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將中華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早於仰韶文化1000年。是邯鄲十大文化脈系之首,是東方文明發祥地之一。

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改寫了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學者普遍認為,河姆渡文化代表了南方水稻文化,而磁山文化代表了北方旱作農業中的穀子文化,在研究中國古代農業起源時,兩者缺一不可。

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是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里,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山文化
  • 發現地: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
  • 年代:距今7000年前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主要發現1:發現迄今人類最早的粟、家雞
  • 主要發現2指南針發源地
基本介紹,重要意義,分布地區,發掘情況,相關研究,

基本介紹

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磁山發現而命名。1933年首次發現於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約出現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與裴李崗文化一樣是華北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等地。1973年發掘。年代約為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鑑定為距今約10300-8700年)。多該文化與裴李崗文化關係密切,有人把兩者連稱為“裴李崗·磁山文化”。其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缺環。
磁山文化與老官台(大地灣)、李家村、裴李崗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時期文化。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7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2年發現的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近14萬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這裡進行了三次發掘,至1978年底,發掘面積達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達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約6000餘種,為尋找我國更早的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貴的線索。如果說,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許多地方還是鴻蒙未開的話,而這裡的人們已經種植穀物,飼養家禽,製作生產、生活用具,燒制陶器……進入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磁山文化遺址磁山文化遺址
中國已故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為研究和探索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豐富、寶貴的地下實物資料。
在遺址發現了兩座房基址,均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遺址器物中,有一燒土塊,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紋,說明在7300年前這一帶即編制葦席,由此也可想像葦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考古學家稱此器物為全國之最。
磁山文化
磁山遺址共發掘灰坑468個,發現其中88個長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積有粟灰,層厚為0.3至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近2米以上,數量之多,堆積之厚,在我國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是不多見的。

重要意義

磁山文化的發現在中國考古學上的重要意義:殷瑋璋指出,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將仰韶文化向上推了一千多年,在學術發展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在文明探源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段宏振認為,磁山文化發現的意義,第一是找到了7000年前的文化;第二是首次大批量的發現了早期農業遺存——王吉懷認為,磁山文化發掘的學術意義,一是確立了冀南和冀中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年代序列,二是為探討中原和北方地區古文化的交流增添了有價值的資料。

分布地區

磁山文化——中國華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33年首先在河北武安磁山發現而命名。居民經濟生活以原始農業為主,農作物有粟。以石鐮石鏟、石刀、石斧與柳葉形石磨盤為生產工具,石磨盤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獨特。飼養狗、豬等家畜,兼事漁獵。制陶業較原始,處於手制階段;橢圓口盂、靴形支座、三足缽與深腹罐等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飾繩紋篦紋及劃紋等。住房是圓形或橢圓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築。儲藏東西的窖穴發現較多。磁山文化與裴李崗文化關係密切,有人把兩者連稱為“裴李崗·磁山文化”。總體看來,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後期比較接近。其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缺環。磁山文化-考古價值
1972年在邯鄲市磁山鎮發現的距今7500餘年的磁山文化,填補了中國為新石器早期文化考古的空白,把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上溯了一千餘年,在國內外的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磁山遺址總面積14萬平方米,1976年對遺址進行了部分區域的發掘,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5000餘件,其中,陶盂及支架,石磨盤及磨棒是磁山文化有代表性的遺物,遺址內還發現了房基,糧窖和成組的祭祀器物群,這表明早在遠古時期,邯鄲就是人類的活動中心之一。
磁山遺址還出土了一批植物炭化物和動物骨骼標本,其中植物有粟、榛子、胡桃、小葉松等。動物有獸、鳥、龜、鱉、魚、蚌五大類二十三種,專家們認為,粟的發現,把中國為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近8000年,填補了仰韶文化植粟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對植粟年代的認識,肯定了中國黃河流域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區。胡桃的出土,打破了由漢代張騫引自西域的說法尤其是家雞骨的發現,是世界已知最早記錄者,修正了當代國際有關專家原認為家雞最早出現於印度(距今4000年)的定論。根據遺物,遺址,尤其是房基和大量糧窖、遺址的發現。證明當時人們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以原始農業為主,輔以漁獵,採集而過著定居的生活。

發掘情況

沉睡7000年的文明
1972年冬,磁山村民眾在村東台地開挖水渠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7000多年之久的“原始村落”,從而揭開了黃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
陶器(圖1)陶器(圖1)
隨後,考古工作者在這片總面積僅14萬平方米的遺址上,相繼發掘出了大量的遺蹟和遺物。一時間,原本寂靜無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國乃至世界文物界最為關注的地方。在二十多年間的一次次發掘中,大量珍貴的文物及遺蹟相繼出土。
磁山遺址館內,分布著密密麻麻的坑穴,有圓的、有橢圓的、還有長方形的。考古學者稱,這些看似普通的土坑可不是人們隨意挖成的,有的坑為“灰坑”,是先民們傾倒垃圾的地方;有的坑帶台階,坑底有一層硬面,是半地穴式茅草房的房基;而那些深達數米的長方形坑穴,則是先民儲存糧食的“窖穴”。
磁山文化
據資料顯示,磁山遺址自發掘至今,已發掘出石器、陶器、骨器等遺物4000餘件。在這些遺物中,主要有用來為穀物脫皮的石磨盤和類似石棒槌的石棍,及用來做飯的泥制陶盂、支架等。其中,石磨盤表面光滑,經過打制或磨製,有的底部帶足,做工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精細了。
考古研究表明,磁山遺址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期的遺物,距今約有7000多年。當時,先民們已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有了相對穩定的定居聚落,形成了以種粟為主,以採集、漁獵為輔的生活方式。在這一時期,先民們已會製作磨製石器和手工陶器,他們製作的骨針比鋼針大不了多少。在這個“原始村落”,不僅已有了家豬、家狗,甚至還可能已經有了家雞和核桃。
磁山遺址代表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段以後的文化面貌,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的一段空白。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被考古學界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秘的勞動工具
在發掘過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讓眾多考古專家深感疑惑。在如此小的遺址上,竟有幾十個有規律地集中擺放勞動工具的“組合物”。這些“組合物”多由石磨盤、石棒、石鏟、石斧、陶盂、支架等組成,每組一般四件,而且大都按生產工具(石鏟石斧等)、脫粒工具(石磨盤石棒等)、炊具(陶盂支架等)分組分類放置,擺放的次序非常明顯。這在國內其他新石器遺址中非常罕見。
磁山文化
最早,一些專家推測,該遺址可能是先人們的墓區,這種“組合物”是隨葬品。可是經過數年大面積的普探、試掘,加之遺址外圍的調查,並未發現人骨和有關喪葬的痕跡,相反倒發現了大量鳥骨、獸骨,甚至很小的魚刺等。
有的專家依據“組合物”的擺放特點,認為這裡也許是一個原始人的居住區或糧食加工場所。但他們同樣也未能找到相應的證據,因為這裡並未發現所謂的生活起居區,就是房基也僅發掘出2座。另外,如果是一個糧食加工場所或生產勞動場所的話,那么每個坑內應有相應的活動空間,而實際上每組“組合物”所占的面積卻很小,有的還不足兩平方米。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一些專家、學者大膽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可能:這些“組合物”是先人們按照一定的思想意識和習慣格式特意堆集在一起,專門用來“祭祀”靈魂或某種崇拜的遺蹟。
“無論是哪種說法,他們都沒有為自己的觀點找到充足且準確的證據。”當地考古專家韓林太認為,從各個方面綜合考慮,磁山遺址當時應是一個原始村落。
世界上最早的麵粉
2010年3月,磁山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從一處坍塌的文化層中發現部分表面附著有植物顆粒的白色塊狀物體,有關專家認為可能系遠古時期的“麵粉”。中國科學院正對這種奇特物質做進一步鑑定。
磁山文化
這些奇異的白色物是粟、黍粉、澱粉,還是白灰?文物部門通過對物體表面的附著物,及其所在的文化層進行檢查分析,認為白色塊狀物體屬於首次發現,保存比較完好,很可能為數千年前的澱粉類物質,也就是人類最早的麵粉。
磁山文化博物館經過蒐集整理,共收集到白色塊狀物體約250克。2010年3月4日,工作人員將這些物體全部裝袋封存,並將部分樣品郵寄到中國科學院,請有關專家通過化驗做進一步檢查。
糧倉有50噸小米
磁山穀子的發源地。在以往的世界農業史上,粟一直被公認是從埃及、印度傳播而來的。然而,隨著磁山遺址的發現,這一“結論”被改寫。
考古專家們經科學鑑定一致認為,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民們就已開始種植粟這一耐旱農作物,且達到了相當高的產量。
在磁山遺址,考古工作者們一共發現了189個儲存糧食的“窖穴”。這些“糧倉”形似袋狀,窖口直徑大都為1—2米,深淺不一,最淺的只有0.85米,而最深的則達到了5米。當地一位考古專家感嘆地說,當地的土質極粘,可以說是“濕了濘,幹了硬,不濕不乾挖不動”,先民們硬是用打磨的石斧、石鏟挖出了那么多深達數米的窖穴,其堅韌的毅力和勞動強度令人難以想像。
當時參加過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韓林太對記者說,“窖穴”展現在世人面前時,人們禁不住大吃一驚:裡面竟堆積著大量的“粟灰”,剛開始它們的顏色呈灰綠,但拿到手裡一會兒就變成了白灰。在一些成塊的朽灰中,直接用肉眼可以看到已炭化的一顆顆滾圓的粟粒。
為了鑑定這些糧食的成分,發掘者們曾兩次進京,但都因找不到妥善的保管方法,標本到達目的地後全神奇般地變成了灰粉。最後,北京考古專家採用“灰象法”對標本進行了鑑定,認為當時的磁山人吃的是“小米”,這也是當今人工種植穀子歷史的最早發現。
考古學者們在歡欣鼓舞之際,一個頗為費解的問題同時也擺在了他們面前。因為這些窖穴中的“粟灰”一般堆積厚度為0.2—2米,有10個甚至達到了2米以上。如果按照比重、體積推測,這189個“糧倉”中儲存的粟,至少應在5萬公斤以上。而在當時簡陋的生產條件下,剩餘這么多的糧食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一時間,專家們對這一規模宏大的“糧倉”提出了種種猜測:可能是當時的農業生產已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除了夠吃,還有部分剩餘;也許是一個部落儲藏的糧食種子,在還未來得及播種的時候,發生了大的自然災害,所有的人紛紛逃離了自己的家園。
還有人認為此地可能是先人們祭祀“糧神”的地方,他們為了祈求有一個好收成,便將最好的穀物奉獻給了神靈。與此同時,一些學者在實驗後還對窖穴是否系“糧倉”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有的“窖穴”異常狹小,人很難進入,那么那些先人又是如何取放穀物的呢?
面對外界的迷惑,當地的村民們有自己的解釋,他們認為,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氏”居住過的地方,而上百個窖穴就是當時的“神農糧倉”。
世界上最早的家雞
磁山遺址中,除了發現大量的石器、陶器及堆積的“粟灰”外,考古專家們還發掘出較多的鳥骨。這些鳥骨是否來自已經馴養的早期家雞,也被認為是“磁山文化”的一個重要謎團。
按照傳統說法,家雞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源於印度。但有關專家將磁山遺址中的鳥骨標本與北京自然博物館所藏的現代鳥類骨骼進行了比較,發現其與現代原雞跗?骨的形態和大小都很相似。他們由此認為,磁山出土的鳥骨標本屬於雞的可能性最大,而且還有可能是馴養的早期家雞。
支持這一說法的專家還提出了這樣的事實:一是當時磁山的農業已有了長足發展,糧食已經有了剩餘,從而為飼養家禽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條件;二是根據現代動物學家的研究,家雞由原雞經人工馴養而成,而原雞在我國古代的分布區已包括了北部及中原地區。
但也有一些專家、學者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相似並不能代表相同。
另外,在對磁山鳥骨的標本進行研究時,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那就是所發現的磁山“家雞”的跗?骨,除一根為雌性外,其餘全部為雄性。
大量的雄性“家雞”的出現又代表了什麼?是當時先人們因為某種宗教儀式的需要,有意選擇了雄雞?是先民們像現代人一樣只留下產蛋的雞,而將多餘的雄雞殺掉?是獵人們對原雞(野雞)的有選擇性捕殺?如今還沒有人能找到相關的線索和證據。
但是,如果磁山所發現的鳥骨確係家雞骨骼的話,那么家雞在中國馴化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400年以前,比印度要早3000多年。
撲朔迷離“斷代史”
磁山文化與老官台(大地灣)、李家村、裴李崗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時期文化。
先人們為何突然“人間蒸發”,仍一直困擾著眾多的專家和學者。“產生諸多疑惑的主要原因是,7000多年以前先人們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及房屋的形狀、構造與當代千差萬別,人們很難想像,也無法找到過硬的依據來考證其真實性,”邯鄲市文物保管所所長、考古專家喬登雲說,他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發展,這些“謎團”都會找到合理答案的。
據最新訊息,2016年1月23-24日在京召開的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中,香港神農(炎帝)國際產業集團的郭小亮先生通過對海侵時代研究指出:河北磁山農耕文明,在遭遇海侵覆滅後有一部分先民西上太行山,與當地原住民融合,開始在太行山區種五穀,嘗百草,改進農耕技術,行成了農業相對較發達的神農氏部落。
生活用具
陶器是中國人的發明,是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磁山遺址出土的陶器多為沙質陶器,少數為泥制陶器,均為手工製作,以素麵為主,出土的陶器中有圓底缽、三足缽、缽形鼎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組成的陶器群,獨具特色,最有代表性。遺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打磨兼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磨盤、磨棒、斧、鏟、鑿、錛、鐮等,其中磨盤和磨棒是糧食加工工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陶器(圖2)陶器(圖2)
磁山遺址的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火候較低,質地粗糙,器表多素麵。陶器多採用泥條盤築法,器形不規整。陶器表面紋飾有繩紋編織紋篦紋乳釘紋等。器形有橢圓形陶壺、靴形支架、盂、缽等。
從磁山遺址出土的標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東麓一帶就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已經脫離了農業經濟的初始階段,有相當一部分人已從事專項手工勞動,原始手工業已成為原始農業、漁獵、採集生產及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磁山文化遺址的豐富內涵,為研究和探索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鏈環。

相關研究

與周邊考古文化的比較
磁山文化與周邊考古學文化的比較研究:關於磁山文化與裴李崗文化之間的關係,王吉懷段宏振等均認為,這兩種文化分別具有各自的分布區域和獨特的文化內涵,代表了黃河流域或華北地區兩支不同的文化系統。關於磁山文化與北面鄰居文化的關係,段宏振認為,它們之間也是屬於南北相鄰的兩支基本同時代的不同系統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北面臨居文化與磁山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關係。
磁山文化的淵源問題
磁山文化的淵源問題:段宏振通過對磁山文化典型器物盂的追尋,對磁山文化的巨觀來源進行了探索,提出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盂與磁山文化最接近,其次是興隆窪文化的筒形罐,興隆窪文化、北福地一期文化和磁山文化,在巨觀上都應屬於北方筒形罐文化系統,磁山文化的巨觀來源很可能在太行山東麓的北部一帶。王震中認為,從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的變遷,在區系類型理論的框架下,可以增加一個用古族遷徙的新視角來解釋此種變遷。趙朝洪、王濤將磁山文化與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東胡林、轉年和南莊頭等文化進行了對比研究,認為此三種文化的發現,有可能為探尋磁山文化的來源提供有益的幫助。
農業發展階段問題
磁山文化農業發展階段問題:周曉陸認為,磁山文化中“粟”的發展水平代表了先進農業的發展水平,反映了高科技含量的種植業的發展程度,因而不應該是最早的種植業;鄭傑祥認為,以往學者所提出的磁山文化為“刀耕火種”的說法是不確切的,磁山裴里崗文化的時代,已經進入鏟耕或稱耜耕農業階段,磁山文化出土的新型生產工具石斧,是開發荒地、擴大種植面積的關鍵因素,它促進了當時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王吉懷也認為,磁山文化農業發達,不是最早期的,應是發展期的農業。程有為認為,磁山文化遺址發現大量的生產工具以及粟,這說明原始農業新石器時代有了初步發展。
原始宗教問題
關於磁山文化的原始宗教問題:喬登雲認為,在儲藏糧食的窖穴中所放置的完整的或成堆的豬、狗等獸骨,或許是舉行某種儀式的犧牲品,但其目的並非純粹用於某種“獻祭”,而是最原始的“倉祭”遺蹟,即祈求倉神、穀神或皇天后土,保佑存入的糧食不再霉爛,以供食用。魏建震認為,磁山文化中祈年和慶豐收的遺存,實際上是遠古時期社祭祀的一種原始形式。高江濤認為,磁山遺址糧食窖穴埋豬很可能是向地母獻祭的牲品。磁山文化遺址的性質問題。針對以往學者所出土的磁山是以灰坑為主體的結構,已發掘的I—Ⅲ區是當時祭地祈年的場所的說法,喬登雲提出,磁山遺址的性質應為原始村落遺址。
與伏羲文化淵源
在當時最早的製作陶器時期,這么多造型別致、精美絕倫,並飾有各種花紋的陶器,富有欣賞價值的小陶器,在這裡出土,顯示出了磁山先民生活比較富有。磁山先民陶器可以說是一種融雕塑、刻畫圖案和實用性於一體的藝術珍品。精雕細刻的魚鏢、網梭、磨製精細的骨針、骨鏃,以骨蚌為原料的裝飾器,即是實用品也是工藝美術品,另外,還發現了一些貝殼飾品和骨飾品。在附近相鄰的西萬年遺址,城二莊遺址等幾處遺址挖掘中尚未發現這么多精緻陶製品和骨飾品,充分說明磁山曾是當時這個地域部落首領居住地,是他們使用遺留下的生活用品。陶製日月,陶製祖形器、陶蓍草器、圭盤、陶丸、石球、豆、盤等集中反映了磁山是當時這個地域占卜、祭祀的集中場所。特別是鳥頭形支架三足平底盂在磁山出土是一個有力例證,鳥是當時吉祥物,是吉祥權利的象徵,在今後皇家飾物搭配上演變發展成後來的朱雀、鳳凰。磁山論經濟實力是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一支強大部落,在這裡創造下這么多人類最早文明,又是當時儲糧基地等,可謂是最原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磁山文化,有著八千年悠久歷史真正稱得上是華夏第一都城。
磁山文化與伏羲文化一致,屬同一歷史時期,磁山與中華始祖太昊伏羲歷史上記載的地域又有著緊密聯繫。這難道是歷史上的巧合,對於伏羲文化時間的確定,應以磁山文化時期為標準,重新確定記載。如果中華始祖太昊伏羲沒在磁山生活過,那么磁山文化時間在伏羲文化之前,是那一位有著“大智慧”的磁山人帶領著八千年前磁山先民進入人類最早文明,中華始祖應該在磁山文化上找線索,是磁山先民創造了中華文明起源。
中華始祖太昊伏羲生於天水,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這與“磁山文化”正好處於同一歷史時期。
磁山文化遺址(圖1)磁山文化遺址(圖1)
中華始祖太昊伏羲功蓋百王,德配天地。據史書記載,其主要功德大致納為:結網罟、興漁獵、養犧牲、充庖廚,畫八卦、作甲歷、定四時、建屋廬、始定居、造干戈、飾武功等。
磁山文化遺址已發掘出土的有網梭、魚鰾、箭頭、骨鏃、動物骨骸、魚骨、貝殼、雞、豬、狗遺骸,陶支架、陶盂(最早的炊具),陶丸、占蓍草器、圭盤、陶紡輪、半地穴式房基、石斧、石刀(最早的磨製石器)等來看,與伏羲文化完全一致,磁山文化又具備河南淮陽、甘肅天水尚未有遺物能夠鑑證的文化(作甲歷、定四時、充庖廚等)。
伏羲文化體系比較全面完善,磁山距祭祀女媧皇宮的涉縣不足百里,兩地不遠,地域之間有著緊密聯繫,時間一致,文化相同,地理位置有著緊密聯繫,《綱鑑易知錄》記有太昊伏羲率部落逐水草而牧,最後選擇黃淮平原,居高臨水,草木豐茂的宛丘定居下來。
磁山文化遺址(圖2)磁山文化遺址(圖2)
確鑿的事實說明,中華始祖太昊伏羲曾在磁山生活過,創下了世界之最華夏偉業。磁山文化——伏羲文化的源,伏羲文化的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