、製作了矯形用的專用工具機,先製作出模具,再將青銅殘片放在兩層模具之間,用工具機一點一點地進行矯形,一片殘片往往需要四五個小時才能矯形完成。
1983年6月,二號銅車馬修復完成。1988年4月,一號銅車馬修復完成。經過8年的艱辛努力,兩乘銅車馬以美輪美奐、光彩照人的形象重現於世,其複雜的製作工藝讓世人
嘆為觀止,被學界譽為“青銅之冠”。
車馬概況
一號車
一號車“立車”,通長2.25米,高1.52米,重1061公斤,每件馬個體重230公斤,配件3064個;輿為橫長方形,進深48.5厘米,輿廣74厘米,輿中部豎一獨桿圓形傘蓋,蓋徑1.22米,既能遮陽避雨,又可使乘車者遠望四方。傘頂呈圓形,車廂為橫向長方形,這與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有關;每個車輪有三十根輻條,當時以三十天為一個月,車輪滾動象徵日月輪轉。一部車子,巧妙地將古人“天圓地方”、日月輪迴的宇宙觀念蘊含其中。
御官俑立於傘下偏右處,手執六轡,身佩長劍。此外,在車輿左前闌板上有承放弓弩的承弓器一付,同時在輿內前闌板內側還置有一個彩繪銅質箭箙,箙內尚存50支三棱帶羽銅鏃和4支平頭帶羽銅鏃,身旁車廂內側放置有銅盾,這些都是為了應對出行途中的意外情況。
二號車
二號車“安車”,通長3.17米,通高1.06米。車馬總重量為1241公斤,其中馬個體重約230公斤,御官俑重51.95公斤。車總共由3462個零部件組成,其中青銅製件1742個,金質製件737個,銀質製件983個。分為前後兩室,前室較小,廣35厘米,進深36.2厘米,僅供御手一人乘坐,後室輿廣78厘米,進深88厘米,上罩一個穹窿式的篷蓋,蓋長178厘米,寬129.5厘米,狀如龜甲,前後室均罩於篷蓋之下,具有防風避雨、防塵防曬的實效。車廂呈凸字形,分前室和後室兩個部分。前室較窄小,是御手乘坐;後室寬敞,是車主乘坐。
前室跽坐著一個半米多高的御官銅俑,頭戴冠,身穿長袍,手中握著轡索,身佩“青鋒短劍”,面龐豐滿,神態恭謹,活靈活現。後室有篷蓋,四周嚴實。車後有一尾門。車輿後室的正前和左右兩側各有一窗戶,前窗為刻有菱形花紋的鏤空固定窗,左右兩邊的車窗互相對稱,窗子可以開合,既利於通風采光,又利於密護,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可調節室內溫度。“開之則涼,閉之則溫。”當時把這種車叫做轀輬車,體現了豪華、舒適的特點,據說秦始皇出巡天下時乘坐的就是這種車。這種高貴的馬車,在古代只有皇帝、皇后、太子可以乘坐。四馬拉車,輕快穩當,所以叫“駟馬安車”。
製造工藝
仿真技藝
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高度仿真,雖然是非常堅硬的銅製作而成的,卻用銅體現出不同的質料質感,比如人的鬚眉鬍子、馬的鬃毛、人的衣服等等,乃至於車箱下面的地毯都逼真的模仿現實中的材料,
惟妙惟肖。
比如:1號車的傘蓋在現實里是絲帛製成,上邊有革帶,中間有纏結的地方,銅車馬傘蓋有的地方是活結,有的地方是死結,活結有9種,死結有13種,一點都不馬虎,生活當中一個扣是打死結還是打活結都很具體地展示出來。
冶煉技術
銅車馬上各個部位的配料方法很科學。根據各部位的不同性能,採用不同的合金比例,如硬度要求高的部件如單轅、車撐、車軔等含錫量較高,均在13%以上;而要求延展性較強的部件如轡繩、靷繩等含錫量較低,只有6%左右。
焊接技術
為了用銅來表現皮革的柔韌,項圈等配件被秦代工匠做成無數小節,每一節跟每一節之間有接口,數以千計。2號銅車馬上面的結構達到3780個之多,有的接口為活性,有3171個;有的焊死,有609個;還有的帶螺紋,有182個。銅馬金銀項圈的金管與銀管之間的焊接處,用24倍放大鏡,竟找不到焊縫,可見當時焊接技術的高超。
銅車馬的金屬部件連線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可拆卸連線包括了鍵連線、鉸鏈連線等,這幾種技術分成5大類,每大類又可以再細分下數至少7種。機械連線也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不可拆卸的機械中分為4大類,每一大類裡面又細分7種;技術異常複雜,難以細數,其中許多工藝至今仍然無法破解,有待研究。
榫卯技術
銅車馬的絡頭是由一節金管、一節銀管連線而成,雖歷時兩千多年,仍然彎曲自如、柔軟靈活。金跟銀的熔點相差很大,不可能熔鑄在一起,古代工匠就採用子母扣榫卯將它連線起來,非常靈活。
驂馬頸部都有一個金銀纓環,如果作一個切面,既不是圓形也不是方形,是一個橢圓有點類似雞蛋的形狀,由42節金筒和42節銀筒相間而成,這樣的東西不能焊接在一起,那最終是怎樣做成的呢?
在纓環芯部實際上有一根八棱形的芯骨,用金管、銀管往上套,管內壁也是八棱形,和芯骨嚴絲合縫地套在一起。這種套合緊密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像是熔化以後黏合在一起,可是現代工藝檢測並沒有發現金屬熔化的任何跡象,如此高超的工藝,令今人難以想像。
防腐蝕
銅在含有大量水分的土壤裡面同樣會被腐蝕,銅車馬的馬匹周身都覆蓋著一種白色物質,這種白色塗層非常非常薄,只有0.1個毫米。專家發現銅車馬在地底埋藏了2000多年,有一些地方白色物質脫落,凡是脫落的地方都有銅銹,凡是塗了白色物質的地方沒有銅銹,說明0.1毫米厚的白色塗層有防腐作用。
這種白色物質經過化驗分析,大概是一種水溶性的天然樹脂加上一種白色礦物製成,有裝飾作用,把它調勻塗抹在銅的基體表面,經過一段時間固化後成為一種防腐的膜。
鑄造技術
二號車上的車篷蓋為橢圓形,面積2.3平方米,出土時已破碎成199塊,其鑄造技術至今仍然是一個謎,現代工藝也難以做到相同的水準。專家們在修復時發現,篷蓋不是由若干塊銅片採用鍛接、焊接或鑄接而成,而是整體鑄造成型。最薄的地方僅有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只有4毫米。完成這樣的鑄件,即使現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銅液澆鑄有個過程,既要求銅液流動性強,又要求在澆口處保持一定壓力,還要求在整體上保持一定的溫度。低於鑄造溫度的銅液,會停滯不動,導致鑄造失敗。所以在鑄造過程中,掌握銅液與模具的溫度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一點,也恰恰是鑄造工藝高超之所在。
拉絲工藝
銅車馬的每匹馬脖子下方的
纓絡,都是由青銅細絲精緻而成,每根絲的直徑僅有0.1毫米,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拉絲工藝。
機關
古代實用車多為木質,無減震裝置,且道路顛簸,加之實際中的傘蓋尺寸比銅車馬的傘蓋再大一倍,行駛中阻力大,所以就要保證車在駕駛途中傘槓的絕對穩定。
銅車馬傘座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為底座,呈“十”字拱形,四條腿末端各有一方形足,起到固定和支撐傘槓的作用;上部為座桿,與底座鑄接成一體,起夾持和固定傘槓的作用。兩道機關就分別置於底座和座桿上。
在底座的十字形檯面上,有一長方形凹槽,凹槽內側一端呈半圓形,此凹槽是用以放置傘槓和傘足的。在底座的右拱腿正側面,開有一個與上述凹槽方向垂直的長形孔槽,其一半明槽,一半暗槽。孔槽內裝有一個可以左右移動的曲柄銷,銷的外端帶一圓形帽,方便手握持。整個裝置很像當今使用的插銷。當曲形銷從暗槽中伸出,插入左拱腿的暗槽內時就把傘槓下端固定;當曲形銷收回,傘槓下端即可取出。
另一個機關位於座桿的上部內側面。拉動側面紐鼻內的銅環,機關不能打開!只有先將頂端紐鼻內的銅環拉起,側面銅環才能帶動拉開半圓形構件,傘槓上部即被取出。其實,這是採用了一對互相垂直的楔形配合自鎖機構。夾持傘槓的是兩個半圓形構件扣合的銅環,其中一個半環一端與座桿鑄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半環;另一個半環為活動半環,與固定半環的一端形成活鉸連線。活動半環的另一端為楔形,即斜坡形,類似當今用的鎖舌;活動半環上棱面還開有一槽口,是供垂直銷落入的槽口。垂直銷的下部也呈斜坡狀,當關閉活動半環時,活動半環末端的斜面先通過垂直銷的斜面將其頂起,待活動半環的末端完全插入座桿內的相對應製作的坡形卯合口後,垂直銷依靠重力作用自動落入事先預留好的凹形槽口中,將活動半環鎖住。這樣,傘槓上端被固定。此外,在活動半環外側面和垂直銷的上部設有紐鼻,套接著便於手捉的銅環。
這兩個機關設計巧妙,機構簡單,操作方便,即使車在行駛過程中受到震動和衝擊,也非常平穩牢固。這個青銅傘座以小見大,說明秦代在機械學、工藝學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發展,機械製造技術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因此秦陵銅車馬被稱為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頂尖代表作!
銅盾
秦陵銅車馬的銅盾是當前發現的唯一一件秦盾,青銅質,為一次鑄造成型。放置於一號車高車御手右方車廂板內側的盾箙內,也是隨車按當時實用盾尺寸縮小二分之一。盾為方首,弧肩,曲腰,平底。正面有一縱脊,中部隆起,背面有握手。銅盾上的彩繪紋樣,內外兩面均為變相的夔龍紋,龍體屈曲作飛騰狀,故又名龍盾。通高35.6厘米,最寬23.5厘米,和一號車的銅立俑相比,能遮住其上半身,顯然不是蔽車的大盾,而是車右所持的小盾,叫
孑盾。
銅籠箙
籠箙即箭匣,是置於車上的盛矢器。出土於一號銅車輿底的前端中部,軾前掩板下,箙上的銅絲鏈條掛於兩個銅鉤上,但箙未懸空仍置於輿底板上。籠箙雖然放置隱蔽,但拿取方便。銅籠箙呈長方形盒狀,弧形底,有左右兩片可自由開合的蓋,通體彩繪紋樣。內裝銅箭54支。此種箭匣未見過實物或圖像資料,為首次發現。一號銅車的筒形矢箙內僅裝箭12支,因而車上必須要備有備用箭以便補充筒形箙內的箭支,銅籠箙就是這樣的盛矢器。
馬 具
一號銅車出土銅策和銅錣各一件,二號車出土銅錣一件。策與錣均呈竹節狀,通體繪流雲紋。策,上細下粗,兩端平齊,手持處有一銅釘作為擋手,以便握持。策應為御馬的竹杖。錣,下端粗,往上逐漸變細,頂端有一尖錐,用以刺馬。策在漢代的車馬畫像磚上多有出現,但錣的發現尚屬首次。它們的作用都類似現今的鞭子,如“策馬揚鞭”、“鞭策”的本意都是用策趕馬前進。而鞭最早是為打人用,魏晉時期隨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才開始用來打牲畜。
意義影響
秦陵銅車馬由於是陪葬的
明器,是按照皇帝御用車隊中屬車的形制縮小二分之一,車、馬、人及駕具的大小均為實物的一半,車蓋以及車輿內外彩繪著精美的紋樣,兩乘銅車馬上的金銀飾品重達14公斤,顯示了銅車馬高貴的等級。它們不僅使我們清楚看到古代車的真實面貌,而且對研究秦代宮廷輿服制度提供了最可貴、最有說服力的實物證據。它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車馬制度、雕刻藝術和冶煉技術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解決了古代車制研究方面長期爭論的一些學術問題,特別是車輿、馬飾各部件的名稱,車馬的系駕關係通過秦陵銅車馬都一一得到了科學的證明。
秦陵銅車馬製作工藝複雜,結構合理,比例準確,鑄造精緻,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嵌鑄、鑲嵌以及多種多樣的機械連線等工藝技術,凝聚著兩千多年前金屬製造工藝方面的輝煌成就,在中國和世界冶金史與金屬工藝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秦陵彩繪銅車馬是繼秦兵馬俑發現之後的又一秦代考古重大發現,是迄今為止形體最為宏大、結構最為複雜的古代青銅器,也是駕具最完整、製作最精美的陪葬車馬,因造型精美絕倫,工藝高超,被譽為“青銅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